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0918U - 综合支吊架 - Google Patents

综合支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0918U
CN208330918U CN201820216975.1U CN201820216975U CN208330918U CN 208330918 U CN208330918 U CN 208330918U CN 201820216975 U CN201820216975 U CN 201820216975U CN 208330918 U CN208330918 U CN 208330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s
support
hole
plate
annula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69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69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0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0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0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支吊架,其包括两根垂直吊管、两根横向支撑管和连接件,所述垂直吊管为圆管件,每根垂直吊管的顶端均连接有底座;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件,通过两底部连接件将两垂直吊管和第一横向支撑管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中部连接件,两中部连接件分别套于两垂直吊管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现有的管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及其中部连接件的具体结构设计,使得可以将管件应用于抗震支吊架领域,从整体上提高了抗震支吊架的抗拉强度,降低了支吊架的生产成本,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拆装方便,便于行业内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综合支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支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支吊架。
背景技术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旨在减轻地震对机电工程设施的破坏。机电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
目前,现有的抗震支吊架结构中斜拉槽钢与水平槽钢连接以及斜拉槽钢与顶面建筑结构连接均采用单一的螺栓螺母的连接结构。但是由于在地震过程中会出现持续的抖动情况,这样这种单一的螺栓螺母的连接结构就会发生松动的情况,从而失去了斜拉固定的作用。且槽钢的制造及加工较为复杂,需要根据需要定制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支吊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综合支吊架,其包括两根垂直吊管、两根横向支撑管和连接件,所述垂直吊管为圆管件,每根垂直吊管的顶端均连接有底座;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件,通过两底部连接件将两垂直吊管和第一横向支撑管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中部连接件,两中部连接件分别套于两垂直吊管的中部;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两块用于贯穿并套住垂直吊管的竖向环形连接块,用于贯穿并套住第二横向支撑管的横向环形连接块,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两块支撑侧板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的两侧边沿以及底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的嵌槽;在将两块支撑侧板两侧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两侧的竖向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边沿上的另一凸块分别嵌置在横向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所述中部连接件还包括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凸块,在所述两块支撑侧板的顶边沿上设置有与侧支撑板两侧的凸块相配合的嵌槽,在所述侧支撑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斜向支撑连接孔,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一体连接;在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的斜向支撑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该种技术方案形成的综合支吊架,通过中部连接件的结构设计,可以很方便的将斜向支撑件固定于支吊架上,通过该中部连接件也可以很方便的将垂直吊管和横向支撑管连接固定,该支吊架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各连接件均可事先安装好,在施工时,只需将管件对应套在连接件的环形连接块内,然后将自攻螺丝拧紧即可,拆装非常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部连接件包括三块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环形连接块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两块支撑侧板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的两侧边沿以及顶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的嵌槽;在将两块支撑侧板两侧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两侧的两块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顶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顶侧的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一体连接;在两块支撑侧板上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的斜向支撑连接孔;在上述每块环形连接块的边沿上均开设有用于嵌置螺丝将管件锁紧在各自环形连接块内的自攻螺丝孔;所述三块环形连接件包括两块横向环形连接块和一块竖向环形连接块,所述垂直吊管的底端伸入竖向环形连接块的通孔内并由自攻螺丝锁紧,在两底部连接件的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支撑管,第一横向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底部连接件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的通孔内并由自攻螺丝锁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与所述通孔套接的管件对应为圆管件或方形管。采用该种结构设计,使得该综合支吊架可以更好的结合施工条件及要求而采用圆管件或方形管,以更好的满足施工需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部连接件的竖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圆形孔,所述底部连接件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管为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为一方形结构,其内部中空,顶面设有多个槽口,底面开有缺口,在方形管的本体底面靠近缺口两端均设有连续凹凸齿口。采用该种结构设计,可以在方形管的下端通过配套的连接件悬挂于该凹凸齿口上,使方形管可以更多功能化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为第一底座或第二底座或第三底座。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包括底板、两块侧支架板以及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两块侧支架板竖直并排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在两块侧支架板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且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安装方向垂直于两块侧支架板竖直方向,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且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两侧均设有凸块;在每块侧支架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配合竖向环形连接块侧边所设置的凸块进行嵌套连接的嵌槽;这样在将竖向环形连接块两侧边上的凸块分别对应嵌置进入位于两侧的两块侧支架板的嵌槽内,使得两块侧支架板与竖向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的侧边沿上均开设有自攻螺丝孔,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上的自攻螺丝孔延伸方向与该竖向环形连接块内设的通孔朝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底座的侧支架板靠近底板一侧边向外设置有弧形板,该弧形板与侧支架板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二底座的侧支架板靠近底板两侧边均向外设置有三角形板,这些三角形板与侧支架板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三底座,包括用于嵌套连接垂直吊管的连接套筒、底座板和多块加强筋板,在底座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连接套筒并与该连接套筒过盈配合连接的圆形嵌孔,连接套筒底端外部通过多块加强筋板与底座板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上开设有用于将整个底座固定在预定物体上的多个螺丝孔;在连接套筒靠顶端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松紧旋钮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圆管件由外往内地嵌置进入连接套筒顶端,并通过旋紧松紧旋钮使得垂直吊管与连接套筒之间锁紧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可采用上述三种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所能承受的拉力及抗震力不同,可根据不同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底座形式。
作为优选方案:在中部连接件的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上均通过螺栓将斜向支撑件固定于斜向支撑连接孔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向支撑件为第一斜向支撑件或第二斜向支撑件.
所述第一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一转向连接件和斜向圆管件,所述第一转向连接件包括基座部和支撑臂,所述基座部设有用于与斜向支撑连接孔相配合的螺栓孔,斜向圆管件的一端伸入支撑臂内部并采用螺栓依次穿透两者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穿过基座部的螺栓孔、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二转向连接件和斜向丝杆,第二转向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基座部和支撑臂,第一连接件的两支撑臂间宽度大于第二连接件的两支撑臂之间的宽度,第一连接件的支撑臂和第二连接件的支撑臂通过螺栓形成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基座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与丝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基座底部设有与斜向支撑孔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第二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的螺栓孔、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斜向支撑件可采用上述二种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所能承受的拉力及抗震力不同,可根据不同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斜向支撑件形式。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一斜向支撑件,其斜向圆管件包括多根圆管件和管接头,所述多根圆管件之间采用管接头连接,所述多根圆管件的靠近管接头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接头的两端部均设有与圆管件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所述管接头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管接头旋转且与两端部一体结构的凸部。采用了在相邻圆管件间设置管接头的方式,可通过调节管接头来调节两相邻圆管件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调节整体圆管件两端的间距,在不旋转圆管件的情况下,实现改变其整体长度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现有的管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其应用于抗震支吊架领域,从整体上提高了抗震支吊架的抗拉强度,降低了支吊架的生产成本,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拆装方便,便于行业内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部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向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斜向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有两种,分别为底部连接件1和中部连接件2。
如图1-3,底部连接件1,底部连接件1包括三块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环形连接块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13,三块环形连接件包括两块横向环形连接块12和一块竖向环形连接块11,两块支撑侧板13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13的两侧边沿以及顶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131,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14,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141的嵌槽15;在将两块支撑侧板13两侧边沿上的凸块131分别嵌置在两块横向环形连接块12的嵌槽15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13顶边沿上的凸块131分别嵌置在竖向环形连接块11的嵌槽15内,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13一体连接;在两块支撑侧板13上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的斜向支撑连接孔16;在上述每块环形连接块的边沿上均开设有用于嵌置螺丝将管件锁紧在各自环形连接块内的自攻螺丝孔17。
如图4-6,本实用新型的中部连接件2,包括两块用于贯穿并套住垂直吊管8的竖向环形连接块21,用于贯穿并套住第二横向支撑管10的横向环形连接块22,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23,两块支撑侧板23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23的两侧边沿以及底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231,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24,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231的嵌槽25;在将两块支撑侧板23两侧边沿上的凸块231分别嵌置在位于两侧的竖向环形连接块21的嵌槽25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23边沿上的另一凸块231分别嵌置在横向环形连接块22的嵌槽25内,中部连接件2还包括侧支撑板28,所述侧支撑板28的两侧设有凸块281,在所述两块支撑侧板23的顶边沿上设置有与侧支撑板28两侧的凸块281相配合的嵌槽282,在所述侧支撑板28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斜向支撑连接孔26,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23以及侧支撑板28一体连接;在两块支撑侧板23以及侧支撑板28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7的斜向支撑连接孔26;在上述每块环形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边沿上均开设有用于嵌置螺丝将管件锁紧在各自环形连接块内的自攻螺丝孔27。
横向支撑管分为两种,分别为圆管件、方形管3。该圆管件为内部空心的圆管。如图7,该方形管3为一方形结构,其内部中空,顶面设有多个槽口31,底面开有缺口32,在方形管3的本体底面靠近缺口32两端均设有连续凹凸齿口33。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有三种结构形式,分别为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第三底座6。
如图8-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座4和第二底座5,均包括底板41、两块侧支架板42以及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两块侧支架板42竖直并排固定安装在底板41上,在两块侧支架板42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且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安装方向垂直于两块侧支架板42竖直方向,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433,且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两侧均设有凸块431;在每块侧支架板4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配合竖向环形连接块43侧边所设置的凸块431进行嵌套连接的嵌槽421;这样在将竖向环形连接块43两侧边上的凸块431分别对应嵌置进入位于两侧的两块侧支架板42的嵌槽421内,使得两块侧支架板42与竖向环形连接块43连接成一体;底板41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411,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的侧边沿上均开设有自攻螺丝孔432,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43上的自攻螺丝孔432延伸方向与该竖向环形连接块43内设的通孔433朝向相互垂直。
如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座4的侧支架板42靠近底板41一侧边向外设置有弧形板,该弧形板与侧支架板42连接为一体。
如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座5的侧支架板42靠近底板41两侧边均向外设置有三角形板,这些三角形板与侧支架板42连接为一体。
如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底座6,包括用于嵌套连接垂直吊管8的连接套筒61、底座板62和多块加强筋板63,在底座板62上开设有用于嵌置连接套筒61并与该连接套筒61过盈配合连接的圆形嵌孔64,连接套筒61底端外部通过多块加强筋板63与底座板62固定连接;在底座板62上开设有用于将整个底座固定在预定物体上的多个螺丝孔65;在连接套筒61靠顶端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松紧旋钮66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垂直吊管8由外往内地嵌置进入连接套筒61顶端,并通过旋紧松紧旋钮66使得垂直吊管8与连接套筒61之间锁紧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斜向支撑件7有两种,分别为第一斜向支撑件或第二斜向支撑件。
如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一转向连接件71和斜向圆管件73,第一转向连接件71包括基座部711和支撑臂712,基座部711设有用于与斜向支撑连接孔相配合的螺栓孔713,斜向圆管件73的一端伸入支撑臂712内部并采用螺栓72依次穿透两者形成转动连接,第一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穿过基座部的螺栓孔713、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边连接块上。
上述第一斜向支撑件,其斜向圆管件73还可以设计为:包括多根圆管件731和管接头732,多根圆管件731之间采用管接头732连接,多根圆管件731的靠近管接头732端设有内螺纹,管接头732的两端部均设有与圆管件73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733,在管接头732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管接头732旋转且与两端部一体结构的凸部734。
如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二转向连接件81和斜向丝杆82,第二转向连接件81包括第一连接件811和第二连接件812,第一连接件811和第二连接件812均包括基座部813和支撑臂814,第一连接件811的两支撑臂814间宽度大于第二连接件812的两支撑臂814之间的宽度,第一连接件811的支撑臂814和第二连接件812的支撑臂814通过螺栓83形成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811的基座部813设有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与斜向丝杆8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812的基座部813设有与斜向支撑孔相配合的螺栓孔84,第二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83穿过第二连接件812的基座813部的螺栓孔84、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边连接块上。
如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第一底座4、两个底部连接件1、两个中部连接件2和两件第一斜向支撑件7,还包括两根垂直吊管8、第一横向支撑管9和第二横向支撑管10,该两根垂直吊管8、第一横向支撑管9和第二横向支撑10管均为圆管件。
底部连接件1,包括两块横向环形连接块12和一块竖向环形连接块11,第一横向支撑管9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侧底部连接件1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12的通孔14内,并通过自攻螺丝将第一横向支撑管9锁紧,该通孔14为圆形孔。两垂直吊管8分别竖直插入两底部连接件1的竖向环形连接块11内,并通过自攻螺丝将垂直吊管8锁紧。垂直吊管8的顶部插入第一底座4的竖向连接块内,并通过自攻螺丝将其锁紧。
垂直吊管8依次穿过中部连接件2的两竖向环形连接块21,并通过自攻螺丝将其锁紧。第二横向支撑管10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中部连接件2的横向环形连接块22的通孔24内,并通过自攻螺丝将第二横向支撑管10锁紧,该横向环形连接块22的通孔24为圆形孔。
在中部连接件2的其中一面支撑侧板23上通过斜向支撑连接孔26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向支撑件7。
如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另一面支撑侧板23以及侧支撑板28上均通过斜向支撑连接孔26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向支撑件7。
如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底座改成第二底座5,垂直吊管8的顶部插入第二底座5的竖向连接块内,并通过自攻螺丝将其锁紧。
如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底座改成第三底座6,垂直吊管8的顶部插入第三底座6的连接套筒内,并通过旋紧松紧旋钮使得垂直吊管8与连接套筒之间锁紧连接为一体。
如图17,并结合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横向支撑管改为方形管3,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底部连接件1的横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方形孔,该方形管3同样采用自攻螺丝将其锁紧在底部连接件1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的通孔内。
如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五中的第二横向支撑管也改为方形管3,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中部连接件2的横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方形孔。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垂直吊管、两根横向支撑管和连接件,所述垂直吊管为圆管件,每根垂直吊管的顶端均连接有底座;
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件,通过两底部连接件将两垂直吊管和第一横向支撑管连接固定;
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中部连接件,两中部连接件分别套于两垂直吊管的中部;
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两块用于贯穿并套住垂直吊管的竖向环形连接块,用于贯穿并套住第二横向支撑管的横向环形连接块,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两块支撑侧板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的两侧边沿以及底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的嵌槽;在将两块支撑侧板两侧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两侧的竖向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边沿上的另一凸块分别嵌置在横向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所述中部连接件还包括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凸块,在所述两块支撑侧板的顶边沿上设置有与侧支撑板两侧的凸块相配合的嵌槽,在所述侧支撑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斜向支撑连接孔,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一体连接;
在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的斜向支撑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件包括三块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环形连接块以及用于将这三块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的两块支撑侧板,两块支撑侧板之间相互并排设置,在每块支撑侧板的两侧边沿以及顶边沿上均设置有凸块,在每块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在每块环形连接块两侧边沿均开设有用于嵌置凸块的嵌槽;在将两块支撑侧板两侧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两侧的两块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同时将两块支撑侧板顶边沿上的凸块分别嵌置在位于顶侧的环形连接块的嵌槽内,使得三块环形连接块与两块支撑侧板一体连接;
在两块支撑侧板上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连接斜向支撑件的斜向支撑连接孔;
在上述每块环形连接块的边沿上均开设有用于嵌置螺丝将管件锁紧在各自环形连接块内的自攻螺丝孔;
所述三块环形连接块包括两块横向环形连接块和一块竖向环形连接块,所述垂直吊管的底端伸入竖向环形连接块的通孔内并由自攻螺丝锁紧,在两底部连接件的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支撑管,第一横向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底部连接件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的通孔内并由自攻螺丝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与所述通孔套接的管件对应为圆管件或方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件的竖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圆形孔,所述底部连接件的两横向环形连接块内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管为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为一方形结构,其内部中空,顶面设有多个槽口,底面开有缺口,在方形管的本体底面靠近缺口两端均设有连续凹凸齿口。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第一底座或第二底座或第三底座;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包括底板、两块侧支架板以及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两块侧支架板竖直并排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在两块侧支架板之间上下并排设置有用于贯穿并套住管件的多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且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安装方向垂直于两块侧支架板竖直方向,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内设有用于贯穿管件的通孔,且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两侧均设有凸块;在每块侧支架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配合竖向环形连接块侧边所设置的凸块进行嵌套连接的嵌槽;这样在将竖向环形连接块两侧边上的凸块分别对应嵌置进入位于两侧的两块侧支架板的嵌槽内,使得两块侧支架板与竖向环形连接块连接成一体;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在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的侧边沿上均开设有自攻螺丝孔,每块竖向环形连接块上的自攻螺丝孔延伸方向与该竖向环形连接块内设的通孔朝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底座的侧支架板靠近底板一侧边向外设置有弧形板,该弧形板与侧支架板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二底座的侧支架板靠近底板两侧边均向外设置有三角形板,这些三角形板与侧支架板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三底座,包括用于嵌套连接垂直吊管的连接套筒、底座板和多块加强筋板,在底座板上开设有用于嵌置连接套筒并与该连接套筒过盈配合连接的圆形嵌孔,连接套筒底端外部通过多块加强筋板与底座板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上开设有用于将整个底座固定在预定物体上的多个螺丝孔;在连接套筒靠顶端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松紧旋钮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圆管件由外往内地嵌置进入连接套筒顶端,并通过旋紧松紧旋钮使得垂直吊管与连接套筒之间锁紧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连接件的两块支撑侧板以及侧支撑板上均通过螺栓将斜向支撑件固定于斜向支撑连接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件为第一斜向支撑件或第二斜向支撑件;
所述第一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一转向连接件和斜向圆管件,所述第一转向连接件包括基座部和支撑臂,所述基座部设有用于与斜向支撑连接孔相配合的螺栓孔,斜向圆管件的一端伸入支撑臂内部并采用螺栓依次穿透两者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穿过基座部的螺栓孔、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斜向支撑件,包括第二转向连接件和斜向丝杆,第二转向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基座部和支撑臂,第一连接件的两支撑臂间宽度大于第二连接件的两支撑臂之间的宽度,第一连接件的支撑臂和第二连接件的支撑臂通过螺栓形成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基座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与丝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基座底部设有与斜向支撑孔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第二斜向支撑件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的螺栓孔、斜向支撑连接孔固定于连接件的支撑侧板上或侧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综合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圆管件包括多根圆管件和管接头,所述多根圆管件之间采用管接头连接,所述多根圆管件的靠近管接头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管接头的两端部均设有与圆管件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所述管接头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管接头旋转且与两端部一体结构的凸部。
CN201820216975.1U 2018-02-08 2018-02-08 综合支吊架 Active CN208330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6975.1U CN208330918U (zh) 2018-02-08 2018-02-08 综合支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6975.1U CN208330918U (zh) 2018-02-08 2018-02-08 综合支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0918U true CN208330918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6975.1U Active CN208330918U (zh) 2018-02-08 2018-02-08 综合支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0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1251A (zh) * 2018-02-08 2018-08-03 杭州慧喜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支吊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1251A (zh) * 2018-02-08 2018-08-03 杭州慧喜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支吊架
CN108361251B (zh) * 2018-02-08 2023-10-24 杭州慧喜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支吊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93252U (zh) 门型抗震支吊架
CN107288235A (zh) 一种高抗拉强度抗震连接件及抗震支吊架
CN208330918U (zh) 综合支吊架
CN208417748U (zh) 一种用于可调式安装支架的连接件
CN108167288A (zh) 一种门型抗震综合支吊架
CN207892946U (zh) 门型抗震综合支吊架
CN209130471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
CN108386609A (zh) 一种门型抗震支吊架
CN207892948U (zh) 一种抗震十字连接件
CN207893266U (zh) 悬挂式综合支吊架
CN108361251A (zh) 一种综合支吊架
CN206377128U (zh) 用于双侧单抗震斜杆的栓孔连接件、抗震斜杆组件和抗震吊架
CN108167549A (zh) 一种悬挂式综合支吊架
CN207892071U (zh) 一种带有侧边支撑的抗震连接件
CN207892950U (zh) 一种抗震直角连接件
CN213979418U (zh) 一种立体风铃墙
CN207893332U (zh) 一种抗震支架连接底座
CN211862433U (zh) 一种新型屏风结构
CN207892949U (zh) 一种二通抗震支吊架连接件
CN207892953U (zh) 一种三角抗震支吊架连接件
CN207892072U (zh) 一种抗震单管底座
CN207229563U (zh) 用于抗震斜杆焊接生根的栓孔连接件及其组件
CN207194209U (zh) 一种高抗拉强度抗震连接件及抗震支吊架
CN207111648U (zh) 两端销轴的可调杆组合件及抗震斜杆组件
CN209146691U (zh) 一种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支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