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1775U - 旋转握架 - Google Patents

旋转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1775U
CN208281775U CN201820864411.9U CN201820864411U CN208281775U CN 208281775 U CN208281775 U CN 208281775U CN 201820864411 U CN201820864411 U CN 201820864411U CN 208281775 U CN208281775 U CN 208281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haft
rotating seat
pedest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44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8644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1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1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1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握架,包括底座、黏贴片、旋转座、环体,其中,底座的一面设有转轴部,黏贴片设在底座的另一面,提供将旋转握架连接在一移动装置的背面,旋转座枢设在转轴部上,并以转轴部为轴心转动,且旋转座的周边设有连接部,环体的两端套接在连接部上,使环体以连接部为转动中心,而朝向远离旋转座方向转动,或朝向旋转座方向转动直到贴在底座上,并围绕在旋转座的周边,且底座、旋转座或环体的其中之一以具有磁吸性的材料所制成,使得旋转握架可以被磁性放置架所磁吸。

Description

旋转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握架,具体涉及一种以转轴特性可将移动装置任意变换方向以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旋转握架。
背景技术
现今使用者使用移动通讯装置观看多媒体影音或实时视讯时,由于移动通讯装置本身并不具备站立的结构,因此使用者必须以手握持方式或以特定物品支撑移动通讯装置,使移动通讯装置的荧幕面对自己,以便观看多媒体影音或实时视讯,然而一般多媒体影音或实时视讯的播出约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若以手握持移动通讯装置,除了容易导致使用者手部的不适外,也会限定使用者的姿势,限制了使用者双手的运用,例如使用移动通讯装置进行视讯会议者,需要一边观看荧幕一边键入会议记录,却因为左手或是右手需要握持移动通讯装置,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若随意将移动通讯装置靠置于其他物品上,又可能因碰撞或是放置不稳使得移动通讯装置摔落,造成损坏。
现有技术《具有支撑架之手机护壳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号:M440622),以及现有技术《可收折式手机支撑架》(中国台湾专利号:M424742),是移动通讯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框设有支撑架,以便于移动通讯装置利用支撑架,而可被摆放在桌面上,而现有技术《移动通讯装置之支撑架改良》(中国台湾专利号:M400189),则是透过与移动通讯装置的固定孔结合,而使移动通讯装置透过支撑架支撑移动通讯装置斜立在一平面上。另有现有技术《移动设备配件及具有该配件的移动设备的车辆安装装置》(CN204258796U),是移动设备配件可以黏贴在移动设备的背面,且移动设备配件的环可以调节成多种角度并保持该角度,另外可以利用装配构件与环结合,装配构件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或音讯面板等车辆内驾驶员视线范围中的适当位置。此外,也有现有技术是在移动设备(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背面黏贴一个磁吸贴片,使得移动设备可以借由金属贴面被磁吸式支架所磁吸。
现有技术《具有支撑架之手机护壳结构》及《可收折式手机支撑架》所提供的结构,仅可使手机以一定方式摆放在桌面上(横向摆放或直立摆放),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使用者观看多媒体影音或实时视讯的习惯;现有技术《移动通讯装置之支撑架改良》提供一种可使支臂相对承座作360度的转动,虽可令使用者依据本身观看多媒体影音或实时视讯的习惯,调整移动通讯装置的摆放方式,然而,此现有技术必须在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加工形成具有一固定孔,因此会破坏移动通讯装置的原有结构,故非一良善的设计,再加上此现有技术的结构复杂、零组件繁多,导致元件及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现有技术《移动设备配件及具有该配件的移动设备的车辆安装装置》若使用者忘了携带装配构件,即无法设置在车内,此外,上述的所有现有技术都不适用于磁吸式支架,且磁吸贴片与上述所有专利前案都是以安装在移动装置背面于其重心的位置为佳,但若在前述位置贴上磁吸贴片即占用到现有支撑架或配件的安装位置,反之亦然,故目前支撑架在使用上显然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常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握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可使使用者依据自身观看需求,直接将移动装置借由旋转握架握持于手上,并可以依照使用者习惯自行调整移动装置的摆放方向,或者可以被磁吸在磁吸座上。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握架,包括黏贴片、底座、旋转座及环体,其中黏贴片的一面提供连接在一移动装置的背面,而底座的一面设有转轴部,底座的另一面则连接黏贴片的另一面,而旋转座的一面枢设在转轴部上,旋转座的周边设有连接部,环体套接在连接部上,并围绕在旋转座的周边,且底座、旋转座或环体的其中之一以具有磁吸性的材料所制成,如此,使用者调整旋转座沿着转轴部转动,亦可将环体以连接部为转动轴心,而朝向远离旋转座方向转动,或朝向旋转座方向转动直到贴在底座上,进而让使用者可将移动装置透过旋转握架握持于手上,或者可以依照使用者习惯自行调整移动装置的摆放方向,或者将旋转座贴靠底座时可供被磁吸在磁吸座上。
其中,底座与旋转座之间设有旋转垫片,且底座面对旋转垫片的一面设有第一摩擦部,旋转座面对旋转垫片的一面设有第二摩擦部,当施加转动外力旋转座或底座,可使两者以转轴部为轴心相对转动,当外力释放后,借由第一摩擦部及第二摩擦部在第二旋转垫片产生阻力,保持在当下底座与旋转座的相对位置。
其中,旋转座背对旋转垫片的一面设有一凹槽,凹槽设有嵌合体,嵌合体以具有磁吸性的材料所制成。
其中,黏贴片面对底座的一面为固定式黏胶,而黏贴片面提供黏贴在移动装置的一面,为水洗式黏胶。
其中,连接部设有枢接穿孔,枢接穿孔内设有转轴套,环体表面在接近其两端的位置设有转轴穿孔,并使用枢接转轴穿过其中一个转轴穿孔进入到转轴套中,再穿到另一个转轴穿孔,用以将环体枢接在连接部,当施加外力在环体时,可使环体以枢接转轴为轴心转动,当外力释放后,借由枢接穿孔及枢接转轴在转轴套产生阻力,保持在当下环体的角度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一个或多个优点:
1.使用者将环体朝向远离旋转座的方向移动,即可将手掌上的其中一个手指穿过环体,其他手指则握持于移动装置上,减少握持移动装置不甚掉落的情况。
2.当使用者将环体从旋转座朝向远离旋转座的方向移动,并可转动旋转座,使得移动装置调整摆放在放置面上的摆放角度。
3.当使用者将环体贴靠即可被磁吸在磁吸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握架的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握架的架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握架的另一角度架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握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握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握架放置在磁吸座的示意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底座 1000轴孔 101黏贴片 110转轴部 112第一摩擦部 120旋转座 1202枢接部 1204第二摩擦部 1206凹槽 121连接部 1210枢接穿孔 122转轴套 123枢接转轴 130环体 1300转轴穿孔 140转轴垫片 1400柱体 1402突缘部 150旋转垫片 160嵌合体 2磁吸架3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握架的一实施例的架构图、架构分解图、及另一角度架构分解图,其中包括底座100、黏贴片101、旋转座120、环体130,其中底座100的一面设有转轴部110,旋转座120枢设在转轴部110上,并以转轴部110为轴心转动。转轴部110包括轴孔1000及转轴垫片140,轴孔1000设在底座100中央位置,而转轴垫片140则设有柱体1400及突缘部1402,柱体1400穿过轴孔1000而突出于底座100,而突缘部1402则贴靠在底座100背对旋转座的一面于相邻轴孔1000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座120面对底座100的一面设有枢接部1202,枢接部1202枢接在转轴部110上,进一步地,枢接部1202插接在转轴部110,利用枢接部1202与转轴部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使得旋转座可以以转轴部110为转动轴心进行旋转。再者,旋转座120的周边设有连接部121,环体130的套接在连接部121上,并围绕在旋转座120的周边,使环体130以连接部121为转动中心,而朝向远离旋转座120方向转动,或朝向旋转座120方向转动直到贴在底座100上,且底座100、旋转座120或环体130的其中之一以具有磁吸性的材料所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黏贴片101的一面设在底座100的另一面,黏贴片101的另一面提供将旋转握架可移除式的连接在移动装置3的背面。
综上所述,旋转握架可以有三种使用的模式,其一,旋转握架可以被磁吸架2所磁吸。其二,转动环体130可以将手指插入环体130中并将移动装置3握持在手上。其三,转动环体130及旋转座120可以调整移动装置3摆放在放置面上的摆放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00与旋转座120之间设有旋转垫片150,且底座100面对旋转垫片150的一面设有第一摩擦部112,旋转座120面对旋转垫片150的一面设有第二摩擦部1204,当施加转动外力在旋转座120或底座100,可使两者以转轴部110为轴心相对转动,当外力释放后,借由第一摩擦部112及第二摩擦部1204在旋转垫片150产生阻力,保持在当下底座100与旋转座120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座120背对旋转垫片150的一面设有一凹槽1206,凹槽1206嵌设有嵌合体160,凹槽1206及嵌合体160的形状是相对应的,并且可以是任一几何形状或定制化图样造型。再者,嵌合体160可为以磁吸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所制成者,而底座100、环体130及旋转座则为锌合金所制成,用以减低重量,但并不限于此,亦可为塑胶材料或其他金属或合金所制成。如此,当环体130贴靠在底座100上,嵌合体160的表面高度比环体130表面高度略高(如图1及图4所示),旋转握架可以利用嵌合体160被磁吸在磁吸座2上(如图6所示)。
再者,假若环体130贴靠在底座100上,环体130的表面高度略高旋转座120或嵌合体160(如图5所示)。为了让旋转握架能够有比较稳固的被磁吸效果,此时,底座100、旋转座120及嵌合体160则为锌合金所制成,用以减低重量,但并不限于此,亦可为塑胶材料或其他金属或合金所制成。而环体130则须以磁吸性的材料所制成时,如此,旋转握架即可借由环体130被磁吸在磁吸座2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部121设有枢接穿孔1210,枢接穿孔1210内设有转轴套122,环体130表面在接近其两端的位置设有转轴穿孔1300,并使用枢接转轴123穿过其中一个转轴穿孔1300进入到转轴套122中,再穿到另一个转轴穿孔1300,用以将环体130枢接在连接部121,当施加外力在环体130时,可使环体130以枢接转轴123为轴心转动,当外力释放后,借由枢接穿孔1210及枢接转轴123之间借由转轴套122提供阻力,保持在当下环体130的角度位置。
综上所述,如图3和图6所示,当使用者依照自身观看影音及使用移动装置的习惯,自行调整移动装置摆放的方式时,可先将环体130朝向远离旋转座120的方向转动,使环体130呈现可将使用者的手指套入环体130中的角度,并可以将手掌掌握移动装置,再用以旋转座120将移动装置调整为使用者可观看的最佳方向,或者转动环体130及旋转座120后,将移动装置摆放在放置面(如:桌面)观看;另外,使用者亦可以将旋转握架借由其中具有背磁吸的嵌合体160,固定于磁吸架上,并可依照使用者需求调整至最佳观看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一转轴部;
一旋转座,所述旋转座枢设在所述转轴部上,所述旋转座以所述转轴部为轴心转动,且所述旋转座的周边设有一连接部,且所述旋转座面对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枢接部;
一环体,所述环体围绕于所述旋转座的周边,所述环体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一旋转垫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旋转座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另一面设有黏贴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面对所述旋转垫片的一面设有第一摩擦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面对所述旋转垫片的一面设有第二摩擦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包含轴孔及转轴垫片,其中,所述轴孔设在所述底座中央位置,所述转轴垫片穿过所述轴孔而突出于所述底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枢接在一转轴部上,利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转轴部的转动连接方式,使得所述旋转座得以以所述转轴部为转动轴心进行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以所述连接部为转动中心,以朝向远离所述旋转座方向转动,或朝向所述旋转座方向转动直到贴在所述底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枢接穿孔,所述枢接穿孔内设有转轴套,且所述环体表面接近所述环体的两端的位置设有转轴穿孔,并由所述枢接转轴穿过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穿孔进入到所述转轴套中,再穿到另一个所述转轴穿孔,以将所述环体枢接在所述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贴片的另一面以可移除式的连接在移动装置的背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垫片设有柱体及突缘部,所述柱体穿过所述轴孔而突出于所述底座,而所述突缘部则贴靠在所述底座背对所述旋转座的一面于相邻所述轴孔的位置。
CN201820864411.9U 2018-06-05 2018-06-05 旋转握架 Active CN208281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4411.9U CN208281775U (zh) 2018-06-05 2018-06-05 旋转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4411.9U CN208281775U (zh) 2018-06-05 2018-06-05 旋转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1775U true CN208281775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0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4411.9U Active CN208281775U (zh) 2018-06-05 2018-06-05 旋转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1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5600A (zh) * 2020-03-23 2020-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挂墙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5600A (zh) * 2020-03-23 2020-07-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挂墙结构
CN111365600B (zh) * 2020-03-23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挂墙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786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242716B (zh) 可用作支架的旋转和枢转带夹
CN110200455B (zh) 一种用于手机及平台电脑的支架
CN208281775U (zh) 旋转握架
WO2019016880A1 (ja)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ーの操作支援器具及び操作支援方法
CN203604921U (zh) 多角度电子产品支架
CN201993680U (zh) 多功能ipad保护套
CN204180119U (zh)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
CN205987017U (zh) 一种便携手机保护套支架
CN205847363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5005118U (zh) 一种带角度可调支架并可收纳耳机的手机壳
CN201210777Y (zh) 数码电子产品的夹子
CN109798431B (zh) 一种实现手提支撑双用的显示器支架
CN207543169U (zh) 手机支架
CN205622699U (zh) 多功能指环手机支架
CN207083131U (zh) 多功能自带磁性手机指环支架及引磁片
CN104413983A (zh) 一种设置有视频设备安装架的帽子
CN206251167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多功能手机指环支架
CN207674040U (zh) 一种车载支架
CN208031840U (zh) 一种关节运动护具
US20220136643A1 (en) Multi-axis foldable mobile phone holder
CN208739178U (zh) 一种手机平板支架
CN207022076U (zh) 穿戴装置
CN202739604U (zh) 一种抱枕支座
CN206759529U (zh) 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