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6104U -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6104U
CN208336104U CN201821169294.0U CN201821169294U CN208336104U CN 208336104 U CN208336104 U CN 208336104U CN 201821169294 U CN201821169294 U CN 201821169294U CN 208336104 U CN208336104 U CN 208336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module
warehouse
upper cover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92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 Zh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 Zh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 Zh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 Zh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92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6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6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6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壳体,接触器主体包括线圈、至少一组动、静触头,线圈工作带动动触头滑动,实现动、静触头的分离或闭合,壳体包括上盖、底座,底座包括控制器仓室、接触器仓室,接触器仓室固定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仓室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相邻的触头隔离;控制器仓室上设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动作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或欠电压,将检测数据传送控制模块;动作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控制模块分析检测模块的数据,控制动作模块输出;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工作控制模块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化操作、维修方便、手自动一体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具体是一种具有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在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主要适用于对电压波动较大比较敏感的设备上,从而避免因过电压或者欠电压造成用电设备损坏,其具体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开关电器。
而在现有的接触器上一般采用机械式操作,实现接触器的通断,但是其内部的控制机构与接触器容纳至一个空腔内,导致在使用过程如果发生故障,修理即为不方便,而且机械式接触器安装即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主体包括线圈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与静触头,线圈工作带动动触头滑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离或闭合,其中,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以及底座,底座包括控制器仓室以及接触器仓室,接触器仓室用于固定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仓室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相邻的动触头隔离以及相邻的静触头隔离;控制器仓室上设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动作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或欠电压,且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动作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控制模块分析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控制动作模块是否输出;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工作,使得动作模块继续输出。
采用模块化分隔,控制器仓室与接触器仓室分离,使得在使用或者维修过程中,修理更为方便,能够快速发现故障位置,快速维修;进一步采用电子检测以及控制动作模块的输出,通过电子检测使得检测更为精准,此处动作模块为继电器;相对于机械检测,电子检测反应更为迅速,同时控制继电器的输出使得线圈不在工作,正常状态下线圈工作,动、静触头闭合实现电路导通,如发生过电压(电压超过275V)或欠电压(低于165V)时,检测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上,控制模块控制动作模块停止输出,实现线圈停止工作,动、静触头分离;复位模块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动作模块停止输出,通过按动复位按钮,控制模块检测到信号,使得动作模块继续输出。
其中,接触器主体还包括手动机构,线圈上设有两个接线部,两个接线部与动作模块对应连接,手动机构动作使得其中一个接线部与动作模块分离。
手动机构的设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线路板发生故障无法实现动作模块切断输出,此时,可以通过手动机构动作,切断动作模块与线圈之间的电气连接,使得线圈得不到供电,实现动、静触头分离。
其中,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接触器主体上设有接线端,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接线端相抵连接,另一端与接线部连接;手动机构包括滑块以及驱动杆,滑块与驱动杆联动驱动驱动杆上下滑动,弹性连接件位于驱动杆的运动轨迹上。
正常状态下,弹性连接件一端与线圈接线部连接,另一端位于接线端的下方且与其相抵实现电气连通,此时若线路板发生故障,无法实现切断电路,那么通过操作滑块,带动驱动杆向下滑动,驱动杆与弹性连接件相抵,驱动杆进一步运动,顶动弹性连接件向下滑动,使得弹性连接件与接线端分离,使得线圈断电,同时为了防止弹性连接件与线圈之间通过电弧连接,此处两者的分离距离也有限制,一般为3-10mm。
其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手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联动带动驱动机构上下滑动,驱动机构与动触头连接固定,手动机构带动驱动机构,实现动触头32与静触头的分离与闭合。
手动机构还可带动驱动机构实现动、静触头的闭合,使得在控制线路板发生故障时,通过手动机构还可实现电路连通,且此手动机构操作简单,切换方便。
其中,手动机构包括推杆以及滑轨,推杆与滑块联动且伸出上盖,滑块在滑轨上滑动,驱动机构部分位于滑块的一端滑动轨迹上,驱动杆部分位于滑块另一端的滑动轨迹上。
通过滑轨的设置,使得滑块更好的滑动,且采用两端的设置,只要将滑块推到两端的顶部,即可实现电路导通或者切断,使得手动机构操作更为精准,防止由于误差影响实际的电路导通或者切断效果。同时,推杆伸出上盖的设置,使得操作更为方便。
其中,控制线路板上还设有开关模块以及指示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开关模块的信号,控制动作模块继续输出,指示模块显示对应的动作模块的状态。
开关模块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人为可以控制动作模块的输出,调整整体的电路导通,比如通过无线或者遥控远程控制,无需操作者特地跑过去切断电路即可实现电路的切断。指示模块起到指示作用,提醒操作者目前是什么状态,防止操作者带电操作,引发事故。
其中,开关模块为无线单元或手动单元或定时单元或温度传感器单元。
开关可以通过无线单元控制,即远程即可实现电路导通或切断,无需人工操作;开关也可通过手动单元控制,手动按动开关,实现电路切换;也可通过定时单元去设定时间,比如设定8个小时切断电路,此处可以通过时控开关或者时钟电路控制时长;温度传感器单元通常运用在地暖、空调、热水器等对于温度敏感的设备上,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动作模块输出。
其中,还包括USB供电模块,USB供电模块给外部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
现有的移动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同时耗电也越来越快,人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就会问,有没有充电器,那么通过USB的设置,可以通过USB给移动设备或者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控制器仓室侧壁上设有凸起,接触器仓室侧壁上设有对应的凹槽,凸起与凹槽配合实现控制器仓室与接触器仓室呈拼接固定。
采用凸起与凹槽的设置,使得控制器仓室与接触器仓室安装更为方便,通过拼接固定,拆卸更为方便。
其中,上盖包括上盖Ⅰ以及上盖Ⅱ,上盖Ⅰ与控制器仓室配合,上盖Ⅱ与接触器仓室配合,上盖Ⅰ与上盖Ⅱ独立设置。
采用相互独立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比如需要一个控制器仓室三个接触器仓室,通过拼接即可实现整体的组装,如发现仅需两个接触器仓室,拆除一个接触器仓室即可实现组装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控制线路板的主视图;
图 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接触器仓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杆顶动弹性连接片与接线部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图 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弹性连接片与接线部接触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弹性连接片与接线部接触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爆炸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11所示,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上盖11以及底座12,底座12包括控制器仓室2以及接触器仓室3,此处接触器仓室3包括一个接触器主体31以及两组动、静触头32、33,两组动、静触头32、33分别对应连接零线跟火线,即一组动、静触头32、33连接零线,另一组动、静触头32、33连接火线,动、静触头32、33具体通过与接线端子连接,外部零线、火线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固定。此处上盖11与底座12均为一体设置,两者呈对应设置,上盖11与底座12配合形成一个容置空腔,容置空腔13设有隔板14,隔板14将容置空腔13分隔形成控制器仓室2与接触器仓室3,进一步,相邻的动触头32通过隔离板15进行隔离,同理,相邻的静触头33同样通过隔离板15隔离。
控制器仓室2内设有控制线路板4,控制器仓室2边壁上设有定位槽22,控制线路板4具体为凸字型,控制线路板4上设有底部411以及中间部412,底部411与中间部412连接,中间部412长度大于底部411的长度,底部411伸入至控制器仓室2内,此时中间部412与定位槽22相卡,实现控制线路板4定位。控制器仓室2内壁上设有加强筋23,进一步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线路板4摇晃。
控制线路板4上设有检测模块41、复位模块42、控制模块43、动作模块44、开关模块45、指示模块46以及USB供电模块47。
检测模块41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或欠电压,且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43,通常此处采用电阻检测或者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相应的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电压超过275V)或欠电压(电压低于165V)。
动作模块44的输出端与线圈5连接,此处动作模块44可以为继电器或者可控硅,此处以继电器为例,继电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线圈5电气连接。由于上盖11与底座12装配完成后,隔板14未与上盖11相抵,且控制线路板4为凸字形,使得隔板14与上盖11之间存在空隙,此时继电器的输出端的导线穿过空隙绕过隔板14与线圈5电气连接。
复位模块42包括复位按钮421,复位按钮421工作,控制模块43接收到复位按钮421的指令,使得动作模块44继续输出,进一步为了提高复位按钮421的复位效率,可以在复位按钮421上套设复位弹簧,使得复位按钮421快速复位。再进一步,为了提高按动的效率,可以在复位按钮421的正上方的上盖11上设有按动块,通过按动块与复位按钮421联动,使得复位按钮421按动更加方便,按动块具体通过螺栓与上盖11固定。
开关模块45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人为可以控制动作模块44的输出,调整整体的电路导通或断开,比如通过无线或者遥控远程控制,无需操作者特地跑过去切断电路即可实现电路的切断。此处开关模块45可以为无线单元或手动单元或定时单元或温度传感器单元。开关可以通过无线单元控制,即远程即可实现电路导通或切断,无需人工操作,此处可以为蓝牙、wife、Z-Wave、GPS等传送信号。开关也可通过手动单元控制,手动按动开关,实现电路切换,此处手动单元是通过外置的开关控制,通过导线连接至外置开关,外置开关位于接触器两侧即可。定时单元去设定时间,比如设定8个小时切断电路,此处可以通过时控开关或者时钟电路控制时长。温度传感器单元通常运用在地暖、空调、热水器等对于温度敏感的设备上,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控制动作模块44输出。此处为了提高整体的通用性,本设计为了提高接触器整体的可靠性,故以上几种开关单元均设置在控制线路板4上;但是为了提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此处开关切换有优先级,比如,定时单元控制动作模块44停止输出时,此时通过遥控单元可以强制将动作模块44继续输出,定时单元无法继续切换,具体的切换等级设置可由操作者设定,此种控制通过控制模块43的编程程序设定即可实现控制,且此种程序控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故不多加赘述。
指示模块46显示对应的动作模块44的状态,此处具体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461显示状态,此处也可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461显示不同的状态。且发光二极管461朝向上盖11设置,操作者可以明显看到指示状态,在进一步,上盖11上设有通孔,直接将发光二极管461的灯光穿透上盖11。
USB供电模块47给外部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由于现在的移动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同时耗电也越来越快,人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就会问,有没有充电器,那么通过USB的设置,可以通过USB给移动设备或者其他设备进行充电。
控制模块43分析检测模块41的检测数据,控制动作模块44是否输出,同时控制模块43实时监控开关模块45的数据,判断开关模块45是否动作。此处控制模块43具体通过单片机进行分析控制。
为了控制线路板4更好的工作,故控制线路板4上还设有保护模块48,通过保险丝或者压敏电阻保护电路。为了更好的给单片机、USB供电模块47以及蓝牙单元,通过整流模块49以及滤波降压模块40将输入电压调整到适合电压进行供电。
接触器主体31上设有线圈5,线圈5带动动触头32滑动,实现动触头32与静触头33的分离或闭合,实现电路连通。
接触器主体31上设有手动机构6、弹性连接件7以及驱动机构8,手动机构6包括滑块61、驱动杆62、推杆63以及滑轨64,推杆63位于滑块61的上方且与滑块61联动,推杆63伸出上盖11,推杆63带动滑块61在滑轨64上滑动,为了防止滑块61过度滑动,滑块61上设有限位板611,滑轨64上设有限位槽641,滑块61带动限位板611在限位槽641内滑动,当限位板611与限位槽641的一侧相抵,停止滑动,同理与限位槽641另一侧相抵,同样停止滑动,此处为了提高推杆63滑动的稳定性,推杆63上还可设置耐磨部,防止使用过程中打滑,进一步,推杆63与滑块61为一体成型设置。驱动杆62位于滑轨64的一端上,驱动杆62顶部为钩状结构,顶部位于滑轨64上,且位于滑块61的滑动轨迹上,当滑块61与顶部相抵,滑块61上的导向面Ⅰ612与顶部上的导向面Ⅱ621相抵,由于导向面Ⅰ612与导向面Ⅱ621均为相对的斜面,故相抵后的水平力转化为垂直向下的力,驱动驱动杆62向下移动,此处导向面Ⅱ621也可为斜面。进一步为了提高驱动杆62下滑的稳定性,接触器主体31上设有导向孔311,驱动杆62下端穿过导向孔311,保证驱动杆62的下滑稳定性。进一步驱动杆62中间设有阻挡凸起622,防止驱动杆62从顶部穿出。
驱动机构8位于滑轨64的另一端,滑块61的另一端上设有推槽613,推槽613与齿轮81联动,具体为卡齿与齿轮81形成传动,驱动机构8上设有齿轮81以及驱动块82,齿轮81与接触器主体31呈转动设置,具体接触器主体31上设有固定柱312,齿轮81套设在固定柱312上,进一步,固定柱312上套设与齿轮81联动的复位扭簧,齿轮81底面与驱动块82相抵联动,齿轮81将转动的力转化为驱动块82向下滑动的力,此处具体也为两个斜面相对相抵,将转动力转化为垂直向下的力。驱动块82与动触头32连接固定,当滑块61朝向驱动机构8滑动时,齿轮81上的卡齿与推槽613相抵,滑块61继续滑动,使得齿轮81转动,齿轮81带动驱动块82下滑,同时带动动触头32向下滑动,实现动、静触头32、33闭合。当滑块61反方向滑动时,由于齿轮81上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动作,带动齿轮81复位,此时,齿轮81与驱动块82解除相抵,驱动块82上移,使得动、静触头32、33分离。
接触器主体31上设有两个接线端313,两个接线端313与动作模块44对应连接,线圈5上设有接线部51,弹性连接件7一端与接线端313相抵连接,另一端与接线部51,此处具体为接线部51上设有限位槽511,具体为Z型限位,弹性连接件7一端卡入限位槽内进行固定。弹性连接件7位于驱动杆62的运动轨迹上,正常状态下,弹性连接件7位于接线端313的下方,由于弹性连接件7的弹性,使得两者相抵,实现电气连接,当滑块61滑动驱动驱动杆62下移时,驱动杆62与弹性连接件7相抵,驱动杆62进一步运动,顶动弹性连接件7向下滑动,使得弹性连接件7与接线端313分离,使得线圈5断电,同时为了防止弹性连接件7与线圈5之间通过电弧连接,此处两者的分离距离也有限制,一般为3-7mm。此处弹性连接件7也可一端与接线端313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接线部51相抵实现连接。
此设计采用模块化分隔,控制器仓室2与接触器仓室3分离,使得在使用或者维修过程中,修理更为方便,能够快速发现故障位置,快速维修;进一步采用电子检测以及控制动作模块44的输出,通过电子检测使得检测更为精准,此处动作模块44为继电器;相对于机械检测,电子检测反应更为迅速,同时控制继电器的输出使得线圈5不在工作,正常状态下线圈5工作,动、静触头32、33闭合实现电路导通,如发生过电压(电压超过275V)或欠电压(低于165V)时,检测模块41将检测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43上,控制模块43控制动作模块44停止输出,实现线圈5停止工作,动、静触头32、33分离;同时还采用手自动切换的设置,防止在控制线路板4失灵时,手动实现电路的导通与关闭。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控制器仓室2侧壁上设有凸起25,接触器仓室3侧壁上设有对应的凹槽35,凸起25与凹槽35配合实现控制器仓室2与接触器仓室3呈拼接固定。采用凸起25与凹槽35的设置,使得控制器仓室2与接触器仓室3安装更为方便,通过拼接固定,拆卸更为方便。此种设置相当于,两者底座12为分离设置,但是共用一个上盖11。进一步,为了安装方便,接触器仓室3两侧壁上均设有凹槽35。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之间的区别在于,上盖11包括上盖Ⅰ114以及上盖Ⅱ115,上盖Ⅰ114与控制器仓室2配合,上盖Ⅱ115与接触器仓室3配合,上盖Ⅰ114与上盖Ⅱ115独立设置。使得控制器仓室与接触器仓室3为相互独立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拼接即可实现整体的组装,若发生某个仓室发生故障,直接更换一个仓室即可快速完成维修。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接触器主体上设有三组动、静触头,此种接触器采用三相三线制接线。
实施例5:
参照附图15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接触器主体上设有三组动、静触头,此种接触器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主体包括线圈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与静触头,线圈工作带动动触头滑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离或闭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以及底座,底座包括控制器仓室以及接触器仓室,接触器仓室用于固定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仓室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相邻的动触头隔离以及相邻的静触头隔离;控制器仓室上设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动作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或欠电压,且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动作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控制模块分析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控制动作模块是否输出;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工作,使得动作模块继续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器主体还包括手动机构,线圈上设有两个接线部,两个接线部与动作模块对应连接,手动机构动作使得其中一个接线部与动作模块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接触器主体上设有接线端,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接线端相抵连接,另一端与接线部连接;手动机构包括滑块以及驱动杆,滑块与驱动杆联动驱动驱动杆上下滑动,弹性连接件位于驱动杆的运动轨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手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联动带动驱动机构上下滑动,驱动机构与动触头连接固定,手动机构带动驱动机构,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离与闭合。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手动机构包括推杆以及滑轨,推杆与滑块联动且伸出上盖,滑块在滑轨上滑动,驱动机构部分位于滑块的一端滑动轨迹上,驱动杆部分位于滑块另一端的滑动轨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线路板上还设有开关模块以及指示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开关模块的信号,控制动作模块继续输出,指示模块显示对应的动作模块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开关模块为无线单元或手动单元或定时单元或温度传感器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供电模块,USB供电模块给外部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仓室侧壁上设有凸起,接触器仓室侧壁上设有对应的凹槽,凸起与凹槽配合实现控制器仓室与接触器仓室呈拼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包括上盖Ⅰ以及上盖Ⅱ,上盖Ⅰ与控制器仓室配合,上盖Ⅱ与接触器仓室配合,上盖Ⅰ与上盖Ⅱ独立设置。
CN201821169294.0U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Active CN208336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9294.0U CN20833610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9294.0U CN20833610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6104U true CN20833610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9294.0U Active CN208336104U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61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7919A (zh) * 2018-07-23 2018-10-30 浙江西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WO2024060597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或多路电路分断的激励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7919A (zh) * 2018-07-23 2018-10-30 浙江西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WO2024060597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或多路电路分断的激励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0353B (zh) 一种继电器故障检测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继电器
CN208336104U (zh)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CN108266187A (zh) 一种采煤机远程启动装置及远程启动控制方法
CN207989024U (zh) 一种采煤机远程启动装置
CN105788982A (zh) 开关断路器
CN108717919A (zh)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
CN202056383U (zh) 一种智能交流电机阀门控制执行器
CN202180762U (zh) 智能型电机车架空线安全供电器
CN210922857U (zh) 一种户外电缆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CN103997830B (zh) 开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72407U (zh) 开关设备
CN203800704U (zh) 空气开关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CN216184535U (zh) 一种双温控器系统的电动汽车便携充电装置
CN213923645U (zh) 一种电梯救援指示电路
CN215854539U (zh) 罐笼门用控制系统
CN114198873A (zh) 变电站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CN214653260U (zh) 带状态监测的电动绞盘
CN109193942A (zh) 一种电力开关柜的远程分闸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332113A (zh) 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和配电箱柜
CN103368101A (zh) 配网带电作业智能引流装置
CN218151812U (zh) 一种冲击锤操作装置
CN215644347U (zh) 智能空开控制器
CN219226199U (zh) 一种电力紧急切断保护装置
CN110032129A (zh) 智能面板开关及其控制系统
KR20200001179A (ko) 자동복구 누전차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