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7120U -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7120U
CN208287120U CN201720851903.XU CN201720851903U CN208287120U CN 208287120 U CN208287120 U CN 208287120U CN 201720851903 U CN201720851903 U CN 201720851903U CN 208287120 U CN208287120 U CN 208287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rotection main
improved device
postoperative care
buff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519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村
王一村
江辉
邓展涛
赵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Command PLA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Command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Command PLA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Command PLA
Priority to CN2017208519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7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7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7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舒适度好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包括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呈环状,且其具有一个开口,所述防护主体的开口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防护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所述防护主体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所述防护主体套于患者骨折处后,所述缓冲部挤压患者骨折处;所述防护主体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通过连接部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环状的大小,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另外,防护主体的多层结构、以及防护主体内侧的缓冲部,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护人员对患者骨折处手术后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其加以固定,当患者骨折处加固后,需要避免其受到外力的作用造成再次损伤,因此,通常将患者骨折处层层包裹,这种护理方式一方面操作繁琐,另一方面患者的舒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舒适度好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包括:
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呈环状,且其具有一个开口,所述防护主体的开口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防护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所述防护主体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所述防护主体套于患者骨折处后,所述缓冲部挤压患者骨折处;
所述防护主体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主体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以及复合于所述棉质层内侧的聚氯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为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主体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
进一步的,沿所述防护主体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缓冲部,所述加固板固定于相邻两列所述缓冲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缓冲部和加固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通过连接部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环状的大小,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另外,防护主体的多层结构、以及防护主体内侧的缓冲部,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损伤,同时,防护主体内部的缓冲部在挤压患者骨折处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舒适度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主体;2、缓冲部;3、加固板;4、棉质层;5、聚氯乙烯层;6、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包括:
防护主体1,防护主体1呈环状,且其具有一个开口,防护主体1的开口设置有连接部件,防护主体1通过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防护主体1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2,防护主体1套于患者骨折处后,缓冲部2挤压患者骨折处;其中,防护主体1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防护主体1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4、以及复合于棉质层4内侧的聚氯乙烯层5。其中,缓冲部2为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舒适感好的护理改良装置,其主要操作部位为上述的防护主体1,防护主体1呈环状,上面设置了一个开口,利用连接部件可以将其展开成为长方形结构,操作时,只需将其贴靠患者骨折处,然后利用连接部件固定即可。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可以选用魔术贴。而在穿戴时,防护主体1内侧的缓冲部2可以对骨折部位起到保护作用。这样设计,防护主体1外层的棉质层4和内侧的缓冲部2,双重缓冲下可以避免外力的影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防护主体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3。
其中,上述方案中沿防护主体1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缓冲部2,加固板3固定于相邻两列缓冲部2之间。
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缓冲部2之间间隔设置了加固板3,其中,每三至四个缓冲部2组合成一列,相邻两列缓冲部2之间均固定了一个加固板3。另外,防护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6,防护罩6覆盖缓冲部2和加固板3。为了让装置使用寿命更长,本实施例在防护主体1的内侧设计了一层防护罩6,一般可以采用棉质材料,厚度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将缓冲部2和加固板3都用防护罩6覆盖,一方面可以再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以让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通过连接部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1环状的大小,适用于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另外,防护主体1的多层结构、以及防护主体1内侧的缓冲部2,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损伤,同时,防护主体1内部的缓冲部2在挤压患者骨折处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舒适度更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主体(1),所述防护主体(1)呈环状,且其具有一个开口,所述防护主体(1)的开口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防护主体(1)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所述防护主体(1)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2),所述防护主体(1)套于患者骨折处后,所述缓冲部(2)挤压患者骨折处;
所述防护主体(1)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1)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4)、以及复合于所述棉质层(4)内侧的聚氯乙烯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为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护主体(1)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缓冲部(2),所述加固板(3)固定于相邻两列所述缓冲部(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覆盖所述缓冲部(2)和加固板(3)。
CN201720851903.XU 2017-07-13 2017-07-13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Active CN208287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1903.XU CN208287120U (zh) 2017-07-13 2017-07-13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1903.XU CN208287120U (zh) 2017-07-13 2017-07-13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7120U true CN208287120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69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51903.XU Active CN208287120U (zh) 2017-07-13 2017-07-13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7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0778U (zh)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03693871U (zh) 新型骨科护理用夹板
CN208287120U (zh)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CN206659981U (zh) 一种手臂骨折护理装置
CN204170168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管固定带
CN204581536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支撑装置
CN202459617U (zh) 护理输液贴
CN202637329U (zh) 精神科患者专用约束床
CN207898577U (zh) 一种医用约束带
CN201640510U (zh) 一种改进型传染病护理防护罩
CN204863665U (zh) 耳部术后防护罩
CN102920036A (zh) 一种新生儿抱被
CN207506691U (zh) 医用耳廓保护套
CN207041614U (zh) 一种手指式可抽拉手部固定套
CN215131169U (zh) 一种可视化肢体保护套
CN201676040U (zh) 儿科面部术后防护面罩
CN203694320U (zh) 气管套管固定装置
CN103386160A (zh)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
CN203169381U (zh) 烦躁及躁动病人床上约束带
CN206809509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CN208659699U (zh) 放射检查用耳套
CN202342366U (zh) 一种改进型外科护理防护罩
CN203915692U (zh) 呼吸机固定头套
CN209172625U (zh) 一种前臂固定装置
CN201775037U (zh) 手术病人用披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