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661U -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661U
CN208386661U CN201821162581.9U CN201821162581U CN208386661U CN 208386661 U CN208386661 U CN 208386661U CN 201821162581 U CN201821162581 U CN 201821162581U CN 208386661 U CN208386661 U CN 208386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pickup microphone
outer machine
window talkbac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25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bang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HIB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HIB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HIB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25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窗口对讲外机,包括壳体和用于将壳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的隔板,所述扬声器腔体内设有扬声器,所述拾音咪头腔体内设有与扬声器连接的拾音咪头组件。本申请通过拾音咪头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同时扬声器将窗口对讲内机输送过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扩音输出。本申请填补现有窗口对讲外机的价格与实用性之间的性价比空白,相比于传统窗口对讲外机性能更好,且价格相对于进口窗口对外讲机更便宜,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对讲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属于窗口对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口对讲室外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口对讲外机结构简单,现有传统窗口对讲均为模拟信号传输,设备成本较低,多应用于一些对通话质量要求不高和功能需求简单的场所,而高质量的音质则需要高价格的原件,导致性价不不高。传统的扩声喇叭和拾音咪头共用一个腔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音,使对讲声音不够清晰,扩声喇叭在工作时会与腔体产生共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信噪比。其次,拾音咪头采用短引脚焊接固定在PCB上,拾音方向无法进行角度调整。因此开发一种性价比高、通话质量较高的对讲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口对讲外机,解决现有技术中音质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壳体和用于将壳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的隔板,所述扬声器腔体内设有扬声器,所述拾音咪头腔体内设有与扬声器连接的拾音咪头组件。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的顶部设有上阻尼垫圈,所述扬声器的底部设有下阻尼垫圈。
优选的,所述拾音咪头组件包括拾音咪头,以及用于调节拾音咪头角度和高度的调整支架,所述拾音咪头设于调整支架上部。
优选的,所述调整支架还包括设于拾音咪头下部的阻尼部,所述调整支架和阻尼部的下端插入壳体。
优选的,所述调整支架和阻尼部的下端设有卡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能相对于下壳体拆分连接的上壳体。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扬声器和拾音咪头组件设于下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拾音咪头与下壳体的夹角为30-60度。
优选的,所述咪头组件通过信号接入端子与所述扬声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整支架和阻尼部的材料为橡胶或者硅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窗口对讲外机,相比于传统和进口窗口对讲外机,其性价比高,实际效益显著。通过拾音咪头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同时扬声器将窗口对讲内机输送过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扩音输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和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且扬声器和拾音咪头组件分别安装于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内,实现了扬声器和拾音咪头组件的有效隔离,能有效减少拾音咪头组件和扬声器之间的混音及声音串流,解决了现有窗口对讲外机的扬声器和拾音咪头之间没有有效隔离,容易造成混音和清晰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通过顶部的上阻尼垫圈和底部的下阻尼垫圈,通过带吸音效果的上阻尼垫圈和下阻尼垫圈,以有效减少扬声器扩声时造成的集体共振问题。
并且,通过调整支架和阻尼部,能够调节拾音咪头的高度和角度,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拾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上壳体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咪头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壳体1和用于将壳体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的隔板6,所述扬声器腔体内设有扬声器2,所述拾音咪头腔体内设有与扬声器2连接的拾音咪头组件7。
本实施方式通过壳体1和隔板6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且扬声器2和拾音咪头组件7分别安装于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内,实现了扬声器2和拾音咪头组件7的有效隔离,能有效减少拾音咪头组件7和扬声器2之间的混音及声音串流,解决了现有窗口对讲外机的扬声器和拾音咪头之间没有有效隔离,容易造成混音和清晰度不高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拾音咪头组件7可以包括拾音咪头71,以及用于调节拾音咪头71角度和高度的调整支架73,所述拾音咪头71设于调整支架73上部。
其中,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材料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支架73还可以包括设于拾音咪头71下部的阻尼部72,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下端插入壳体1。
其中,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下端可以设置多个卡槽,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孔。通过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插入深度,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如果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在调节时候,高度不一致,则会导致拾音咪头71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调整支架73也可以通过铰接螺杆螺母,铰接在壳体1上,当需要调节角度的时候,拧松螺母,调节好角度后,拧紧即可。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扬声器2的顶部可以设置上阻尼垫圈3,所述扬声器2的底部可以设置下阻尼垫圈4。扬声器2置于上阻尼垫圈3和下阻尼垫圈4之间,通过带吸音效果的上阻尼垫圈3和下阻尼垫圈4,以有效减少扬声器2扩声时造成的集体共振问题。
其中,为了方便拆卸,进行装配或者维护维修,所述壳体1可以包括下壳体,以及能相对于下壳体拆分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以通过卡扣或者卡槽形式的卡合连接,所述扬声器2和拾音咪头组件7设于下壳体上。
其中,所述拾音咪头71与下壳体的夹角可以为30-60度。
其中,为了方便接线和拆线,所述咪头组件7通过信号接入端子5与所述扬声器2连接。信号接入端子5上设置紧固螺钉,咪头组件7与扬声器2的导线,与该紧固螺钉连接后,一同拧紧。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窗口对讲外机,相比于传统和进口窗口对讲外机,其性价比高,实际效益显著。通过拾音咪头71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同时扬声器2将窗口对讲内机输送过来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扩音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2通过顶部的上阻尼垫圈3和底部的下阻尼垫圈4,通过带吸音效果的上阻尼垫圈3和下阻尼垫圈4,以有效减少扬声器2扩声时造成的集体共振问题。
并且,通过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能够调节拾音咪头71的高度和角度,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拾音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外形结构呈水滴形,结构轻便小巧,外形美观,便于安装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填补现有窗口对讲外机的价格与实用性之间的性价比空白。传统窗口对讲外机,性能差但价格便宜,总体性价比低。而进口窗口对讲外机,性能好但价格昂贵,总体性价比一般,而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窗口对讲外机性能更好,且价格相对于进口窗口对外讲机更便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性价比高,实际效益更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用于将壳体(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扬声器腔体和拾音咪头腔体的隔板(6),所述扬声器腔体内设有扬声器(2),所述拾音咪头腔体内设有与扬声器(2)连接的拾音咪头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2)的顶部设有上阻尼垫圈(3),所述扬声器(2)的底部设有下阻尼垫圈(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咪头组件(7)包括拾音咪头(71),以及用于调节拾音咪头(71)角度和高度的调整支架(73),所述拾音咪头(71)设于调整支架(73)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架(73)还包括设于拾音咪头(71)下部的阻尼部(72),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下端插入壳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下端设有卡槽,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以及能相对于下壳体拆分连接的上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扬声器(2)和拾音咪头组件(7)设于下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咪头(71)与下壳体的夹角为30-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头组件(7)通过信号接入端子(5)与所述扬声器(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口对讲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架(73)和阻尼部(72)的材料为橡胶或者硅胶。
CN201821162581.9U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Active CN208386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2581.9U CN208386661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2581.9U CN208386661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661U true CN208386661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2581.9U Active CN208386661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6212U (zh) 一种电子设备终端
CN208386661U (zh) 一种窗口对讲外机
CN208210289U (zh) 一种同轴扬声器
CN204316726U (zh) 户外防水音响
CN20641313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新型受话器
CN205606314U (zh)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led筒灯
CN201674654U (zh) 可转换画面的蓝牙平板音响
CN203377998U (zh) 一种悬挂式蓝牙小音箱
CN208836290U (zh) 一种音箱分离电视
CN112312242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6461771U (zh) 一种双动圈单元喇叭
CN205490988U (zh) 一种音柱与音箱的组合结构
CN201533387U (zh) 一种低音音箱
CN206559635U (zh) 一种同点同轴喇叭
CN216057388U (zh) 一种喇叭透声孔结构
CN205305094U (zh) 一种可对音频进行低频扩展的播放装置及其底托
CN204906619U (zh) 音箱结构
CN203675296U (zh) 一种立体平板电视显示器多功能组合音响系统
CN209030384U (zh) 车载麦克风模组
CN211670954U (zh) 一种音椎支架
CN205123945U (zh) 吸顶音箱
CN209002159U (zh) 一种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的鹅颈话筒
CN212572874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5987361U (zh) 新型的扬声器
CN203167232U (zh) 一种谐共振式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70, Nantang Road, Lugu street,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410000

Patentee after: Shibang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70, Nantang Road, Lugu street,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410000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SP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