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254U -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254U
CN208386254U CN201820853642.XU CN201820853642U CN208386254U CN 208386254 U CN208386254 U CN 208386254U CN 201820853642 U CN201820853642 U CN 201820853642U CN 208386254 U CN208386254 U CN 208386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ional order
order
capacitor
fractional
primar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36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江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8208536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包括分数阶发射电路和分数阶接收电路,其中,所述分数阶发射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感线圈和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所述分数阶接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感线圈、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容和负载。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无需高频电压源,系统的传输效率可以自动适应耦合系数和谐振频率的变化,系统输出功率可以自动适应耦合系数和谐振频率的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或无线输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1893年的世界博览会上,特斯拉隔空点亮了一盏磷光照明灯,开启人类对无线输电的探索。近年来,基于近场磁耦合电能传输技术被广泛发展。早期的近场无线传输通常是只能在一个指定的距离下调谐实现高效传输,后来频率跟踪技术和PT对称的利用使得无线输电系统可以在不同距离下实现稳定的电能传输。传统的包括基于频率跟踪和PT对称的近场无线输电只有在系统发射和接收单元谐振频率一致的条件下,传输效率才保持最高。但是,受环境温度、负载、周边金属物体或电磁环境等的影响,无线输电系统中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极易发生偏移,因此,传统方法不能适应系统受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干扰导致谐振频率偏移的情况,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不能保持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与谐振频率变化无关的恒效率恒功率的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包括分数阶发射电路和分数阶接收电路,其中,所述分数阶发射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感线圈和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所述分数阶接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感线圈、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容和负载。
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和副边分数阶电感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满足:相位关系满足其中iL为分数阶电感电流,vL为分数阶电感电压,β为分数阶电感阶数,并且0<β≤1,Lβ为分数阶电感感值。
所述原边分数阶电容和副边分数阶电容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满足:相位关系满足其中,iC为分数阶电容电流,vC为分数阶电容电压,α为分数阶电容阶数,Cα为分数阶电容容值,并且原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1<α1<2,副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0<α2≤1。
所述原边分数阶电容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电容阶数恒定,工作频率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以保持电容自身稳定工作;第二、工作频率固定,阶数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以保持电容自身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系统结构简单,无需高频电压源。
2、系统的传输效率可以自动适应耦合系数和谐振频率的变化。
3、系统的输出功率可以自动适应耦合系数和谐振频率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具体系统模型。
图2为实施方式中系统传输效率与耦合系数的关系曲线。
图3为实施方式中系统输出功率与耦合系数的关系曲线。
图4为实施方式中系统传输效率与副边谐振频率偏移的关系曲线。
图5为实施方式中系统输出功率与副边谐振频率偏移的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与阶数小于1的分数阶电感线圈和阶数小于1分数阶电容构成自治系统,使原边分数阶电容的参数可以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以实现系统传输效率和功率的恒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电路,包括分数阶发射电路、分数阶接收电路,分数阶发射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感线圈Lβ1和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Cα1;分数阶接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感线圈Lβ2、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容Cα2和负载RL,其中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具有负电阻的性质为电路提供能量。本实用新型中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具有视在功率恒定的特点,并且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电容阶数恒定,工作频率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第二、工作频率固定,阶数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
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均满足:
相位关系满足:
阻抗为:
其中iL为分数阶电感电流,vL为分数阶电感电压,β为分数阶电感阶数,并且0<β≤1,Lβ为分数阶电感感值。,ω为分数阶电感的工作角频率。
原边分数阶电容Cα1和副边分数阶电容Cα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均满足:
相位关系满足:
阻抗为:
其中iC为分数阶电容电流,vC为分数阶电容电压,Cα为分数阶电容容值,ω为分数阶电容的工作角频率,α为分数阶电容阶数,并且原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1<α1<2,副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0<α2≤1。
根据耦合模理论,图1系统的耦合模方程为:
式中g1、τ2分别为发射电路的增益率和接收电路的损耗率,且g1=-(τCa1Lβ1),τ2=τCa2Lβ2RL,其中τCa1、τLβ1、τCa2、τLβ2、τRL分别为电路中各元件的损耗率,其中k为互感耦合系数,ω12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器的谐振角频率,表达式如下:
各元件损耗率具体表达式如下:
由式(1)可以得到系统存在稳态解的条件为:
又由式(1)和式(9)可得:
则可得系统效率一般式为:
系统输出功率一般式:
其中:
式中VCa1为分数阶电容电压有效值。
由式(1)可以得到,系统工作频率解为:
当原边分数阶电容工作在阶数固定的模式时,令α1=α0为常数,因此由上式可得系统在原边分数阶电容阶数固定时的互感耦合系数的范围为:
kC为系统的临界工作点。当k<kC时,原边电容不能工作在阶数固定模式,否则原边电容无工作频率解不能稳定工作,所以此时原边电容自动切换为工作频率固定模式,ω=ω2
当k>kC时,原边分数阶电容工作在阶数固定模式α1=α0,令km为系统设计的最大互感系数。根据式(3)-(9),可得到当系统参数满足下式时:
τRL>>τCa2Lβ2 (17)
则τRL2约为常数,且传输效率可以近似为:
输出功率近似为:
SCa1为原边分数阶电容的视在功率,因此由上式可知,k≥kC时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与互感系数和谐振频率无关。
当k<kC时,由式(9)-(14),可得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为:
设分数阶电感线圈电容值为:Lβ1=Lβ2=100uH/s1-β,电感阶数为β1=β2=0.9993,副边电容阶数为α2=0.9997,负载电阻来RL=10,副边额定谐振频率为ω20=2π*500kHz,临界点互感耦合系数为kC=0.039,最大互感耦合系数为km=0.2,则根据式(15)可得所需的原边分数阶电容阶数为α0=1.03。
当接收电路谐振频率无偏移时,系统传输效率、输出功率与互感耦合系数的关系曲线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和图3可知,当k≥kC时,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恒定。当副边谐振频率存在偏移时,以k=0.05为例,系统传输效率、输出功率与接收电路谐振频率偏移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由图可得系统传输效率、输出功率不随谐振频率的偏移而改变。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在设计的互感耦合系数范围内,无论是互感耦合系数的变化或者是谐振频率的偏移,系统都可以实现效率和输出功率恒定高效的传输,这与传统的无线输电系统存在较在差异,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包括分数阶发射电路和分数阶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数阶发射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感线圈(Lβ1)和阶数大于1的原边分数阶电容(Cα1);所述分数阶接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感线圈(Lβ2)、阶数小于1的副边分数阶电容(Cα2)和负载(R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满足:相位关系满足其中iL为分数阶电感电流,vL为分数阶电感电压,β为分数阶电感阶数,并且0<β≤1,Lβ为分数阶电感感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分数阶电容(Cα1)和副边分数阶电容(Cα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满足:相位关系满足其中,iC为分数阶电容电流,vC为分数阶电容电压,α为分数阶电容阶数,Cα为分数阶电容容值,并且原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1<α1<2,副边分数阶电容的阶数0<α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分数阶电容(Cα1)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电容阶数恒定,工作频率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以保持电容自身稳定工作;第二、工作频率固定,阶数和容值自动跟随系统参数变化以保持电容自身稳定工作。
CN201820853642.XU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Active CN208386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642.XU CN208386254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642.XU CN208386254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254U true CN208386254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3642.XU Active CN208386254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2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113A (zh) * 2018-06-04 2018-09-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113A (zh) * 2018-06-04 2018-09-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CN108494113B (zh) * 2018-06-04 2024-04-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4113A (zh)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CN105393432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
US20150333801A1 (en) Wireless power supply apparatus
EP2940830B1 (en)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device
WO2016105623A1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coil along a loop of a device
CN106891763A (zh)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频率跟踪方法
CN208386254U (zh) 一种自治分数阶串联无线输电系统
CN110112837A (zh) 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
CN107749772B (zh) 一种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系统
CN107112798A (zh) 受电装置以及具备该受电装置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CN211405616U (zh) 基于中继线圈的任意恒压无线电能传输补偿网络结构
CN210404849U (zh) 一种半桥谐振逆变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电源
CN103414254B (zh) 一种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功率匹配设计方法
CN110429722A (zh) 一种并联型分数阶自治无线输电系统
CN106920665A (zh) 集成式无线充电线圈
CN110445259A (zh) 一种基于多发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提升方法
CN109687601A (zh) 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
CN109193964A (zh) 一种基于pcb线圈的无线电能高效传输方法
CN110943547A (zh) 一种并联型自治分数阶电路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296328U (zh) 一种串联型自治分数阶电路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9634300U (zh) 基于pt对称原理具有恒流特性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12737021A (zh) 一种基于Class-E电路的负载无关型无线充电电路及控制方法
JP2004511939A (ja) 切欠部付送信および/または受信のアンテナ
CN107666183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串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943549A (zh) 一种串联型自治电磁场双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5

Address after: Room 402-F001, Building 4, No. 5 Mupi Ea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3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Qingd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No. five, 381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