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596U -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596U
CN208386596U CN201820893623.XU CN201820893623U CN208386596U CN 208386596 U CN208386596 U CN 208386596U CN 201820893623 U CN201820893623 U CN 201820893623U CN 208386596 U CN208386596 U CN 208386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rt
pmu
fib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36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磊箭
黄道火
张莉
王亚刚
张迁
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Zhejiang Longyou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Zhejiang Longy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Zhejiang Longyou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Zhejiang Longy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36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Abstract

本实施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Phase Measurement Unit,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采集数据的系统,包括:PMU、硬件防火墙、镜像端口、光纤收发器单元以及光纤,PMU用来同步测量、记录、储存以及传送与电厂子站连接的电网的电的数据,硬件防火墙用于对来自PMU的数据展开安全监控,镜像端口用于把来自经过防火墙来自PMU的数据复制以及转发给省调度主站和电厂子站,光纤收发器单元用于相电厂子站单向传输采集的数据。本实施新型提供的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有益效果是省调度主站的主机和电厂子站的主机可以同时安全地采集来自国家电网的电的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数据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发电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经常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隐患。例如会将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功能闭锁,这个功能是当省调度主站发现电厂子站的电网频率超出死区频率范围后,会下发给所属电厂子站机组一个开始对应动作的信号响应,但是,电厂子站往往不会一直正确响应省调度主站公司的一次调频投入投出信号,错误的响应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比如著名的锦苏直流双极闭锁事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部分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被电厂子站削弱,严重影响到频率扰动的恢复速度,最终导致华东地区电网频率波动较大,引起了不必要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所以,省调度主站推行了每个月要对电厂子站进行一次调频的考核。而一次调频考核所需要的数据通常都放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内。
目前大多数省调度主站的主机和电厂子站的主机是直接接入PMU的端口获取一次调频所需数据,中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省调度主站的主机和电厂子站的主机均可以向PMU发送信息以及接受PMU的信息。电厂子站主机可能存在向PMU发送干扰数据的行为,甚至是发送网络病毒,而这些干扰数据和网络病毒会通过PMU传到与PMU直接连接的省调度主站的主机上,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的供电数据,造成重大电力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主站和子站能同步安全地采集电网的电的数据的PMU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PMU,用来同步测量、记录、储存以及传送与子站连接的电网的电的相量、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的数据,所述数据为第一数据,PMU设有第一以太网端口;硬件防火墙,设有以第二以太网端口、第三以太网端口,第二太网端口与第一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PMU采集的第一数据通过第一光纤传送给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对来自PMU的第一数据展开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数据泄密防护(Data leakage prevention,DLP)的一体化安全访问监控,经过硬件防火墙监控后的数据为第二数据;镜像端口,设有第四以太网端口、第五以太网端口以及第六以太网端口,第四以太网端口与第三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经过硬件防火墙监控之后的第二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传入镜像端口,镜像端口用于接收、复制以及转发来源于硬件防火墙的第二数据,第五以太网端口与主站的以太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一方面,镜像端口通过第三光纤把来源于硬件防火墙的第二数据转发到主站,另一方面,镜像端口同时把第二数据转发给光纤收发器单元;以及光纤收发器单元,包括第一光纤收发器以及第二光纤收发器,第一光纤收发器设有第七以太网端口、第一光端口,第七以太网端口与第六以太网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第一光纤收发器用于把来源于第四光纤的光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转变为电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第二光纤收发器设有第二光端口、第八以太网端口,第二光端口与第一光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第二光纤收发器用于把来源于第五光纤的电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转变为光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第八以太网端口与子站的主机的以太网端口通过六光纤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PMU的型号为CSD-361A。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镜像端口的型号为CSD-361A。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光纤收发器的型号为CLX-9013FC-25KM。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因为具有镜像端口和光纤收发器。故而主站的主机和子站的主机可以同步采集PMU的信息,且镜像端口只单向把数据传给子站的主机,故而避免了子站的主机向PMU发送干扰信息和病毒。并且由于使用了镜像端口和光纤收发器,还避免了电厂子站重新布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的实施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100,用于省调度主站200和电厂子站300同时安全地采集来自国家电网的电数据,包括: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e MeasurementUnit,PMU)10、硬件防火墙20、镜像端口30、光纤收发器单元以及光纤。
PMU10用来同步测量、记录、储存以及传送与发电厂子站300连接的国家电网的电的相量、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等数据,所述数据为第一数据,MU10放置在电厂子站300的生产一线,PMU10设有第一以太网端口(未标出)。
硬件防火墙20设有以第二以太网端口(未标出)、第三以太网端口(未标出),硬件防火墙20的第二太网端口与第一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一光纤51连接,从而使得PMU10采集到的第一数据通过第一光纤51送入硬件防火墙20,硬件防火墙20对来自PMU10的各个不同IP地址的第一数据展开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数据泄密防护(Data leakage prevention,DLP)等一体化安全访问监控,经过硬件防火墙监控后的数据为第二数据。
镜像端口30设有第四以太网端口(未标出)、第五以太网端口(未标出)以及第六以太网端口(未标出),镜像端口30的第四以太网端口与硬件防火墙20的第三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二光纤52连接,经过防火墙20过滤监控之后的安全的第二数据通过第二光纤52传入镜像端口30,镜像端口30用于接收、复制以及转发来源于硬件防火墙20的第二数据。第五以太网端口与省调度主站200的主机的以太网端口(未标出)之间通过第三光纤53连接,被复制的第二数据通过第三光纤53传入省调度主站200的主机上,另外同时被复制的第二数据通过光纤收发器单元传输到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上。
光纤收发器单元包括第一光纤收发器41以及第二光纤收发器42。
第一光纤收发器41设有第七以太网端口(未标出)、第一光端口(未标出)。第一光纤收发器41设置为光转电模式。第七以太网端口与镜像端口30的第六以太网端口通过第四光纤54连接,第一光纤收发器41把来源于第四光纤54的光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转变为电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
第二光纤收发器42设有第二光端口(未标出)、第八以太网端口(未标出)。第二光纤收发器42设置为电转光模式。第二光端口与第一光端口通过第五光纤55连接,第二光纤收发器42把来源于第五光纤55的电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转变为光信号形式的第二数据,第八以太网端口与电厂子站300的主机的以太网端口(未标出)通过第六光纤56连接。第二数据通过第六光纤56传输到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上。
由于第一光纤收发器41设置为光转电模式,第二光纤收发器42设置为电转光模式,所以光纤收发器单元只允许把第二数据从镜像端口30单向传输到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上,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不存在向PMU10发送任何干扰信息或者网络病毒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PMU的型号为CSD-361A、硬件防火墙的型号为F100-c60-WiNet、镜像端口的型号为CSD-361A以及光纤收发器的型号为CLX-9013FC-25KM。
综上,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100,因为具有镜像端口30,所以来自于PMU10的第一数据经过硬件防火墙20的监控后所得的第二数据可以在镜像端口30中被复制,镜像端口20把复制后的第二数据分别同步传输到省调度主站200的主机上和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上,因为在镜像端口30与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之间还设有光纤收发器单元,光纤收发器单元只允许把第二数据从镜像端口30单向传输到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上,电厂子站300的主机不存在向PMU10发送任何干扰信息或者网络病毒的可能性。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因为具有镜像端口和光纤收发器。故而主站的主机和子站的主机可以同步采集PMU的信息,且镜像端口只单向把数据传给子站的主机,故而避免了子站的主机向PMU发送干扰信息和病毒。并且由于使用了镜像端口和光纤收发器,还避免了电厂子站重新布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PMU(Phase Measurement Unit,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采集数据的系统,用于主站和子站同步采集电网的电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PMU,用来同步测量、记录、储存以及传送与所述子站连接的电网的电的相量、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的数据,所述数据为第一数据,所述PMU设有第一以太网端口;
硬件防火墙,设有以第二以太网端口、第三以太网端口,所述第二以太网端口与所述第一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所述PMU采集的所述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光纤传送给所述硬件防火墙,所述硬件防火墙对来自所述PMU的所述第一数据展开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数据泄密防护(Data leakage prevention,DLP)的一体化安全访问监控,经过所述硬件防火墙监控后的数据为第二数据;
镜像端口,设有第四以太网端口、第五以太网端口以及第六以太网端口,所述第四以太网端口与所述第三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经过所述硬件防火墙监控之后的所述第二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传入所述镜像端口,所述镜像端口用于接收、复制以及转发来源于所述硬件防火墙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五以太网端口与所述主站的以太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一方面,所述镜像端口通过所述第三光纤把来源于所述硬件防火墙的所述第二数据转发到所述主站,另一方面,所述镜像端口同时把所述第二数据转发给光纤收发器单元;以及
所述光纤收发器单元,包括第一光纤收发器以及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设有第七以太网端口、第一光端口,所述第七以太网端口与所述第六以太网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用于把来源于所述第四光纤的光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数据转变为电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设有第二光端口、第八以太网端口,所述第二光端口与所述第一光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用于把来源于所述第五光纤的电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数据转变为光信号形式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八以太网端口与所述子站的主机的以太网端口通过六光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PMU的型号为CSD-36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镜像端口的型号为CSD-361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光纤收发器的型号为CLX-9013FC-25KM。
CN201820893623.XU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Active CN208386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3623.XU CN20838659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3623.XU CN20838659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596U true CN208386596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6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3623.XU Active CN20838659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631A (zh) * 2019-11-15 2020-04-24 上海理工大学 电厂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捕获解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631A (zh) * 2019-11-15 2020-04-24 上海理工大学 电厂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捕获解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6928B (zh) 一种自动侦测和管理表计档案的方法
CN105490722B (zh) Gprs网络通信中继器
CN205263186U (zh) 一种电缆环流在线监测装置
CN104468498B (zh) 电网数据传输的隔离装置及方法
CN208386596U (zh) 一种基于pmu采集数据的系统
CN103605069B (zh) 基于非常规互感器实现开关局部放电监测的装置和方法
CN206411250U (zh) 一种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数字化实时校验装置
CN204089352U (zh) 智能台区监控终端
CN105791031A (zh) 一种数据采集和发送的方法
CN106100934B (zh) 一种基于ems故障告警的变电站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719470B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及该系统自动确认节点台区归属的方法
CN101162839B (zh) 线路继电保护信息交换的方法
CN206003260U (zh) 一种智能安防预警系统
CN104319887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断链异常判定方法
CN105277825B (zh) 一种继电保护动作故障分析装置和方法
CN204188715U (zh) 一种配电线路实时工况反演试验系统
CN209708128U (zh) 一种电力通信业务分析网络监听装置
CN208459514U (zh) 一种继电保护运维系统
CN206023369U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解决方案系统
CN104979907A (zh) 基于d5000系统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检测方法
CN202931032U (zh) 配电网络中的数据收集系统、数据集中器以及电流互感单元
CN205486301U (zh) 电子政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CN205679337U (zh) 一种用于环网柜和分支箱的无线测温系统
CN205453299U (zh) 一种用于农村电网的智能管理系统
CN205354326U (zh) 一种无线电表集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