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255U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86255U CN208386255U CN201820936938.8U CN201820936938U CN208386255U CN 208386255 U CN208386255 U CN 208386255U CN 201820936938 U CN201820936938 U CN 201820936938U CN 208386255 U CN208386255 U CN 2083862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ant current
- oxide
- electric energy
- current output
-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采用一种自激逆变电路设计逆变电源,以自激式逆变电路设计方案,可实现开关管的自驱动,省去了额外的PWM发生器和驱动电路,结构简单,同时还能自动实现谐振频率跟踪功能,而且开关管工作在零电压开通和关断状态下,损耗较小,极大地降低了逆变电路的复杂度。采用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电磁谐振系统,以电磁谐振系统发射端采用单电容并联补偿拓扑,接收端采用双电容串并联补偿拓扑,仅使用3个补偿电容元件就可以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可基本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恒流输出,省去了后级DC/DC变换器的加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大至遍布全球各地的电网、高压线,小到各种家用电气设备,电能的传输主要通过金属导线的点对点直接接触传输。这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带来了不少问题。由于存在摩擦、老化等问题,电能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火花,进而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寿命和用电安全[1]。另外,传统的有线电力传输方式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应用场合的需要,如矿井和水中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太多的电线和插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此外,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的长期供电也通过更换电池存在很大的不便;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高成本、高维护性和低可靠性的有线充电桩而受到制约。这些问题都在呼唤一种脱离金属导线的电能传输方式,即无线电能传输。
目前根据传输机理不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可分为微波式,电场耦合式,电磁感应式和磁耦合谐振式。微波式的原理是利用微波束代替导线进行能量传输,但是微波在空气中传输时会产生损耗,不能穿越障碍物,且对人体有害,不适宜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场耦式无线电能传输是利用平板电容器的电场耦合作用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但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只有pF级别,极板两端会产生高电压,极板间的高强度电场对人体有害,在安全问题未能解决的情况下,不适宜使用。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是利用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能量传输,只有在较短的距离下(小于1cm),才能实现较大功率和较高效率的电能传输,当距离增大后,传输效率急速下降,并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善。而近两年兴起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以电磁场为媒介,利用具有相同谐振频率、高品质因数的电磁谐振系统,在磁场弱耦合的条件下基于谐振原理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又称为磁场共振技术,集电磁场、微波工程、电力电子、电路理论、材料科学等于一体,是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探索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输系统能量损耗较小,传输距离大,一般能够达到50cm以上,不要求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有很强的对应位置关系,允许合理范围的位置偏移,能量传输只在共振系统中进行,不会影响共振系统以外的其他物体,不用担心异物进入气隙引起损害而保持传输效率。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频逆变电源和谐振系统的设计是关键部分。目前常用的高频电源主要依据桥式逆变电源设计,传统的桥式逆变电源结构复杂,需要外加PWM信号发生器来实现开关管的驱动,通常还需要频率跟踪电路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跟踪功能,逆变电源驱动复杂,损耗较大,通常应用于上千瓦级别的大功率领域,在中小功率领域的应用效果不佳;对于使用电能的电子产品而言,有些场合下要求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输出的电流是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的,即要求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不同的输出功率条件下(负载发生变化),输出电流仍能保持恒定,或者仅有微小的变化,如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就有恒流充电阶段。而目前大多数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都无法自动实现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恒压输出,而是通过在后级加入 DC/DC变换器的形式实现恒流输出,这样一来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提高,效率降低,而且DC/DC变换器的宽输入电压范围也对其设计构成了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激逆变电路、发射器、接收器和整流器;所述自激逆变电路包含两个MOS管Q1和Q2、两个电感扼流圈Lf1和Lf2、两个二极管D1和D2、两个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两个耐压 3.9V的稳压二极管Dz-3.9V、两个电容Cp1和Cp2和4个电阻Ra、Rb、Rc、Rd;电阻 Ra与Rc串联,电阻Rc与Rd串联,然后并联于功率电源Udc两端;电感扼流圈Lf1与 MOS管Q1串联,电感扼流圈Lf2与MOS管Q2串联,然后并联于驱动电源Udrive两端;两个MOS管的G极与S极之间为并联稳压二极管Dz-20V与稳压二极管Dz-3.9V的串联电路,两个二极管正极相对串联;MOS管Q1通过电容Cp1连接于电阻Ra与Rc之间,MOS管Q2通过电容Cp2连接于电阻Rc与Rd之间;二极管D1负端与MOS管Q1的D极相连,正端连接于电阻Rc与Rd之间,二极管D2负端与MOS管Q2的D极相连,正端连接于电阻Ra与Rb之间;所述发射器为L1C1的并联谐振电路,输入端分别 MOS管Q1的D极和电阻Rc与Rd之间;所述接收器为线圈L2与电容C2串联后与电容 C3并联电路,电容C3两端连接全桥整流器DR1、DR2、DR3和DR4,整流输出连接滤波电感Lf与滤波电容Cf的滤波电路,滤波输出连接负载;所述Ra=Rc小于Rb=Rd;所述D1=D2;所述电容Cp1=Cp2;所述MOS管Q1=Q2;所述电感扼流圈Lf1=Lf2;所述驱动电源Udrive小于功率电源Udc。
所述Cp1和Cp2的容值远大于Q1和Q2的门极寄生电容。
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关系为:fs自激逆变器的频率。
所述MOS管Q1和Q2型号为C2M0040120D。
所述二极管D1和D2型号为FR607。
所述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型号为1n5335A。
所述全桥整流器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的型号为MBR2010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采用一种自激逆变电路设计逆变电源,以自激式逆变电路设计方案,可实现开关管的自驱动,省去了额外的PWM发生器和驱动电路,结构简单,同时还能自动实现谐振频率跟踪功能,而且开关管工作在零电压开通和关断状态下,损耗较小,极大地降低了逆变电路的复杂度。采用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电磁谐振系统,以电磁谐振系统发射端采用单电容并联补偿拓扑,接收端采用双电容串并联补偿拓扑,仅使用3个补偿电容元件就可以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可基本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恒流输出,省去了后级DC/DC变换器的加入。
本发明主要有两个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逆变电源实现了自驱动,软开关,结构简单。
2,本发明的输出电流与负载大小无关,具有恒流输出特性。
如附图3所示,在没有外加的驱动电路情况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现了开关管的自驱动,而且当驱动电压Vds上升和下降时,开关管漏源极电压为0V,即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关断状态电压Vds的值小于0,即实现了开关管的负压关断。
如附图4所示,当负载电阻由5Ω变化到15Ω时,负载变化率为200%,输出电流仅从2.698A变化到2.562A,电流变化率为5%,可以认为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系统的输出电流基本保持恒定,即系统具有恒流输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系统等效电路图
图3:Q1和Q2的仿真工作波形图
图4:输出电流随负载变化的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电路图如附图1所示,具体包括:
(1)两路输入电源接口,其中一路为驱动电源Udrive(22V),另一路为功率电源 Udc(36V);
(2)一个自激逆变电路,包含2个MOS管Q1和Q2;2个电感扼流圈Lf1和Lf2; 4个电阻Ra~Rd,电阻值之间满足Ra=Rc=300Ω,Rb=Rd=10kΩ;2个二极管D1和D2,理想情况下导通压降为0V;2个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防止Q1和Q2被正向击穿;2个耐压3.9V的稳压二极管Dz-3.9V,防止Q1和Q2被反向击穿;两个电容Cp1和Cp2,实现开关管Q1和Q2的负压关断,其中Cp1和Cp2的容值远大于Q1和Q2的门极寄生电容。
自激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感扼流圈Lf1和Lf2足够大,流经Lf1和Lf2电流可认为是恒定的。假设一开始Q1处于关断状态,Q2处于导通状态,则二极管D1关断, D2导通,电感Lf2储能,电感Lf1给并联的L1C1谐振网络供电,电感L1和电容C1之间谐振,L1C1谐振网络品质因数足够高时,C1两端谐振电压uab为正弦波,正弦波的频率即L1C1谐振网络的固有谐振频率。当电压uab谐振减小到Udrive附近时,二极管D1开始导通,随电压uab的进一步降低,Q2的栅极电位会减小从而使Q2由导通状态进入放大区。一旦Q2进入放大区,Q2的漏源极电压不再为0V,经二极管D2的电压传递作用,Q1的栅极电位会增加从而使Q1由关断状态进入放大区,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随着电压uab谐振到0V左右,Q2将进入关断状态,Q1将导通。之后电感Lf1储能,电感Lf2给并联的L1C1谐振网络供电,电压uab反向谐振,工作过程与上述分析类似。
Lf1和Lf2的存在使逆变电路输出具有电流源特性。电容C1两端电压uab即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实际上系统是通过二极管D1和D2对uab进行采样,然后控制开关管Q1和Q2的工作状态,因此开关管的工作频率始终取决于uab的频率,从而使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始终跟随负载网络的固有谐振频率,实现了系统的频率跟踪功能。L1C1的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是WPT系统的发射器,当L1C1的并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较高时,电压uab可认为正弦电压,可表示为:
Uab为电压uab的有效值,f0为逆变器工作频率。
对电感Lf1或Lf2应用伏秒定理:
可得:电压uab可进一步表示为:
uab=πUdc sin(2πf0t)
(3)一个电磁谐振系统
电磁谐振系统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发射器有电容C1和发射线圈L1组成,接收器由接收线圈L2和电容C2,C3组成。
设逆变电路的逆变频率为fs,谐振系统满足:
电磁谐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自激逆变电路等效成交流电源Uab,根据电路理论中的换路定理,后级的整流装置可以等效成一个交流电压源Um,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互感为M,整流器的输入交流电流为Im。电路中有两个电源,为了分析Im的表达式,采用叠加定理。
当交流电压源Uab单独作用时,交流电压源Um短路,设此时流经电压源Um所在支路的电流为Im1
当交流电压源Um单独作用时,交流电压源Uab短路,设此时流经电压源Um所在支路的电流为Im2
此时接收线圈L2和电容C2,C3并联谐振,Im2=0.
根据叠加定理,
整流器的输入交流电流Im的表达式与负载电阻无关。
(4)一个全桥整流器
全桥整流器包含DR1~DR4共4个整流二极管,一个滤波电感Lf,一个滤波电容 Cf,以及一个负载电阻RL。全桥整流器实现交流到直流的变换。
设整流模块的输出电流为Io,Io和Im之间满足:
整流器的输入交流电流Im满足:
联立上述条件可得:
根据输出电流为Io的表达式可知,系统输电流与负载电阻RL无关,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系统依然可以实现恒流输出。
表1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核心元件仿真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两路输入电源接口,其中一路为驱动电源Udrive=22V,另一路为功率电源Udc=36V;
一个自激逆变电路,包含2个相同MOS管Q1和Q2,型号为C2M0040120D;2 个相同的电感扼流圈Lf1和Lf2,Lf1=Lf2=220uH;4个电阻Ra~Rd,电阻值之间满足 Ra=Rc=300Ω,Rb=Rd=10kΩ;2个相同的二极管D1和D2,型号为FR607;2个相同的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型号为1n5357B;2个相同的耐压3.9V的稳压二极管Dz-3.9V,型号为1n5335A;两个相同电容Cp1和Cp2,Cp1=Cp2=100nF。
一个电磁谐振系统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发射器有电容C1和发射线圈 L1组成,C1=300nF,L1=9uH;接收器由接收线圈L2和电容C2,C3组成,L2=42uH, C2=C3=128nF。其中电容C1,C2和C3为CBB电容,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由750 股直径0.1mm的利兹线绕制。
一个全桥整流器包含DR1~DR4共4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型号为MBR20100,一个滤波电感Lf,Lf=2mH,一个滤波电容Cf,Cf=220uF,以及一个负载电阻RL,RL=5Ω。
系统接上电源后,自激逆变电路工作,逆变频率与电磁谐振系统工作频率相同,通过磁场耦合将能量由发射端传递到接收端,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实现直流输出。
Claims (7)
1.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激逆变电路、发射器、接收器和整流器;所述自激逆变电路包含两个MOS管Q1和Q2、两个电感扼流圈Lf1和Lf2、两个二极管D1和D2、两个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两个耐压3.9V的稳压二极管Dz-3.9V、两个电容Cp1和Cp2和4个电阻Ra、Rb、Rc、Rd;电阻Ra与Rc串联,电阻Rc与Rd串联,然后并联于功率电源Udc两端;电感扼流圈Lf1与MOS管Q1串联,电感扼流圈Lf2与MOS管Q2串联,然后并联于驱动电源Udrive两端;两个MOS管的G极与S极之间为并联稳压二极管Dz-20V与稳压二极管Dz-3.9V的串联电路,两个二极管正极相对串联;MOS管Q1通过电容Cp1连接于电阻Ra与Rc之间,MOS管Q2通过电容Cp2连接于电阻Rc与Rd之间;二极管D1负端与MOS管Q1的D极相连,正端连接于电阻Rc与Rd之间,二极管D2负端与MOS管Q2的D极相连,正端连接于电阻Ra与Rb之间;所述发射器为L1C1的并联谐振电路,其输入端分两路,一路和MOS管Q1的D极相连,另一路和MOS管Q2的D极相连;所述接收器为线圈L2与电容C2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电路,电容C3两端连接全桥整流器DR1、DR2、DR3和DR4,整流输出连接滤波电感Lf与滤波电容Cf的滤波电路,滤波输出连接负载;所述Ra=Rc小于Rb=Rd;所述D1=D2;所述电容Cp1=Cp2;所述MOS管Q1=Q2;所述电感扼流圈Lf1=Lf2;所述驱动电源Udrive小于功率电源Ud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1和Cp2的容值远大于Q1和Q2的门极寄生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关系为:fs自激逆变器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和Q2型号为C2M004012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和D2型号为FR6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20V的稳压二极管Dz-20V型号为1n5335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整流器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的型号为MBR20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36938.8U CN208386255U (zh) | 2018-06-15 | 2018-06-15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36938.8U CN208386255U (zh) | 2018-06-15 | 2018-06-15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86255U true CN208386255U (zh) | 2019-01-15 |
Family
ID=6496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36938.8U Active CN208386255U (zh) | 2018-06-15 | 2018-06-15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862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5990A (zh) * | 2018-06-15 | 2018-09-21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2018
- 2018-06-15 CN CN201820936938.8U patent/CN2083862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5990A (zh) * | 2018-06-15 | 2018-09-21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CN108565990B (zh) * | 2018-06-15 | 2023-08-18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9391A (zh) | 一种高效率的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CN207399039U (zh) | 一种隔离电源电路、三相桥式igbt并联控制电路及车辆 | |
CN104065178A (zh) | 一种三相负载单相无线供电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204809885U (zh) | 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 | |
CN108565990A (zh)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CN103904784A (zh) | 一种电能无线过墙传输装置 | |
CN108683270A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 |
CN205319941U (zh) | 双路电压转换控制芯片、双路电压转换器和电子式电能表 | |
CN208386255U (zh) | 一种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CN208142936U (zh) | 一种用于导轨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供电装置 | |
CN102064722B (zh) | 单级交流/直流变换器 | |
CN203339952U (zh) | 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 | |
CN106487105B (zh) | 一种变线圈结构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CN203774882U (zh) | 一种电能无线过墙传输装置 | |
CN205141847U (zh) | 一种高效率的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
CN108322051A (zh) |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 |
CN203590040U (zh) | 一种电源电路及led路灯 | |
CN201479012U (zh) | 高隔离度dc-dc电源装置 | |
CN208190356U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 |
CN114825663B (zh) | 一种sp型双输出单独可调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040143B (zh) | 电源电路、供电方法及其制成的计量仪表 | |
CN104578454A (zh) | 一种新型单相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8802630A (zh) | 一种总线电源的主动报警电路 | |
CN209497399U (zh) |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 |
CN207637713U (zh) |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接触器的电源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