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5062U -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5062U
CN208315062U CN201721649333.2U CN201721649333U CN208315062U CN 208315062 U CN208315062 U CN 208315062U CN 201721649333 U CN201721649333 U CN 201721649333U CN 208315062 U CN208315062 U CN 208315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floor module
cylinder
build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93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林
朱浪涛
杨红
王亮
刘桂花
张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6493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5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5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50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包括底板和N个楼层模块,N个楼层模块从下往上逐层堆设,最下层的楼层模块与底板固定连接,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逐层堆设的楼层模块类似多层建筑模型,对底板施加类似地震横波的外力后,楼层模块将发生侧向移动,形变墙板会随之发生扭曲形变,从而方便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地震波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作用,撤销外力后在人工介入下可将形变墙板恢复原貌,方便下次模拟观察。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能够造成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的动力反应,可有效的减轻地震带来的结构损害,减少结构为抗震而投入的大量费用,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建筑隔震减震是一项重要的结构减灾措施。就目前而言的减震方式主要有:橡胶支座隔震、摇摆式支座隔震、不倒翁式隔震房屋、阻尼器、消能支撑等,建筑基础隔震是一项有效的减震措施。设计具有一定抗震强度的建筑基础隔震装置后需要模拟检验其隔震效果,目前还没有一款配合建筑基础隔震装置使用的建筑物地震破坏力演示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关键在于:包括底板和N个楼层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个所述楼层模块从下往上逐层堆设,最下层的所述楼层模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楼层模块包括至少三根竖向设置的柱体,相邻所述柱体的顶端之间水平连接有横梁,相邻所述柱体之间设置有形变墙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逐层堆设的楼层模块类似高楼建筑,将该模型安装在隔震装置上后,对底板施加类似地震波的外力后,楼层模块将发生侧向移动,形变墙板会随之发生扭曲形变,从而方便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地震波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作用,并由此检验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
上述形变墙板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分布的形变条,所述形变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形变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柱体连接。采用此方案多个平行设置的形变条构成形变墙板,地震波对不同高度、位置的形变条产生的不同破坏将会在各个形变条上体现出来。
上述形变条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形变块,所有所述形变块之间经同一根柔性连接带连接,所述柔性连接带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柱体连接。采用此方式在地震波的作用下,一根柔性连接带上串联的多个形变块将会发生不同大小的侧移,从而方便人们直观观察地震破坏力,而撤销外力后在人工介入下可将形变条恢复原貌,方便下次模拟观察。
相邻所述形变块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上,以及最外侧的形变块与对应的所述柱体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上分别设有隔离珠。采用此方案通过隔离珠将各个形变块隔离开来,一方面预留出一定的形变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相邻的形变块之间过度摩擦。
上述柱体的顶端设有接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对应的接头连接;最下方的所述楼层模块的柱体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上一层的楼层模块的柱体下端与下一层的接头连接。采用此方案模拟过程中分隔横杆受力后可能会被从接头内拔出即相当于模拟建筑骨架的断裂,外力撤销后可将分隔横杆重新插回对应的接头内以备下次使用。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逐层堆设的楼层模块类似多层建筑模型,对底板施加类似地震横波的外力后,楼层模块将发生侧向移动,形变墙板会随之发生扭曲形变,从而方便人们直观地观察到地震波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作用,撤销外力后在人工介入下可将形变墙板恢复原貌,方便下次模拟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m部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包括底板1和N个楼层模块2,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个所述楼层模块2从下往上逐层堆设,最下层的所述楼层模块2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楼层模块2包括四根竖向设置的柱体201,四根所述柱体201围成矩形框架状,相邻所述柱体201之间设置有形变墙板203,相邻所述柱体201的顶端之间水平连接有横梁3。
所述形变墙板203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分布的形变条,所述形变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形变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连接,所述形变条又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形变块203a,所有所述形变块203a之间经同一根柔性连接带203b串联,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连接,为更预留出更大的形变空间,相邻所述形变块203a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上,以及最外侧的形变块203a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上分别设有隔离珠203c。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柱体201的顶端设有接头4,所述横梁3的端部与对应的接头4连接,最下方的所述楼层模块2的柱体20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上一层的楼层模块2的柱体201下端与下一层的接头4连接,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软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N个楼层模块(2),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个所述楼层模块(2)从下往上逐层堆设,最下层的所述楼层模块(2)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楼层模块(2)包括至少三根竖向设置的柱体(201),相邻所述柱体(201)的顶端之间水平连接有横梁(3),相邻所述柱体(201)之间设置有形变墙板(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墙板(203)包括至少两个竖向分布的形变条,所述形变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形变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条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形变块(203a),所有所述形变块(203a)之间经同一根柔性连接带(203b)连接,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形变块(203a)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上,以及最外侧的形变块(203a)与对应的所述柱体(201)之间的所述柔性连接带(203b)上分别设有隔离珠(203c)。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01)的顶端设有接头(4),所述横梁(3)的端部与对应的接头(4)连接;
最下方的所述楼层模块(2)的柱体(20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上一层的楼层模块(2)的柱体(201)下端与下一层的接头(4)连接。
CN201721649333.2U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5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333.2U CN208315062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333.2U CN208315062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5062U true CN208315062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31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933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5062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5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0859B (zh) 三向刚性加载冲击地压真三轴模拟试验装置
CN104315079B (zh) 包含弹簧阻尼导杆装置的三向隔震台座
CN105317135B (zh) 一种古建木构架榫卯节点摩擦阻尼器
CN106930589B (zh) 具有竖向大位移隔震的三向隔震装置
CN103883008A (zh) 一种剪切耗能型隔震层限位装置
CN204590297U (zh) 一种多维粘弹性减隔震装置
CN202936903U (zh) 一种三向隔震控制装置
CN106910410A (zh) 一种模拟高空坠物打击的设备
CN101769015A (zh)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机构
CN208315062U (zh) 一种模拟地震中建筑物形变的演示模型
CN107784917B (zh) 一种模拟建筑物隔震的演示装置
CN208569992U (zh) 一种具有教学演示功能的建筑物隔震模拟系统
CN211603171U (zh) 模拟活动断层对隧道损伤机理研究的试验装置
CN108269479A (zh) 一种浅基础地基破坏的模拟装置
CN208315061U (zh) 一种模拟建筑物隔震的教学用具
CN208137571U (zh) 一种地震应急逃生舱
CN206800174U (zh) 一种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的软碰撞防护装置
CN107933956A (zh) 一种测试无人机高速状态下抗撞击能力的无人机测试装置
CN110409677A (zh) 一种幕墙用内置固定装置
CN204200941U (zh) 一种混联式多级减震架
CN207108159U (zh) 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
Gong et al. Shaking table test on the failure of OLF1000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coupling effect of transmission lines
CN204457744U (zh) 伽马测井仪探头抗震结构
CN207302466U (zh) 一种用于采煤教学的工作面假顶
CN107833519A (zh) 一种模拟现代建筑物隔震的仿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