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9664U -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 Google Patents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9664U
CN208319664U CN201720672791.1U CN201720672791U CN208319664U CN 208319664 U CN208319664 U CN 208319664U CN 201720672791 U CN201720672791 U CN 201720672791U CN 208319664 U CN208319664 U CN 208319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setting
cpr
fixedly connected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27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灵
鲍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727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9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9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966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创新设置的按压护罩和活动按压板,可更方便有效准确和科学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操作,压缩气囊和储气袋自动收集和储存空气,并连接呼吸面罩及口鼻扣罩为施救对象输送新鲜空气,同时通过施救对象的鼻腔和口腔向体内输送空气,便携按压器代替人工呼吸施救口对口吹气的方式,可以消除因施救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给施救者带来的多种尴尬和不便,也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的健康隐患。本实用新型器具设计巧妙,便携好用,存放私家车和各种交通工具上,可在突发意外时有效进行紧急施救,以及时挽回人们的宝贵生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具体为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突发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溺水、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多种疾病或意外,都可导致呼吸终止、心跳停顿的危急情况,及时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可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脑细胞及器官组织坏死,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当遇到身边有人出现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时,常见的一种有效抢救方式是进行人工呼吸,也就是口对口吹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但在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促使心肺复苏时,容易出现施救中口对口吹气多少,胸部按压幅度大小难以准确把握等情况,特别是用力过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而吹气太少或用力过轻,又没有达到救治效果,以致贻误抢救时机,造成抢救无效失败。
采用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的方式,也会因施救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给施救者带来多种尴尬和不便,还有可能存在对疾病传染危害健康的很大担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创新设计一种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包括按压护罩、呼吸面罩和盒式垫枕,其特征是,所述所述按压护罩为弧形,正中部位设置圆形窗口,并与活动按压板活动连接,圆形窗口设定位置设置振动传感器,并在罩板壁上的设定位置安装电子器件模块并连接计数提示器和蜂鸣器;同时设置压缩气囊、触体按压板和储气袋;所述活动按压板设置操作手柄和套接孔a与触体按压板设置的定位立杆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由直杆和把手组成,下压提升活动按压板;所述套接孔a设置为两个,对应触体按压板设置的定位立杆并活动套接;同时,活动按压板的圆周边缘与压缩气囊的上口密封固定连接,还与缓冲弹簧设置的弹压板断续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气囊的下口固定密封连接触体按压板圆周边缘,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触体按压板设置定位立杆、缓冲弹簧、弹压气阀开关、送气出口b;所述定位立杆)为两根,上端穿过活动按压板设置的套接孔a与活动按压板活动套接,下端穿过并活动套接缓冲弹簧设置的弹压板,固定在触体按压板上;同时,定位立杆还在顶端设置进气口a,并在中空管壁的一侧设置进气口b,活动按压板上拉到位时,空气经进气口a和进气口b进入压缩气囊;活动按压板下压位移至进气口b的下方,压缩气囊形成完全密闭状态;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触体按压板上,并设置固定连接的弹压板;所述弹压板通过套接孔b与定位立杆活动连接,同时与活动按压板动态断续连接;所述弹压气阀开关固定在触体按压板上,在活动按压板和弹压板的作用下动态下压或弹起,并通过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气阀底盖动态开放或阻断触体按压板设置的送气出口a,进而动态断续连通或阻断压缩气囊与触体按压板设置的送气出口a及送气出口b形成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送气出口a与气阀底盖动态连接;所述送气出口b通过连接软管与储气袋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储气袋设置输送软管与呼吸面罩设置的横管接头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呼吸面罩设置横管接头、固定斜管、外套直管、活动内管、连接件、输气操作杆、口鼻扣罩和齿间咬合块;所述横管接头固定在呼吸面罩一端,并与输送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斜管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斜管固定在呼吸面罩内侧,并与外套直管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直管与活动内管活动套接,还设置固定输气口连通固定斜管,并与活动内管设置的活动输气口断续对位连通;所述活动内管在管壁外侧活动输气口上下两端的设定位置设置阻尼密封圈,并与外套直管活动套接;同时,活动内管上端通过连接件与输气操作杆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口鼻扣罩与齿间咬合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外套直管外侧,并从固定斜管两侧向下延伸与口鼻扣罩固定连接,同时,上端固定连接输气操作杆;所述输气操作杆设置杠头和直杆,其直杆穿过呼吸面罩并活动连接,直杆向下延伸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口鼻扣罩与活动内管固定连接,外侧设定部位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同时,口鼻扣罩还在底部边缘设置一圈弹性护圈;所述齿间咬合块采用弹性软质材料,设置为椭圆形中空扁筒状,上端与活动内管固定连接为一体,在与活动内管的连接部位和其上下贯穿的中空内壁设定位置设置多个外通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按压板的套接孔a内设置阻尼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囊外部设置布袋,可容纳包裹折叠收藏的呼吸面罩。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立杆进气口a在一组施救操作中的设定总进气量,大于该组施救操作实际所需气量。
进一步的,所述计数提示器自动记录活动按压板的按压次数,达到设定数值,即启动蜂鸣器发出语音提示;超出设定时长,活动按压板没有操作动作,计数提示器计数自动归零,下次操作重新计数。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面罩采用透明材料,并设置松紧式固定扣带。
进一步的,所述横管接头与呼吸面罩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设置为呼吸面罩的操作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操作杆的直杆部分外套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上端与呼吸面罩内侧固定连接,下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操作停止,自动回弹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盒式垫枕通过内凹镶嵌的套袋把手可拉出敞口套袋,外翻敞口套袋并蒙住按压护罩,可将整个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套住,并通过袋口位置设置的子母贴,锁扣收藏。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面罩设置成人型和儿童型两种型号,并可脱卸连接软管进行调换。
本发明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可以通过便携简易设备进行快速紧急抢救,创新设置的按压护罩和活动按压板,可更方便、有效、准确和科学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操作实施,通过压缩气囊和储气袋自动收集和储存空气,并连接呼吸面罩及口鼻扣罩为施救对象输送新鲜空气,在弹性护圈的作用下,口鼻扣罩形成密闭状态,可同时通过施救对象的鼻腔和口腔向体内输送空气;便携按压器代替人工呼吸施救口对口吹气的方式,可以消除因施救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给施救者带来的多种尴尬和不便,也最大限度避免直接口对口接触可能造成的疾病传染的健康隐患;本发明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可便利地存放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可有效应对突发意外紧急施救所需,及时挽回宝贵的生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 1 的左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 2 B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 1 A 处的局部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 1 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 5 E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 6 F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 6 的左视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 1 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 9 G 处的局部横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图 5 D 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图 7 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图 4 C 处的实施例示意组图,图中 I 处图形是 H 处图形围绕前后轴向旋转90度后的状态,图中 J 处图形是 I 处图形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一种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包括按压护罩(1-3)、呼吸面罩(1-7)和盒式垫枕(1-13),其特征是,所述所述按压护罩1-3为弧形,正中部位设置圆形窗口11-1,并与活动按压板1-4活动连接,圆形窗口11-1设定位置设置振动传感器,并在罩板壁上的设定位置安装电子器件模块并连接计数提示器9-1和蜂鸣器9-2;同时设置压缩气囊2-2、触体按压板2-5和储气袋5-4;所述活动按压板1-4设置操作手柄1-1和套接孔a与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定位立杆1-2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1由直杆和把手组成,下压提升活动按压板1-4;所述套接孔a设置为两个,对应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定位立杆1-2并活动套接;同时,活动按压板1-4的圆周边缘与压缩气囊2-2的上口密封固定连接,还与缓冲弹簧2-6设置的弹压板2-4断续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气囊2-2的下口固定密封连接触体按压板2-5圆周边缘,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触体按压板2-5设置定位立杆1-2、缓冲弹簧2-6、弹压气阀开关2-7、送气出口b5-6;所述定位立杆1-2为两根,上端穿过活动按压板1-4设置的套接孔a与活动按压板1-4活动套接,下端穿过并活动套接缓冲弹簧2-6设置的弹压板2-4,固定在触体按压板2-5上;同时,定位立杆1-2还在顶端设置进气口a2-1,并在中空管壁的一侧设置进气口b2-3,活动按压板1-4上拉到位时,空气经进气口a2-1和进气口b2-3进入压缩气囊2-2;活动按压板1-4下压位移至进气口b2-3的下方,压缩气囊2-2形成完全密闭状态;所述缓冲弹簧2-6固定连接在触体按压板2-5上,并设置固定连接的弹压板2-4;所述弹压板2-4通过套接孔b与定位立杆1-2活动连接,同时与活动按压板1-4动态断续连接;所述弹压气阀开关2-7固定在触体按压板2-5上,在活动按压板1-4和弹压板2-4的作用下动态下压或弹起,并通过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气阀底盖5-1动态开放或阻断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进而动态断续连通或阻断压缩气囊2-2与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及送气出口b5-6形成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送气出口a5-2与气阀底盖5-1动态连接;所述送气出口b5-6通过连接软管5-5与储气袋5-4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储气袋5-4设置输送软管1-6与呼吸面罩1-7设置的横管接头1-5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呼吸面罩1-7设置横管接头1-5、固定斜管1-8、外套直管5-7、活动内管5-10、连接件1-16、输气操作杆1-14、口鼻扣罩1-9和齿间咬合块1-11;所述横管接头1-5固定在呼吸面罩1-7一端,并与输送软管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斜管1-8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斜管1-8固定在呼吸面罩1-7内侧,并与外套直管5-7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直管5-7与活动内管5-10活动套接,还设置固定输气口5-9连通固定斜管1-8,并与活动内管5-10设置的活动输气口5-8断续对位连通;所述活动内管5-10在管壁外侧活动输气口5-8上下两端的设定位置设置阻尼密封圈,并与外套直管5-7活动套接;同时,活动内管5-10上端通过连接件1-16与输气操作杆1-14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口鼻扣罩1-9与齿间咬合块1-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16设置在外套直管5-7外侧,并从固定斜管1-8两侧向下延伸与口鼻扣罩1-9固定连接,同时,上端固定连接输气操作杆1-14;所述输气操作杆1-14设置杠头和直杆,其直杆穿过呼吸面罩1-7并活动连接,直杆向下延伸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所述口鼻扣罩1-9与活动内管5-10固定连接,外侧设定部位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同时,口鼻扣罩1-9还在底部边缘设置一圈弹性护圈1-10;所述齿间咬合块1-11采用弹性软质材料,设置为椭圆形中空扁筒状,上端与活动内管5-10固定连接为一体,在与活动内管5-10的连接部位和其上下贯穿的中空内壁设定位置设置多个外通气口5-11。
所述活动按压板1-4的套接孔a内设置阻尼密封圈。
所述压缩气囊2-2外部设置布袋,可容纳包裹折叠收藏的呼吸面罩1-7。
所述定位立杆1-2进气口a2-1在一组施救操作中的设定总进气量,大于该组施救操作实际所需气量。
所述计数提示器9-1自动记录活动按压板1-4的按压次数,达到设定数值,即启动蜂鸣器9-2发出语音提示;超出设定时长,活动按压板1-4没有操作动作,计数提示器9-1计数自动归零,下次操作重新计数。
所述呼吸面罩1-7采用透明材料,并设置松紧式固定扣带1-17。
所述横管接头1-5与呼吸面罩1-7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设置为呼吸面罩1-7的操作把手。
所述输气操作杆1-14的直杆部分外套复位弹簧1-15,复位弹簧1-15上端与呼吸面罩1-7内侧固定连接,下端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操作停止,自动回弹复位。
所述盒式垫枕1-13通过内凹镶嵌的套袋把手1-12可拉出敞口套袋,外翻敞口套袋并蒙住按压护罩1-3,可将整个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套住,并通过袋口位置设置的子母贴,锁扣收藏。
所述呼吸面罩1-7设置成人型和儿童型两种型号,并可脱卸连接软管5-5进行调换。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施救操作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实施人工呼吸紧急救时,首先,解开套装便携按压器的敞口套袋,拿出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从压缩气囊2-2的外袋中抽出呼吸面罩1-7,快速拉出并分离插接在按压护罩1-3上的盒式垫枕1-13,折叠敞口套袋垫到施救对象的后背下,并将盒式垫枕1-13置放在施救对象的后颈下方,使其颌部微微上抬,保持气道畅通;同时,在施救对象脸部罩上呼吸面罩1-7,将松紧式固定扣带1-17扣套在施救对象的脑后,再将齿间咬合块1-11塞入施救对象口中,插在上下牙齿之间,随即再迅速将按压护罩1-3罩在施救对象的胸部,将触体按压板2-5对准施救对象两个乳头中间点的位置,紧接着一手轻轻稳住按压护罩1-3,另一只手握住操作手柄1-1上拉下压,活动按压板1-4顺着定位立杆1-2上下活动,经弹压板2-4、缓冲弹簧2-6和触体按压版2-5压迫胸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并压迫或松开重复循环进行;同时,活动按压板1-4上拉到顶部时,空气经定位立杆1-2上端设置的进气口a2-1和其中空管壁一侧的进气口b2-3进入压缩气囊2-2;活动按压板1-4下压时,带动压缩气囊2-2收缩,并在活动按压板1-4套接孔a内的阻尼密封圈的作用下,密闭进气口a2-1和进气口b2-3,活动按压板1-4下压弹压板2-4使其向下位移,并压迫弹压气阀开关2-7,使其设置的气阀底盖5-1同步下移,打开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及送气出口b5-6,形成气流输送通道;压缩气囊2-2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并经气流输送通道再通过连接软管5-5进入储气袋5-4储存;活动按压板1-4上拉时,弹压板2-4上行,脱离弹压气阀开关2-7,在气阀弹簧2-8和储气袋5-4中的空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其设置的气阀底盖5-1回弹复位,封住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气流输送通道,保持储气袋5-4中空气的储存;在上述按压操作连续反复进行到设定次数时,保持储气袋5-4中的空气储存气量达到呼吸施救输气所需气量的最大数值,同时,设置在呼吸面罩1-7的自动计数器9-1根据活动按压板1-4自动计数,并在达到设定数值时,启动蜂鸣器9-2发出语音提示;此时立即进行呼吸输气施救,施救人员可一手托住施救对象的头部,一手按下呼吸面罩1-7设置的输气操作杆1-14的杆头,输气操作杆1-14的直杆受力向下位移,同步带动活动内管5-10,并同时通过连接件1-16带动口鼻扣罩1-9向下位移,活动内管5-10设置的活动输气口5-8与外套直管5-7设置的固定输气口5-9对位连通呼吸输气通道,口鼻扣罩1-9也随即紧扣施救对象的口鼻部位,并在弹性护圈1-10的作用下,形成密闭空间;同时,储气袋5-4中的储存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起袋出口5-3、输送软管1-6、固定斜管1-8、外套直管5-7、活动内管5-10和齿间咬合块1-11送入呼吸面罩1-7内,并同时经施救对象的口腔和鼻腔将空气送入心肺;随后,急救操作人员按施救规范时长松开输气操作杆1-14杆头,在复位弹簧1-15的作用下,输气操作杆1-14带动活动内管5-10和口鼻扣罩1-9向上位移,活动内管5-10设置的活动输气口5-8与外套直管5-7设置的固定输气口5-9错开,在阻尼密封圈的作用下,输气通道阻断,储气袋5-4的密闭状态储存空气;按施救规范要求再次按下或开输气操作杆1-14杆头,完成一组施救操作,再继续进行活动按压板1-4操作,实施后续按压和输气施救;活动按压板1-4也可以置放于施救对象的腹部,用于压迫腹部,使施救对象气道内压力猛然增大,以使梗阻物被气流冲出从而排除气道异物。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收藏保管实施例
施救操作完成,可将敞口套袋卷折并收放于盒式垫枕1-13的盒内,将内凹镶嵌的套袋把手1-12卡扣在盒式垫枕1-13盒壁上,并与按压护罩1-3分开保存;同时卷曲输送软管1-6,将呼吸面罩1-7装入压缩气囊2-2设置的外袋中,与按压护罩1-3一起收存保管;或通过接插边条4-1、接插口a13-1和接插口b13-2直接将盒式垫枕1-13与按压护罩1-3设置的插接槽和插接头活动连接,再外翻敞口套袋并蒙住按压护罩1-3,将整个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套住,并通过袋口位置设置的子母贴,锁扣收藏。
本发明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可以通过便携简易设备进行快速紧急抢救,创新设置的按压护罩1-3和活动按压板1-4,可更方便、有效、准确和科学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操作实施,通过压缩气囊2-2和储气袋5-4自动收集和储存空气,并连接呼吸面罩1-7及口鼻扣罩1-9为施救对象输送新鲜空气,在弹性护圈1-10的作用下,口鼻扣罩1-9形成密闭状态,可同时通过施救对象的鼻腔和口腔向体内输送空气;便携按压器代替人工呼吸施救口对口吹气的方式,可以消除因施救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给施救者带来的多种尴尬和不便,也最大限度避免直接口对口接触可能造成的疾病传染的健康隐患;本发明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可便利地存放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可有效应对突发意外紧急施救所需,及时挽回宝贵的生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具体实施例举方式,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所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精神和设计构思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某种修改、补充或类似的等同替换,而仅在形式上的修改、补充和替代,其均应被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包括按压护罩(1-3)、呼吸面罩(1-7)和盒式垫枕(1-13),其特征是,所述按压护罩(1-3)为弧形,正中部位设置圆形窗口(11-1),并与活动按压板(1-4)活动连接,圆形窗口(11-1)设定位置设置振动传感器,并在罩板壁上的设定位置安装电子器件模块并连接计数提示器(9-1)和蜂鸣器(9-2);同时设置压缩气囊(2-2)、触体按压板(2-5)和储气袋(5-4);所述活动按压板(1-4)设置操作手柄(1-1)和套接孔a与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定位立杆(1-2)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1)由直杆和把手组成,下压提升活动按压板(1-4);所述套接孔a设置为两个,对应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定位立杆(1-2)并活动套接;同时,活动按压板(1-4)的圆周边缘与压缩气囊(2-2)的上口密封固定连接,还与缓冲弹簧(2-6)设置的弹压板(2-4)断续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气囊(2-2)的下口固定密封连接触体按压板(2-5)圆周边缘,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触体按压板(2-5)设置定位立杆(1-2)、缓冲弹簧(2-6)、弹压气阀开关(2-7)、送气出口b(5-6);所述定位立杆(1-2)为两根,上端穿过活动按压板(1-4)设置的套接孔a与活动按压板(1-4)活动套接,下端穿过并活动套接缓冲弹簧(2-6)设置的弹压板(2-4),固定在触体按压板(2-5)上;同时,定位立杆(1-2)还在顶端设置进气口a(2-1),并在中空管壁的一侧设置进气口b(2-3),活动按压板(1-4)上拉到位时,空气经进气口a(2-1)和进气口b(2-3)进入压缩气囊(2-2);活动按压板(1-4)下压位移至进气口b(2-3)的下方,压缩气囊(2-2)形成完全密闭状态;所述缓冲弹簧(2-6)固定连接在触体按压板(2-5)上,并设置固定连接的弹压板(2-4);所述弹压板(2-4)通过套接孔b与定位立杆(1-2)活动连接,同时与活动按压板(1-4)动态断续连接;所述弹压气阀开关(2-7)固定在触体按压板(2-5)上,在活动按压板(1-4)和弹压板(2-4)的作用下动态下压或弹起,并通过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气阀底盖(5-1)动态开放或阻断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进而动态断续连通或阻断压缩气囊(2-2)与触体按压板(2-5)设置的送气出口a(5-2)及送气出口b(5-6)形成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送气出口a(5-2)与气阀底盖(5-1)动态连接;所述送气出口b(5-6)通过连接软管(5-5)与储气袋(5-4)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储气袋(5-4)设置输送软管(1-6)与呼吸面罩(1-7)设置的横管接头(1-5)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呼吸面罩(1-7)设置横管接头(1-5)、固定斜管(1-8)、外套直管(5-7)、活动内管(5-10)、连接件(1-16)、输气操作杆(1-14)、口鼻扣罩(1-9)和齿间咬合块(1-11);所述横管接头(1-5)固定在呼吸面罩(1-7)一端,并与输送软管(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斜管(1-8)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斜管(1-8)固定在呼吸面罩(1-7)内侧,并与外套直管(5-7)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直管(5-7)与活动内管(5-10)活动套接,还设置固定输气口(5-9)连通固定斜管(1-8),并与活动内管(5-10)设置的活动输气口(5-8)断续对位连通;所述活动内管(5-10)在管壁外侧活动输气口(5-8)上下两端的设定位置设置阻尼密封圈,并与外套直管(5-7)活动套接;同时,活动内管(5-10)上端通过连接件(1-16)与输气操作杆(1-14)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口鼻扣罩(1-9)与齿间咬合块(1-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16)设置在外套直管(5-7)外侧,并从固定斜管(1-8)两侧向下延伸与口鼻扣罩(1-9)固定连接,同时,上端固定连接输气操作杆(1-14);所述输气操作杆(1-14)设置杠头和直杆,其直杆穿过呼吸面罩(1-7)并活动连接,直杆向下延伸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所述口鼻扣罩(1-9)与活动内管(5-10)固定连接,外侧设定部位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同时,口鼻扣罩(1-9)还在底部边缘设置一圈弹性护圈(1-10);所述齿间咬合块(1-11)采用弹性软质材料,设置为椭圆形中空扁筒状,上端与活动内管(5-10)固定连接为一体,在与活动内管(5-10)的连接部位和其上下贯穿的中空内壁设定位置设置多个外通气口(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按压板(1-4)的套接孔a内设置阻尼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气囊(2-2)外部设置布袋,可容纳包裹折叠收藏的呼吸面罩(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立杆(1-2)进气口a(2-1)在一组施救操作中的设定总进气量,大于该组施救操作实际所需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计数提示器(9-1)自动记录活动按压板(1-4)的按压次数,达到设定数值,即启动蜂鸣器(9-2)发出语音提示;超出设定时长,活动按压板(1-4)没有操作动作,计数提示器(9-1)计数自动归零,下次操作重新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面罩(1-7)采用透明材料,并设置松紧式固定扣带(1-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横管接头(1-5)与呼吸面罩(1-7)固定连接的延伸部分,设置为呼吸面罩(1-7)的操作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输气操作杆(1-14)的直杆部分外套复位弹簧(1-15),复位弹簧(1-15)上端与呼吸面罩(1-7)内侧固定连接,下端与连接件(1-16)固定连接,操作停止,自动回弹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盒式垫枕(1-13)通过内凹镶嵌的套袋把手(1-12)可拉出敞口套袋,外翻敞口套袋并蒙住按压护罩(1-3),可将整个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套住,并通过袋口位置设置的子母贴,锁扣收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面罩(1-7)设置成人型和儿童型两种型号,并可脱卸连接软管(5-5)进行调换。
CN201720672791.1U 2017-06-12 2017-06-12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19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2791.1U CN208319664U (zh) 2017-06-12 2017-06-12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2791.1U CN208319664U (zh) 2017-06-12 2017-06-12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9664U true CN20831966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279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19664U (zh) 2017-06-12 2017-06-12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9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34A (zh) * 2019-02-21 2019-04-16 李文芳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34A (zh) * 2019-02-21 2019-04-16 李文芳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
CN109621134B (zh) * 2019-02-21 2021-04-13 李文芳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4796U (zh) 一种医用呼吸训练器
CN102247269A (zh) 抢救面罩
CN203417389U (zh) 一种抢救面罩
CN208319664U (zh)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CN105056360A (zh) 带有辅助发声阀功能可冲洗可吸痰防误吸的气切插管
CN107050602A (zh)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急救便携按压器
CN108853943A (zh) 一种人体呼吸训练设备及呼吸训练反馈方法
CN108654014A (zh) 成人型简易呼吸训练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97210B (zh) 兼容上升式和下降式风箱呼吸回路的麻醉系统
CN219148860U (zh) 一种抢救用呼吸装置
CN109431776B (zh)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
CN207101600U (zh) 急诊室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15025779U (zh) 一种声乐呼吸换气训练器
CN105056358A (zh) 人工呼吸机
CN210494823U (zh) 一种急诊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09751851U (zh) 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
CN211188197U (zh)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
CN209187839U (zh) 体验式吸入面罩
CN113750471A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肺部呼吸训练装置
CN209378229U (zh) 一种充气式人工呼吸装置
CN208710725U (zh) 一种急救用大通量简易呼吸器
CN206026838U (zh) 具有振动排痰功能的无创通气面罩
CN214260554U (zh) 一种气管呼吸训练装置
CN213220185U (zh) 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
CN212393948U (zh) 一种用于快速安装口鼻套的口罩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