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9095U -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095U
CN208389095U CN201721221785.0U CN201721221785U CN208389095U CN 208389095 U CN208389095 U CN 208389095U CN 201721221785 U CN201721221785 U CN 201721221785U CN 208389095 U CN208389095 U CN 208389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medicine
bubble
automatic injection
inj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17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坤涛
钟鼎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Guan Feng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Guan Feng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Guan Feng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Guan Feng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17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0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包括第一针筒、第一驱动机构、药液管路、第一吸药管路、外延长管、第一选通阀、第一阀控制器、第一气泡驱赶机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第二气泡检测装置、系统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高压注射系统的改进,使得系统安装好后,只需要操作人员将药液容器放置于容器架上,系统自动完成吸药、排气操作,大大减轻了用户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了压力,从而降低了工作失误的机率;另外,系统可以在扫描期间完成自动吸药和排气工作,减少了注射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影像设备的使用率,可以使病人等候时间减少从而服务更多病人,也为医院提高了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用于造影检查时进行造影剂注射的注射器,通过按照设定的程序注射造影剂以增强组织对比度,提高病变分辨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现有基于针筒的高压注射器的操作步骤是:把针筒安装到高压注射器上;将吸药管一端插入针筒的前端;将吸药管另一端插入药液容器内;通过按键控制高用注射器的推杆拉动针筒活塞的将药液吸入针筒内;将针筒中的空气排出;连接延长管等再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尽;连接病人进行试注射及按设置的程序自动注射。以上操作过程中,对每个病人做检查时,都由操作人员控制吸药和排气,且需要在影像设备不扫描时才能进行,不仅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高,也使得大型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低。
公开了一种造影剂高压注射器及其组件,包括:由高压针筒和高压注射器推杆组合而成的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通过连接延长管连接的造影导管、造影剂容器和连接在造影剂容器上的刺瓶器,所述的连接延长管中间设置有双单向阀,且该双单向阀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刺瓶器上,内推高压注射器的高压注射器推杆时,高压注射器内的造影剂通过连接延长管和双单向阀输送到造影导管处,外拉高压注射器推杆,造影剂容器内的造影剂通过刺瓶器中的第一通道流到连接管内,进而通过双单向阀吸入到高压注射器内,再内推高压注射器推杆,即可在CT造影过程中实现连续提供造影剂。但是,该设备中的阀门需要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使得大型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高的全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包括第一针筒,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针筒工作的第一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针筒相连通的药液管路,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和第一药液瓶相连通的第一吸药管路,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和病人相连通的外延长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和所述的药液管路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和所述的外延长管的通断的第一选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选通阀的第一阀控制器,用于驱赶所述的第一针筒、所述的药液管路、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和所述的外延长管的内壁上的气泡的第一气泡驱赶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上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和所述的外延长管之间的所述的药液管路上的第二气泡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阀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气泡驱赶机构、所述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二气泡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工作的系统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和所述的外延长管之间的所述的药液管路上用于检测注射时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接的压力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的第一药液瓶的第一支架,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的与所述的第一药液瓶相连接的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包括第一吸药支管,第二吸药支管,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的一端和第二吸药支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相连通的第一吸药总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的另一端的第一穿瓶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的另一端的第二穿瓶器;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的通断的第一通断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的通断的第二通断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总管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针筒相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的第一针筒滑动的第一推杆、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滚珠丝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联轴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电机的第一驱动器;
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第一针筒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外延长管上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或者血液倒流的单向阀。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的药液管路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二针筒,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针筒工作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和第二药液瓶相连通的第二吸药管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和所述的药液管路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和所述的外延长管的通断的第二选通阀,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选通阀的第二阀控制器,用于驱赶所述的第二针筒、所述的药液管路、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和所述的外延长管的内壁上的气泡的第二气泡驱赶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相连接的第三气泡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阀控制器、所述的第二气泡驱赶机构、所述的第三气泡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方式,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的第二药液瓶的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通过第二穿瓶器与所述的第二药液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架上。
根据一个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的第二针筒相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的第二针筒滑动的第二推杆、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丝杆、第二电机、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滚珠丝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联轴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电机的第二驱动器;
或者,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第二高压注射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
根据一个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一针筒和所述的第二针筒分别包括筒体、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筒体内的活塞,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的第一针筒的活塞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的第二针筒的活塞相连接,所述的药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针筒的筒体的头部和所述的第二针筒的筒体的头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高压注射系统的改进,使得系统安装好后,只需要操作人员将药液容器放置于容器架上,系统自动完成吸药、排气操作,大大减轻了用户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了压力,从而降低了工作失误的机率;另外,系统可以在扫描期间完成自动吸药和排气工作,减少了注射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影像设备的使用率,可以使病人等候时间减少从而服务更多病人,也为医院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管路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2的管路示意图;
其中:1、第一针筒;2、第二针筒;3、药液管路;4、第一药液瓶;5、第一吸药管路;6、第二药液瓶;7、第二吸药管路;8、外延长管;9、第一选通阀;10、第一阀控制器;11、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2、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3、压力传感器;14、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5、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6、第一驱动机构;17、第二驱动机构;20、系统控制单元;21、压力检测器;22、筒体;23、活塞;25、第一支架;26、单向阀;27、第二选通阀;28、第二阀控制器;29、第二气泡驱赶机构;30、第二支架;51、第一吸药支管;52、第二吸药支管;53、第一吸药总管;54、第一穿瓶器;55、第二穿瓶器;56、第一通断控制器;57、第二通断控制器;71、第二穿瓶器; 161、第一推杆;162、第一滚珠丝杆;163、第一电机;164、第一联轴器;171、第二推杆;172、第二滚珠丝杆;173、第二电机;174、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只能注射一种药液。
该单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包括第一针筒1、第一驱动机构16、药液管路3、第一吸药管路5、外延长管8、第一选通阀9、第一阀控制器10、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压力传感器13、压力检测器21、系统控制单元20、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等。
第一针筒1包括筒体22、滑动设置在筒体22内的活塞23。
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一端与第一针筒1的活塞23相连接且能够相对第一针筒1滑动的第一推杆161、一端与第一推杆161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162、第一电机163、分别与第一滚珠丝杆16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机163相连接的第一联轴器164、用于驱动第一电机163的第一驱动器;或者,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与第一针筒1的活塞23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当然,第一驱动机构16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以直线运动带动直线运动的机构。第一驱动机构16的第一驱动器与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第一驱动器可以为电源等能够驱动电机工作的设备。
药液管路3的一端与第一针筒1的筒体22的头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外延长管8的一端相连接,外延长管8的另一端与病人相连接。
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外延长管8上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或者血液倒流的单向阀26。
药液管路3的中部通过第一选通阀9与第一吸药管路5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选通阀9来控制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第一吸药管路5包括第一吸药支管51,第二吸药支管52,一端分别与第一吸药支管51的一端和第二吸药支管52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选通阀9相连通的第一吸药总管53,设置在第一吸药支管51的另一端的第一穿瓶器54,设置在第二吸药支管52的另一端的第二穿瓶器55。第一吸药管路5通过第一穿瓶器54和第二穿瓶器55分别与两个第一药液瓶4相连通,两个第一药液瓶4的设置保证了第一针筒1的筒体22内有足够的造影剂药液,从而避免筒体22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污染。
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第一药液瓶4的第一支架25,第一吸药管路5的与第一药液瓶4相连接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25上。具体地,第一支架25有两个,第一吸药支管51和第二吸药支管52分别固定在一个第一支架25上。
药液管路3和第一吸药管路5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外延长管8为一次性使用。
第一通断控制器56设置在第一吸药支管51上用于控制第一吸药支管51的通断,第二通断控制器57设置在第二吸药支管52上用于控制第二吸药支管52的通断,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设置在第一吸药管路5的第一吸药总管53上。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和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分别与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
第一阀控制器10分别与第一选通阀9和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选通阀9的调节从而控制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用于驱赶第一针筒1、药液管路3、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内壁上的气泡。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是通过敲击管路和筒体22外壁以达到驱赶气泡的目的,气泡驱赶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敲击目的的设备。
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设置在位于第一选通阀9和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上。
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和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用于检测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确定没有气泡时才能够进行注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和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可以为医用输液管气泡红外线检测装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气泡检测的设备。
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位于第一选通阀9和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上,用于检测注射时的压力。
压力检测器2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3和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从而确保注射时压力不超过压力限制值。
系统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系统控制单元20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16、第一阀控制器10、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压力检测器21、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相连接,其中,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压力检测器21作为系统控制单元20的输入信号,用于检测系统管路的压力以及是否存在气泡,其他部件作为系统控制单元20的输出信号,系统根据软件算法自动控制相应部件运行实现对应的功能。
系统控制单元20不是本专利保护的重点,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实现,例如包括电源、按键、声音、状态指示灯、数码管以及人机界面等功能模块。
吸取药液时,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阀控制器10动作,从而带动第一选通阀9旋转,从而将第一针筒1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管路关闭,将第一针筒1与第一药液瓶4之间的管路打开,系统控制单元20可以控制第一通断控制器56和第二通断控制器57的动作从而选择吸取两路第一药液瓶4中的一路或两路,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工作带动第一针筒1的活塞23外拉完成吸取药液。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工作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带动第一针筒1的活塞23内推完成排气。
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检测到管路内没有气泡时,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将能够进行注射的信号反馈给系统控制单元20。
注射药液具体操作说明,系统控制单元20接收到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反馈的能够进行注射的信号后,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阀控制器10动作,从而带动第一选通阀9旋转,从而将第一针筒1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管路打开,将第一针筒1与第一药液瓶4之间的管路关闭,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和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工作,对第一选通阀9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以及外延长管8进行药液的填充以及气泡的驱赶,当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检测到没有气泡时将可以注射的信号反馈到系统控制单元20,然后设置注射参数并确认后,操纵者按注射键,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按照注射参数完成注射,注射时压力检测器21检测注射压力并按要求采用控制措施。
实施例2:双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如附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能够注射一种或两种药液。
该双路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包括第一针筒1、第二针筒2、第一驱动机构16、第二驱动机构17、药液管路3、第一吸药管路5、第二吸药管路7、外延长管8、第一选通阀9、第二选通阀27、第一阀控制器10、第二阀控制器28、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压力传感器13、压力检测器21、系统控制单元20、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等。
第一针筒1和第二针筒2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筒体22、滑动设置在筒体22内的活塞23。
第一驱动机构16和第二驱动机构17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一端与第一针筒1的活塞23相连接且能够相对第一针筒1滑动的第一推杆161、一端与第一推杆161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162、第一电机163、分别与第一滚珠丝杆16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机163相连接的第一联轴器164、用于驱动第一电机163的第一驱动器;或者,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与第一针筒1的活塞23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当然,第一驱动机构16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以直线运动带动直线运动的机构。第一驱动机构16的第一驱动器与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第一驱动器可以为电源等能够驱动电机工作的设备。
第二驱动机构17包括一端与第二针筒2的活塞23相连接且能够相对第二针筒2滑动的第二推杆171、一端与第二推杆171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丝杆172、第二电机173、分别与第二滚珠丝杆17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机173相连接的第二联轴器174、用于驱动第二电机173的第二驱动器;或者,第二驱动机构17包括与第二针筒2的活塞23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当然,第二驱动机构17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以直线运动带动直线运动的机构。第二驱动机构17的第二驱动器与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第二驱动器可以为电源等能够驱动电机工作的设备。
药液管路3的一端与第一针筒1的筒体22的头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针筒2的筒体22的头部相连接,药液管路3的中部与外延长管8的一端相连接,外延长管8的另一端与病人相连接。
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外延长管8上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或者血液倒流的单向阀26。
位于第一针筒1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的中部通过第一选通阀9与第一吸药管路5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选通阀9来控制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位于第二针筒2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的中部通过第二选通阀27与第二吸药管路7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二选通阀27来控制第二吸药管路7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第一吸药管路5包括第一吸药支管51,第二吸药支管52,一端分别与第一吸药支管51的一端和第二吸药支管52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选通阀9相连通的第一吸药总管53,设置在第一吸药支管51的另一端的第一穿瓶器54,设置在第二吸药支管52的另一端的第二穿瓶器55。第一吸药管路5通过第一穿瓶器54和第二穿瓶器55分别与两个第一药液瓶4相连通,两个第一药液瓶4的设置保证了第一针筒1的筒体22内有足够的造影剂药液,从而避免筒体22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污染。
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第一药液瓶4的第一支架25,第一吸药管路5的与第一药液瓶4相连接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25上。具体地,第一支架25有两个,第一吸药支管51和第二吸药支管52分别固定在一个第一支架25上。
第二吸药管路7包括一端与第二选通阀27相连接的管体部分、与管体部分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穿瓶器71,第二吸药管路7通过第二穿瓶器71与第二药液瓶6相连接。
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第二药液瓶6的第二支架30,第二吸药管路7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30上。
药液管路3、第一吸药管路5、第二吸药管路7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外延长管8为一次性使用。
第一通断控制器56设置在第一吸药支管51上用于控制第一吸药支管51的通断,第二通断控制器57设置在第二吸药支管52上用于控制第二吸药支管52的通断,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设置在第一吸药管路5的第一吸药总管53上。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和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分别与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
第一阀控制器10分别与第一选通阀9和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选通阀9的调节从而控制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第二阀控制器28分别与第二选通阀27和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选通阀27的调节从而控制第二吸药管路7和外延长管8的通断。
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用于驱赶第一针筒1、药液管路3、第一吸药管路5和外延长管8的内壁上的气泡。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是通过敲击管路和筒体22外壁以达到驱赶气泡的目的,气泡驱赶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敲击目的的设备。
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用于驱赶第二针筒2、药液管路3、第二吸药管路7和外延长管8的内壁上的气泡。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是通过敲击管路和筒体22外壁以达到驱赶气泡的目的,气泡驱赶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敲击目的的设备。
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设置在位于第一选通阀9和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上。
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设置在第二吸药管路7上。
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用于检测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确定没有气泡时才能够进行注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可以为医用输液管气泡红外线检测装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气泡检测的设备。
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位于第一选通阀9、第二选通阀27、外延长管8三者之间的药液管路3上,用于检测注射时的压力。
压力检测器2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3和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从而确保注射时压力不超过压力限制值。
系统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系统控制单元20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16、第二驱动机构17、第一阀控制器10、第二阀控制器28、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压力检测器21、第一通断控制器56、第二通断控制器57相连接,其中,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压力检测器21作为系统控制单元20的输入信号,用于检测系统管路的压力以及是否存在气泡,其他部件作为系统控制单元20的输出信号,系统根据软件算法自动控制相应部件运行实现对应的功能。
系统控制单元20不是本专利保护的重点,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实现,例如包括电源、按键、声音、状态指示灯、数码管以及人机界面等功能模块。
吸取第一药液时,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阀控制器10动作,从而带动第一选通阀9旋转,从而将第一针筒1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管路关闭,将第一针筒1与第一药液瓶4之间的管路打开,系统控制单元20可以控制第一通断控制器56和第二通断控制器57的动作从而选择吸取两路第一药液瓶4中的一路或两路,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工作带动第一针筒1的活塞23外拉完成吸取第一药液。
吸取第二药液时,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二阀控制器28动作,从而带动第二选通阀27旋转,从而将第二针筒2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管路关闭,将第二针筒2与第二药液瓶6之间的管路打开,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7工作带动第二针筒2的活塞23外拉完成吸取第二药液。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工作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7带动第二针筒2的活塞23内推完成排气。
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检测到管路内没有气泡时,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将能够进行注射的信号反馈给系统控制单元20。
注射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的操作类似,下面以注射第一药液为例进行说明,第二药液的注射不再赘述。注射第一药液的具体操作为:系统控制单元20接收到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反馈的能够进行注射的信号后,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阀控制器10动作,从而带动第一选通阀9旋转,从而将第一针筒1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管路打开,将第一针筒1与第一药液瓶4之间的管路关闭,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和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工作,对第一选通阀9与外延长管8之间的药液管路3以及外延长管8进行药液的填充以及气泡的驱赶,当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检测到没有气泡时将可以注射的信号反馈到系统控制单元20,然后设置注射参数并确认后,操纵者按注射键,系统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6按照注射参数完成注射,注射时压力检测器21检测注射压力并按要求采用控制措施。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包括第一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针筒(1)工作的第一驱动机构(16),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针筒(1)相连通的药液管路(3),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3)和第一药液瓶(4)相连通的第一吸药管路(5),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3)和病人相连通的外延长管(8),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和所述的药液管路(3)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的通断的第一选通阀(9),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选通阀(9)的第一阀控制器(10),用于驱赶所述的第一针筒(1)、所述的药液管路(3)、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的内壁上的气泡的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上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9)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之间的所述的药液管路(3)上的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6)、所述的第一阀控制器(10)、所述的第一气泡驱赶机构(11)、所述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所述的第二气泡检测装置(14)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工作的系统控制单元(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位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9)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之间的所述的药液管路(3)上用于检测注射时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3)、分别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3)和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的压力检测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的第一药液瓶(4)的第一支架(25),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的与所述的第一药液瓶(4)相连接的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吸药管路(5)包括第一吸药支管(51),第二吸药支管(52),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51)的一端和第二吸药支管(52)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选通阀(9)相连通的第一吸药总管(53),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51)的另一端的第一穿瓶器(54),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52)的另一端的第二穿瓶器(55);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51)上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吸药支管(51)的通断的第一通断控制器(56)、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52)上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吸药支管(52)的通断的第二通断控制器(57);所述的第一气泡检测装置(1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吸药总管(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针筒(1)相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的第一针筒(1)滑动的第一推杆(161)、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推杆(161)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162)、第一电机(163)、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滚珠丝杆(162)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一电机(163)相连接的第一联轴器(164)、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电机(163)的第一驱动器;
或者,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与所述的第一针筒(1)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外延长管(8)上用于防止药液倒流或者血液倒流的单向阀(2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的药液管路(3)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二针筒(2),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针筒(2)工作的第二驱动机构(17),分别与所述的药液管路(3)和第二药液瓶(6)相连通的第二吸药管路(7),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和所述的药液管路(3)的连接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的通断的第二选通阀(27),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选通阀(27)的第二阀控制器(28),用于驱赶所述的第二针筒(2)、所述的药液管路(3)、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和所述的外延长管(8)的内壁上的气泡的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与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相连接的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17)、所述的第二阀控制器(28)、所述的第二气泡驱赶机构(29)、所述的第三气泡检测装置(15)分别与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20)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的第二药液瓶(6)的第二支架(30),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通过第二穿瓶器(71)与所述的第二药液瓶(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吸药管路(7)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架(3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17)包括一端与所述的第二针筒(2)相连接且能够相对所述的第二针筒(2)滑动的第二推杆(171)、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171)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丝杆(172)、第二电机(173)、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滚珠丝杆(172)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电机(173)相连接的第二联轴器(174)、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电机(173)的第二驱动器;
或者,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17)包括与所述的第二针筒(2)相连接的直线电机或液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高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针筒(1)和所述的第二针筒(2)分别包括筒体(22)、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筒体(22)内的活塞(23),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6)与所述的第一针筒(1)的活塞(23)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17)与所述的第二针筒(2)的活塞(23)相连接,所述的药液管路(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针筒(1)的筒体(22)的头部和所述的第二针筒(2)的筒体(22)的头部相连接。
CN201721221785.0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89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1785.0U CN208389095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1785.0U CN208389095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095U true CN208389095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178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89095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0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8610A (zh) * 2017-09-22 2018-01-30 深圳市信冠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CN109793964A (zh) * 2019-01-31 2019-05-24 广州友沃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注射软管及其应用的注射装置和压力反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8610A (zh) * 2017-09-22 2018-01-30 深圳市信冠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CN109793964A (zh) * 2019-01-31 2019-05-24 广州友沃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注射软管及其应用的注射装置和压力反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8610A (zh)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CN207024341U (zh) 造影剂高压注射装置
CN208389095U (zh) 一种自动高压注射系统
CN110478536A (zh) 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CN105879159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37891A (zh) 一种肿瘤介入治疗装置
WO2016152841A1 (ja) 薬液注入装置
JP2024040279A (ja) 薬液注入装置
US20140336566A1 (en) Fluid-injection system for medical use in the vascular system of a patient
CN204543140U (zh) 双管注射器
CN106667582A (zh) 一种多功能远程控制可透x射线穿刺操作系统
WO2011061614A1 (en) Device for dosing and adjusting the flow of a radiopaque agent to be used in performing an angiography
CN106730306A (zh) 一种防辐射注射装置
CN208942165U (zh) 一种便于人体血药浓度控制监控用采集装置
CN206675813U (zh) 一种防辐射注射装置
CN109938754A (zh) 一种静脉穿刺采血装置
CN209378157U (zh) 一种全自动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CN212973042U (zh)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穿刺针定位发射器
CN212817444U (zh) 一种自止液加长型输液输血器
CN209809200U (zh) 一种二氧化碳输送造影装置
CN109010978A (zh) 一种全自动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CN219661850U (zh) 一种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CN201529315U (zh) 一种灌肠给药装置
CN206792790U (zh) 一次性宫腔灌注器
CN204352338U (zh) 一种可视化介入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