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5187U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电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85187U CN208285187U CN201820809754.5U CN201820809754U CN208285187U CN 208285187 U CN208285187 U CN 208285187U CN 201820809754 U CN201820809754 U CN 201820809754U CN 208285187 U CN208285187 U CN 208285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module
- permanent magnet
- electric switch
- electricity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发电开关技术领域,提供了自发电开关,包括底座;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电模块具有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枢轴连接,所述运动模块可相对所述静止模块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所述运动模块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按键,所述按键压覆所述发电模块设置,按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体,且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键和运动模块上分别设置同极性相对的永磁体来产生永磁驱动,驱动所述运动模块运动,进而产生感应电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发电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电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普及,少用电池和采用无电池的技术解决方案被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源无线开关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电源开关的新式开关。这种开关无需使用电池,无需连接电源线。主要有两种,一种动能开关,只需您手指轻轻按下开关的按键产生的机械能,就可自动转换为电能,从而控制灯具、空调、电视机等多种电器设备;一种是靠吸收光能的光伏发电做到无源无线。无源无线开关的每个按键,都可以随意配置或更换控制方式。而不同于传统电源开关,在安装后,其开启和关闭方式即被固定,不可更改。例如:在无源无线开关上,您可设置按第一次按"上"按键,开灯;第二次按"上"按键,关灯;第三次按"上"按键,开灯;第四次按"上"按键关灯,这种循环开关灯模式。也可设置按"上"按键开灯;按"下"按键关灯,这种传统的开关灯模式。还可设置按住某一个按键不放开灯,一旦松开,立即关灯。
现有的自发电开关装置中,通常在永磁组件上安装弹片作为蓄能部件,工作时,驱动件按压弹片使其发生形变,待弹片形变到一定程度后,弹片再带动永磁组件一起运动,使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压。然而,弹片通常比较薄弱,经驱动件多次按压后可能会造成弹片损坏,进而会影响自发开关装置的正常使用。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的自发电开关装置通常在永磁组件上安装有弹片作为蓄能部件,弹片的设置给生产加工带来一定复杂度,而且弹片通常比较薄弱,经多次按压后可能会造成弹片损坏,进而会影响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开关,包括:底座;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枢轴连接,所述运动模块可相对所述静止模块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所述运动模块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永磁体;
按键,所述按键压覆所述发电模块设置,按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体,且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运动模块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三永磁体,所述按键的第二端相应地设置有第四永磁体,且所述第四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运动模块上设有永磁组件,所述静止模块上设有线圈组件;或者,所述运动模块上设有线圈组件,所述静止模块上设有永磁组件。
优选的,还包括按键框,所述按键框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按键的外侧。
优选的,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
优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之间预设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发电模块相匹配的区域,以便安装一个或多个发电模块,且对应每个发电模块分别设置相应的按键。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按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卡扣,所述按键通过卡扣卡接在所述转轴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使得所述按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按键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卡扣,所述按键的转轴卡接在所述卡扣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使得所述按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置一个或多个,对应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扣,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卡扣等高设置,呈直线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其发电模块上无需设置弹片来蓄能,而是通过在按键和运动模块上分别设置同极性相对的永磁体来产生永磁驱动,使得在自发电开关工作时,按键与运动模块之间形成一推动磁力的蓄力过程,驱动所述运动模块相对所述静止模块运动,进而产生感应电压。这种结构无需设置弹片作为蓄能部件,降低了生产加工的复杂度,节约成本,且不容易造成按压过程中的器件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的爆炸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自发电开关的BB’方向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发电模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转动件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发电模块的立体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按键的立体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底座的立体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发电开关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开关,其适用于各种自发电应用场景,例如自发电门铃开关、自发电报警器开关、自发电点灯开关等等,如图1-图3所示,自发电开关包括:底座1;发电模块2,所述发电模块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包括转动件21、永磁组件22和线圈组件23。其中,转动件21和永磁组件22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运动模块,线圈组件23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静止模块,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之间枢轴连接。所述永磁组件22固定在所述转动件21上,使得所述转动件21可带动所述永磁组件22相对所述线圈组件23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其中,所述转动件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61;按键3,所述按键3压覆所述发电模块2设置,按键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底座1转动,所述按键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体62,且所述第二永磁体62与所述第一永磁体61同极性相对设置。在工作时,使用者按压按键3,按键3上的第二永磁体62通过相互排斥的作用力驱动第一永磁体61,进而带动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运动产生感应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变换的实施例中,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的相对关系是可以互换的。即,运动模块上设有线圈组件,静止模块上设有永磁组件,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枢轴连接,线圈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在工作时,使用者按压按键,按键上的第二永磁体通过相互排斥的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一永磁体,进而带动线圈组件相对永磁组件运动产生感应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发电开关中,其发电模块上无需设置弹片来蓄能,而是通过在按键和运动模块上分别设置同极性相对的永磁体来产生永磁驱动,使得在自发电开关工作时,按键与运动模块之间形成一推动磁力的蓄力过程,驱动所述运动模块相对所述静止模块运动,进而产生感应电压。这种结构无需设置弹片作为蓄能部件,降低了生产加工的复杂度,节约成本,且不容易造成按压过程中的器件损坏。
以下以转动件21和永磁组件22构成运动模块,线圈组件23构成静止模块的实施例为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参见图3和图6,转动件2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61,按键3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体61同极性相对的第二永磁体62,由第二永磁体62通过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对第一永磁体61产生永磁驱动;而转动件21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永磁体63,相应地,在按键3底部右端还设置有与第三永磁体63同极性相对的第四永磁体64,由第四永磁体64通过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对第三永磁体63产生永磁驱动。在此种实施方式中,发电模块2通过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的来回摆动,带来线圈中磁通量方向的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压,更具体的工作过程后续将详细描述。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存在一种可变换的实现方案,转动件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按键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的第二永磁体,按压按键的左端时由第二永磁体通过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对第一永磁体产生永磁驱动,进而带动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而转动件的右端设置有横杆,横杆用于接收外部驱动力,按键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向下突出的驱动件,且驱动件压覆设置在横杆上,则按压按键的右端时,由驱动件为横杆提供按压驱动,推动横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永磁组件相对线圈组件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
进一步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电开关除底座1、发电模块2和按键3外,还包括PCB板4和按键框5,PCB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按键3下方,PCB板4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按键框5卡接固定在底座1上,并恰好套接在按键3的外侧,可对按键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按键框5在设计时可与按键3的颜色相同,从而提升使用者的视觉感受。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模块2中,永磁组件22包括一对第一导磁片221以及设置在一对第一导磁片221之间的永磁体222,线圈组件23包括导磁件231以及导磁件231上卷绕的感应线圈232。其中,转动件21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导磁片221的形状、尺寸相耦合的卡槽212,则永磁组件22的一对第一导磁片221可恰好安装固定在转动件21左端的卡槽212内;转动件21的左右两端之间预留有放置线圈组件23的空间,在转动件21的靠近左右中轴线位置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安装轴213,线圈组件23外侧相应地设置有两个与安装轴213相匹配的轴孔,则两个安装轴213分别套接在两个轴孔内,使转动件21与线圈组件23实现枢轴连接。如此一来,发电模块2整体形成一个跷跷板式的结构,两个安装轴213即为“跷跷板”的固定点,转动件21的左右两端可作为“跷跷板”的两个力臂。在永磁驱动作用下转动件21可围绕安装轴213转动,进而带动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运动,具体为一对第一导磁片221分别与导磁件231左端的上下表面接触,通过磁通量方向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压。其中,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左、右均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3活动安装在底座1上,也形成一个跷跷板式的结构。具体如图7和图8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转轴11,按键3底部设置有与转轴11相匹配的卡扣32,按键3通过卡扣32卡接在转轴11上;其中,为了保证安装的灵活和方便,转轴11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对应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扣32,转轴11与卡扣32一一对应卡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7和图8中,以设置4个卡扣32和4个转轴11为例进行说明,且4个卡扣32等距等高设置,呈直线排列,依次设置在靠近按键3的左右中轴线位置处。如此一来,按键3也形成了一个跷跷板式的结构,转轴11即为“跷跷板”的固定点,按键3的左右两端可作为“跷跷板”的两个力臂,如图3。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存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在按键3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转轴,底座1上设置有与一个或多个转轴一一对应的卡扣,按键3的转轴卡接在卡扣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使得按键3可绕转轴转动。具体的设置方式及数量与上述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5,在转动件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211,两个安装槽211可左右对称设置,分别用于安装卡接第一永磁体61和第三永磁体63,且第一永磁体61优选的位于第一导磁片221以左,如图3和图6。如图7,在按键3的底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套31,左右两个安装套31分别用于安装容纳第二永磁体62和第四永磁体64,第二永磁体62与第一永磁体61同极性相对,第三永磁体63与第四永磁体64同极性相对。其中,初始状态下,第一永磁体61与第二永磁体62之间,以及第三永磁体63与第四永磁体64之间均预设有间距,以便向下按压按键3时,第一永磁体61或第三永磁体63逐步储蓄动能并最终释放,进一步表现为提高永磁组件22相对于线圈组件23的运动速度,其产生相同磁通量变化量所用的时间减少,最终提高发电量。
结合上述结构,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发电开关的永磁驱动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按压按键3的左端时,第一永磁体61逐步储蓄动能并最终释放,实现向下的运动,进而带动转动件21运动,最终带动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运动,此时上方的第一导磁片221向下运动与导磁件231左端的上表面接触,下方的第一导磁片221向下运动逐渐远离导磁件231左端的下表面,产生感应电压。同理,当按压按键3的右端时,第三永磁体63逐步储蓄动能并最终释放,实现向下的运动,进而带动转动件21运动,最终带动永磁组件22相对线圈组件23运动,此时下方的第一导磁片221向上运动与导磁件231左端的下表面接触,上方的第一导磁片221向上运动逐渐远离导磁件231左端的上表面,产生感应电压,具体原理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如此一来,按压按键3的左右两端均可驱动发电模块2发电,同时,两次按压还可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发电模块2相匹配的区域,以便安装一个或多个发电模块2,且对应每个发电模块2分别设置相应的按键3。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上预留设置三个可安装发电模块2的区域,则将来可在底座1安装三个发电模块2,扩充为三按键开关,此时对应的按键结构如图9所示。为了安装方便,底座1上的3个转轴11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安装区域之间,如图8,以便在安装和卡接时互不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和转轴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此处不予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和静止模块枢轴连接,所述运动模块可相对所述静止模块运动以产生感应电压,所述运动模块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
按键,所述按键压覆所述发电模块设置,按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并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永磁体,且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块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三永磁体,所述按键的第二端相应地设置有第四永磁体,且所述第四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同极性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块上设有永磁组件,所述静止模块上设有线圈组件;或者,所述运动模块上设有线圈组件,所述静止模块上设有永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框,所述按键框安装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按键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之间预设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发电模块相匹配的区域,以便安装一个或多个发电模块,且对应每个发电模块分别设置相应的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按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卡扣,所述按键通过卡扣卡接在所述转轴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使得所述按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卡扣,所述按键的转轴卡接在所述卡扣上形成跷跷板式结构,使得所述按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任一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一个或多个,对应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扣,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卡扣等高设置,呈直线排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09754.5U CN208285187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09754.5U CN208285187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85187U true CN208285187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0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09754.5U Active CN208285187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851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3811A (zh) * | 2022-04-14 | 2022-07-22 | 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发电开关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20809754.5U patent/CN2082851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3811A (zh) * | 2022-04-14 | 2022-07-22 | 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发电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84413U (zh)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
CN208580675U (zh)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
US11552664B2 (en) | Apparatus for self-generating power and wireless switch applying same | |
CN208285187U (zh)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
CN208424165U (zh) | 一种发电组件和自发电开关 | |
US11552665B2 (en) | Apparatus for self-generating power with two magnets at two ends and wireless switch using same | |
CN106961198A (zh) | 微型磁感应发电装置 | |
CN20509541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1185162Y (zh) | 一种控制用磁保持继电器 | |
CN208315474U (zh) |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3125813U (zh) | 拨动式发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6349309U (zh) | 磁保持节能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 |
CN207282420U (zh)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 |
CN109610953A (zh) | 一种加工中心配电柜永磁铁门锁配合装置 | |
CN214591085U (zh) | 一种单边接触型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 |
CN111048937B (zh) | 一种基于多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网关设备 | |
CN205723336U (zh) | 非接触式安全型电路开关装置 | |
CN104595826A (zh) | 一种照明装置 | |
CN204857593U (zh) | 大触头开距的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1830536U (zh) | 一种新型按压发电模块 | |
CN111817527A (zh) | 拨动式发电装置及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07338250U (zh) | 一种侧装式继电器 | |
CN208723760U (zh) | 一种按压发电模块 | |
CN106026606B (zh) | 自供电开关 | |
CN214959232U (zh) | 一种带楔形连接结构的拨动式自发电模块及无线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