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7348U -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7348U
CN208367348U CN201821123000.0U CN201821123000U CN208367348U CN 208367348 U CN208367348 U CN 208367348U CN 201821123000 U CN201821123000 U CN 201821123000U CN 208367348 U CN208367348 U CN 208367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bs prism
light
pbs
prism
optical circ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30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吉武
张哨峰
黄兴瑞
胡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chu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30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7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7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7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和第二PBS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本方案通过采用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的组合搭配,形成具有紧密结构的光学环行器芯,使其形成四端口,在对应位置入射准直光后,可实现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可以输送到对应输出端口,对应输出端口反向输入的信号光不会到达对应输入端口,而从其他端口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信号光的抑制隔离,使得光信号能够按照环行器传输的功能进行传播。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系统中的光无源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背景技术
光学环行器是利用光线在磁光晶体中传播的非互易特性,完成多端口输入输出的定向传播,它的作用是使光信号只能沿规定的端口顺序传输。当光信号从指定的端口输入时,在器件中只能沿规定的端口输出。当光信号的传输顺序变更时,即不按指定的端口传输时,其损耗很大,可实现信号的隔离。
由于光学环行器的这种顺序传输特性,它可用于将同一根光纤中正向传输和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分开,可应用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以及光纤测试系统之中,使系统结构简化,性能提高。光环行器还可用于光学时域反射仪,波分复用(WDM),色散补偿和光信号上载/下载等。
追求紧凑型、低成本的结构是近年来主要发展趋势,新型环行器芯的导入为批量生产低成本的环行器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兼顾结构紧凑的光学环行器芯。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和第二PBS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
作为旋光机构的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作为旋光机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半波片和法拉第旋转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入射面朝向相同。
一种光学环行器,其包括上述的光学环行器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的组合搭配,形成具有紧密结构的光学环行器芯,使其形成四端口,在对应位置入射准直光后,可实现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可以输送到对应输出端口,对应输出端口反向输入的信号光不会到达对应输入端口,而从其他端口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信号光的抑制隔离,使得光信号能够按照环行器传输的功能进行传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1到Port2传播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2到Port3传播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3到Port4传播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4到Port1传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和第二PBS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
作为旋光机构的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作为旋光机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半波片和法拉第旋转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入射面朝向相同。
一种光学环行器,其包括上述的光学环行器芯。
实施例1
如图1至4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第一PBS棱镜101、法拉第旋转片102、半波片103和第二PBS棱镜104;所述第一PBS棱镜101和第二PBS棱镜104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1011、1041且对应形成四个用于信号光输入或输出端口port1、port2、port3、port4,所述第一PBS棱镜101和第二PBS棱镜10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另外,所述第一PBS棱镜101和第二PBS棱镜104的入射面朝向相同。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光从Port1到Port2传播示意图;在Port1位置的水平光先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下端面的高反膜上,然后被反射到第一PBS棱镜101中的偏振分光膜1011上,经过偏振分光膜1011后入射光分为偏振态相互垂直的P光与S光,其中,S光经偏振分光膜1011发生反射且从第一PBS棱镜101出射面水平输出,P光经偏振分光膜1011后,透射到第一PBS棱镜101的上端面的高反膜上并被反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的出射面水平输出;水平输出的P光与S光依序经过法拉第旋转片102和半波片103后其偏振态保持不变,然后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其中,S光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下端面的高反膜上被反射,然后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的偏振分光膜1041上再次发生反射,最后从第二PBS棱镜104的出射面水平输出;P光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后从第二PBS棱镜104的偏振分光膜1041水平透射出去;最终经过第二PBS棱镜104的P光与S光合成一束光入射到Port2位置上。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光从Port2到Port3传播示意图,Port2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的光,经过第二PBS棱镜104的偏振分光膜1041后分为偏振态相互垂直的P光与S光,其中,S光发生反射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下端面的高反膜上,然后从第二PBS棱镜104水平输出, P光经从第二PBS棱镜104后从其偏振分光膜1041水平透射出去;水平输出的P光与S光经过半波片103和法拉第旋转片102后,受法拉第旋转片102的非互易影响,其中,P光偏振态旋转90度变为S光,S光偏振态旋转90度变为P光;S光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3上端面的高反膜后被反射,然后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的偏振分光膜1011上再次发生反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水平输出,P光经第一PBS棱镜101的偏振分光膜1011后发生透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水平输出,最终S光与P光合成一束光入射到Port3位置。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光从Port3到Port4传播示意图,Port3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的光,经过第一PBB棱镜101的偏振分光膜1011后分为偏振态相互垂直的P光与S光,其中,P光经偏振分光膜1011发生透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的出射面水平输出,S光经偏振分光膜1011后发生反射,光反射到第一PBS棱镜101的上端面的高反膜后再次发生反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水平输出;水平输出的P光与S光经过法拉第旋转片102和半波片103后其偏振态保持不变,然后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其中,P光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下端面的高反膜上被反射,然后再经过偏振分光膜1041透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上端面的高反膜后再次发生反射并水平输出,S光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的偏振分光膜1041后发生反射,光反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上端面的高反膜后再次被反射,反射后从水平第二PBS棱镜104输出,最终S光与P光合成一束光入射到Port4位置。
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光从Port4到Port1传播示意图,Port4入射的光先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上端面的高反膜后被反射到偏振分光膜1041上,经过偏振分光膜1041后入射光分为偏振态相互垂直的P光与S光,其中,S光经偏振分光膜1041发生反射从第二PBS棱镜104水平输出,P光经偏振分光膜1041透射到第二PBS棱镜104下端面的高反膜后被反射,然后从第二PBS棱镜104水平输出;水平输出的P光与S光经过半波片103和法拉第旋转片102后,受法拉第旋转片102的非互易影响,其中,P光偏振态旋转90度变为S光,S光偏振态旋转90度变为P光;然后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其中,S光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的偏振分光膜1011后发生反射,然后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下端面的高反膜上再次反射,继而从第一PBS棱镜101水平输出;P光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上端面的高反膜后被反射到偏振分光膜1011上,然后从偏振分光膜1011垂直透射过去,再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1下端面的高反膜上被再次反射,然后从第一PBS棱镜101水平输出;最终S光与P光合成一束光入射到Port1位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和第二PBS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法拉第旋转片和半波片,所述的半波片和法拉第旋转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环行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入射面朝向相同。
5.一种光学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光学环行器芯。
CN201821123000.0U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Active CN208367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3000.0U CN208367348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3000.0U CN208367348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7348U true CN208367348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3000.0U Active CN208367348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7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238A (zh) * 2019-09-26 2021-03-2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238A (zh) * 2019-09-26 2021-03-2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3857B (zh) 一种光隔离方法及装置
CA2363671A1 (en) Wideband polarization splitter, combiner, isolator and controller
CN209373271U (zh) 一种同侧出光的光学环行器芯
CN208367348U (zh) 一种光学环行器芯
CN103424896B (zh) 光路控制器件
CN103336324B (zh) 一种干涉型梳状滤波器
CN108132500B (zh) 一种闭环光环行器
CN108873173A (zh) 一种光隔离器及光环行器
CN208314250U (zh) 一种微型光环形器
CN106353855A (zh) 一种高隔离度光隔离器
US6954307B2 (en) Four-port PM circulator
CN203881971U (zh) 一种固态高速1×2开关
CN202794596U (zh) 一种高功率隔离器
CN209373270U (zh) 一种光环行器芯
CN113589441B (zh) 一种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
CN208984906U (zh) 一种集成化自由空间光环形器
CN108919425A (zh) 一种光环行器
CN208224531U (zh) 一种极紧凑结构的光纤环形器
CN108761648B (zh) 一种混合集成的三端口光环形器
CN108919424A (zh) 一种光环行器
CN202956502U (zh) 光环形器
CN201839291U (zh) 一种色散补偿器
TWI471614B (zh)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direction adjustable optical circulator
CN108828719A (zh) 一种光学隔离器
Hanafusa et al. Wavelength-insensitive 2× 16 optical splitters developed using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0100 floor 5, building 19, phase II, innovation park, No. 7, middle wulongjiang Avenue, Shangjie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Haichu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5 room 505, 5 / F, zone B, Chuangye building, Haixi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HAICHUANG PHOTO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