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
背景技术
气膜靠内外气压差来支撑整个。由于材料的柔性和固有的有效性和弧形的体形,没有受弯、受扭和受压的构件;气膜在发生火灾时,气膜的膜层在高温下会被烧毁,形成孔洞,造成气体的大量泄漏,导致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的,导致发生坍塌。
由此,在气膜上设置预防火灾发生和及时消灭火情的消防或者消防设备尤为重要,而目前的气膜缺乏类似的消防或消防设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包括气膜、防火层和弹性层;所述气膜的内部上侧设有稳定层,稳定层上设有交叉排列的三角凸起,稳定层的下侧设有防火层,防火层的下侧设有架构层,架构层上设有竖向支柱和横向支柱,架构层的下侧设有弹性层,弹性层上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弹性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火层为复合阻燃层;复合阻燃层包括内膜材层依次向外设置的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和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角凸起为锥形三角凸起,且锥形三角凸起交叉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支柱和横向支柱采用纵横交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凸起顶端与架构层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适用于多种气膜场合,稳定层的下侧设有防火层,防火层为复合阻燃层;复合阻燃层包括自所述内膜材层依次向外设置的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和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进而起到阻燃的作用,在火情发生时,可以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三角凸起为锥形三角凸起,且锥形三角凸起交叉排列,利用三角形特有的稳定性对外层气膜起到稳定保护的作用,竖向支柱和横向支柱采用纵横交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交织成网状,对整体气到良好的支撑和延展作用,弹性凸起顶端与架构层相互接触,进一步确保架构层的稳定,对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稳定层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架构层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中弹性层的示意图。
图中:1-气膜、2-稳定层、3-防火层、4-架构层、5-弹性层、6-三角凸起、7-竖向支柱、8-横向支柱、9-弹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包括气膜1、防火层3和弹性层5;所述气膜1的内部上侧设有稳定层2,稳定层2上设有交叉排列的三角凸起6,稳定层2的下侧设有防火层3,防火层3的下侧设有架构层4,架构层4上设有竖向支柱7和横向支柱8,架构层4的下侧设有弹性层5,弹性层5上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弹性凸起9。
所述防火层3为复合阻燃层;复合阻燃层包括内膜材层依次向外设置的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和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
所述三角凸起6为锥形三角凸起,且锥形三角凸起交叉排列。
所述竖向支柱7和横向支柱8采用纵横交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
所述弹性凸起9顶端与架构层4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的防火气膜,本装置适用于多种气膜场合,稳定层2的下侧设有防火层3,防火层3为复合阻燃层;复合阻燃层包括自所述内膜材层依次向外设置的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和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进而起到阻燃的作用,在火情发生时,可以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三角凸起6为锥形三角凸起,且锥形三角凸起交叉排列,利用三角形特有的稳定性对外层气膜起到稳定保护的作用,竖向支柱7和横向支柱8采用纵横交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交织成网状,对整体气到良好的支撑和延展作用,弹性凸起9顶端与架构层4相互接触,进一步确保架构层4的稳定,对层4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