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5801U -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 Google Patents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5801U
CN208385801U CN201820988275.4U CN201820988275U CN208385801U CN 208385801 U CN208385801 U CN 208385801U CN 201820988275 U CN201820988275 U CN 201820988275U CN 208385801 U CN208385801 U CN 208385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annular
annular groove
line interface
termin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82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9882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5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5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5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是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包括接线板和连接座;接线板上设有环形槽和接线柱;环形槽内设有第一接触面;接线柱上设有第二接触面;接线板上还设有接线口;连接座上设有与接线柱配合的中心槽和与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起,且连接座和接线板转动连接;中心槽内设有第三接触面,环形凸起上设有第四接触面;连接座上还设有穿线口。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路接口两端的电线转动,使得两端电线扭转打结;或者电线与线路接口的连接处产生扭力,而导致出现断线的问题。

Description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等不断普及;人们对线路接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接口处是固定的,线路接口两端的电线稍微有转动,就会导致两端电线扭转打结;或者使得电线与线路接口的连接处产生扭力,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断线现象,造成电源失效,影响线路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路接口两端的电线转动,使得两端电线扭转打结;或者电线与线路接口的连接处产生扭力,而导致出现断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包括接线板和连接座;接线板上设有环形槽和接线柱;环形槽内设有第一接触面;接线柱上设有第二接触面;接线板上还设有接线口;
连接座上设有与接线柱配合的中心槽和与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起,且连接座和接线板转动连接;中心槽内设有第三接触面,环形凸起上设有第四接触面;连接座上还设有穿线口。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的线路接口通过在接线板上设置环形槽,在连接座上设置与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起;在接线板上设置接线柱,连接座上设置与接线柱配合的中心槽;进而实现连接座和接线板的转动连接;不论线路接口两侧的电线如何扭转,均不会导致线路打结。而且不论哪一侧的电线转动,均会带动相应侧的接线板或者连接座转动,不会使得电线与接线板或者连接座的连接处产生扭力,不易出现因扭转而导致断线的情况。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之间设有导电滚珠;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之间也设有导电滚珠。
第一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之间的导电滚珠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能够通电连接且旋转顺畅;同理,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之间的导电滚珠的设置,也保证了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能够通电连接且旋转顺畅;而且转动的过程中,至少只要有一个导电滚珠与两侧相应的面接触,就能够保证通电。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圈槽,环形凸起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入环形圈槽内的凸出部,且凸出部可沿着环形圈槽转动。
进一步增加了相互转动连接的接线板和连接座之间的稳定性;连接座转动的时候,凸出部会在环形圈内转动,且凸出部还能够防止连接座从接线座上掉落。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凸出部为橡胶凸出部。
橡胶凸出部的设置,进一步便于连接座和接线板的分离;由于橡胶凸出部有一定弹性,将连接座拉出的过程中,橡胶凸出部会变形,直至将连接座从接线板中拉出。同理,需要将连接座安装入接线板中时,直接将连接座上的中心槽与接线柱对准,同时将环形凸起与环形槽对准,然后将连接座压入接线板中,直至橡胶凸出部运动到环形圈槽处时,橡胶凸出部恢复形变,进而环形圈槽内,实现定位;随意转动连接座,连接座均不会从接线板上掉落。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橡胶凸出部的外壁上设有滚珠。
进一步便于橡胶凸出部在环形圈槽内转动。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接线板内设有气囊,气囊伸入环形圈槽内,且气囊内设有弹簧;气囊上连通有吹气管,吹气管与环形槽连通。
由于接线板和连接座转动连接;灰尘容易进入到环形槽和环形凸起之间。本方案中的连接座或者接线板在转动的过程中,滚珠会挤压气囊伸入环形圈槽内的部分,进而对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且弹簧被压缩,气囊内的气体经吹气管吹入环形槽内,进而将环形槽内的灰尘吹出。
当滚珠离开气囊的时候,弹簧恢复原位,气囊被弹簧撑开,外界的气体从吹气管进入到气囊内,气囊再次膨胀。
优选方案六: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均为金属簧片制成的面。
金属簧片的设置,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连接接触且旋转顺畅;也使得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连接接触且旋转顺畅。
优选方案七:作为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环形槽的槽宽朝着环形槽的底面方向逐渐增大;接线柱为圆台形,且接线柱的直径朝着远离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环形凸起伸入环形槽内的部分的宽度为朝着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中心槽为圆台形,且中心槽的直径朝着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保证接线板和连接座转动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座不会从接线板上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实施例一中接线板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接线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接线板1、环形槽11、第一接触面111、环形圈槽112、接线柱12、第二接触面121、接线口13、连接座2、中心槽21、第三接触面211、环形凸起22、第四接触面221、凸出部222、滚珠2221、导线3、气囊5、弹簧51、吹气管5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包括圆柱形的接线板1和圆柱形的连接座 2;接线板1上设有环形槽11和接线柱12,接线柱12与接线板1同圆心,且接线柱12位于环形槽11内。环形槽11的内底面固定有与底面形状相同的第一接触面111;接线柱12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接线柱12上表面形状相同的第二接触面121。具体见图2,接线板1上还设有接线口13;左侧的电线穿入接线口13内,且电线的外壁与接线口13的内壁固定。电线内有两根导线3,分别为第一导线3和第二导线3;第一导线3与第一接触面111连接,第二导线3与第二接触面121连接。
连接座2上设有与接线柱12配合的圆柱形的中心槽21和与环形槽11配合的环形凸起 22,且连接座2和接线板1转动连接;中心槽21的槽底固定有与槽底形状相同的第三接触面211,环形凸起22的上表面固定有与其上表面形状相同的第四接触面221。具体见图2,连接座2上还设有穿线口;右侧的电线穿入穿线口内,且该处电线的外壁与接线口13的内壁固定。右侧电线内也有两根导线3,分别为第三导线3和第四导线3;第三导线3与第三接触面211连接,第四导线3与第四接触面221连接。且第一接触面111、第二接触面121、第三接触面211和第四接触面221均为金属簧片制成的面。
第一接触面111和第四接触面221之间设置有导电滚珠;第二接触面121和第三接触面 211之间也设有导电滚珠;且本方案中的导电滚珠为金属导电滚珠。
环形槽11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圈槽112,环形凸起2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入环形圈槽112 内的凸出部222,且凸出部222可沿着环形圈槽112转动。本方案中的凸出部222为沿着环形凸起22的外壁设置的弧形段。具体见图3,凸出部222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2221,该滚珠2221为钢制的万向滚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具体见图4和图5,接线板1内设有气囊5,气囊5伸入环形圈槽112内,且气囊5内设有弹簧51;气囊5上连通有吹气管52,吹气管52与环形槽11连通。
由于接线板1和连接座2转动连接;灰尘容易进入到环形槽11和环形凸起22之间。本方案中的连接座2或者接线板1在转动的过程中,滚珠2221会挤压气囊5伸入环形圈槽112内的部分,进而对气囊5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且弹簧51被压缩,气囊5内的气体经吹气管 52吹入环形槽11内,进而将环形槽11内的灰尘吹出。当滚珠2221离开气囊5的时候,弹簧51恢复原位,气囊5被弹簧51撑开,外界的气体从吹气管52进入到气囊5内,气囊5 再次膨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凸出部222为橡胶凸出部222。便于连接座2和接线板1的分离;由于橡胶凸出部222有一定弹性,将连接座2拉出的过程中,橡胶凸出部222会变形,直至将连接座2从接线板1中拉出。同理,需要将连接座2安装入接线板1中时,直接将连接座2上的中心槽21与接线柱12对准,同时将环形凸起22与环形槽11对准,然后将连接座2压入接线板1中,直至橡胶凸出部222运动到环形圈槽112处时,橡胶凸出部 222恢复形变,进而环形圈槽112内,实现定位;随意转动连接座2,连接座2均不会从接线板1上掉落。
另外,为了便于将连接座2压入接线板1中,也可以在环形槽11的槽壁上设置条形的滑槽,滑槽的横向宽度与滑槽与橡胶凸出部222相同或者比橡胶凸出部222大2mm;滑槽的下端与环形圈槽112连通。将连接座2压入接线板1中时,直接将连接座2上的中心槽21 与接线柱12对准,同时将环形凸起22与环形槽11对准;同时,将橡胶凸出部222与滑槽对准;然后将连接座2压入接线板1中,此时,橡胶凸出部222会沿着滑槽滑入到环形圈槽 112内,然后转动连接座2,即可实现连接座2与接线板1的连接。此方式相比于上一种方式,将连接座2压入接线板1中时,橡胶凸出部222不会受到挤压变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如下结构替换了环形槽11的侧壁上的环形圈槽 112,以及环形凸起22的外壁上的用于卡入环形圈槽112内的凸出部222;进而使得接线板 1和连接座2的转动连接更为稳定。具体为:
环形槽11的槽宽朝着环形槽11的底面方向逐渐增大;接线柱12为圆台形,且接线柱 12的直径朝着远离环形槽11底的方向逐渐增大;环形凸起22伸入环形槽11内的部分的宽度为朝着环形槽11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中心槽21为圆台形,且中心槽21的直径朝着环形槽11底的方向逐渐减小。保证接线板1和连接座2转动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座2不会从接线板1上掉落。
另外,根据电线中导线3的数量不同,本实施例中接线板1上的环形槽11可以设置多个;连接座2上的环形凸起22也相应设置多个。电线中导线3为四根的时候,接线板1上间隔设置两个环形槽11;环形凸起22也对应设置两个。
使用时,不论线路接口两侧的电线如何扭转,均会带动相应侧的接线板1或者连接座2 转动,不会使得电线与接线板1或者连接座2的连接处产生扭力,不易出现因扭转而导致断线的情况。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板和连接座;所述接线板上设有环形槽和接线柱;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接线柱上设有第二接触面;所述接线板上还设有接线口;
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接线柱配合的中心槽和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起,且连接座和接线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槽内设有第三接触面,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第四接触面;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穿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之间设有导电滚珠;所述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之间也设有导电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圈槽,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卡入环形圈槽内的凸出部,且凸出部可沿着环形圈槽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橡胶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出部的外壁上设有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伸入环形圈槽内,且气囊内设有弹簧;气囊上连通有吹气管,吹气管与环形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均为金属簧片制成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宽朝着环形槽的底面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接线柱为圆台形,且接线柱的直径朝着远离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环形凸起伸入环形槽内的部分的宽度为朝着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中心槽为圆台形,且中心槽的直径朝着环形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
CN201820988275.4U 2018-06-25 2018-06-25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Active CN208385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8275.4U CN208385801U (zh) 2018-06-25 2018-06-25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8275.4U CN208385801U (zh) 2018-06-25 2018-06-25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5801U true CN208385801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8275.4U Active CN208385801U (zh) 2018-06-25 2018-06-25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5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4966U (zh) 一种防脱落接线端子
CN208385801U (zh) 无限角度旋转线路接口
CN110011096A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球形磁吸线
CN203277817U (zh) 一种防插头脱出插座的简易装置
CN212114754U (zh) 一种电缆塑料接线盒
CN204867200U (zh) 送线机构的前置检测校直装置
CN20804179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led灯
CN203277834U (zh) 一种防插头脱落得插座结构
CN204088668U (zh) 新型免螺丝式接线端子
CN211908337U (zh) 一种变电站用光缆通讯电线连接器
CN204855707U (zh) 绝缘式断线检测装置
CN212479208U (zh) 一种陆地采油用采油树测压装置
CN207166091U (zh) 一种滑动式低压母线槽
CN207199516U (zh) 一种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
CN208623690U (zh) 一种便于电缆线更换的新型路由器
CN215451957U (zh) 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
CN210489497U (zh) 一种实验型接线端子
CN111933470A (zh) 带上下进线取电结构的试验按钮装置
CN205901074U (zh) 新型低压电动设备电缆管道接地装置
CN210015745U (zh) 一种绝缘棒接头的连接机构
CN205104634U (zh) 触点模块
CN208207683U (zh) 一种计算机接口装置
CN104833840B (zh) 一种户外交流采样装置
CN214411706U (zh) 一种新型活动式插座机构
CN217362050U (zh) 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接线端子及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