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5215U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75215U CN208275215U CN201820617923.5U CN201820617923U CN208275215U CN 208275215 U CN208275215 U CN 208275215U CN 201820617923 U CN201820617923 U CN 201820617923U CN 208275215 U CN208275215 U CN 2082752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chamber
- adsorption tanks
- adsorbent equipment
- adsorbent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涉及电流互感器的技术领域,该CT气室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和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安装于所述CT气室顶部,且所述吸附罐内部的气体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所述吸附罐内放置用于吸附所述CT气室内水分的吸附剂,且所述吸附罐通过安装防爆片进行密封,解决了吸附饱和以及吸附剂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在长期的运行后,存在着设备SF6气体微水严重超标的问题,水分的超标会带来电气强度的显著下降,在气温骤降时,会在绕组表面凝结,发生为闪络现象,甚者发展为燃弧,气体膨胀,内压急剧上升,有着进一步发展为爆炸的风险。
市场上通常通过在CT气室内放置吸附剂、顶部放置防爆片的方法对SF6气体的水含量进行吸附控制,然而,现有技术的吸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吸附剂过早饱和,无法正常吸附:标准剂量的吸附剂应为气体总量的十分之一,而普通电流互感器的吸附剂量仅为正常量的一半,运行段时间后难以满足1000ppm的在运试验标准,导致吸附不到位,微水含量严重超标。
2、吸附剂更换困难:吸附剂放在CT气室最底部,进入空间狭隘,回收旧吸附剂操作难度大,在更换年限内,根本无法正常取出并及时更换,且吸附剂更换需在排尽CT气室内的SF6气体后,进行12小时抽真空,3小时的氮气充气,如此往复三次才能将水汽排尽后才能注入SF6气体,一次缺陷的处理就需要耗费长达五天的停电检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影响用户的供电。
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吸附剂含量且便于更换的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CT气室吸附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附剂饱和以及吸附剂难于更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和吸附罐;
所述吸附罐安装于所述CT气室顶部,且所述吸附罐内部的气体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
所述吸附罐内放置用于吸附所述CT气室内水分的吸附剂,且所述吸附罐通过安装防爆片进行密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吸附罐内部为凹陷设置;
所述凹陷处底部与所述气室相连通,所述凹陷处顶部通过所述防爆片进行密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处底部设置有多个筛孔;
所述吸附罐通过筛孔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相互流通,对所述CT气室内气体的水分进行吸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筛孔与所述防爆片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吸附剂的容纳空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剂的直径大于所述筛孔的孔径,防止所述吸附剂落入所述CT气室内。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罐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CT气室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所述吸附罐安装在所述CT气室顶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罐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防爆片设置有多个第四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四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所述防爆片安装于所述吸附罐顶部并将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进行密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和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安装于所述CT气室顶部,且所述吸附罐内部的气体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CT气室内的SF6气体中本来就含有水分,而且装配工艺在作业过程中无法避免进入水汽,在CT气室内,SF6相对水汽密度较大,内部的水汽会聚积在CT气室内部的上方,将吸附罐设置在CT气室顶部能起到更好的去水汽效果,此外,变电站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酸雨或雨水通过上方顶盖间隙进入法兰面密封槽内,密封圈最先老化失去弹性,水汽也是最先通过上方法兰面进入内部,将吸附罐设置在顶部能够将水汽吸附得更加充分;所述吸附罐内放置用于吸附所述CT气室内水分的吸附剂,且所述吸附罐通过安装防爆片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无需对CT气室进行任何附加改造,仅需在CT气室的顶部安装一个吸附罐,并使吸附罐内和CT气室内的气体互相连通,将防爆片安装在吸附罐上并将吸附罐进行密封,防爆片到了动作压力值也能正常动作,保障设备安全,吸附罐与CT气室分开设置更利于对吸附剂进行直接更换,无需伸进CT气室最底部,也无需对CT气室进行整体换气,不影响客户供电。
此外,由于吸附剂的量为气体总重量的十分之一时能够起到最好的水汽吸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附罐,将吸附剂置于吸附罐中,能够直接提高吸附剂的含量,达到更好的吸附水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附剂饱和以及吸附剂难于更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包括绝缘套管、底座和上述CT气室吸附装置;
所述CT气室底部连接所述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底部通过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包括绝缘套管、底座和上述CT气室吸附装置;所述CT气室底部连接所述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底部通过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吸附装置,因此具有上述CT气室吸附装置具有的一切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的吸附罐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的吸附罐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的防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的CT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吸附罐;110-筛孔;120-第一安装孔;130-第三安装孔;200-CT气室;210-第二安装孔;300-绝缘套管;400-底座;500-防爆片;510-第四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5所示,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200和吸附罐100;吸附罐100安装于CT气室200顶部,且吸附罐100内部的气体与CT气室200内部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CT气室200内的SF6气体中本来就含有水分,而且装配工艺在作业过程中无法避免进入水汽,在CT气室200内,SF6相对水汽密度较大,内部的水汽会聚积在CT气室200内部的上方,将吸附罐100设置在CT气室200顶部能起到更好的去水汽效果,此外,变电站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酸雨或雨水通过上方顶盖间隙进入法兰面密封槽内,密封圈最先老化失去弹性,水汽也是最先通过上方法兰面进入内部,将吸附罐100设置在顶部能够将水汽吸附得更加充分;吸附罐100内放置用于吸附CT气室200内水分的吸附剂,且吸附罐100通过安装防爆片500进行密封;
综上可以得出,本实施例无需对CT气室200进行任何附加改造,仅需在CT气室200的顶部安装一个吸附罐100,并使吸附罐100内和CT气室200内的气体互相连通,将防爆片500安装在吸附罐100上并将吸附罐100进行密封,防爆片500到了动作压力值也能正常动作,保障设备安全,吸附罐100与CT气室200分开设置更利于对吸附剂进行直接更换,无需伸进CT气室200最底部,也无需对CT气室200进行整体换气,不影响客户供电;此外,由于吸附剂的量为气体总重量的十分之一时能够起到最好的水汽吸附效果,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吸附罐100,将吸附剂置于吸附罐100中,能够直接提高吸附剂的含量,达到更好的吸附水汽的效果。
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的CT气室吸附装置各个结构做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考图1-2所示,对于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而言,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均为圆筒状结构,且吸附罐100内部为凹陷设置;凹陷处底部与气室相连通,凹陷处顶部通过防爆片500进行密封。其中,由防爆片500(或防爆片500组件)和夹持器(或支承圈)等零部件组成的非重闭时压力泄放装置。在设定的爆破压力差下,防爆片500两侧压力差达到预设定值时,防爆片500即刻动作(破裂或脱落),并泄放流体介质。
具体地,CT气室200内通入SF6气体,吸附罐100内通入吸附剂,其中SF6气体(即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及优异的灭弧性能。其耐电强度为同一压力下氮气的2.5倍,击穿电压是空气的2.5倍,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是一种优于空气和油之间的新一代超高压绝缘介质材料。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吸附剂一般采用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分子筛等。
进一步地,凹陷处底部设置有多个筛孔110;吸附罐100通过筛孔110与CT气室200内部的气体相互流通,对CT气室200内气体的水分进行吸附。吸附罐100与CT气室200顶部通过筛孔110相连通,起到吸附罐100吸附水汽和连通吸附罐100与CT气室200气压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筛孔110与防爆片50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吸附剂的容纳空间。吸附剂的直径大于筛孔110的孔径,防止吸附剂落入CT气室200内。将吸附剂放置于筛孔110和防爆片500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中,且筛孔110的空间要小于吸附剂的直径,防止吸附剂落入CT气室200内,避免了CT气室200换气的麻烦,需要更换吸附剂的时候,可以直接取下吸附罐100进行更换,提高吸附剂的更换效率。
对于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的连接方式,参照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吸附罐100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20,CT气室200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10,多个第一安装孔120和多个第二安装孔210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吸附罐100安装在CT气室200顶部。
对于吸附罐100和防爆片500的连接方式,参照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吸附罐100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30,防爆片500设置有多个第四安装孔510,多个第三安装孔130和多个第四安装孔510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防爆片500安装于吸附罐100顶部并将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进行密封。
对于更换吸附剂,本实施例主要存在两种实施方式:
方式一
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直接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需要更换吸附剂的时候,直接通过拆卸螺栓即可取下吸附罐100,再打开防爆片500,对内部吸附剂进行更换,提高吸附剂的更换效率。
方式二
吸附罐100和防爆片500直接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需要更换吸附剂的时候,直接通过拆卸螺栓即可取下防爆片500,对内部吸附剂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吸附剂的更换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吸附剂放置在吸附罐100内而非CT气室200内,因此更换吸附剂的时候,无需进入CT气室200内取出吸附剂,回收旧吸附剂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吸附剂的更换效率,而上述两种更换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吸附罐100和CT气室200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具体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包括绝缘套管300、底座400和上述CT气室吸附装置;CT气室200底部连接绝缘套管300,绝缘套管300底部通过底座400放置在地面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包括CT气室吸附装置,因此具有上述CT气室吸附装置具有的一切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还包括其他结构,但均已经作为现有技术公开过,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施例的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施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气室和吸附罐;
所述吸附罐安装于所述CT气室顶部,且所述吸附罐内部的气体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能够相互流通;
所述吸附罐内放置用于吸附所述CT气室内水分的吸附剂,且所述吸附罐通过安装防爆片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吸附罐内部为凹陷设置;
所述凹陷处底部与所述气室相连通,所述凹陷处顶部通过所述防爆片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处底部设置有多个筛孔;
所述吸附罐通过筛孔与所述CT气室内部的气体相互流通,对所述CT气室内气体的水分进行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与所述防爆片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吸附剂的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直径大于所述筛孔的孔径,防止所述吸附剂落入所述CT气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CT气室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所述吸附罐安装在所述CT气室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防爆片设置有多个第四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四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分别对应连接,以将所述防爆片安装于所述吸附罐顶部并将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和所述CT气室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
10.一种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套管、底座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CT气室吸附装置;
所述CT气室底部连接所述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底部通过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17923.5U CN208275215U (zh) | 2018-04-26 | 2018-04-26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17923.5U CN208275215U (zh) | 2018-04-26 | 2018-04-26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75215U true CN208275215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5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17923.5U Active CN208275215U (zh) | 2018-04-26 | 2018-04-26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752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0908A (zh) * | 2018-04-26 | 2018-07-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
2018
- 2018-04-26 CN CN201820617923.5U patent/CN2082752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0908A (zh) * | 2018-04-26 | 2018-07-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75215U (zh)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
CN113193505B (zh) | 一种配电网站故障预警装置 | |
CN108310908A (zh) | Ct气室吸附装置及电流互感器吸附装置 | |
CN104659700B (zh) | 一种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自动充气报警装置 | |
JP2007082288A (ja) | 高電圧変電装置 | |
CN101075730B (zh) | 配电防火墙结构装置 | |
CN207283035U (zh) |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双母线系统 | |
CN205335737U (zh) |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
CN206958313U (zh) | 气体绝缘设备吸附剂装置 | |
CN204857382U (zh) | 一种室外变压器呼吸器防雨罩 | |
CN207834071U (zh) | 一种密封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 |
CN109248545B (zh) | 用于组合式变电站的微水处理系统 | |
CN204990040U (zh) | 一种户外配网设备微环境控制系统 | |
CN201289977Y (zh) | 充气柜气室 | |
CN208489591U (zh) | 一种高压固体绝缘环网开关装置 | |
CN212210416U (zh) | 一种离相封闭母线的新型自动排水装置 | |
CN109215996B (zh) | 一种对地隔离供能变压器 | |
CN107170555B (zh) | 一种变压器充气贮存干燥保护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变压器 | |
CN215770913U (zh) | 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 | |
CN105449554B (zh) | 三点闭锁式端子箱 | |
CN220651776U (zh) | 一种带熔断保护的防潮型电压互感器 | |
CN217902865U (zh) | 一种主变压器呼吸器设备 | |
CN214809639U (zh) | 一种脱除环戊烷臭味的吸附装置 | |
CN219436357U (zh) | 一种用于降低gis避雷器内气体含水率的结构 | |
CN111193205A (zh) | 一种具有防洪抗灾功能的防触电配电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