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7884U -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7884U
CN208367884U CN201820706464.8U CN201820706464U CN208367884U CN 208367884 U CN208367884 U CN 208367884U CN 201820706464 U CN201820706464 U CN 201820706464U CN 208367884 U CN208367884 U CN 208367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device
electric installation
diseases prevention
drawn tubes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64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步怀
郑小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7064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7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7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78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包括报警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电源装置。报警装置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报警装置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病人体表连接,报警装置的第二端被配置为与高危管道连接;第一导电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第一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报警装置的固定端;固定端配配置为固定设置;第二导电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第二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报警装置的连接端;电源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电装置或第二导电装置上;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抵接,电源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电回路。

Description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在医用领域,经常需要将医用管道插入病人体内,以进行相应的医学治疗、检查或诊疗。这样的诊疗方式越来越常规地运用到现代医用现场中。
在这个过程中,常有发生医用管道从病人体内掉落或医用管道移位而引起的事故或意外。特别是医用管道应用在一些重病症的诊疗时,对医用管道的设置更加重要。在医学领域,常把这样应用在重病症诊疗的医用管道称为高危管道,比如血透管深静脉管。在高危管道时要避免因高危管道脱离病人体表(专业术语称为“拔管”)而引起的医疗意外,严重情况会引起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能依靠医护人员、病人自己自觉察觉,避免脱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能够高效、快捷地警示高危管道的移动,且这样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明显地改善相关技术中拔管发生而不能察觉的情况,且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包括:
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报警装置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病人体表连接,报警装置的第二端被配置为与高危管道连接;
第一导电装置,第一导电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第一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报警装置的固定端;固定端配配置为固定设置;
第二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第二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报警装置的连接端;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电装置或第二导电装置上;
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抵接,电源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电回路。
针对现有的高危管道在使用时,时有发生高危管道移位、脱离以致拔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设置了一种可以及时警告拔管发生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包括报警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电源装置,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抵接,电源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电回路。如此使得高危管道远离设置有报警装置的病人体表时,连接端与固定端逐渐抵接直至形成供电源装置到报警装置的电回路,进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病人或医护人员高危管道出现拔管或即将出现拔管。进一地,在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未工作时,通过设置连接端与固定端的预设距离,能够调节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的报警灵敏度。
综上,这样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明显改善现有技术高危管道拔管的情况,且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还包括导引装置,导引装置的一端与报警装置连接,导引装置的另一端与高危管道或病人体表连接;
导引装置被配置为引导报警装置与高危管道相互之间的运动;
导引装置被配置为引导报警装置与病人体表相互之间的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导引装置为弹性件;
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报警装置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高危管道或病人体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弹性件为导体材料制成;
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报警装置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高危管道上;
第二导电装置的连接端通过弹性件与固定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弹性件为钢丝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报警装置通过第一粘性材料与病人体表可拆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粘性材料为敷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报警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粘性材料与高危管道可拆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包括报警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电源装置。使用时,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抵接,电源装置、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电回路。如此使得高危管道远离设置有报警装置的病人体表时,连接端与固定端逐渐抵接直至形成供电源装置到报警装置的电回路,进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病人或医护人员高危管道出现拔管或即将出现拔管。进一地,在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未工作时,通过设置连接端与固定端的预设距离,能够调节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的报警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0-报警装置;101-第一端;102-第二端;210-第一导电装置;211-固定端;220-第二导电装置;222-移动端;250-电源装置;300-导引装置;410-第一粘性材料;420-第二粘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包括报警装置10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电源装置250。
报警装置100,报警装置100具备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报警装置100的第一端101被配置为与病人体表连接,报警装置100的第二端102被配置为与高危管道连接;
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一导电装置210与报警装置100连接,第一导电装置210具备远离报警装置100的固定端211;固定端211配配置为固定设置;
第二导电装置220,第二导电装置220与报警装置100连接,第二导电装置220具备远离报警装置100的连接端;
电源装置250,电源装置250设置在第一导电装置210或第二导电装置220上;
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100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211抵接,电源装置25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报警装置100共同构成电回路。
针对现有的高危管道在使用时,时有发生高危管道移位、脱离以致拔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设置了一种可以及时警告拔管发生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其包括报警装置10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电源装置250,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100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211抵接,电源装置25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报警装置100共同构成电回路。如此使得高危管道远离设置有报警装置100的病人体表时,连接端与固定端211逐渐抵接直至形成供电源装置250到报警装置100的电回路,进而报警装置100发出报警,提示病人或医护人员高危管道出现拔管或即将出现拔管。进一地,在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未工作时,通过设置连接端与固定端211的预设距离,能够调节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的报警灵敏度。这样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明显改善现有技术高危管道拔管的情况,且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请参照图1-图4,以了解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的更多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上述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还包括导引装置300,导引装置300的一端与报警装置100连接,导引装置300的另一端与高危管道连接;导引装置300被配置为引导报警装置100与高危管道相互之间的运动。
如此以使得报警装置100与高危管道的运动能够更加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导引装置300的另一端与病人体表连接,导引装置300可以是用于引导报警装置100与病人体表相互之间的运动。只要导引装置300能够引导高危管道与病人体表的相对移动即可。
进一步地,上述导引装置300为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报警装置100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高危管道或病人体表上。
弹性件既能够引导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的移动,又能提供较好的阻尼,防止高危管道与病人体表小范围的窜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为导体材料制成;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报警装置100上,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高危管道上;第二导电装置220的连接端通过弹性件与固定端211连接。
如此,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100时,弹性件被逐渐拉长,这时连接端通过弹性件的远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211抵接,电源装置25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报警装置100共同构成电回路。进而报警装置100发出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出现拔管情形或可能出现拔管情形。
这里弹性件还具备了第二导电装置220的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为钢丝弹簧。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100通过第一粘性材料410与病人体表可拆式连接。可选地,上述第一粘性材料410为敷贴。敷贴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能够在保障与皮肤的粘连的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报警装置100的第二端102通过第二粘性材料420与高危管道可拆式连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粘性材料420也为敷贴。如此减少了制造成本。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上述报警装置100为蜂鸣器。
蜂鸣器(英文Buzzer)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的一种,采用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供电,应用广泛,且安全可靠,体积小,便于集成化制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当高危管道远离报警装置100时,连接端向高危管道移动至与固定端211抵接,电源装置250、第一导电装置210、第二导电装置220和报警装置100共同构成电回路。如此使得高危管道远离设置有报警装置100的病人体表时,连接端与固定端211逐渐抵接直至形成供电源装置250到报警装置100的电回路,进而报警装置100发出报警,提示病人或医护人员高危管道出现拔管或即将出现拔管。进一地,在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未工作时,通过设置连接端与固定端211的预设距离,能够调节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的报警灵敏度。
且这样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1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明显改善现有技术高危管道拔管的情况,且制造方便,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报警装置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病人体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的第二端被配置为与高危管道连接;
第一导电装置,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所述报警装置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配配置为固定设置;
第二导电装置,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具备远离所述报警装置的连接端;
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装置或第二导电装置上;
当所述高危管道远离所述报警装置时,所述连接端向所述高危管道移动至与所述固定端抵接,所述电源装置、所述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导引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危管道或所述病人体表连接;
所述导引装置被配置为引导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高危管道相互之间的运动;
所述导引装置被配置为引导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病人体表相互之间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引装置为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报警装置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危管道或所述病人体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导体材料制成;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报警装置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危管道上;
所述第二导电装置的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钢丝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装置通过第一粘性材料与所述病人体表可拆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性材料为敷贴。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粘性材料与所述高危管道可拆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
CN201820706464.8U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67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6464.8U CN20836788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6464.8U CN20836788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7884U true CN208367884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64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6788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7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7884U (zh) 一种防病人意外拔管报警器
CN206492067U (zh) 输液报警装置及输液器
CN202666158U (zh) 一种压力可监测的导尿装置
CN204364560U (zh) 一种超声波空气探测器改装输液完毕自动报警系统
CN201880103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
CN203090095U (zh) 输液用智能监护系统
CN204601265U (zh) 一种输液管监测自动报警装置及其相配合的输液管
CN107715233A (zh) 一种光电双传感一次性输液针头及其监控系统
CN206434633U (zh) 新型腹膜透析管
CN206574972U (zh) 一种电源插线板挂件
CN103611204B (zh) 输液用红外报警装置
CN201664299U (zh) 阻隔式压力传导器
KR100792805B1 (ko) 수액 투여 세트의 액위 감지장치
CN208893332U (zh) 一种报警装置及输液装置
CN202776312U (zh) 复合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监测式中心静脉导管装置
CN101147819A (zh) 自动报警输液器
CN204501928U (zh) 半环形输液用红外报警装置
CN2446608Y (zh) 电极探头式输液报讯器
CN108325022A (zh) 一种输液监控报警装置
CN212662371U (zh) 一种液位控制输液装置
CN209060202U (zh) 一种输液报警装置
CN207253543U (zh) 一种输液报警器
CN201701583U (zh) 输液停液报警器
CN219090404U (zh) 一种智能引流袋流速及温度监测装置
CN107693899A (zh) 一种电子输液自动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