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4555U -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4555U
CN208334555U CN201820908970.5U CN201820908970U CN208334555U CN 208334555 U CN208334555 U CN 208334555U CN 201820908970 U CN201820908970 U CN 201820908970U CN 208334555 U CN208334555 U CN 208334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asured
insulator mask
mask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89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宁
左加伟
王伟
车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209089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4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4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4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涉及带电作业的技术领域,该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实验,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物理分离;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第一电极,当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时,该遮蔽罩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上时,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该遮蔽罩的外部,并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提高了绝缘子遮蔽罩测试的可靠性,有助于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电作业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电网检修形式。
带电作业可以不停电检修和更换设备,从而减少停电时长,增加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带电作业时经常需要对电网中各部件进行遮蔽,以保护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电网中各部件多为高压部件,因此,对遮蔽部件的耐压测试十分重要。而现有技术中,很难对遮蔽部件进行最大化的耐压测试,降低了测试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该装置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实验,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物理分离;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第一电极,当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时,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上时,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并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以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隔离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测试主体、支撑部和输出端子,该支撑部固定在第一测试主体的外表面,输出端子设置于第一测试主体的底端;支撑部用于当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时,支撑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导线连接口;输出端子用于与检测装置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测试主体与导线连接器,第二测试主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支撑部尺寸相匹配的开口;导线连接器用于与高压输入导线连接,接收实验台输入的高压信号,以便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测试主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一顶盖,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部在第一圆柱体的外表面对称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两个所述支撑部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中心线的连线呈指定的夹角。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电极为一端开口的壳式电极,第二测试主体包括第二圆柱体和第二顶盖,导线连接器设置在第二顶盖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导线连接器与第二顶盖可拆卸连接;导线连接器为接线柱,或者,导线连接器为金属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输出端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出端子在第一圆柱体的底面排列,且,输出端子与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输出端子包括输出杆和连接部;输出杆的一端与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输出杆的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圆柱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缘手持部件,用于搬运第二电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圆柱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铭牌,该铭牌用于标注装置的参数和型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系统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还包括实验台和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其包括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第一电极,进而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并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增加了测试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有助于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标:12-第一测试主体;121-第一圆柱体;122-第一顶盖;14-支撑部;16-输出端子;161-输出杆;162-连接部;22-第二测试主体;221-第二圆柱体;222-第二顶盖;223-凸起;24-导线连接器;400-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401-实验台;402-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于带电作业可以不停电进行检修和更换设备,从而减少停电时长,增加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质量,因此,带电作业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电网检修形式。
但是,由于材料、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配电带电作业相对发达国家要落后很多。我国现在常规的配电网检修往往是通过计划停电对配网进行检修和维护,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用电量的急速增加,电网的检修将会越来越多,继续采用计划停电的方式来检修设备,势必会造成供电质量的下降,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和发展配网不停电作业。
在实际工作中,带电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高压绝缘子等各部件进行遮蔽,绝缘子遮蔽罩是否能够可靠的遮蔽高压,保护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准备环节。
因此,对绝缘子遮蔽罩的耐压性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绝缘子遮蔽罩高压试验电极能够进行有效试验的面积较小,不能最大化的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往往导致试验的可靠性较低,同时,也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隐患。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以缓解上述试验的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物理分离,如图1所示的一种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第一电极,当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时,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
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上时,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并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以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隔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具体的,图1所示的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测试主体12、支撑部14和输出端子16,该支撑部固定在第一测试主体的外表面,输出端子设置于第一测试主体的底端;支撑部用于当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时,支撑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导线连接口;输出端子用于与检测装置连接。
具体的,图2所示的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测试主体22与导线连接器24,第二测试主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支撑部尺寸相匹配的开口;导线连接器用于与高压输入导线连接,接收实验台输入的高压信号,以便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
图3示出了一种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图中仅示出了第二测试主体22、导线连接部24、输出端子16和支撑部14。在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时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罩设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待测绝缘子遮蔽罩隔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匹配套盒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测试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接触面积。
为了便于说明,图2仅仅示出了一个导线连接器,具体实现时,上述导线连接器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其具体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进一步,图1中的输出端子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其包括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第一电极,进而使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并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增加了测试电极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测试可靠性,有助于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具体的,图1所示的第一测试主体12包括第一圆柱体121和第一顶盖122,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部在第一圆柱体的外表面对称固定,此时,两个支撑部的固定位置与第一圆柱体的中心线的连线的夹角为180°,在实际使用时,两个支撑部的固定位置与第一圆柱体的中心线的连线还可以呈指定的夹角,例如90°等,夹角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的限定。
一般的,第二电极为一端开口的壳式电极,如图2所示,第二测试主体22包括第二圆柱体221和第二顶盖222,导线连接器设置在第二顶盖上,导线连接器与第二顶盖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二顶盖上还设置有凸起223,导线连接器可以设置在凸起223上,便于与外部实验台连接,其中,导线连接器为接线柱,或者,导线连接器为金属夹,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的限定。外部实验台,如试验台和控制台可通过此导线连接器与第二电极连接,以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例如,通过该导线连接器与实验台连接后,可以输入20KV的高压1min,检验绝缘子遮蔽罩的绝缘耐压强度,之后再持续加压,当持续一段时间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会击穿,在输出端子上会产生很小的漏电流,则可检测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被击穿和发热的临界值点。
具体实现时,输出端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出端子在第一圆柱体的底面排列,且,输出端子与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输出端子的形状和具体输出端子在第一圆柱体上排列的位置在此不做限制,应当理解为以上是实施例中的一种形式。
输出端子与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搬运,同时存放时所占用的空间小,且输出端子可以与多个第一电极相匹配,可以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图1所示的输出端子16包括输出杆161和连接部162,其中,输出杆的一端与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输出杆的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输出杆可拆卸的设计,可以使输出杆重复使用,且存放方便,连接部可以连接外部导线,可通过外部导线与测试作用电压或电流表相连接。
此处对连接部与外导线的连接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插孔式或者是金属夹,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示例中,任何具体的形式应当被理解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具体实现时,第二电极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缘手持部件,用于搬运第二电极。所选用的绝缘材料应由吸湿性小的绝缘材料制成,这种绝缘材料应当能满足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所要求的电气和机械性能。由于带电作业时所使用的遮蔽罩均应考虑在现场能用操作杆进行安装,所以待测绝缘子遮蔽罩在结构上会有提环、洞眼、挂钩等部件,因此套合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外侧的第二电极为了保证贴合面积最大以及检测面积最大化,也应当设有与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相匹配的部分。
第二电极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铭牌,用于标注装置的参数和型号。铭牌的内容有品牌、规格、绝缘等级、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信息,在进行耐压测试前可提前匹配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型号和各种参数,以及匹配待测遮蔽罩所标记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系统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如图4所示的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的结构框图,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400,还包括实验台401和检测装置402,实验台和检测装置均与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物理连接,对绝缘子遮蔽罩的高压耐压性能进行测试。
上述检测装置是在进行耐压试验前,先进行各项非破坏性试验时所需检测参数所需的装置,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耗因数、直流泄漏电流等,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决定该设备是否受潮或含有缺陷。若发现己存在问题,需预先进行处理,待缺陷消除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以免在耐压试验过程中,发生绝缘击穿,扩大绝缘缺陷,延长检修时间,增加检修工作量。
考虑到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可以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测试,因此,又可以称作高压测试或介电强度测试系统,可以广泛用于产品流程中进行安全测试。耐压测试是一种无破坏性的测试,用来检测经常发生的瞬态高压下产品的绝缘能力是否合格。通常采取在一定时间内施加高压到被测试设备的方式,以确保被测试设备的绝缘性能足够强。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绝缘子遮蔽罩长期受到电场、温度、和机械振动的作用会逐渐发生劣化,通过上述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可以对绝缘子遮蔽罩进行有效试验,以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实验,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物理分离;
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能够罩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当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时,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接触;
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时,所述第二电极能够罩设于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部,并与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外表面接触,以使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测试主体、支撑部和输出端子,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测试主体的外表面,所述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测试主体的底端;
所述支撑部用于当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时,支撑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的导线连接口;
所述输出端子用于与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测试主体与导线连接器,所述第二测试主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尺寸相匹配的开口;
所述导线连接器用于与高压输入导线连接,接收实验台输入的高压信号,以便于对所述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主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一顶盖,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表面对称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部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中心线的连线呈指定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一端开口的壳式电极,所述第二测试主体包括第二圆柱体和第二顶盖,所述导线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线连接器为接线柱,或者,所述导线连接器为金属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输出端子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面排列,且,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子包括输出杆和连接部;
其中,所述输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绝缘手持部件,用于搬运所述第二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铭牌,所述铭牌用于标注所述装置的参数和型号。
10.一种绝缘子遮蔽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对待测绝缘子遮蔽罩进行耐压试验;
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还包括实验台和检测装置。
CN201820908970.5U 2018-06-11 2018-06-11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8334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970.5U CN208334555U (zh) 2018-06-11 2018-06-11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8970.5U CN208334555U (zh) 2018-06-11 2018-06-11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4555U true CN208334555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8970.5U Active CN208334555U (zh) 2018-06-11 2018-06-11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4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7158A (zh) 配电变压器综合检测装置
CN103558455B (zh) 避雷器检测方法
CN205246859U (zh) 一种智能电表辅助测试快速接线装置
CN105606951A (zh) 一种自激法测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极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90012A (zh) 一种便携式高压直流电晕电流测量传感器
CN102680865A (zh) 用于绝缘手套绝缘测试试验的一体化装置
CN208334555U (zh) 绝缘子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CN207516488U (zh) 一种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电力电缆检测装置
CN109142995A (zh) 一种基于介电响应法的油纸绝缘介电测试仪及方法
CN109116119A (zh) 一种双接地状态下的回路电阻测试系统
CN106443392B (zh) 交直流叠加电压下光纤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及方法
CN209911444U (zh) 架空导线电流测试仪
CN208506193U (zh) 保险遮蔽罩试验装置及系统
CN203232129U (zh) 一种中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试验平台
CN209028130U (zh) 一种高精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空载电流测试装置
CN105866667A (zh) 一种双端接地断路器的回路电阻测试方法
CN108802587A (zh) 一种电力绝缘杆检测装置
CN203299368U (zh) 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
CN202548283U (zh) 用于绝缘手套绝缘测试试验的一体化装置
CN209486219U (zh) 一种绝缘工器具缺陷检测平台
CN202522537U (zh) 绝缘工具沿面缺陷现场检测装置
CN205450243U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线圈测试仪
CN212433359U (zh) 输电线路接地故障查找仪
CN208860920U (zh) 一种电力绝缘杆检测装置
CN210894480U (zh) 一种配电柜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