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8724U -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8724U
CN208338724U CN201820944970.0U CN201820944970U CN208338724U CN 208338724 U CN208338724 U CN 208338724U CN 201820944970 U CN201820944970 U CN 201820944970U CN 208338724 U CN208338724 U CN 208338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conut
insulation tube
metal ball
moth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49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宝乾
彭正强
吴琦琦
温海波
龚治
马光昌
金涛
金启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09449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8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8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8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包括电线、若干粘虫板、绝缘管、内管和若干可导电的金属球体,绝缘管与电线相连,所述内管位于绝缘管内部,可导电的金属球体间隔排列并设于内管的内部,内管上设有若干通孔,金属球体之间的间隙与通孔对齐,粘虫板均匀设于绝缘管的外壁上,相邻的粘虫板在绝缘管的夹角处设有灯,电线与灯电连接,通过绝缘管内的金属球体将雷电引入,通过采用金属球体的之间的间隙形成放电空间,在雷击过电压时金属球体之间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电弧由通孔吹出,灭弧能力足以适应恶劣的雷暴天气,通流容量较大,本装置适合用于较为开阔的林地中进行诱虫除虫工作,并且能够避免雷击对电线的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椰子织蛾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背景技术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属鳞翅目害虫,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现已扩散到缅甸、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与印度吉拉特邦毗邻的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是椰子等棕榈科植物上的主要害虫。其危害方式主要为幼虫啃食寄主叶片叶肉组织,取食后在叶片构筑丝网状虫道,消弱寄主生长,严重时叶片枯萎,此虫通常从树冠低层老叶开始危害,直至取食完整个树冠,导致寄主死亡。椰子织蛾取食量大,扩散快,例如泰国发现该害虫2年内就有500800英亩棕榈植物遭受其危害,该害虫成为棕榈植物上的第一大害虫。
2013年,椰子织蛾首次入侵我国海南。截至2013年11月有9个县市局部爆发成灾。2013年11月,广西防城港检验检疫局在辖区内首次发现椰子织蛾,目前该虫已对防城港市区内部分景观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椰子织蛾已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成功定殖、扩散,并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已对我国椰子等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椰子等棕榈植物是我国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维护热带海岸线的重要生态资源。我国海南椰子的种植面积约70万亩,椰子果年产值5亿元;槟榔种植面积100万亩,槟榔果年产值10亿元。椰子织蛾除了危害棕榈植物外,还可危害芭蕉属和甘蔗属植物。香蕉和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
为了防止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扩散危害,其防控技术研究迫在眉睫。本项实用新型在研究椰子织蛾生物、生态学基础上,开发出基于光诱和信息素的诱捕器。该实用新型是绿色防控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有效手段。
此外,由于常规的诱捕装置采用的大部分都是太阳能发电,但是太阳能发电不稳定,而在规模化种植棕榈科植物的果园中,为了能够稳定的消灭虫害,常常都是利用外接电源进行供电,但是南方普遍多雷暴天气,为了能够在雷暴天也进行杀灭椰子织蛾,因此需要能够有效防雷的诱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在雷暴天气的过程中进行持续诱捕工作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包括电线、若干粘虫板、绝缘管、内管和若干可导电的金属球体,所述绝缘管与所述电线相连,所述内管位于所述绝缘管内部,所述可导电的金属球体间隔排列并设于所述内管的内部,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金属球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通孔对齐,所述粘虫板均匀设于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相邻的粘虫板在绝缘管的夹角处设有灯,所述电线与所述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粘虫板双面均设有粘虫胶。
优选的,所述粘虫板的上嵌设有信息素诱芯。
优选的,所述绝缘管的顶部设有防雨罩且所述绝缘管可穿透所述防雨罩,所述绝缘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设有若干电动伸缩杆,所述防雨罩的外部设有可与之相滑动的波纹管,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波纹管底部相连,所述防雨罩外设有雨量传感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控制器,所述雨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信号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电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内壁的顶部设有一圈凸起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通过所述绝缘管内的金属球体将雷电引入,通过采用金属球体的之间的间隙形成放电空间,在雷击过电压时金属球体之间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电弧由通孔吹出,灭弧能力足以适应恶劣的雷暴天气,通流容量较大,此外,本装置适合用于较为开阔的林地中进行诱虫除虫工作,并且能够避免雷击对电线的损害,使得本装置保持持续灭椰子织蛾的稳定性,提高杀灭椰子织蛾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的绝缘管内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为电线,2为粘虫板,3为绝缘管,4为内管,5为金属球体,6为通孔,7为灯,8为粘虫胶,9为信息素诱芯,10为防雨罩,11为支撑板,12为电动伸缩杆,13为波纹管,14为雨量传感器,15为控制器,16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包括电线1、若干粘虫板2、绝缘管3、内管4和若干可导电的金属球体5,所述绝缘管3与所述电线1相连,所述内管4位于所述绝缘管3内部,所述可导电的金属球体5间隔排列并设于所述内管4的内部,所述内管4上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金属球体5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通孔6对齐,所述粘虫板2均匀设于所述绝缘管3的外壁上,相邻的粘虫板2在绝缘管3的夹角处设有灯7,所述电线1与所述灯7电连接,通过所述绝缘管3内的金属球体5将雷电引入,通过采用金属球体5的之间的间隙形成放电空间,在雷击过电压时金属球体5之间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电弧由通孔6吹出,灭弧能力足以适应恶劣的雷暴天气,通流容量较大,此外,本装置适合用于较为开阔的林地中进行诱虫除虫工作,并且能够避免雷击对电线1的损害,使得本装置保持持续灭椰子织蛾的稳定性,提高杀灭椰子织蛾的能力。
具体的,所述粘虫板2双面均设有粘虫胶8,所述粘虫胶8能够将椰子织蛾黏住,避免椰子织蛾被捕捉后而逃跑。
具体的,所述粘虫板2的上嵌设有信息素诱芯9,所述信息素诱芯9提高白天对椰子织蛾的诱捕能力,而且在晚上时还能通过与所述灯7的协作,有效提高诱捕椰子织蛾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绝缘管3的顶部设有防雨罩10且所述绝缘管3可穿透所述防雨罩10,所述绝缘管3的底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上设有若干电动伸缩杆12,所述防雨罩10的外部设有可与之相滑动的波纹管13,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顶部与所述波纹管13底部相连,所述防雨罩10外设有雨量传感器14,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控制器15,所述雨量传感器14与所述控制器15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5与所述电动伸缩杆12信号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与所述电线1电连接,当处于晴天的状况下,所述电动伸缩杆12会通过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作用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使得所述波纹管13罩住所述防雨罩10并与所述粘虫板2相分离,便于诱捕椰子织蛾,当处于雷暴天气或者普通的下雨天气时,由于所述波纹管13与所述防雨罩10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空间用于承接雨水,由于所述波纹管13与防雨罩10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用于排水,当排水的能力大大低于接水的能力时,雨水会逐渐堆积,当堆积的雨水达到所述防雨罩10外部的雨量传感器14时,所述雨量传感器14会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5,并通过所述控制器15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12收缩,进而将粘虫板2遮挡住,避免所述粘虫胶8的粘性因为长时间暴雨的冲刷而降低。
具体的,所述波纹管13内壁的顶部设有一圈凸起的密封圈16,当电动伸缩杆12收缩以后,凸起的密封圈16能够将波纹管13与防雨罩10之间的缝隙堵住,避免水流入波纹管13内,防止粘虫板2上的粘虫胶8的粘性受泡而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若干粘虫板、绝缘管、内管和若干可导电的金属球体,所述绝缘管与所述电线相连,所述内管位于所述绝缘管内部,所述可导电的金属球体间隔排列并设于所述内管的内部,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金属球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通孔对齐,所述粘虫板均匀设于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相邻的粘虫板在绝缘管的夹角处设有灯,所述电线与所述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虫板双面均设有粘虫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虫板的上嵌设有信息素诱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的顶部设有防雨罩且所述绝缘管可穿透所述防雨罩,所述绝缘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设有若干电动伸缩杆,所述防雨罩的外部设有可与之相滑动的波纹管,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波纹管底部相连,所述防雨罩外设有雨量传感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控制器,所述雨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动伸缩杆信号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电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内壁的顶部设有一圈凸起的密封圈。
CN201820944970.0U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Active CN208338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4970.0U CN20833872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4970.0U CN20833872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8724U true CN208338724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4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4970.0U Active CN208338724U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8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13349U (zh) 一种新型害虫诱捕器
CN204949215U (zh) 一种农业用夜间捕虫器
CN205455533U (zh) 一种盐碱地园林绿化用灭虫装置
CN201139009Y (zh) 防雨并可自动清理的宽谱杀虫灯
CN202172730U (zh) 红棕象甲诱捕器
CN208338724U (zh) 一种诱集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装置
CN104838929A (zh) 一种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
CN205389766U (zh) 一种新移栽植物的智能保护装置
CN205143272U (zh) 一种可调烟草虫害杀虫装置
CN203872854U (zh) 太阳能杀虫灯
CN202907668U (zh) 太阳虫饵灯电击捕杀灭虫器
CN102939949B (zh) 太阳能虫饵灯电击捕杀灭虫器
CN103583503B (zh) 一种疏布式性信息素释放器
CN204259679U (zh) 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
CN204994458U (zh) 小菜蛾水盆诱捕器
CN205567563U (zh) 新型渔业用灭虫灯
CN204907582U (zh) 一种福寿螺螺卵采集装置
CN203575428U (zh) 一种昆虫捕捉器
CN202340663U (zh) 一种灌木林害虫诱捕器
Schröter et al. Observations on adult Somatochlora sahlbergi- a species at risk due to regional climate change?(Odonata: Corduliidae)
CN105409902A (zh) 一种风能引诱灭虫器
CN205624010U (zh) 自控式害虫复合诱杀器
CN103875660A (zh) 一种桉树枝瘿姬小蜂引诱剂
CN203538195U (zh) 一种疏布式可控释放的性信息素释放器
CN207707119U (zh) 一种农业田间昆虫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