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9748U - 推压按摩棒 - Google Patents

推压按摩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9748U
CN208339748U CN201720743496.0U CN201720743496U CN208339748U CN 208339748 U CN208339748 U CN 208339748U CN 201720743496 U CN201720743496 U CN 201720743496U CN 208339748 U CN208339748 U CN 208339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bar
protrusion
massage
bar ontology
av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34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泓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434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9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9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97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压按摩棒,包括:一长扁状的按摩棒本体,在该按摩棒本体二端部设有对称的持握部,以利于双手同时持握且稳定施力,在该按摩棒本体中段一边侧设有一凸弧形的中间尖凸部,在该中间尖凸部二旁分别设有一具较大弧面的侧凸弧部,另于对应该中间尖凸部的另一边侧则形成一中间凹部,在该中间凹部二旁分别设有一弧形弯曲边缘形状的反凸部,而该按摩棒本体于对应二持握部的一边侧分别设有复数均匀排列的侧凸部,利用该中间尖凸部、侧凸弧部及反凸部等不同大小尺寸且不同排列组合,可提供多样性的按摩推拿组合。

Description

推压按摩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压按摩棒,尤指一种便于双手持握且易于施力,可降低操作技术性的按摩棒。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不良以及紧张压力增加,造成身体各部位时常发生酸痛症状,大多数的酸痛症状初期,通常都会有发炎和痉挛情形,渐至组织沾连肿硬,进而阻碍气血循环、局部组织代谢不良、产生关节与骨质退化、及组织失去自我重建能力等情形。部份患者为求快速消除酸痛症状,凭借求医并依据医师的指示服用止痛药与施打松弛剂,但是此种治疗方式仅为治标而不治本,并非长远有效的计;此外,部份酸痛症状已严重到无法单纯利用贴药、服药或做运动就能松解消肿进而消除酸痛症状时,则往往必须搭配推拿的治疗手段。
由于人体全身有七成的肌肉组织是经由推拿所能触及的部位,因此通过适当的推拿保健即可确保人体70%的健康,推拿手法自古即应用于伤科、骨折、酸痛治疗及一般保健中,在中医伤科与复健科的临床治疗,都有病历记载推拿复健手法的要求,故推拿复健的疗效已无疑义。
目前所广泛流行的肌筋膜放松术,也系利用推拿方式疏通筋膜(所谓筋膜乃位于皮肤下方的结缔组织,一条条地遍布全身形成薄膜,当身体维持相同姿势15分钟即会使局部的筋膜开始僵硬,且僵硬的筋膜难以伸展放松,同时,僵硬的筋膜会导致血液及淋巴的流动受阻而无法正常循环)的紧张僵硬,以达到使肌肉、筋膜组织松解且气血流畅等作用之外,也能使西医所使用的药物更能发挥药效。
而传统推拿手法通常都是采用徒手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推拿,并对患者的酸通部位施以按(即垂直施压)、推(即垂直压力与横向推动力拉力并行)、拔 (即拉起的力)、揉(即圈状滑动和直压)、拍(即快速间断性直压)及震动 (即直压和微幅横向来回滑动)等手段。然而,对于推拿师而言,长期以徒手进行推拿,伴随着推拿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推拿师产生劳损、手部关节变形、肩部及背部肿硬酸痛等工作伤害;此外,对于患者而言,当酸痛组织已沾连或纤维化、硬化,而变得大且硬时,也非徒手能松解。因此,使用辅助推拿器材来进行推拿,乃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可行方式。
如图1所示,是一现有应用于推拿操作的按摩棒结构,其于一长扁状的按摩棒2一端部设有一持握部21,在该持握部21的一边侧设有复数均匀排列的侧凸部211,且在该按摩棒2远离该持握部21的一端形成一远端部22,在该远端部22的一边侧设有数量少于上述持握部21的侧凸部211的远端侧凸部221,而在该按摩棒2中段一边侧设有一凸弧形的中间尖凸部23,且在对应该中间尖凸部23的另一边侧则形成一中间凹部24,由该中间凹部24的两端,再以平直边缘240延伸。
此种结构于操作时,是以单手握于该持握部21,而以该按摩棒2的其它(如:远端侧凸部221、中间尖凸部23)部位施压于人体表面上,以达到推拿按摩的效果;然而,在许多应用场合中,单手的施力往往无法深入人体许多具有较厚肌肉或脂肪的部位,但由于该按摩棒2二端的持握部21与远端部22是非对称形状,因此,若以双手分别持握该持握部21、远端部22,则受限于持握姿势的差异而容易产生按摩棒2二端施力不均的情形发生,此种状况对于一般未受过正统训练的消费者而言,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推拿按摩效果,也极易因错误的操作方式而造成工作伤害,形成一极严重的应用缺失。
有鉴于现有的推拿按摩棒有上述使用缺点,实用新型设计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的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按摩棒,其是在一长扁状的按摩棒本体二端部分别设有对称的持握部,以便于二手同时持握且稳定施力,可使一般消费者也容易施力操作进行推拿而使肌肉、筋膜产生松解,能凭借降低操作技术性而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按摩棒,其于按摩棒本体的二边侧分别设有多种大小尺寸且不同排列组合的凸部,可提供多样性的按摩推拿部位组合以供选择,具有使用上的变化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按摩棒,其整体的结构极为简单且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具极佳的产品竞争力。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
一种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长扁状的按摩棒本体,在该按摩棒本体二端部设有对称的持握部,在该按摩棒本体中段一边侧设有一凸弧形的中间尖凸部,在该按摩棒本体中段的另一边侧对应该中间尖凸部形成一中间凹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按摩棒本体的该中间凹部二旁分别设有一弧形弯曲边缘形状的反凸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按摩棒本体的两个反凸部远离该中间凹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持握部延伸形成微弧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按摩棒本体在两个持握部的对应边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复数侧凸部。
依据上述结构:该复数侧凸部与该中间尖凸部位于该按摩棒本体的相反边侧。
依据上述结构:该按摩棒本体的该中间尖凸部的两旁分别设有一侧凸弧部,该侧凸弧部的弧面长度大于该中间尖凸部的弧面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其利用该按摩棒本体二端部设置对称持握部的设计,可供双手同时持握且稳定施力,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较省力且容易维持正确姿势的方式操作,不但可避免因姿势不正确或施力不当而影响了推压按摩效果,降低操作上的技术需求,也可减少使用者本身操作疲劳或工作伤害。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按摩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操作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2-按摩棒本体;11、21-持握部;111、211-侧凸部;12、 23-中间尖凸部;13、24-中间凹部;131-反凸部;14-侧凸弧部;15-微弧部;22- 远端部;221-远端侧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一长扁状的按摩棒本体1,在该按摩棒本体1二端部设有对称的持握部11,在该按摩棒本体1中段一边侧设有一凸弧形的中间尖凸部12,于对应该中间尖凸部12的另一边侧则形成一中间凹部13。
在实际应用时,该按摩棒本体1于对应二持握部11的一边侧分别设有复数均匀排列的侧凸部111,该些侧凸部111可依需要设置于该按摩棒本体1远离具有该中间尖凸部12的一边侧,且该按摩棒本体1于该中间尖凸部12的二旁分别设有一具较大弧面的侧凸弧部14。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按摩棒本体1于该中间凹部13二旁分别设有一弧形弯曲边缘形状的反凸部131,且分别由二反凸部131已远离中间凹部13的方向朝向各持握部11延伸设成一微弧部15,以符合人体外表微弧曲线。
请参图3、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于操作时,该二持握部11可供双手同时持握且稳定施力;操作者可选择以该中间尖凸部12抵压于主要待按摩部位进行主要的推压,并由二旁的侧凸弧部14于该部位二侧进行适当的舒缓刮压(如图3所示),以缓和疼痛感并加速气血的流通;同时,操作者也可选择以该中间凹部13对应于主要待按摩部位,而由二反凸部131对该待按摩部位二旁侧进行推压,并由二旁的微弧部15于各反凸部131外旁侧部位进行更舒缓的刮压(如图4所示),以形成异于以该中间尖凸部12的推压效果。
除此之外,上述按摩棒本体1也可由一持握部11的外端直接抵压于待按摩部位,以供进行小面积的深度推压,或由一手持握其中一持握部11,并以另一端复数均匀排列的侧凸部111大面积地覆盖于待按摩部位周侧,以供进行大面积的刮压动作,如此可提供多样性的按摩推拿部位组合以供选择,以满足使用上的多变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其利用该按摩棒本体1二端部设置对称持握部11 的设计,可供双手同时持握且稳定施力,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较省力且容易维持正确姿势的方式操作,不但可避免因姿势不正确或施力不当而影响了推压按摩效果,降低操作上的技术需求,也可减少使用者本身操作疲劳或工作伤害。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推压按摩棒确可达成易于双手持握施力,以降低操作技术性等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创造性的实用新型,爰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而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也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长扁状的按摩棒本体,在该按摩棒本体二端部设有对称的持握部,在该按摩棒本体中段一边侧设有一凸弧形的中间尖凸部,在该按摩棒本体中段的另一边侧对应该中间尖凸部形成一中间凹部;该按摩棒本体的该中间凹部二旁分别设有一弧形弯曲边缘形状的反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棒本体的两个反凸部远离该中间凹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持握部延伸形成微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棒本体在两个持握部的对应边侧分别设有均匀排列的复数侧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侧凸部与该中间尖凸部位于该按摩棒本体的相反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棒本体的该中间尖凸部的两旁分别设有一侧凸弧部,该侧凸弧部的弧面长度大于该中间尖凸部的弧面长度。
CN201720743496.0U 2017-06-23 2017-06-23 推压按摩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9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3496.0U CN208339748U (zh) 2017-06-23 2017-06-23 推压按摩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3496.0U CN208339748U (zh) 2017-06-23 2017-06-23 推压按摩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9748U true CN208339748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34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9748U (zh) 2017-06-23 2017-06-23 推压按摩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9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R1009927B (el) * 2020-05-18 2021-02-01 Γιωργος Ιωαννη Αμπελιωτης Πολυ-εργαλειο μαλαξεων και ασκησεων φυσικοθεραπεια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R1009927B (el) * 2020-05-18 2021-02-01 Γιωργος Ιωαννη Αμπελιωτης Πολυ-εργαλειο μαλαξεων και ασκησεων φυσικοθεραπεια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9543A (zh) 一种可调校穴位及器官按压装置
CN109771257A (zh) 一种与按摩手法相结合的颈肩按摩机
CN107789807A (zh) 一种机械式手指康复训练矫形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77261U (zh) 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
CN208339748U (zh) 推压按摩棒
US20180008505A1 (en) "A.J.R. Tool" Massage Therapy Tool
CN206604104U (zh) 一种断指再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CN206526404U (zh) 一种红外康复分指扳
TW201526948A (zh) 手部掌指復健練習方法及其裝置
JP2009514591A (ja) マッサージ器
KR200429888Y1 (ko) 지압겸용 안마기
CN102406542A (zh) 全身能量提升舒压按摩方法
CN206463444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腕关节锻炼器
Tsai et al. A wearable 3D printed elbow exoskeleton to improv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CN110652699B (zh) 一种手部运动理疗握具
CN204379745U (zh) 一种可调校穴位及器官按压装置
CN211157102U (zh) 一种双手牵伸运动及按摩套件
CN221061165U (zh) 基于电、热、压刺激一体化的手痉挛分指器
TWM553629U (zh) 推壓按摩棒
CN202505738U (zh) 携带式穴位按摩器
CN101143258A (zh) 指关节灵活训练器
CN216022076U (zh) 一种拇指按摩辅助发力器
CN2417867Y (zh) 一点通多功能点穴推拿治疗器
CN217611947U (zh) 一种自主按摩杖
KR200470149Y1 (ko) 마사지 겸용 지압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