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7073U -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7073U
CN208317073U CN201821066176.7U CN201821066176U CN208317073U CN 208317073 U CN208317073 U CN 208317073U CN 201821066176 U CN201821066176 U CN 201821066176U CN 208317073 U CN208317073 U CN 208317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in
capacitor
circui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61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0661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7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7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70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包括MCU电路、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人体感应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均与MCU电路连接,MCU电路与LED驱动电路连接;光感应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光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可调电阻R6、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实现光感应、声音感应和人体感应功能,再通过MCU电路控制LED驱动电路内的发光管进行照明,功能全,节约了不必要用电损耗,电路新颖。

Description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光感应智能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人眼通过吸收物体反射光,在视网膜成像来辨别物体,当夜晚光线暗下来,人眼不能看清物体,白天应用的正常亮度在夜晚忽然工作会伤及人的眼睛,特别是婴幼儿和老人,而婴幼儿和老人是夜晚最需要照顾的群体,同时,世界电力20%用于照明,传统的照明,只有开和关的两个状态,不能对环境判断,即使白天阳光充足也会持续利用电力发光,而到了晚上,突然发光,强光会刺激人的眼睛,造成损失。为了避免不必要用电损耗可以为人类节约能源,所以需要一款可以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本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具有通过光感应、声音感应和人体感应来控制发光管进行照明的功能,可以节约不必要用电损耗,功能全,电路新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包括MCU电路、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人体感应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均与MCU电路连接,所述MCU电路与所述LED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光感应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光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可调电阻R6、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集成电路U1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6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6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6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均连接有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采用芯片LM39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声音感应电路包括喇叭N1、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集成电路U2,所述喇叭N1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喇叭N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集成电路U2的引脚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7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7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7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8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均连接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采用芯片LM39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热释电传感器PIR1、处理芯片BISS0001和稳压芯片7133-1,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16的一端和电容C8的正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4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9连接有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敏二极管CD1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0连接有电阻R2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1和引脚8均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2连接有可调电阻R22的一固定引脚、可调电阻R22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22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有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有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9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容C9的正极,所述电容C9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6,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1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5,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3的正极,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5的一端,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接地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光敏二极管CD1的另一端、电容C13的负极、电容C1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7均连接地线,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6连接有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有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5和电容C17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4连接有电阻R29的一固定引脚、电阻R29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3连接有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9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30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连接有跳线帽JP1的引脚2,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3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有电容C18的正极,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1、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负极和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2连接有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MCU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MCU电路包括芯片MC30P30、电容C19和电阻R31,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3与声音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8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7与人体感应电路内的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6与光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5与LED驱动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芯片SL8731和发光管LED1,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2分别连接有电阻R32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和MOS管Q2的S极,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4分别连接有电阻R33的一端和MOS管Q2的G极,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5连接有MCU电路内的芯片MC30P30的引脚5和电阻R36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有发光管LED1的负极、电容C21的一端和电阻R37的一端,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电阻R36的另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电容C21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实现光感应、声音感应和人体感应功能,从而通过MCU电路控制LED驱动电路内的发光管进行照明,节约了不必要用电损耗,功能全,电路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感应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声音感应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感应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MCU电路和LED驱动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包括MCU电路、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人体感应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均与MCU电路连接,所述MCU电路与所述LED驱动电路连接。
参见图2,所述光感应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光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可调电阻R6、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集成电路U1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6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6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6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均连接有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采用芯片LM393。
光感应电路的电路原理:外部供电VCC给芯片LM393和整个电路提供输入电压,范围在3-36V ,C1是电源输入滤波电容;R6是可调电阻器,通过调整阻值,IN 输出电压是1V;光敏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分压电路,当光敏电阻R1接受到光之后,电阻变小,V(AC)=VCC *光敏R1 /(光敏R1 +R2),当V(AC)<V(IN) (1V),光感应输入输出低电平,发送信号到MCU电路,C2是V(AC)输入滤波电容,其中V(AC)表示图2中AC的电压值,V(IN)表示图2中IN的电压值,D1是电源指示LED,供电显示,R3是限流电阻,D2是工作信号LED,光敏电阻R1工作后,发光提示,R5是OUT信号上拉电阻,图2中P1为连接器,连接器P1的引脚1(AC)为光敏电阻分压信号,连接器P1的引脚2为光感应输入,接收到光之后,输出低电平,平时是高电平,连接器P1的引脚3(GND)接地,连接器P1的引脚4(VCC)为整个电路供电电源,图2中集成电路U1采用芯片LM393,芯片LM393的引脚1(光感应输入)用于连接MCU电路内的芯片MC30P30,判定是否有光,芯片LM393的引脚2用于连接分压电路1V,芯片LM393的引脚3用于连接光敏电阻变化分压电压,芯片LM393的引脚8用于连接3-36V 范围输入,芯片LM393的引脚4接地。
参见图3,所述声音感应电路包括喇叭N1、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集成电路U2,所述喇叭N1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喇叭N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集成电路U2的引脚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7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7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7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8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均连接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采用芯片LM393。
参见图3,声音感应电路的电路原理:外部供电VCC给芯片LM393和整个电路提供输入电压,范围在3-36V ,C6是电源输入滤波电容,R7是可调电阻器,通过调整阻值,IN 输出电压是1V;喇叭N1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此信号是交流信号,通过C4隔直后驱动三极管Q1,C5是声音电信号滤波电容,R11和R14分压给三极管Q1提供直流电位,此时Q1工作在放大状态,当声音信号变强,由此产生的电信号够强,Q1的Vc电位高于1V,声音感应输入变成低电平给MC30P30;R13是Q1的分压电阻,R12是直流驱动电阻;D4是电源指示LED,供电显示,R10是限流电阻;D3是工作信号LED,有声音时,发光提示,R9是限流电阻,R8是OUT信号上拉电阻。图3中P2为连接器,连接器P2的引脚1为声音感应输入,连接器P2的引脚2接地,连接器P2的引脚3接整个电路供电电源,图3中集成电路U2采用芯片LM393,芯片LM393的引脚1(声音感应输入)连接MCU电路内的芯片MC30P30,判定是否有声音;芯片LM393的引脚2用于输入分压电路1V,芯片LM393的引脚3用于输入三极管Q1变化分压电压,芯片LM393的引脚8连接3-36V 范围输入,芯片LM393的引脚4接地。
参见图4,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热释电传感器PIR1、处理芯片BISS0001和稳压芯片7133-1,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16的一端和电容C8的正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4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9连接有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敏二极管CD1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0连接有电阻R2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1和引脚8均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2连接有可调电阻R22的一固定引脚、可调电阻R22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22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有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有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9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容C9的正极,所述电容C9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6,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1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5,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3的正极,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5的一端,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接地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光敏二极管CD1的另一端、电容C13的负极、电容C1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7均连接地线,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6连接有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有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5和电容C17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4连接有电阻R29的一固定引脚、电阻R29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3连接有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9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30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连接有跳线帽JP1的引脚2,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3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有电容C18的正极,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1、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负极和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2连接有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MCU电路连接。
参见图4,人体感应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外部供电VCC给稳压芯片(IC1)7133-1提供输入电压,范围在5-36V,稳压芯片7133-1是固定输出VOUT,输出电压是5V,PIR1是热释电传感器,吸收人体红外信号,输出电信号,BISS0001是信号放大计算逻辑IC,通过外围电路设置,来调整电信号放大倍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1(GND)接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2(VIN)用于输入范围5-36V的电压信号,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VOUT)输出5V,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引脚1(VIN)输入电压范围1-3V,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引脚2用于输出红外信号转电信号,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引脚3(GND)接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A)为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连接跳线帽JP1,当跳线帽JP1的引脚2和引脚1相连,即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导通地线,处理芯片BISS0001可以脉冲工作,每检测一次,都工作,工作时间可以设定;当跳线帽JP1的引脚2和引脚3相连,即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导通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VOUT),处理芯片BISS0001可以持续工作,只要检测到一次,就一直工作。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2(OUT)为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30发送信号到芯片MC30P30,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3(TR)为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4(TC)为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5(ENC)为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6(ENR)为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7接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8(VRF/R)为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9(INH)为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禁止触发;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0(AFI)为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1用于电源输入,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2为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为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4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5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6为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参见图5,所述MCU电路包括芯片MC30P30、电容C19和电阻R31,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3与声音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8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7与人体感应电路内的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6与光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5与LED驱动电路连接。
参见图5,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芯片SL8731和发光管LED1,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2分别连接有电阻R32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和MOS管Q2的S极,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4分别连接有电阻R33的一端和MOS管Q2的G极,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5连接有MCU电路内的芯片MC30P30的引脚5和电阻R36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有发光管LED1的负极、电容C21的一端和电阻R37的一端,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电阻R36的另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电容C21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源。
MCU电路和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工作原理:外部供电VCC给(U4)SL8731的引脚3提供输入电压,范围在5-36V ,SL8731根据MC30P30得PWM信号决定工作状态,PWM高电平,SL8731工作,PWM低电平,SL8731停止工作。SL8731工作后,第4引脚 DRIVE 驱动MOS管Q2, Q2导通后LED1开始工作,R34和R35是电流采样电阻,当R34和R35两端电压超过0.1V,SL8731进入过流保护,停止工作直到R34和R35两端电压低于0.1V,R32和C20是RC滤波电路,消除电流采样信号的杂波,R33是MOS管Q2的泄放电阻,C21和R37组成RC吸收电阻,吸收MOS管Q2的VDS反向电压;MC30P30是8位MCU,根据声音感应输入,人体感应输入,光感应输入信号, 来决定PWM的工作状态,当感应到任一种信号,PWM输出高电平,SL8731工作,驱动MOS管Q2,Q2导通后发光管LED1开始工作。其中SL8731的引脚1接地,SL8731的引脚2用于电流反馈,0.1V保护点,SL8731的引脚3用于电压输入,SL8731的引脚4为驱动输出端,SL8731的引脚5为使能端, 高电平驱动。
参见图6,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工作流程为:1、判断环境光过程:光感应电路内的光敏电阻R1检测周边环境光强度,发送信号到MCU电路进行判断,如果是白天或者周边有亮度的情况下,发光管LED1处于休眠状态,不工作;当没有环境光的时候,发光管LED1工作,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分别检测周边是否有声音和人体感应信号,上传给MCU电路, MCU电路如果接受到声音或者人体感应信号,开始驱动LED工作。反复循环: 当LED1工作1分钟后,MCU电路控制LED1停止工作,反复这个判断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电路、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人体感应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光感应电路、声音感应电路和人体感应电路均与MCU电路连接,所述MCU电路与所述LED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光感应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光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可调电阻R6、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集成电路U1的引脚3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6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6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6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均连接有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采用芯片LM3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感应电路包括喇叭N1、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集成电路U2,所述喇叭N1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喇叭N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5的另一端和集成电路U2的引脚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4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8分别连接电源和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2与可调电阻R7的调节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7的一固定引脚连接地线,所述可调电阻R7的另一固定引脚、电阻R8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均连接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的引脚1与MCU电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2采用芯片LM3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电路包括热释电传感器PIR1、处理芯片BISS0001和稳压芯片7133-1,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16的一端和电容C8的正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4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9连接有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敏二极管CD1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0连接有电阻R2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1和引脚8均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2连接有可调电阻R22的一固定引脚、可调电阻R22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22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有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3连接有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9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容C9的正极,所述电容C9的负极连接有电阻R24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6,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1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5,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3的正极,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5的一端,所述热释电传感器PIR1的接地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光敏二极管CD1的另一端、电容C13的负极、电容C1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和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7均连接地线,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6连接有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有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5和电容C17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4连接有电阻R29的一固定引脚、电阻R29的调节引脚和电容C16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3连接有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9的另一固定引脚连接,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30的一端,所述处理芯片BISS0001的引脚1连接有跳线帽JP1的引脚2,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3与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3连接有电容C18的正极,所述跳线帽JP1的引脚1、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负极和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稳压芯片7133-1的引脚2连接有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有电源,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MCU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电路包括芯片MC30P30、电容C19和电阻R31,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31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3与声音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8连接地线,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7与人体感应电路内的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6与光感应电路内的集成电路U1的引脚1连接,所述芯片MC30P30的引脚5与LED驱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芯片SL8731和发光管LED1,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1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2分别连接有电阻R32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和MOS管Q2的S极,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4分别连接有电阻R33的一端和MOS管Q2的G极,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芯片SL8731的引脚5连接有MCU电路内的芯片MC30P30的引脚5和电阻R36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有发光管LED1的负极、电容C21的一端和电阻R37的一端,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电阻R36的另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电容C21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源。
CN201821066176.7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7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176.7U CN20831707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176.7U CN20831707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7073U true CN208317073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617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707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70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129A (zh) * 2018-07-06 2018-11-06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129A (zh) * 2018-07-06 2018-11-06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95622A1 (zh) 一种led灯的灯光控制系统
CN205025265U (zh) 一种智能窗
CN202261956U (zh) Led照明智能控制装置
CN204090206U (zh) 一种台灯亮度自动调节系统
CN205584567U (zh) 热释能智能led灯电路
CN108770129A (zh)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N208317073U (zh)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N203338002U (zh) 一种智能感应时钟
CN204442808U (zh) 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楼道led照明灯具
CN104540309A (zh) 多功能智能台灯
CN208314064U (zh) 一种数字电源输出电压过压自测试电路
CN107995755A (zh) 室内智能光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92650U (zh) 多功能智能台灯
CN213906995U (zh) 一种多功能自感应台灯
CN206585812U (zh) 一种智能台灯
CN109195252A (zh) 一种led光控灯控制电路
CN201352513Y (zh) 具有感应式指示位置功能的开关
CN204378140U (zh) 一种智能遮阳伞
CN209390409U (zh) 一种led光控灯控制电路
CN207117592U (zh) 一种光电开关
CN218895855U (zh) 一种测温装置
CN206617352U (zh) 一种卫生间照明灯换气扇自动控制系统
CN105228322A (zh) 一种儿童专用护眼led台灯控制器
CN109287054A (zh) 智能小夜灯
CN206361597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