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3002U -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3002U
CN208353002U CN201820667649.2U CN201820667649U CN208353002U CN 208353002 U CN208353002 U CN 208353002U CN 201820667649 U CN201820667649 U CN 201820667649U CN 208353002 U CN208353002 U CN 208353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wearable device
electricity
power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76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幼君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aoqi W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atch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aoqi W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atch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aoqi W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atchSmar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aoqi W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76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3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3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30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其中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池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可在可穿戴设备的电量较低或者低电关机的情况下为可穿戴设备充电,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重要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开始增加移动通信功能,可穿戴设备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目前,受限于小型聚合物锂电池的技术瓶颈,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长得不到满足,例如功能全面的运动类手表和手环,全功能开启下待机时间在12小时左右,而一般的充电设备需要在PC端或有源电源端才能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严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另外,可以在充电设备中放入备用充电电池,能在移动环境下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补充,可以缓解产品在移动环境下的亏电问题,但缺点是充电时可穿戴设备不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池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设备是否插入电源;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充电设备未插入电源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充电设备插入电源时,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可选地,充电设备设置在预设位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下方或侧方。
可选地,所述充电设备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设置位置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背面、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可穿戴设备上;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检测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的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如果小于则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第一电池充电,并且可以通过充电设备为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充电,可在可穿戴设备的电量较低或者低电关机的情况下为可穿戴设备充电,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设置在预设位置,并与可穿戴设备连接。预设位置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下方或侧方等。第一电池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第二电池可以设置在充电设备上,也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
充电设备通过连接装置与可穿戴设备配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贴紧、磁吸或卡扣等结构方式,把充电设备按照正确的组合方式放置于可穿戴设备下方/侧方,使其与可穿戴设备形成一个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30,包括:设置模块31、检测模块32和充电模块33。设置模块31设置第一电池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检测模块32检测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检测模块32通过检测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的电压判断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
如果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充电模块33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第一电池充电。检测模块32检测充电设备是否插入电源。如果充电设备未插入电源并且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充电模块33使用第二电池为第一电池充电。
如果充电设备插入电源,则检测模块32检测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如果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则充电模块33使用充电设备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如果充电设备插入电源并且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充电模块33使用充电设备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通信接口43以及总线44。存储器4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42耦合到存储器41,处理器4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4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
存储器4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4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4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4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如上的充电控制装置。充电设备设置在预设位置,与可穿戴设备连接,预设位置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下方或侧方等。充电设备通过连接结构与可穿戴设备配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等。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充电接口与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配合连接;第二充电接口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设备的背面、侧面等。第一电池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第二电池设置在充电设备上。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实施例的充电系统。
如图3所示,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充电系统,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01、充电器充电接口(电路)02、充电器配合结构03、可穿戴设备04、可穿戴设备充电接口(电路)05,可穿戴设备配合结构06、可穿戴设备固定结构(表带、腕带、戒指扣等用于固定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者身体上的结构)07。
可穿戴设备04的充电接口(电路)05设置在产品背面(紧贴于用户皮肤侧),充电器01需与可穿戴设备04紧贴,保证充电接口(电路)02与可穿戴设备充电接口(电路)05、以及充电器配合结构03和可穿戴设备配合结构06相连接、接触。在组装完成后,用户可以舒适佩戴,扣紧腕带或表带07,使充电器01紧贴用户手腕。
如图4所示,另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充电系统,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08、充电器充电接口(电路)09、充电器配合结构10、可穿戴设备11、可穿戴设备充电接口(电路)12、可穿戴设备配合结构13、可穿戴设备固定结构(表带、腕带、戒指扣等用于固定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者身体上的结构)14。
可穿戴设备11的充电接口(电路)09设置在产品侧面,充电器08需与可穿戴设备11紧贴,保证充电器接口(电路)09与可穿戴设备充电接口(电路)12、以及充电器配合结构10和可穿戴设备配合结构13相连接、接触。组装完成后,充电器08可以紧贴用户手腕不脱落。
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检测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的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如果小于则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第一电池充电,可在可穿戴设备的电量较低或者低电关机的情况下为可穿戴设备充电,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用新型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实用新型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池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电池;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
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作为补充电池的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设备是否插入电源;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充电设备未插入电源并且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第二电池为所述第一电池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充电设备插入电源时,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二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则使用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一电量阈值、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是否小于第二电量阈值。
5.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充电设备设置在预设位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下方或侧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设备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配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吸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充电接口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设置位置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背面、侧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或所述可穿戴设备上;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系统。
CN201820667649.2U 2018-05-04 2018-05-04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53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7649.2U CN208353002U (zh) 2018-05-04 2018-05-04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7649.2U CN208353002U (zh) 2018-05-04 2018-05-04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3002U true CN208353002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764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53002U (zh) 2018-05-04 2018-05-04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30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202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202A (zh) * 2018-05-04 2019-1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6111B (zh) 智能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移动电源
CN108574321A (zh) 基于温度对电池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US9444274B2 (en) Method of detection and display of charging information of power bank
CN103810793A (zh) 一种智能购电管理系统及其购电方法
CN107526429A (zh) 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控制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8333519A (zh) 用于估计电池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6058A (zh) 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1498767B (zh) 无线通信终端及其电池电量测量方法
CN104351999A (zh) 一种智能腰带
CN204044923U (zh) 一种智能购电管理系统
CN107072366A (zh) 智能包
CN204929953U (zh) 宠物社交智能穿戴装置
CN208353002U (zh)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CN110445202A (zh)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方法、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可穿戴设备
CN106707734A (zh)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充电器及通信系统
CN203860582U (zh) 带有移动电源的智能手环
CN108770046B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节省电量的方法
CN10729415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充电方法及存储装置
CN107646154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低容量、低面比电阻电池单元
CN205377641U (zh) 一种多用电源适配器
CN110426546A (zh) 可穿戴式ar万用表
CN106410944A (zh) 双电池供电电路和智能腕表
CN106293068A (zh)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计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4351215U (zh) 一种具有温差充电功能的智能手环
CN110401462A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