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3701U - 一种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3701U
CN208283701U CN201820998818.0U CN201820998818U CN208283701U CN 208283701 U CN208283701 U CN 208283701U CN 201820998818 U CN201820998818 U CN 201820998818U CN 208283701 U CN208283701 U CN 208283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polarizing
soft
wi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8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仁祥
黄雪晨
郭南萍
边艳香
刘惠波
杨智文
Original Assigne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8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3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3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3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半球形反光罩和柔光罩,柔光罩设置在反光罩内侧;反光罩和柔光罩之间设有环状的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柔光罩内侧沿同一个圆周均匀设置有940nm红外光光源、第一偏振光光源、UVA紫外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其中第一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与第二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半球形结构的反光罩和柔光罩,并在其上设置了各种光源,可以提供六种光谱的光照条件,在对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图像进行连续拍摄时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光照条件,减少外界其他因素造成的图像差异。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获取面部皮肤图像,进而对图像进行存储、分析,实现面部皮肤肤质无创检测已成为皮肤医学、皮肤美容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图像分析实现面部皮肤肤质无创检测时,其关键在于需要获取充分包含面部皮肤肤质特征的标准化面部皮肤图像。
然而,目前在获取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时,很难在拍摄时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拍摄条件,特别是光照条件。由于使用的相关照明设备不能较好地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光照条件,图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和色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最终的肤质分析结果准确度和重复一致性不佳。而且,这样获取到的面部皮肤图像也不能充分包含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肤质特征,从而依照上述图像处理分析所得到的肤质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皮肤的肤质状况,尤其是处于皮肤基底层的肤质特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获取时,由于使用的相关照明设备不能较好地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光照条件而使图像容易受到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半球形反光罩和柔光罩,所述柔光罩设置在所述反光罩内侧;所述反光罩和所述柔光罩之间设有环状的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所述柔光罩内侧沿同一个圆周均匀设置有940nm红外光光源、第一偏振光光源、UVA紫外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同一类别的光源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标准白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色温为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环状线路板;所述465nm蓝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465nm的LED的环状线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940nm的红外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940nm的窄带通光滤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365nm的UV-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365nm的窄带通光滤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均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起偏镜,其中两个所述起偏镜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起偏镜采用二向色性材料制成的线偏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反光罩采用铝板挤压拉伸成型,表面抛光、镀铬;其中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8mm;所述柔光罩采用白色透明AS材料注塑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柔光罩和所述反光罩的底部位置同轴设有透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还包括光源控制器,所述光源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标准白光光源、所述465nm蓝光光源、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设置了半球形结构的反光罩和柔光罩,并在其上设置了各种光源,提供了标准白光、465nm蓝光、940nm红外光、第一偏振光、UVA紫外光和第二偏振光这六种光谱的光照条件,既可以在对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图像进行连续拍摄时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光照条件,减少外界其他因素造成的图像差异,从而使获取到的面部皮肤图像高度统一,又满足了拍摄需要的不同光照条件的要求,使图像包含较多的皮肤特征。因此,由此获取到的面部皮肤图像不仅使得肤质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一致性,而且能够全面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肤质状况,尤其是处于皮肤基底层的肤质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中反光罩和柔光罩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柔光罩,102、940nm红外光源,103、UVA紫外光源,104、第一偏振光光源,105、第二偏振光光源,106、透光孔;
201、反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半球形反光罩201和柔光罩101,柔光罩101设置在反光罩201内侧;反光罩201和柔光罩101之间设有环状的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柔光罩101内侧沿同一个圆周均匀设置有940nm红外光光源102、第一偏振光光源104、UVA紫外光光源103和第二偏振光光源105,其中第一偏振光光源104的偏振化方向与第二偏振光光源105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半球形的反光罩和柔光罩,形成一个半封闭拍摄物理空间,可以将各个光源发出的光线聚集后均匀投射到被检测对象的面部,为面部皮肤图像获取过程提供了标准化的拍摄条件和环境,可以避免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在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进行拍摄时,将反光罩及柔光罩罩在被检测对象的面部即可。柔光罩前方开口端面的直径不小于35cm,其面积大小以足够容纳成年人面部的正面为宜。
进一步地,由于并非所有的面部皮肤问题均可以在标准白光照明下清晰观察,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提供标准白光和465nm蓝光、940nm红外光、第一偏振光、UVA紫外光和第二偏振光这六种光照条件。在这几种光照条件下获取的面部皮肤图像,能够比较充分地包含面部皮肤肤质特征,能够全面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肤质状况,尤其是处于皮肤基底层的肤质特征。
由于柔光罩采用白色透明AS材料注塑成型,该材料仅可完全透过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因此将标准白光光源、465nm蓝光光源设计成环状,分别安装在反光罩和柔光罩之间,通过柔光罩将直线光线转化为柔和的漫射光,从而更适于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形态和色彩。而其他四种光源则需要设置在柔光罩内侧。
在这六种光照条件下拍摄的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图像包括:被检测对象“睁眼”状态,采用消除红眼方式点燃标准白光光照条件下的面部皮肤图像;被检测对象“闭眼”状态,分别在标准白光、UVA紫外光、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光、940nm红外光以及465nm蓝光这六种光照条件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其中,被检测对象“睁眼”状态下的面部皮肤图像用于人脸面部识别,其他六幅被检测对象“闭眼”状态的面部皮肤图像用于皮肤纹理、颜色、皱纹、粗糙度、水分、油份、色素、毛细血管、毛孔、紫质、荧光反应等指标的分析处理。
具体地,在标准白光光照下,面部皮肤表面的纹理、皱纹、毛孔、粗糙度、水分、油份、美白度等可在所获取的图像上清晰可见,因此基于标准白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纹理、皱纹、毛孔、粗糙度、水分、油份以及皮肤的美白度等特征;
在UVA紫外光光照下,面部皮肤表面的黑色素选择性吸收光线,可以增强它在图像上的显示,面部皮肤表面的紫外斑、紫质、卟啉、油脂等可在所获取的图像上明亮清晰可见,因此基于UVA紫外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紫外斑、紫质、卟啉、油脂等分布及指标;
在940nm红外光光照下,面部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可在所获取的图像上明亮清晰可见,因此基于940nm红外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的病变情况;
在465nm蓝光光照下,面部皮肤表面的荧光残留可在所获取的图像上明亮清晰可见,因此基于465nm蓝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荧光残留物的分布及指标;
在偏振光光照下,面部皮肤表面以下的微细结构和色素可在所获取的图像上明亮清晰可见,因此基于偏振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色素性皮损、皮沟、皮嵴、皮丘、斑点等肤质指标;同时,采用了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应用相应的图像分析技术对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光照下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交叉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视角原因,图1中未示出反光罩、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940nm红外光光源102、第一偏振光光源104、UVA紫外光光源103和第二偏振光光源105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同一类别的光源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当940nm红外光光源、第一偏振光光源、UVA紫外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也设计成环状时,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不仅满足了光照需求,还可以使照射到被检测对象面部每一个部位的光强均匀一致。然而,由于这四种光源均需要与对应的窄带通光滤镜或起偏镜配合使用,而环状的窄带通光滤镜或起偏镜会极大地增加制作成本,且光源设计成环状后会受到柔光罩内空间的限制,过多的环状光源也会阻挡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的光线。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四种光源分别设置了两个,且同一类别的光源以对称方式设置在柔光罩内侧,可以较好地解决各个光源的安装问题,同时还可以达到较佳的光照效果。
为便于设置各个光源,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将柔光罩投影形成一个圆环,并以圆环的中心作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然后在X轴上位于坐标原点两侧的对称位置各设置两个相同的UVA紫外光光源,在Y轴上位于坐标原点两侧的对称位置各设置两个相同的940nm红外光光源,在第一象限内与X轴正方向成45度角并穿越到第三象限的直线上位于坐标原点两侧的对称位置各设置两个相同的第一偏振光光源,在第二象限内与Y轴正方向成45度角并穿越到第四象限的直线上位于坐标原点两侧的对称位置各设置两个相同的第二偏振光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光源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相同,从而确保各个光源均匀设置在柔光罩内侧的同一个圆周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标准白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色温为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环状线路板;465nm蓝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465nm的LED的环状线路板。
本实施例中,将标准白光光源、465nm蓝光光源设计成环状,分别安装在反光罩和柔光罩之间,通过柔光罩将直线光线转化为柔和的漫射光,从而更适于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形态和色彩。
标准白光光源采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色温为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环状线路板,而465nm蓝光光源采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波长为465nm的LED的环状线路板,不仅满足了光照需求,还可以使照射到被检测对象面部每一个部位的光强均匀一致,能够使照明效果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线路板上采用的是LED,其发热量较小,在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拍摄时不会使被检测对象感到不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940nm红外光光源102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940nm的红外LED的方形线路板,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940nm的窄带通光滤镜。
本实施例中,由于940nm红外光无法透过柔光罩,因此将940nm红外光光源设置在了柔光罩内侧。同时,为了满足安装要求,并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基础上使成本尽可能降低,将形成940nm红外光光源的线路板设计成统一规格的方形,再将线路板安装在的ABS材料制成的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并在其开口处安装与940nm红外光光源相对应的中心波长为940nm的窄带通光滤镜,能够进一步滤除偏离中心波长的杂光。
此外,线路板上采用的是LED,其发热量较小,在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拍摄时不会使被检测对象感到不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UVA紫外光光源103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365nm的UV-LED的方形线路板,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365nm的窄带通光滤镜。
本实施例中,由于UVA紫外光无法透过柔光罩,因此将UVA紫外光光源设置在了柔光罩内侧。同时,为了满足安装要求,并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基础上使成本尽可能降低,将形成UVA紫外光光源的线路板设计成统一规格的方形,再将线路板安装在的ABS材料制成的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并在其开口处安装与UVA紫外光光源相对应的中心波长为365nm的窄带通光滤镜,能够进一步滤除偏离中心波长的杂光。
此外,线路板上采用的是LED,其发热量较小,在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拍摄时不会使被检测对象感到不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偏振光光源104和第二偏振光光源105均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方形线路板,线路板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起偏镜,其中两个起偏镜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偏振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发出的线偏振光可以透过柔光罩,经柔光罩后形成的反射光和折射光也仍然为线偏振光,但是其偏振化方向却发生了改变,其改变情况与入射角度以及柔光罩材料的折射系数相关,后续通过对应的检偏镜也无法将其过滤掉而使得在此光照条件下获取到的图像效果不佳。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同样将第一偏振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也设置在了柔光罩内侧。
同时,为了满足安装要求,并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基础上使成本尽可能降低,将形成第一偏振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的线路板分别设计成统一规格的方形,再将线路板安装在的ABS材料制成的壳体内。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并在其开口处安装与第一偏振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相对应的起偏镜,其中两个起偏镜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能够有效提高后续对图像进行分析的准确度。
此外,线路板上采用的是LED,其发热量较小,在对被检测对象的面部皮肤图像进行拍摄时不会使被检测对象感到不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起偏镜采用二向色性材料制成的线偏振片。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起偏镜采用二向色性材料制成的线偏振片。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起偏镜采用圆偏振或椭圆偏振片与采用线偏振片在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采用线偏振片时,整个装置的复杂性和成本都会降低很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反光罩201所述反光罩采用铝板挤压拉伸成型,表面抛光、镀铬;其中铝板的厚度为0.8mm;柔光罩101采用白色透明AS材料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反光罩采用厚度为0.8mm的铝板挤压拉伸成型,表面抛光、镀铬,可以极大地提高各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聚集和反射效果,使最终获取的被检测者的面部皮肤图像上的各种结构明亮清晰可见,有利于后续对图像的分析。
同时,柔光罩采用白色透明AS材料制成,而AS材料可完全透过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还可以将直线光线转化为柔和的漫射光,从而更适于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形态和色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柔光罩101和反光罩201的底部位置同轴设有透光孔106。
本实施例中,柔光罩和反光罩的底部位置还同轴设有透光孔,上述各个光源产生的光线以及经过反射等产生的光线可从该透光孔中穿过,进一步进入用于获取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图像的相机的镜头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光源控制器,光源控制器分别与标准白光光源、465nm蓝光光源、940nm红外光光源102、第一偏振光光源104、UVA紫外光光源103和第二偏振光光源105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光源控制器,可实现用于照明的光源的选择、控制及驱动。光源控制器可进一步与外部的控制设备连接,按照获取不同光照条件下面部皮肤图像的时序,控制设备向光源控制器发出光源选择信号,从而通过光源控制器驱动对应的光源点亮,实现光照条件的自动化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光源控制设备,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依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在照明单元的反光罩和柔光罩以外的位置处,本发明实施例对光源控制器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可以设置半球形结构的反光罩和柔光罩,并在其上设置了各种光源,提供了标准白光、465nm蓝光、940nm红外光、第一偏振光、UVA紫外光和第二偏振光这六种光谱的光照条件,既可以在对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图像进行连续拍摄时提供统一和标准化的光照条件,减少外界其他因素造成的图像差异,从而使获取到的面部皮肤图像高度统一,又满足了拍摄需要的不同光照条件的要求,使图像包含较多的皮肤特征。因此,由此获取到的面部皮肤图像不仅使得肤质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一致性,而且能够全面反映被检测对象面部皮肤的肤质状况,尤其是处于皮肤基底层的肤质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形反光罩和柔光罩,所述柔光罩设置在所述反光罩内侧;所述反光罩和所述柔光罩之间设有环状的标准白光光源和465nm蓝光光源,所述柔光罩内侧沿同一个圆周均匀设置有940nm红外光光源、第一偏振光光源、UVA紫外光光源和第二偏振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同一类别的光源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白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色温为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环状线路板;所述465nm蓝光光源为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465nm的LED的环状线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940nm的红外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940nm的窄带通光滤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波长为365nm的UV-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中心波长为365nm的窄带通光滤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均包括一个均匀布设有至少一个5500K的标准白光LED的方形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分别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出光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起偏镜,其中两个所述起偏镜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镜采用二向色性材料制成的线偏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采用铝板挤压拉伸成型,表面抛光、镀铬;其中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8mm;所述柔光罩采用白色透明AS材料注塑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和所述反光罩的底部位置同轴设有透光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控制器,所述光源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标准白光光源、所述465nm蓝光光源、所述940nm红外光光源、所述第一偏振光光源、所述UVA紫外光光源和所述第二偏振光光源连接。
CN201820998818.0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装置 Active CN208283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818.0U CN20828370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818.0U CN20828370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3701U true CN208283701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69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8818.0U Active CN20828370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3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61297U (zh) 光学传感器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9154959A (zh)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9154961A (zh) 基于利用透镜-针孔模块和其他光学设计的光学成像的lcd屏上光学指纹感测
WO2019161632A1 (en) On-lcd 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ing based on optical imaging with lens-pinhole module and other optical designs
CN110520863A (zh) 利用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对指纹进行三维光学形貌感测
CN109196524A (zh) 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或其他屏幕的设备中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中经由成像透镜和成像针孔的光学成像
CN109791325A (zh) 具有外围任务栏显示区的设备和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lcd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CN109196525A (zh) 在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中拒绝假指纹图案的反欺骗感测
US10321857B2 (en) Field-of-view ocular and facial alignment guides
CN109124575A (zh) 多光谱面部皮肤图像获取装置及系统
CN106993117A (zh) 一种智能移动设备的附加镜头和光照调整系统
CN204988504U (zh) 一种光辐射安全测量装置
CN103037752A (zh) 图像处理装置
TWM575562U (zh) 屏下指紋辨識系統
CN203630791U (zh) 一种图像识别设备
CN203297986U (zh) 应用于计算机视觉的复合照明装置
CN105022979A (zh) 成像系统与补光系统光轴呈夹角设置的图像识读设备
CN104586355A (zh) 测定装置
CN208283701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3308172A (zh) 一种测量视觉阈值的装置与方法
Nakamura et al. Structural color of rock dove's neck feather
CN102645275A (zh) 一种产生对比度和色差观察目标的装置
CN205514543U (zh) 一种高清晰度皮肤病理分析仪
KR102036045B1 (ko) 가변파장의 피부 영상 정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피부질환 진단장치
RU2510965C1 (ru) Экспертно-кримин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видеокомплек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23, Phoenix Fourth Road,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70, No. 23, Phoenix Fourth Road, Kowloon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23, Fenghuang 4th Road, Kowloon Industrial Park,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55 No. 23, Phoenix Fourth Road,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ight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400002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4000024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ight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842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842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ight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RACE MEDICAL & BEAUT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67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