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2530U -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2530U
CN208332530U CN201820052119.7U CN201820052119U CN208332530U CN 208332530 U CN208332530 U CN 208332530U CN 201820052119 U CN201820052119 U CN 201820052119U CN 208332530 U CN208332530 U CN 208332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frigerating
heating
ventilation mouth
heating sys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21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家忠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gguang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 Zhong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 Zhong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 Zhong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21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2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2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2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包括换气匀热装置和制冷热装置,所述换气匀热装置包括可用于进行外界空气的抽入并可对抽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操作的空调机、位于室内的换气口、连接于换气口和空调机之间的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上相通连接有送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掺入管,所述制冷热装置包括铺设于室内地板下的制冷热管路,所述制冷热管路内流通有制冷热气体,本申请通过氧离子、负离子的掺入换气口送入的空气口,由于这部分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氧离子、负离子浓度差从而将整个空间的空气在不断换气口送入空气的作用下进行加快位置互换,进而达到室内环境快速升温或快速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暖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室内采用地板作为供暖制冷终端,冬天先暖脚,再热身,符合人体需求,但只能由下至上慢慢进行升温,整个空间的升温速度只在于室内空气自身温差对流。夏天先凉脚、后凉身,但由于冷空气易沉淀在底层从而易造成室内空气换热速度更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包括换气匀热装置和制冷热装置,所述换气匀热装置包括可用于进行外界空气的抽入并可对抽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操作的空调机、位于室内的换气口、连接于换气口和空调机之间的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上相通连接有送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掺入管,所述制冷热装置包括铺设于室内地板下的制冷热管路,所述制冷热管路内流通有制冷热气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覆贴于所述制冷热管路下半部上的吸热管段和连接于吸热管段两端的主管段,所述吸热管段上部管壁呈下凹的弧形从而使得上部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制冷热管路嵌合的弧形槽,底部管壁为下凸的弧形底管壁。
作为优选,所述送气管道通过广口的集气管件与所述空调机的送风出口连接,所述掺入管斜向插接于所述送气管道上与所述集气管件连接的端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口为扁形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包括位于墙表的栅格和位于墙内的汇气盒,所述送气管道与所述汇气盒的一端相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口设于室内0.8-1.4米的墙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两侧顶沿上对称设有若干沿弧形槽槽长方向分布的棘爪组,所述弧形槽通过棘爪组与所述制冷热管路过盈嵌合。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管段与所述主管段之间通过塑料管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管件一端为与所述主管段对接的圆口形段、另一端为与所述吸热管段截面形状相同的对接形段。
作为优选,所述对接形段端口内侧设有向内向中心延伸的一圈倾斜导部,所述倾斜导部所述对接形段内壁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向对接形段管内延伸超出所述倾斜导部形成密封段。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段中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吸热管段外设有一圈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嵌筋。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嵌筋为两个定位嵌筋,所述定位槽为对应的两个定位槽,且靠近倾斜导部端口的定位槽深于另一个定位槽,靠近吸热管段端口的定位嵌筋低于另一个定位嵌筋。
作为优选,具体的控温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一、由室内地面向上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室内;
二、将从外界抽入的常温空气直接送入换气管道,或对抽入的常温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后送入换气管道;
三、向换气管道内吹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
四、换气管道内的空气由室内墙上的换气口向室内送带有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空气;
通过换气口送入的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的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浓度差促使换气口送入的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进行快速置换位置,也促使室内的原有冷热空气发生快速置换,加快室内升温或降温。
作为优选,所述换气口送气的风速<0.2米/秒。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热气体为冷媒,所述冷媒包括R32和R125,所述R32和R125的体积比为1:1。
R32和R125为现有的市面上公知通用的制冷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先开启,待步骤一地暖开启后,检测到地面温度和室温差值在两度以内时,再自动开启步骤二、三、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氧离子、负离子的掺入换气口送入的空气口,由于这部分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氧离子、负离子浓度差从而将整个空间的空气在不断换气口送入空气的作用下进行加快位置互换,进而达到室内环境快速升温或快速降温的效果,特别是在夏天时,冷空气易沉淀在底部不易快速上升对整个室内空间进行降温,通过本申请的换气口送带氧离子、负离子的空气产生空气间的浓度差的方案,可加速整个空间的空气自动互换流通,从而让人体第一时间内感觉到舒适、凉爽。本申请通过浓度差的方式来温和地加快室内匀温。
2、本申请的方法不仅简单、巧妙地在不增加室内风速的前提下加快了现有的地面制冷、制热室内空气加快升温和降温速度,即在正常极微风换气的前提下,加速不同温度之间的空气的混合、置换。提高了制冷、制热的舒适性。同时氧离子、负离子的加入又能有利于人体健康,一举多得。
3、本申请通地在地板下设制冷热管路,再利用冷媒的制冷制热效果将热量传导到地板上再通过地板向室内辐射,然后在带氧离子和负离子的换入空气的配合下加快室内升温或降温,从而提高了整套制冷热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加快室内空气互换进而也提高了热利用率。且本申请采用特殊的吸热管段的设计,将制冷热管路底部易损耗流失的热量利用到吸热管段上对送气管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或加热,将送气管内的空气送入室内后可以加快室内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利用率,同时对制冷热管路底部还具有隔热保温的效果。特定的吸热管段的结构设计也便于吸热管段绕制冷热管路转动,微调到适合的周边环境条件,保证配合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我们将经现有的空调设备加热或制冷过的空气掺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后一起经换气口送入,从而与地板上的管路配合快速地加快室内空气地升温或降温。采用了现有的空调的功能进行抽风、制冷、制热,与地热巧妙结合,即可以方便送气、抽湿、加快室内制冷和制热,又可以多重选择对室温进行调控,且取现有设备融入本申请的设计方案中也节约了设计成本,只是将空调机处理的风经换气口送出。
5、本申请的掺入管连接于送气管道端上从而保证氧离子和负离子充分利用被送往换气口,同时将所有的复杂结构归总于空调机区域也便于维修和安装。汇气盒的设置接送气管道送入的气体匀气,即利于扁形换气口气量充足温和出气,也便于送气管道的设置。
6、本申请的所有管路系统之间连接紧凑,安装方便,且各部件结构巧妙,密封性好,热利用率高。
7、密封橡胶圈确保两管之间的密封性,定位嵌筋和定位槽的设置可保证两管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定位后防脱开,进一步确保了密封性,设计时还可将密封槽朝向管内的槽壁设计为斜向的弧形,另一侧的槽壁为垂直于对接形段管内壁,这样保证插接时插接进去方便,但不易拔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吸热管段与制冷热管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接形段与吸热管段对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包括换气匀热装置和制冷热装置,所述换气匀热装置包括可用于进行外界空气的抽入并可对抽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操作的空调机1、位于室内的换气口、连接于换气口和空调机之间的送气管道2,所述送气管道上相通连接有送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掺入管3,所述制冷热装置包括铺设于室内地板下的制冷热管路6,所述制冷热管路内流通有制冷热气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覆贴于所述制冷热管路下半部上的吸热管段21和连接于吸热管段两端的主管段22,所述吸热管段上部管壁呈下凹的弧形从而使得上部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制冷热管路嵌合的弧形槽211,底部管壁为下凸的弧形底管壁。
所述送气管道通过广口的集气管件5与所述空调机的送风出口连接,所述掺入管斜向插接于所述送气管道上与所述集气管件连接的端部上。所述换气口为扁形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包括位于墙表的栅格41和位于墙内的汇气盒42,所述送气管道与所述汇气盒的一端相通连接。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由室内地面向上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室内;
二、将从外界抽入的常温空气直接送入换气管道,或对抽入的常温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后送入换气管道;
三、向换气管道内吹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
四、换气管道内的空气由室内墙上的换气口向室内送带有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空气;
通过换气口送入的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的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浓度差促使换气口送入的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进行快速置换位置,也促使室内的原有冷热空气发生快速置换,加快室内升温或降温;
我们将经现有的空调设备加热或制冷过的空气掺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后一起经换气口送入,从而与地板上的管路配合快速地加快室内空气地升温或降温。采用了现有的空调的功能进行抽风、制冷、制热,与地热巧妙结合,即可以方便送气、抽湿、加快室内制冷和制热,又可以多重选择对室温进行调控,且取现有设备融入本申请的设计方案中也节约了设计成本,只是将空调机处理的风经换气口送出。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三、四同时开启进行,或先开启步骤一,再进行步骤二、三、四。使用者可以选择地先开启步骤一中的地暖设备,然后经调温一段时间后开启换气口连接的实现步骤二、三、四的换气设备,也可以为加快调温,同时开启换气设备,或在地暖故障时直接采用换气设备进行调温。由于氧离子、负离子加入,即便只采用换气设备调温也可以因为浓度差而加快室内匀温,该通过浓度差来加速调温的效果是一直存在的。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换气口设于室内0.8-1.4米的墙面上。这个高度位置的换气口设计,能更快的加快不管是上部还是下部的室内空气互换,提高换气效率,加速整个空间温度均匀。
所述换气口送气的风速<0.2米/秒。本申请的可在低风速、具有掺入物浓度差的前提下提高空气之间互换,加快升、降温,且室内空气更加健康。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步骤一先开启,待步骤一地暖开启后,检测到地面温度和室温差值在两度以内时,再自动开启步骤二、三、四。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弧形槽两侧顶沿上对称设有若干沿弧形槽槽长方向分布的棘爪组212,所述弧形槽通过棘爪组与所述制冷热管路过盈嵌合。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吸热管段与所述主管段之间通过塑料管件23连接。所述塑料管件一端为与所述主管段对接的圆口形段、另一端为与所述吸热管段截面形状相同的对接形段。所述对接形段端口内侧设有向内向中心延伸的一圈倾斜导部231,所述倾斜导部所述对接形段内壁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232,所述密封橡胶圈向对接形段管内延伸超出所述倾斜导部形成密封段。所述密封段中部设有定位槽2321,所述吸热管段外设有一圈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嵌筋213。所述定位嵌筋为两个定位嵌筋,所述定位槽为对应的两个定位槽,且靠近倾斜导部端口的定位槽深于另一个定位槽,靠近吸热管段端口的定位嵌筋低于另一个定位嵌筋。
本申请通过氧离子、负离子的掺入换气口送入的空气口,由于这部分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氧离子、负离子浓度差从而将整个空间的空气在不断换气口送入空气的作用下进行加快位置互换,进而达到室内环境快速升温或快速降温的效果,特别是在夏天时,冷空气易沉淀在底部不易快速上升对整个室内空间进行降温,通过本申请的换气口送带氧离子、负离子的空气产生空气间的浓差的方案,可加速整个空间的空气自动互换流通,从而让人体第一时间内感觉到舒适、凉爽。
除有特殊需求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先开启地暖,且一般用换气口送带氧离子和负 离子来加快调温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夏天制冷,调温效果最明显,在夏天制冷时,待地表温度 与室温达到设定的温差时,换气口自动开启送掺有氧离子和负离子的空气来加快调温。通 过实验得到待地表温度与室温达到设定的温差时换气口自动开启后室温达到设定值的时 间。
地表温度与室温达到设定的温差2度以内时是否开启换气口调温 室温达到设定值时间
12小时
是且送入掺有氧离子和负离子常温空气 5-6小时
是且送入掺有氧离子和负离子并制冷的空气 40-60分钟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气匀热装置和制冷热装置,所述换气匀热装置包括可用于进行外界空气的抽入并可对抽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操作的空调机(1)、位于室内的换气口、连接于换气口和空调机之间的送气管道(2),所述送气管道上相通连接有送入氧离子和/或负离子的掺入管(3),所述制冷热装置包括铺设于室内地板下的制冷热管路(6),所述制冷热管路内流通有制冷热气体,所述送气管道包括覆贴于所述制冷热管路下半部上的吸热管段(21)和连接于吸热管段两端的主管段(22),所述吸热管段上部管壁呈下凹的弧形从而使得上部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制冷热管路嵌合的弧形槽(211),底部管壁为下凸的弧形底管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道通过广口的集气管件(5)与所述空调机的送风出口连接,所述掺入管斜向插接于所述送气管道上与所述集气管件连接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为扁形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包括位于墙表的栅格(41)和位于墙内的汇气盒(42),所述送气管道与所述汇气盒的一端相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设于室内0.8-1.4米的墙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两侧顶沿上对称设有若干沿弧形槽槽长方向分布的棘爪组(212),所述弧形槽通过棘爪组与所述制冷热管路过盈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段与所述主管段之间通过塑料管件(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件一端为与所述主管段对接的圆口形段、另一端为与所述吸热管段截面形状相同的对接形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形段端口内侧设有向内向中心延伸的一圈倾斜导部(231),所述倾斜导部所述对接形段内壁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圈(232),所述密封橡胶圈向对接形段管内延伸超出所述倾斜导部形成密封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段中部设有定位槽(2321),所述吸热管段外设有一圈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嵌筋(2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嵌筋为两个定位嵌筋,所述定位槽为对应的两个定位槽,且靠近倾斜导部端口的定位槽深于另一个定位槽,靠近吸热管段端口的定位嵌筋低于另一个定位嵌筋。
CN201820052119.7U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Active CN208332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2119.7U CN208332530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2119.7U CN208332530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2530U true CN208332530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2119.7U Active CN208332530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2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6446A (zh) * 2018-01-12 2018-05-15 浙江佳中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6446A (zh) * 2018-01-12 2018-05-15 浙江佳中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CN108036446B (zh) * 2018-01-12 2023-07-28 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0653B (zh) 一种全屋空气环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48744U (zh) 室内环境系统
CN201191049Y (zh) 基于再循环蒸发冷却塔和地源热泵冷热源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1603715A (zh)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103471197B (zh) 通风系统及控制腔室中温度的方法
CN107906724B (zh) 一种增强换热式辐射对流冷热交换器
CN201225728Y (zh) 棚板辐射空调
CN207422535U (zh) 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208332530U (zh)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CN2909075Y (zh) 热回收全新风地板光波空调
CN208042334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节能型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1522058U (zh) 室内空气更新调节装置
CN102331056A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208566887U (zh) 一种可加热制冷的通风装置
CN216868885U (zh) 一拖多空气能专用暖气片的冷媒分支分配控制系统
CN213713339U (zh) 一种除湿制冷一体式空调系统
CN110454902A (zh) 一种可加热制冷的通风装置
CN205939484U (zh) 一种新型无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4153908U (zh) 一种柜式毛细管网
CN206073254U (zh) 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
CN108036446A (zh) 一种制冷制热系统
CN107255327A (zh) 一种具有楼房防火功能的地源采冷、采暖新式节能建筑
CN108224622A (zh) 以干空气能、太阳能及地热能为驱动能源的空调系统
CN210345762U (zh) 一种适用于南方建筑内区的多联机系统
CN206556173U (zh) 毛细管辐射空调舒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6

Address after: 313000 Tongde Road, Old Gua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28-6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gguang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8, 28 Tong De road, old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a Zhong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