CN208389125U -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125U
CN208389125U CN201820212368.8U CN201820212368U CN208389125U CN 208389125 U CN208389125 U CN 208389125U CN 201820212368 U CN201820212368 U CN 201820212368U CN 208389125 U CN208389125 U CN 208389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atomization device
cavity
partition
column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23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
谢波
徐玲芬
戴卫华
姬晓伟
汪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02123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包括柱状容器以及将药液雾化的氧气雾化装置;所述柱状容器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柱状容器内部分隔成用于盛装溶液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供第一空腔中的药液流动至第二空腔内的通水槽;所述第二空腔设有供药雾通向气管插管的出气管,所述氧气雾化装置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还包括用于闭合或开通通水槽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包括滑块、以及方便医护人员对滑块施力的连接杆,隔板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穿孔,所述连接杆与滑块相固定;相应地,所述通水槽两侧端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动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控制雾化药液的剂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治疗对于促进胸外科病人术后有效排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而雾化吸入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借助氧气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对湿化气道、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实现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氧气雾化面罩,包括氧气连接管、雾化药杯、喷射器、药杯盖以及面罩。氧气连接管一头与氧气装置连接一头与药杯杯地连接并雾化药杯的雾化喷头相通,雾化药杯中装有药液,雾化药杯的雾化喷头上安装有喷射器使药液出现雾状,药杯盖盖在药杯杯口,药杯盖上有开孔,其与面罩相通。
然而,普遍使用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医护人员在使用传统的氧气雾化面罩时,只能将药液事先调整好剂量,然后加入到雾化药杯中。当雾化药杯中的药液用完时,医护人员又需要重新配制药剂,非常麻烦,不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该氧气雾化装置具有可控制雾化药液的剂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柱状容器以及将药液雾化的氧气雾化装置;所述柱状容器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柱状容器内部分隔成用于盛装溶液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供第一空腔中的药液流动至第二空腔内的通水槽;所述第二空腔设有供药雾通向气管插管的出气管,所述氧气雾化装置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还包括用于闭合或开通通水槽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包括滑块、以及方便医护人员对滑块施力的连接杆,隔板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穿孔,所述连接杆与滑块相固定;相应地,所述通水槽两侧端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动槽。
其中,医护人员可事先配制较多剂量的药液放置在第一空腔中,通过连接杆拉动滑块在滑动槽中来回运动,从而控制通水槽的启闭,使得合适的药液剂量流动至第二空腔内,此时关闭通水槽。当需要再次给药时,重新开启通水槽,使药液流入第二空腔内即可,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多次配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柱状容器由透明材质制成,且与第二空腔所对应的外侧设有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启闭件还包括便于医护人员施力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连接杆背对滑块一侧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背向柱状容器的一端连通有防止氧气流速过大对气管造成伤害的缓冲囊。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所述固定托上设有供吸痰管通过的吸痰孔。
作为优选,所述柱状容器外壁设有防止倾斜的固定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管、毛细管以及用于固定毛细管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氧气输送管的外壁,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供毛细管插入的固定孔;所述毛细管一端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端相持平,所述毛细管另一端处于通水槽槽口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氧气输送管一端的支撑块以及挡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支撑块之间留有供氧气流出的间隙;挡块固定设置于支撑块背向氧气输送管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的开口端与所述的间隙相对应,所述毛细管的数量为多个,相应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毛细管圆周排列于氧气输送管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挡块上方设有集中药雾的挡板,挡板与隔板相固定,所述挡板倾斜设置,挡板的所在位置由与隔板固定一端到靠近柱状容器内壁一端逐渐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可事先配制较多剂量的药液放置在第一空腔中,通过连接杆拉动滑块在滑动槽中来回运动,从而控制通水槽的启闭,使得合适的药液剂量流动至第二空腔内,此时关闭通水槽。当需要再次给药时,重新开启通水槽,使药液流入第二空腔内即可,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多次配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隔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状容器,11、隔板,110、滑动槽,111、滑块,12、挡板,13、挡块,14、支撑块,15、毛细管,17、固定环,2、氧气输送管,3、出气管,31、缓冲囊,32、固定托,33、吸痰孔,4、接头,51、操作手柄,5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柱状容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药液雾化的氧气雾化装置;柱状容器1内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将柱状容器1内部分隔成用于盛装溶液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隔板11上设有供第一空腔中的药液流动至第二空腔内的通水槽;第二空腔设有供药雾通向气管插管的出气管3,氧气雾化装置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还包括用于闭合或开通通水槽的启闭件,启闭件包括滑块111、以及方便医护人员对滑块111施力的连接杆52,隔板11设有供连接杆52穿过的穿孔,连接杆52与滑块111相固定;相应地,通水槽两侧端设有供滑块111滑动的滑动槽110。
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事先配制较多剂量的药液放置在第一空腔中,通过连接杆52拉动滑块111在滑动槽110中来回运动,从而控制通水槽的启闭,使得合适的药液剂量流动至第二空腔内,此时关闭通水槽。当需要再次给药时,重新开启通水槽,使药液流入第二空腔内即可,从而省去了医护人员多次配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柱状容器1由透明材质制成,且与第二空腔所对应的外侧设有刻度。
如图6所示,启闭件还包括便于医护人员施力的操作手柄51,操作手柄51与连接杆52背对滑块111一侧相固定。
如图1所示,出气管3背向柱状容器1的一端连通有防止氧气流速过大对气管造成伤害的缓冲囊31。
如图1所示,出气管3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托32,固定托32上设有供吸痰管通过的吸痰孔33。
如图1所示,柱状容器1外壁设有防止倾斜的固定支架112。
如图2所示,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管2、毛细管15以及用于固定毛细管15的固定环17,固定环17套设于氧气输送管2的外壁,固定环17上设有供毛细管15插入的固定孔;毛细管15一端与氧气输送管2的出气端相持平,毛细管15另一端处于通水槽槽口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当氧气输送管内有氧气流动时,在氧气输送管2的出气端附近会形成低压,因此,从第一空腔流动至第二空腔中的药液会沿毛细管柱15上升形成非常细小的水柱。当细小的水柱遇到高速流动的氧气,从而瞬间被打散成药雾,药雾随着氧气流向患者体内,从而起到湿润患者气道以及预防和控制呼吸感染的作用。由于毛细管15柱本身内径较小,因此水柱很容易被打散成粒径非常细小的药雾,且非常均匀,药雾中不会夹带着水滴,有效地避免了患者在给药途中发生呛咳。
如图3所示,氧气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氧气输送管2一端的支撑块14以及挡块13,支撑块14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支撑块14之间留有供氧气流出的间隙;挡块13固定设置于支撑块14背向氧气输送管2一侧。
如图5所示,毛细管15的开口端与的间隙相对应,毛细管15的数量为多个,相应地,固定孔的数量也为多个,毛细管15圆周排列于氧气输送管2外壁。
如图4所示,挡块13上方设有集中药雾的挡板12,挡板12与隔板11相固定,挡板12倾斜设置,挡板12的所在位置由与隔板11固定一端到靠近柱状容器1内壁一端逐渐升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柱状容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药液雾化的氧气雾化装置;
所述柱状容器(1)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柱状容器(1)内部分隔成用于盛装溶液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隔板(11)上设有供第一空腔中的药液流动至第二空腔内的通水槽;
所述第二空腔设有供药雾通向气管插管的出气管(3),所述氧气雾化装置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
还包括用于闭合或开通通水槽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包括滑块(111)、以及方便医护人员对滑块(111)施力的连接杆(52),隔板(11)设有供连接杆(52)穿过的穿孔,所述连接杆(52)与滑块(111)相固定;
相应地,所述通水槽两侧端设有供滑块(111)滑动的滑动槽(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容器(1)由透明材质制成,且与第二空腔所对应的外侧设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件还包括便于医护人员施力的操作手柄(51),所述操作手柄(51)与连接杆(52)背对滑块(111)一侧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背向柱状容器(1)的一端连通有防止氧气流速过大对气管造成伤害的缓冲囊(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托(32),所述固定托(32)上设有供吸痰管通过的吸痰孔(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容器(1)外壁设有防止倾斜的固定支架(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雾化装置包括氧气输送管(2)、毛细管(15)以及用于固定毛细管(15)的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套设于氧气输送管(2)的外壁,所述固定环(17)上设有供毛细管(15)插入的固定孔;
所述毛细管(15)一端与氧气输送管(2)的出气端相持平,所述毛细管(15)另一端处于通水槽槽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氧气输送管(2)一端的支撑块(14)以及挡块(13),所述支撑块(14)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支撑块(14)之间留有供氧气流出的间隙;挡块(13)固定设置于支撑块(14)背向氧气输送管(2)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5)的开口端与所述的间隙相对应,所述毛细管(15)的数量为多个,相应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毛细管(15)圆周排列于氧气输送管(2)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3)上方设有集中药雾的挡板(12),挡板(12)与隔板(11)相固定,所述挡板(12)倾斜设置,挡板(12)的所在位置由与隔板(11)固定一端到靠近柱状容器(1)内壁一端逐渐升高。
CN201820212368.8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Active CN208389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2368.8U CN2083891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2368.8U CN2083891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125U true CN208389125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2368.8U Active CN2083891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8565U (zh) 一种能缓释给药的气管切开套管
CN108355212A (zh) 一种小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208611548U (zh) 一种便于雾化给药的呼吸内科用氧气面罩
CN107029325A (zh) 一种儿科改进型恒温雾化吸入面罩
CN110215579A (zh) 医用雾化器
CN20671501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7286420U (zh) 一种呼吸给药器
CN203943992U (zh) 医用给药雾化装置
CN208678091U (zh) 雾化器
CN208389125U (zh) 一种方便调节给药剂量的氧气雾化装置
CN107773817A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CN205598369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08741672U (zh) 一种低残留型雾化吸入器
CN208911188U (zh) 一种医疗用手术麻醉装置
CN208943124U (zh) 一种低残留型雾化杯
CN206950426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医用雾化器
CN206120880U (zh) 氧舱专用雾化器
CN208389145U (zh) 一种气管切开插管病人用氧气雾化器
CN205287144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107050589A (zh) 一种可调型医用雾化器
CN209204392U (zh) 一种新生儿用气管插管
CN208097095U (zh) 一种医用雾化鼻罩
CN205849932U (zh) 改良型雾化吸入面罩
CN111672005A (zh) 一种改良型氧气驱动雾化装置
CN208552758U (zh) 一种供药物雾化吸入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