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0017U -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0017U
CN208310017U CN201820370268.8U CN201820370268U CN208310017U CN 208310017 U CN208310017 U CN 208310017U CN 201820370268 U CN201820370268 U CN 201820370268U CN 208310017 U CN208310017 U CN 208310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ther board
photovoltaic
longitudinal
intermediate supports
briqu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02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浩
李红军
俞正明
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02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0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0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0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包括:沿顺坡向设置的顺坡气楼、若干个光伏子组件和导水结构;导水结构包括沿顺坡向延展的纵向导水板,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的横向导水板,第一方向与顺坡向垂直;光伏子组件的光伏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的第一承托部;横向导水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光伏板的接触处的下方,且横向导水板与纵向导水板相通;顺坡气楼设置于光伏子组件的旁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集采光、透气、防渗、光伏一体的新型BIPV,使得光伏屋顶的采光、通风、遮雨良好,保证了良好的居住环境,降低了用户能耗,进而提高了BIPV用户体验,为国家推动有关绿色建筑政策提供了新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系统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背景技术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Photovoltaic))应运而生。
目前,常规的工业建筑光伏屋顶是将光伏组件铺设在屋顶彩钢板上部,或者直接铺设在屋顶檩条上,导致出现屋顶不具备采光和通气功能;且由于光伏组件直接平铺于屋顶,导致建筑漏水隐患多,使其性价比大大降低,并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阻碍了国家有关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广。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提供了一种集采光、透气、防渗、光伏一体的新型BIPV,使得光伏屋顶的采光性能、通风系统、遮雨性能良好,在保证用户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用户能耗,进而大大提高了BIPV用户体验,为国家推动有关绿色建筑政策提供了新动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包括:
沿顺坡向设置的顺坡气楼、若干个光伏子组件和导水结构;
所述导水结构包括沿顺坡向延展的纵向导水板,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的横向导水板,第一方向与顺坡向垂直;
所述光伏子组件的光伏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纵向导水板的第一承托部;
所述横向导水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光伏板的接触处的下方,且所述横向导水板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相通;
所述顺坡气楼设置于所述光伏子组件的旁侧。
本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集采光、透气、防渗、光伏一体的新型BIPV,使得光伏屋顶的采光性能、通风系统、遮雨性能良好,在保证用户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用户能耗,进而大大提高了BIPV用户体验,为国家推动有关绿色建筑政策提供了新动力。更优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导水板来承重光伏板,使得纵向导水板即集水、引流、导水、承重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本BIPV的搭建结构、步骤、时间,进而简化了搭建过程,保证施工工期,同时降低了搭建成本,大大提高了本BIPV的性价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纵向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侧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均为槽状结构;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沿第一方向分别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所述第一延展边形成所述第一承托部。
本技术方案中,W型结构的设计,使得纵向导水板不仅具有承重功能,还具有导流作用,即中间支撑部可将屋面(即光伏板的上表面)的间隙(光伏板与纵向导水板之间的间隙)向屋内渗漏的雨水导向左侧支撑部或右支撑部的槽内,进而流向屋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侧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第五边和第六边;且所述第五边形成封闭端,所述第六边靠近所述中间支撑部设置;所述第四边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所述第二延展边形成用于承托所述纵向导水板的第二承托部;和/或,所述横向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底面和第二侧壁,所述底面形成所述横向导水板的封闭端;所述横向导水板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光伏板设置;所述底面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使得所述横向导水板卡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纵向导水板,所述横向导水板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相通。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延展边的设置加大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之间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本技术方案中,横向导水板通过其两端的卡边卡设在第四边上,无需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缩短了本BIPV的搭建过程,简化了搭建过程,保证了施工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压块和连接件;所述压块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压块倒扣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使得所述光伏板夹设于所述压块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或,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压块和连接件;所述压块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压块倒扣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使得所述光伏板夹设于所述压块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之间设有平垫。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光伏组件与导水结构连接的紧固性,通过压块和连接件来保证屋面的平整度和美感。
本技术方案中,平垫的设置使得压块与纵向导水板的刚性接触变成柔性接触,大大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且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的贴合性、紧固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伏板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设有纵向密封条;和/或,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光伏板沿第一方向的接触处夹设有横向密封条;和/或,所述顺坡气楼包括透气采光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透气采光组件一侧的连接部为阶梯状结构,并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的外形相适配。
本技术方案中,密封条的设置不仅使得相邻的两个部件由刚性接触变成柔性接触,大大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且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的贴合性、紧固性和牢固性;进而降低屋面的渗水率,使得纵向导水板和横向导水板趋于小结构化设计,进而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本BIPV的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并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檩条;所述纵向导水板与所述檩条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屋檐结构,所述屋檐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展的U形结构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纵向导水板远离屋脊一侧的端部的下方;和/或,还包括屋脊检修结构,所述屋脊检修结构包括检修板、过渡板和连接组件;多个所述检修板沿第一方向依次盖设于所述纵向导水板靠近屋脊一侧的端部;所述过渡板盖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检修板的接触处,且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检修板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屋檐结构的设置,使得从纵向导水板流出的雨水流出屋面的相对两侧,而屋面其它位置不渗漏雨水,方便了竖直方向的导水管的布置和集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导水板,包括:
所述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
所述左侧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均为槽状结构;
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
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
本技术方案中,W型结构的设计,使得纵向导水板不仅具有承重功能,还具有导流作用,即中间支撑部可将屋面(即光伏板的上表面)的间隙(光伏板与纵向导水板之间的间隙)向屋内渗漏的雨水导向左侧支撑部或右支撑部的槽内,进而流向屋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侧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第五边和第六边;且所述第五边形成封闭端,所述第六边靠近所述中间支撑部设置;所述第四边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延展边的设置加大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之间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导水板,包括:
所述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底面和第二侧壁,所述底面形成所述导水板的封闭端;
所述底面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
本技术方案中,横向导水板通过其两端的卡边卡设在第四边上,无需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缩短了本BIPV的搭建过程,简化了搭建过程,保证了施工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集采光、透气、防渗、光伏一体的新型BIPV,使得光伏屋顶的采光性能、通风性能、遮雨性能良好,在保证用户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用户能耗,进而大大提高了BIPV用户体验,为国家推动有关绿色建筑政策提供了新动力。更优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导水板来承重光伏板,使得纵向导水板即集水、引流、导水、承重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本BIPV的搭建结构、步骤、时间,进而简化了搭建过程,保证施工工期,同时降低了搭建成本,大大提高了本BIPV的性价比。
2、本实用新型中,W型结构的设计,使得纵向导水板不仅具有承重功能,还具有导流作用,即中间支撑部可将屋面(即光伏板的上表面)的间隙(光伏板与纵向导水板之间的间隙)向屋内渗漏的雨水导向左侧支撑部或右支撑部的槽内,进而流向屋檐。更优的,第二延展边的设置加大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纵向导水板与横向导水板之间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光伏板与导水结构的一种布置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中的3-2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中的3-1是图3中的3-2的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中的3-3是图3中的3-2的右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纵向导水板的连接处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屋脊检修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7是检修板的连接构造;
图8是图7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9是屋檐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屋檐结构的W型槽封口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顺坡气楼与光伏组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导水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导水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密封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密封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顺坡气楼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顺坡气楼,11.透气采光组件,111.拉条,112.采光板,113.第一侧封板,114.第二侧封板,115.天沟,116.侧切,12.彩钢板,121.阶梯状结构,13.盖板,21.光伏子组件,211.光伏板,212.压块,2121.卡槽,2122.齿状面,2123.安装孔,213.第一连接件,31.纵向导水板,311.纵向密封条,3111.锯齿面,3112.接触面,312.上W型槽拼接件,313.下W型槽拼接件,314.W型槽拼接块,315.第一胶条,316.左支撑部,3161.第四边,3162.第五边,3163.第六边,3164.第二延展边,317.中间支撑部,3171.第一边,3172.第二边,3173.第三边,3174.第一延展边,318.右支撑部,32.横向导水板,321.横向密封条,3211.第一直边,3212.第二直边,3213.倒刺,3214.通孔,322.底面,323.第一侧壁,324.第二侧壁,325.第一卡边,326.第二卡边,327.第一引流边,328.第二引流边,4.支撑结构,41.支撑组件,42.檩条,5.屋檐结构,51.假组件,52.挡水板,53.W型槽封口板,531.第一封板,532.第二封板,54.导水槽,6.屋脊检修结构,61.检修板,62.过渡板,631.工型件,632.第二连接件,633.第三侧封板,634.止滑块,635.密封胶垫,636.第二胶条,637.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文中,上、下、左和右是指所描述的附图的上下左右,并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包括:沿顺坡向设置的顺坡气楼1、若干个光伏子组件21和导水结构;导水结构包括沿顺坡向延展的纵向导水板31,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的横向导水板32,第一方向与顺坡向垂直;光伏子组件21的光伏板211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第一承托部;横向导水板32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光伏板211的接触处的下方,且横向导水板32与纵向导水板31相通;顺坡气楼1设置于光伏子组件21的旁侧。在实际应用中,纵向导水板31盛接沿顺坡向的相邻两个光伏板211的接触处渗漏的雨水;横向导水板32盛接沿与顺坡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的相邻两个光伏板211的接触处渗漏的雨水;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的防雨性能优良,避免发生渗水、漏水等不良现象;更优的,由于顺坡气楼1的设置,使得屋顶的透光、透气性能优良,使得屋顶的自然光可通过顺坡气楼1照亮屋内环境,从而加大屋内自然光照亮的比率,大大降低了屋内照明所需投入的成本,降低建筑采光成本;且通过顺坡气楼1屋内外的大气可很好的完成交换,使得屋内的污染空气可通过顺坡气楼1排出;而室外新风可通过顺坡气楼1流向屋内环境;大大改善现有的BIPV的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舒适的环境;更优的,光伏组件还可为本BIPV提供室内环境的采光、生活用水、电等的提供,从而大大优化了BIPV居住环境,为国家推动绿色建筑提供了动力。
值得指出的是,顺坡气楼1的个数与布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设置于顺坡气楼1旁侧的光伏子组件21的光伏板211的大小、数量、阵列形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且任意两个光伏子组件21的光伏板211的数量、阵列方式可相同或不同。如当屋顶为单坡屋顶时,则顺坡气流沿顺坡向依次排布有至少一个;且间隔设置在多个光伏子组件21之间;也可同时至少两个顺坡气流相邻排布,且相邻两个顺坡气楼1之间不设置光伏子组件21;当屋顶为双坡屋顶时,且布置方式可与上述单坡屋顶的相同或类似,至于三坡屋顶或五坡屋顶等均可借鉴上述方式进行排布,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组件41,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并铺设于支撑组件41上方的檩条42;纵向导水板31与檩条42连接。优选地,檩条42为C型钢,其中纵向导水板31搭建于檩条42的上方并与檩条42固接;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屋脊检修结构6,屋脊检修结构6包括检修板61、过渡板62和连接组件;多个检修板61沿第一方向依次盖设于纵向导水板31靠近屋脊一侧的端部;过渡板62盖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检修板61的接触处,且过渡板62通过连接组件与检修板61连接。其中两个开口相对设置的檩条42构成了检修板61的支撑结构4,且检修板61通过工型件631固定于该两个檩条42上,即工型件631固设于该两个檩条42上,而检修板61通过第三连接件637固设于工型件631上;优选地,检修板61为U形结构,且其开口端朝向工型件631设置,使得工型件631收容于检修板61的内部空间;进一步优选地,检修板61与光伏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侧封板633,且第三侧封板633对应用于纵向导水板31贯穿的孔;且第三侧封板633为括弧结构,使得检修板61上的雨水可以很好的导流至光伏板211上。
优选地,检修板6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检修板61依次首尾连接,相邻两个检修板61的接触处盖设有U型构造的过渡板62,且过渡板62通过第二连接件632固设于检修板61上,优选地,检修板61与过渡板62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胶条636,使得过渡板62故预先通过第二胶条636固设于检修板61后在通过第二连接件632进一步进行加固处理。进一步优选地,检修板61与工型件631之间设有密封胶垫635;优选地,为了提高光伏板211与屋脊的密封胶垫635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光伏板211和密封胶垫635之间卡接有U型止滑块634,且该止滑块634靠近开口一侧逐渐渐扩,使得光伏板211靠近屋脊一侧的侧壁与密封胶垫635收容于止滑块634的内部空间。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还包括屋檐结构5,屋檐结构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展的U形结构的导水槽54;导水槽54设于纵向导水板31远离屋脊一侧的端部的下方。这样,导水槽54可盛接由纵向倒水板引流而下的雨水,进而进行汇聚后导流至屋顶左右两侧,使得导水槽54内的水可通过设置于建筑两侧的水管流向地面或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本屋顶出现滴水现象。进一步优选地,屋檐结构5还包括与光伏子组件21承接的假组件51,进一步优选地,假组件51铺设于纵向导水板31的上方,并与光伏子组件21沿顺坡向过渡承接,加固光伏子组件21于屋顶的连接性能。优选地,假组件51与导水槽54之间设有挡水板52,且纵向导水板31靠近屋檐一侧的端部设有封口板,避免导水槽54内的水出现倒灌现象,从而影响导水槽54的排水性能,并延长纵向导水板31的使用寿命。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顺坡气楼1包括透气采光组件11、以及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板(即彩钢板12);连接板远离透气采光组件11一侧的连接部为阶梯状结构121,并与纵向导水板31的外形相适配。优选地,如图22和23所示,透气采光组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的上方通过呈网状结构的拉条111连接;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的下方与天沟115的下端连接;且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其中天沟115收容于第一侧封板113、第二侧封板114、前盖板和后盖板围设的空间内,且天沟115的上方铺设有采光板112,即采光板112设置于拉条111的下方,优选地,采光板112为弧形板,其躬身靠近拉条111设置;且采光板112不与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的内壁接触,使得第一侧封板113和第二侧封板114均与采光板112之间形成缝隙,从而使得室内外的空气可自由出入,从而完成室内外的换气。优选地,透气采光组件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优选地,连接板间隔设有阶梯状结构121,便于实际铺设过程中对彩钢板12的剪裁,提高连接板与光伏板211的协调性。优选地,为了防止阶梯状结构121与纵向导水板31直接过渡的可靠性(防漏性能等),阶梯状结构121与纵向导水板31之间设有盖板13,且盖板13也为阶梯状的板材结构,并与纵向导水板31的外部轮廓相适配。为了保证天沟115与连接板的良好过渡,天沟115与连接板之间设有侧切116。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光伏板211和第一承托部之间设有纵向密封条311;优选地,纵向密封条311靠近光伏板211一侧的表面为锯齿面3111,而靠近第一承托部一侧的表面为平整的接触面3112,优选地,接触面3112设有背胶,使得在实际安装纵向密封条311时,纵向密封条311可通过背胶直接粘结于第一承托部处,避免光伏板211安装过程中发生纵向密封条311脱落的不良现象,从而提高屋顶的搭建效率。进一步优选地,相邻设置的两个光伏板211沿第一方向的接触处夹设有横向密封条321;优选地,如图17和18所示,横向密封条321为T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边3211和第二直边3212,且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直边3211突起于光伏板211的上表面,而第二直边3212夹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光伏板211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二直边3212为中空结构,即第二直边3212沿顺坡向设有通孔3214,而第二直边3212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外侧壁开有倒刺3213。倒刺3213的存在可以降低光伏板211接触处的间隙,并使雨水尽可能的于光伏板211的上表面流动,从而降低本BIPV的渗水、漏水概率,进而降低横向导水板32的型材大小,降低成本;而通孔3214的设置提高相邻光伏板211的密封贴合,进而降低两者的接触处的间隙。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或五的基础上,纵向导水板31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316、中间支撑部317和右支撑部318;左侧支撑部和右支撑部318均为槽状结构;中间支撑部317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3171、第二边3172和第三边3173,且第二边3172形成中间支撑部317的封闭端;第一边3171和第三边3173沿第一方向分别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3174,第一延展边3174形成第一承托部。在实际应用中,中间支撑部317的截面形状也可为实心构造,只是这样会浪费纵向导水板31的材料而已,但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优选地,左侧支撑部和右支撑部318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3161、第五边3162和第六边3163;且第五边3162形成封闭端,第六边3163靠近中间支撑部317设置;第四边3161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3164,第二延展边3164形成用于承托纵向导水板31的第二承托部。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个纵向导水板31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檩条42之上,而光伏板211承托于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第一承托部,即光伏板211左侧的侧壁承托于左侧纵向导水板31的右侧的第一承托部;光伏板211右侧的侧壁承托于右侧纵向导水板31的左侧的第一承托部;而横向导水板32则放置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第二承托部,即横向导水板32左侧的端部承托于左侧纵向导水板31的右侧的第二承托部;横向导水板32右侧的端部承托于左侧纵向导水板31的左侧的第二承托部;使得横向导水板32内雨水可流向纵向导水板31,从而实现相邻光伏板211间的接触处的雨水的排放。由于,中间支撑部317为中空结构,所以,封口板为W型槽封口板53,呈T型结构,包括第一封板531和第二封板532。
在实施例七中,如图15和16所示,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横向导水板32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323、底面322和第二侧壁324,底面322形成所述横向导水板32的封闭端;横向导水板32的开口端朝向光伏板211设置;底面322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325和第二卡边326,使得横向导水板32卡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横向导水板32与纵向导水板31相通。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位于横向导水板32的右侧的第一卡边325卡在位于右侧的纵向导水板31的第二承托部的内壁;位于横向导水板32的左侧的第二卡边326卡在位于左侧的纵向导水板31的第二承托部的内壁;优选地,第一侧壁323远离底面322的端部朝外延展有第一引流边327;第二侧壁324远离底面322的端部朝外延展有第二引流边328;优选地,底面322的中心线与相邻两个光伏板211的接触处对应,即横向导水板32位于相邻两个光伏板211的接触处的正下方。优选地,第一承托部的高度大于第二承托部的高度,使得横向导水板32的底面322与光伏板211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便于雨水的引流与光伏板211的安装,且横向导流板不参与光伏板211的支撑。
在实施例八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六或七的基础上,光伏组件还包括压块212和第一连接件213;压块212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压块212倒扣于中间支撑部317的外侧;连接件连接压块212和中间支撑部317,使得光伏板211夹设于压块212和第一承托部之间;优选地,压块212设置于四个相邻设置的光伏板211的上方,由于实际安装过程中,中间支撑部317的第二边3172突起于光伏板211的上方,使得第二边3172收容于压块212的U型结构形成的卡槽2121内;优选地,压块212对应横向密封条321的位置开有槽,压块212靠近光伏板211一侧的端面为齿状面2122,且U型结构的封闭端开有安装孔2123,当压块212压合于光伏板211的上方时,第一连接件213可贯穿安装孔2123从而实现压块212与纵向导水板31的固定安装。
在实施例九中,如图1-2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的基础上,当屋顶坡面的坡面较短时,则纵向导水板31可为一根即可进行铺设,但当屋顶坡面的坡面较长时,如果纵向导水板31只有一根时,纵向导水板31过长不利于运输和搭建,因此,此时沿顺坡向铺设的纵向导水板31需要由多个结构相同的纵向导水板31拼接形成,但为了保证沿顺坡向的多个纵向导水板31之间对接的对应性和无缝拼接(若无法实现无缝拼接则会出现漏水、渗水现象),因此,如图4所示,当沿顺坡向的相邻两个纵向导水板31进行无缝拼接时,可通过上拼接件、下拼接件、拼接块、第四连接件对两者进行无缝拼接,且上拼接件的形状与纵向导水板31的上部外轮廓相适配;下拼接件的形状与纵向导水板31的下部外轮廓相适配;拼接块与与其接触的部件(上拼接件或下拼接件)的外轮廓相适配;在实际应用中,将上拼接件贴合在该两个沿顺坡先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接触处的上方,将下拼接件贴合在该两个沿顺坡先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接触处的下方,且上拼接件和下拼接件对应设置;然后将拼接块贴合至与之接触的部件,最后通过第四连接件将拼接块、上拼接件、纵向导水板31、下拼接件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无缝拼接,优选地,上拼接件和下拼接件为板状结构,且沿顺坡向延展有一定长度;优选地,上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以及下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均设有第一胶条315,从而增强上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以及下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顺坡而下的雨水不会流向接触处而导致渗水或漏水现象。当纵向导水板31为W型结构时,则上拼接件为上W型槽拼接件312,下拼接件为下W型槽拼接件313,拼接块为W型槽拼接块314。
在实施例十中,如图4、13和14所示,一种导水板,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纵向导水板31,其中,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316、中间支撑部317和右支撑部318;左侧支撑部和右支撑部318均为槽状结构;中间支撑部317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3171、第二边3172和第三边3173,且第二边3172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317的封闭端;第一边3171和第三边3173均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3174。优选地,左侧支撑部和右支撑部318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3161、第五边3162和第六边3163;且第五边3162形成封闭端,第六边3163靠近中间支撑部317设置;第四边3161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3164。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延展边3174的高度大于第二延展边3164的高度。
在实际应用中,当屋顶坡面的坡面较短时,则纵向导水板31可为一根即可进行铺设,但当屋顶坡面的坡面较长时,如果纵向导水板31只有一根时,纵向导水板31过长不利于运输和搭建,因此,此时沿顺坡向铺设的纵向导水板31需要由多个结构相同的纵向导水板31拼接形成,但为了保证沿顺坡向的多个纵向导水板31之间对接的对应性和无缝拼接(若无法实现无缝拼接则会出现漏水、渗水现象),因此,如图4所示,当沿顺坡向的相邻两个纵向导水板31进行无缝拼接时,可通过上拼接件、下拼接件、拼接块、第四连接件对两者进行无缝拼接,且上拼接件的形状与纵向导水板31的上部外轮廓相适配;下拼接件的形状与纵向导水板31的下部外轮廓相适配;拼接块与与其接触的部件(上拼接件或下拼接件)的外轮廓相适配;在实际应用中,将上拼接件贴合在该两个沿顺坡先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接触处的上方,将下拼接件贴合在该两个沿顺坡先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接触处的下方,且上拼接件和下拼接件对应设置;然后将拼接块贴合至与之接触的部件,最后通过第四连接件将拼接块、上拼接件、纵向导水板31、下拼接件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两个纵向导水板31的无缝拼接,优选地,上拼接件和下拼接件为板状结构,且沿顺坡向延展有一定长度;优选地,上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以及下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均设有第一胶条315,从而增强上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以及下拼接件和纵向导水板31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顺坡而下的雨水不会流向接触处而导致渗水或漏水现象。当纵向导水板31为W型结构时,则上拼接件为上W型槽拼接件312,下拼接件为下W型槽拼接件313,拼接块为W型槽拼接块314。
在实施例十一中,如图15和16所示,一种导水板,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横向导水板32,其中,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323、底面322和第二侧壁324,底面322形成导水板的封闭端;底面322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325和第二卡边326。优选地,第一侧壁323远离底面322的端部朝外延展有第一引流边327;第二侧壁324远离底面322的端部朝外延展有第二引流边328。
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顺坡向设置的顺坡气楼、若干个光伏子组件和导水结构;
所述导水结构包括沿顺坡向延展的纵向导水板,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的横向导水板,第一方向与顺坡向垂直;
所述光伏子组件的光伏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纵向导水板的第一承托部;
所述横向导水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光伏板的接触处的下方,且所述横向导水板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相通;
所述顺坡气楼设置于所述光伏子组件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
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均为槽状结构;
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
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沿第一方向分别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所述第一延展边形成所述第一承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第五边和第六边;且所述第五边形成封闭端,所述第六边靠近所述中间支撑部设置;
所述第四边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所述第二延展边形成用于承托所述纵向导水板的第二承托部;
和/或,
所述横向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底面和第二侧壁,所述底面形成所述横向导水板的封闭端;所述横向导水板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光伏板设置;
所述底面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使得所述横向导水板卡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纵向导水板,所述横向导水板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子组件还包括压块和连接件;
所述压块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压块倒扣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外侧;
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使得所述光伏板夹设于所述压块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
或,
所述光伏子组件还包括压块和连接件;
所述压块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所述压块倒扣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外侧;
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使得所述光伏板夹设于所述压块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
所述压块和所述中间支撑部之间设有平垫。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板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之间设有纵向密封条;
和/或,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光伏板沿第一方向的接触处夹设有横向密封条;
和/或,
所述顺坡气楼包括透气采光组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光伏子组件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透气采光组件一侧的连接部为阶梯状结构,并与所述纵向导水板的外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并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檩条;
所述纵向导水板与所述檩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屋檐结构,所述屋檐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展的U形结构的导水槽;
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纵向导水板远离屋脊一侧的端部的下方;
和/或,
屋脊检修结构,所述屋脊检修结构包括检修板、过渡板和连接组件;
多个所述检修板沿第一方向依次盖设于所述纵向导水板靠近屋脊一侧的端部;
所述过渡板盖设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检修板的接触处,且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检修板连接。
8.一种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的导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W型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左支撑部、中间支撑部和右支撑部;
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均为槽状结构;
所述中间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且所述第二边形成所述中间支撑部的封闭端;
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均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一延展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撑部和所述右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均为U型槽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边、第五边和第六边;且所述第五边形成封闭端,所述第六边靠近所述中间支撑部设置;
所述第四边沿第一方向朝外延展有第二延展边。
10.一种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的导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水板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底面和第二侧壁,所述底面形成所述导水板的封闭端;
所述底面的两端分别朝下延展有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
CN201820370268.8U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Active CN208310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0268.8U CN208310017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0268.8U CN208310017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0017U true CN208310017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0268.8U Active CN208310017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00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81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宁波市广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玻光伏板屋顶安装结构
CN113914531A (zh) * 2021-11-30 2022-01-11 嘉兴市中法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bipv光伏屋面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81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宁波市广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玻光伏板屋顶安装结构
CN110752817B (zh) * 2019-10-29 2022-08-05 宁波市广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玻光伏板屋顶安装结构
CN113914531A (zh) * 2021-11-30 2022-01-11 嘉兴市中法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bipv光伏屋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6709U (zh) 工业厂房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发电系统
CN205742781U (zh) 一种防漏水的光伏屋顶结构
CN208310017U (zh) 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
CN210316266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CN210067243U (zh) 一种屋顶结构
CN205100441U (zh) 一种内排水采光顶幕墙系统
CN210316243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用密封橡胶条
CN109981034A (zh) 一种压块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
CN114508203B (zh) 一种bipv光伏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597898U (zh) 一种新型屋面防水结构
CN203347082U (zh) 一种能结构排水的节能采光顶
CN212295836U (zh) 一种通风性好的钢结构厂房
CN107246113A (zh) 一种通风性好的屋顶建筑瓦
CN208782755U (zh) 一种防水太阳能屋顶光伏装置
CN220336274U (zh) 一种金属屋面用的导水槽
CN219316208U (zh) 一种排水性能好的并列风道式通风天窗
CN101294438B (zh) 采光气楼
CN219011659U (zh) 一种采光充足的并列风道式通风气楼
CN220080550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双曲屋面结构
CN219794441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CN216893181U (zh) 一种铝合金新型防水支架
CN215888997U (zh) 一种bipv屋顶排水系统
CN21031626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纵向连接结构
CN210658889U (zh)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点式顺坡气楼端头分水器的防水结构
CN220080531U (zh) 一种生态屋顶绿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