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654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2654U
CN208272654U CN201820143703.3U CN201820143703U CN208272654U CN 208272654 U CN208272654 U CN 208272654U CN 201820143703 U CN201820143703 U CN 201820143703U CN 208272654 U CN208272654 U CN 208272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pin
connect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3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现刚
王建平
张利伟
刘艳昌
白林峰
孔德川
余周
潘灿林
曲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143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2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2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26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WiFi物联通讯电路、指示灯电路、供电电路和照明电源;开关输入电路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输出控制电路与MCU主控电路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电流检测电路与MCU控制器连接,电压检测电路与MCU控制器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通讯单元与MCU控制器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WiFi信号检测单元与MCU控制器的nready instructions管脚和nlink instructions管脚连接;指示灯电路通过三极管与MCU控制器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并通过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一键式操作方式,同时连锁控制多个电路模块,操作简单易上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设备现逐步走入家庭,但各电路模块仍为工业级操作设计,操作者需具备专业的相关知识。这点不符合民用品的要求,整机在使用过程中各模块电路均需要进行开关机操作,单机的按键数量较多,而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多个模块电路关开机这样的联动操作,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而言,直接操作过于复杂,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难以快速上手使用。单个电路模块操作上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否则很容易出现误操作现象造成设备损坏。显示方式方面,存在大量专业术语,比如soc、soh、单体电压,均衡,浮充,电池类型等,相对于民用用户无用的信息,而用户只需要知道,当前电量,充放电状态这样简单直观地信息。不支持远程控制。通讯软件复杂。用户体验方面,不时尚,效果差,看不懂,操作繁琐,难以使用。误操作很容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储能设备操作要求专业性强,普通群众不好操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简易操作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WiFi物联通讯电路、指示灯电路、供电电路和照明电源;开关输入电路通过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输出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器U6与MCU主控电路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电流检测电路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电阻R14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通讯单元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和RXD0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WiFi信号检测单元与MCU控制器的nready instructions管脚和nlink instructions管脚连接;指示灯电路通过三极管与MCU控制器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并通过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供电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给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供电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给WiFi物联通讯电路供电。
所述MCU主控电路,包括MCU控制器、抑噪单元、复位单元、输入隔离单元和输出隔离单元;
所述抑噪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15,电感L3的一端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AVDV管脚;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开关F2、复位二极管D1、复位电阻R27和复位电容C16, 复位开关F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复位二极管D1的阳极、复位电阻R27的一端和复位电容C16的正极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RESET管脚,复位二极管D1的阴极和复位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复位电容C16的负极接地;
所述输入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4、隔离电阻R25、隔离电阻R28和隔离电阻R29,隔离电阻R24的一端、隔离电阻R25的一端、隔离电阻R28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4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5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8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输入电路的牛角连接器P1的一个管脚连接;
所述输出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1、隔离电阻R22、隔离电阻R23、隔离电阻R31、隔离电阻R33、隔离电阻R34、隔离电阻R35、隔离电阻R36、隔离电阻R37和隔离电阻R38;隔离电阻R21的一端、隔离电阻R22的一端、隔离电阻R23的一端、隔离电阻R31的一端、隔离电阻R33的一端、隔离电阻R34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2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4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驱动器U6的一个输入管脚连接。
所述开关输入电路包括四个功能开关,分别为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经排阻R19和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
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器U6、逆变器开关单元、逆变器散热单元、照明输出单元,
所述逆变器开关单元,包括插在连接器P3上逆变器,逆变器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1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逆变器散热单元,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7上的散热风扇,连接器P7的一个管脚与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4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2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照明输出单元,包括连接器P5和继电器K3,连接器P5的管脚与继电器K3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3管脚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WiFi物联通讯电路,包括WiFi信号检测单元、通讯单元和WiFi232芯片,所述通讯单元,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包括电阻R10和二极管D3,电阻R10的一端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后与WiFi232芯片的第5管脚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供电电路连接;
第二通讯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16、电阻R13和二极管D4,电阻R16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WiFi232芯片的第6管脚连接,电阻R16和电阻R13之间与MCU控制器的RXD0管脚连接;
所述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和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6、光电耦合器U4和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9管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5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ready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5、光电耦合器U5和电阻R12,电阻R15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10管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2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link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10上的霍尔传感器、电阻R43和电阻R44,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与供电电路连接,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接地,霍尔传感器的另一个管脚连接在电阻R43和电阻R44之间并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阻R43和电阻R44串联连接,且电阻R43的一端接地,电阻R44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7和电容C11,电阻R7、电阻R11和电阻R17串联连接,且电阻R7 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接地,电容C11与电阻R17并联连接;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7和电阻R11之间,电阻R14的另一端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池、自恢复熔断器、电解电容C4、电容C5、稳压芯片U2、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电感L1、电解电容C6、电阻R1、电阻R3、电容C10、稳压芯片U1和电解电容C7;
电池经自恢复熔断器后与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4的阳极连接在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电解电容C4的阴极接地,电容C5与电解电容C4并联;稳压芯片U2的第1管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2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1与电感L1之间,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1和电感L1之间,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6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6的阴极接地,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2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3之间;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的第1管脚之间,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3管脚输出3.3V电压并经电解电容C7滤波成3.3V直流电给WiFi通讯电路供电。
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3、电容C8、稳压芯片U3、电容C2、电感L2、稳压二极管D2、电解电容C9、电阻R2和电阻R4;电池电压与电解电容C3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稳压芯片U3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电容C5并联在电解电容C3上;稳压芯片U3的第1管脚与电容C2连接,电容C2和电感L2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3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2与电感L2之间,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2和电感L2之间,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9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C9的阴极接地,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指示灯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2和电阻R4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3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
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和连接器P9;三极管Q1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5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40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1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41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2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42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3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指示灯插接在连接器P9上。
本实用新型一键式操作方式,同时连锁控制多个电路模块,操作简单易上手。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去间接控制各电路模块,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民用化的显示方式和操作方式,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无用信息概不显示,具有智能控制功能,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MCU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WiFi物联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开关输入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照明电源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包括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WiFi物联通讯电路、指示灯电路、供电电路和照明电源;开关输入电路通过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输出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器U6与MCU主控电路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电流检测电路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电阻R14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通讯单元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和RXD0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WiFi信号检测单元与MCU控制器的nreadyinstructions管脚和nlink instructions管脚连接;指示灯电路通过三极管与MCU控制器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并通过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供电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给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供电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给WiFi物联通讯电路供电。
具体地,所述MCU主控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MCU控制器、抑噪单元、复位单元、输入隔离单元和输出隔离单元;MCU控制器的型号为MCU ATMEGA128。
所述抑噪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15,电感L3的一端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AVDV管脚;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开关F2、复位二极管D1、复位电阻R27和复位电容C16, 复位开关F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复位二极管D1的阳极、复位电阻R27的一端和复位电容C16的正极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RESET管脚,复位二极管D1的阴极和复位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复位电容C16的负极接地;
所述输入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4、隔离电阻R25、隔离电阻R28和隔离电阻R29,隔离电阻R24的一端、隔离电阻R25的一端、隔离电阻R28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4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5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8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输入电路的牛角连接器P1的一个管脚连接;
所述输出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1、隔离电阻R22、隔离电阻R23、隔离电阻R31、隔离电阻R33、隔离电阻R34、隔离电阻R35、隔离电阻R36、隔离电阻R37和隔离电阻R38;隔离电阻R21的一端、隔离电阻R22的一端、隔离电阻R23的一端、隔离电阻R31的一端、隔离电阻R33的一端、隔离电阻R34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2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4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驱动器U6的一个输入管脚连接。隔离电阻,起到减小故障进一步扩散。
所述开关输入电路,如图7所示,包括四个功能开关,分别为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经排阻R19和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通过操作开关即可实现该系统功能的实现,无需专业知识就能操作,便于普通人士操作,使本系统更适宜民用,便于推广。
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继电器驱动器U6、逆变器开关单元、逆变器散热单元、照明输出单元;继电器驱动器U6使用ULN2003芯片扩展电流,驱动继电器,可有效减小元器件数量,降低故障率及加工成本,简化了电路。
所述逆变器开关单元,包括插在连接器P3上逆变器,逆变器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1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连接器P3输出开关量,可直接控制逆变器开关,开始或停止交流输出。
所述逆变器散热单元,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7上的散热风扇,连接器P7的一个管脚与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4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2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P7控制逆变器散热风扇在需要散热的情况下启动。
所述照明输出单元,包括连接器P5和继电器K3,连接器P5的管脚与继电器K3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3管脚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连接器P5为6V照明有源输出,及控制照明灯的状态。
所述WiFi物联通讯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WiFi信号检测单元、通讯单元和WiFi232芯片,所述通讯单元,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包括电阻R10和二极管D3,电阻R10的一端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后与WiFi232芯片的第5管脚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供电电路连接;
第二通讯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16、电阻R13和二极管D4,电阻R16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WiFi232芯片的第6管脚连接,电阻R16和电阻R13之间与MCU控制器的RXD0管脚连接;
所述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和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6、光电耦合器U4和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9管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5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ready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5、光电耦合器U5和电阻R12,电阻R15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10管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2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link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该物联通讯单元由wifi232组成的WIFI通讯电路,MCU串口通过电平转换电路与wifi模块进行通讯,两个光耦组成了WIFI连接信号检测电路,MCU通过读取电平可以检测到是否正常联网,如不能联网将发射复位信号,使WIFI模块重新联网。用户通过手机APP连接WIFI模块所组成的局域网,二者通过TCP/IP协议相连,进行通讯,通讯过程:WIFI模块收到来自手机的指令后转换为串口信号发送给MCU进行处理,MCU处理完成后通过串口发送给WIFI模块,WIFI模块转换为网络信号后,发送至手机,到此整个流程结束。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如图6所示,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10上的霍尔传感器、电阻R43和电阻R44,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与供电电路连接,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接地,霍尔传感器的另一个管脚连接在电阻R43和电阻R44之间并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阻R43和电阻R44串联连接,且电阻R43的一端接地,电阻R44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由霍尔电流传感器HCS-LSP20组成了电流采集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HCS-LSP20可将±20A电流转换为0-5V电压信号。霍尔传感器降电流大小转换成标准电压供MCU采集。电阻R43起到提高信号反应速度的作用。
当检测电压大于3.75V表示电池组正在充电,反之则为放电或空载状态。当检测为充电状态时系统将自动开机。指示灯闪烁表示正在充电。当检测到为放电或空载状态时,系统通过其他条件区分空载与放电状态。如果是放电状态,则保持现有状态不变,否则将自动延时关机。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如图5所示,包括电阻R7、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7和电容C11,电阻R7、电阻R11和电阻R17串联连接,且电阻R7 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接地,电容C11与电阻R17并联连接;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7和电阻R11之间,电阻R14的另一端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
由分压电阻将电池总压按照比例降至ADC采集范围内进行电压采集,MCU通过电压电量曲线获取电量信息。电容C11起到抑制噪声的作用。
所述供电电路,如图8所示,包括电池、自恢复熔断器、电解电容C4、电容C5、稳压芯片U2、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电感L1、电解电容C6、电阻R1、电阻R3、电容C10、稳压芯片U1和电解电容C7;
电池经自恢复熔断器后与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4的阳极连接在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电解电容C4的阴极接地,电容C5与电解电容C4并联;稳压芯片U2的第1管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2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1与电感L1之间,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1和电感L1之间,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6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6的阴极接地,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2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3之间;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的第1管脚之间,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3管脚输出3.3V电压并经电解电容C7滤波成3.3V直流电给WiFi通讯电路供电。
电池电压通过自恢复熔断器保护,TPS5420QDRQ1组成5V稳压电路为MCU和其他外设提供电源,此电路可提供5V3A的供电要求,效率可达95%以上,5V电压再经过UA78M33QDCYRQ1稳压到3.3V 为WIFI电路供电。
所述照明电路,如图9所示,包括电解电容C3、电容C8、稳压芯片U3、电容C2、电感L2、稳压二极管D2、电解电容C9、电阻R2和电阻R4;电池电压与电解电容C3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稳压芯片U3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电容C5并联在电解电容C3上;稳压芯片U3的第1管脚与电容C2连接,电容C2和电感L2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3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2与电感L2之间,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2和电感L2之间,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9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C9的阴极接地,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指示灯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2和电阻R4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3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
电池电压经过滤波电容C3、C8 送入电源芯片,电源芯片产生高频电流通过C2、L3组成的谐振电路降压,再经过滤波电容C9进行平滑滤波形成直流电,R2、R4组成了反馈电路,使得芯片端口得到+1.6V电压表示输出得到稳定的+5V电压。肖特基二极管D2起到抑制电感L2自激振荡的作用。
所述指示灯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和连接器P9;三极管Q1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5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40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1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41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2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42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3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指示灯插接在连接器P9上。
采用共阳三色LED显示电量,提高产品美观度,MCU通过控制三个三极管的开关分别控制LED灯的三种颜色,电容起到防止LED闪烁的作用。电量通过LED的颜色变化进行显示,及100%显示绿色、75%显示蓝色、50%显示黄色,25%显示红色。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WiFi物联通讯电路、指示灯电路、供电电路和照明电源;开关输入电路通过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输出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驱动器U6与MCU主控电路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电流检测电路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电阻R14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通讯单元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和RXD0管脚连接;WiFi物联通讯电路中WiFi信号检测单元与MCU控制器的nreadyinstructions管脚和nlink instructions管脚连接;指示灯电路通过三极管与MCU控制器的输出隔离单元连接,并通过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供电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给MCU主控电路、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供电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给WiFi物联通讯电路供电;MCU控制器的型号为MCU ATMEGA1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电路,包括MCU控制器、抑噪单元、复位单元、输入隔离单元和输出隔离单元;
所述抑噪单元,包括电感L3和电容C15,电感L3的一端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AVDV管脚;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开关F2、复位二极管D1、复位电阻R27和复位电容C16, 复位开关F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复位二极管D1的阳极、复位电阻R27的一端和复位电容C16的正极连接后接入MCU控制器的RESET管脚,复位二极管D1的阴极和复位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供电电路正极连接;复位电容C16的负极接地;
所述输入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4、隔离电阻R25、隔离电阻R28和隔离电阻R29,隔离电阻R24的一端、隔离电阻R25的一端、隔离电阻R28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4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5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8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输入电路的牛角连接器P1的一个管脚连接;
所述输出隔离单元,包括隔离电阻R21、隔离电阻R22、隔离电阻R23、隔离电阻R31、隔离电阻R33、隔离电阻R34、隔离电阻R35、隔离电阻R36、隔离电阻R37和隔离电阻R38;隔离电阻R21的一端、隔离电阻R22的一端、隔离电阻R23的一端、隔离电阻R31的一端、隔离电阻R33的一端、隔离电阻R34的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一端分别与MCU控制器的一个管脚连接,隔离电阻R2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2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2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1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3的另一端、隔离电阻R34的另一端和隔离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的继电器驱动器U6的一个输入管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输入电路包括四个功能开关,分别为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总开关S1、交流开关S2、直流开关S3和照明开关S4经排阻R19和牛角连接器P1与MCU主控电路的MCU控制器的输入隔离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器U6、逆变器开关单元、逆变器散热单元、照明输出单元,
所述逆变器开关单元,包括插在连接器P3上逆变器,逆变器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1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逆变器散热单元,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7上的散热风扇,连接器P7的一个管脚与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4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2管脚连接,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照明输出单元,包括连接器P5和继电器K3,连接器P5的管脚与继电器K3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一端与继电器驱动器U6的K3管脚连接,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物联通讯电路,包括WiFi信号检测单元、通讯单元和WiFi232芯片,所述通讯单元,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包括电阻R10和二极管D3,电阻R10的一端与MCU控制器的TXD0管脚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后与WiFi232芯片的第5管脚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供电电路连接;
第二通讯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16、电阻R13和二极管D4,电阻R16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WiFi232芯片的第6管脚连接,电阻R16和电阻R13之间与MCU控制器的RXD0管脚连接;
所述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和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所述第一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6、光电耦合器U4和电阻R5,电阻R6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9管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5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ready 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WiFi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15、光电耦合器U5和电阻R12,电阻R15的一端与WiFi232芯片的第10管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2与供电电路连接,且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与MCU控制器的nlinkinstructions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5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插接在连接器P10上的霍尔传感器、电阻R43和电阻R44,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与供电电路连接,霍尔传感器的一个管脚接地,霍尔传感器的另一个管脚连接在电阻R43和电阻R44之间并与MCU控制器的ADC0管脚连接,电阻R43和电阻R44串联连接,且电阻R43的一端接地,电阻R44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7和电容C11,电阻R7、电阻R11和电阻R17串联连接,且电阻R7 的一端与供电电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接地,电容C11与电阻R17并联连接;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7和电阻R11之间,电阻R14的另一端与MCU控制器的ADC1管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池、自恢复熔断器、电解电容C4、电容C5、稳压芯片U2、稳压二极管D1、电容C1、电感L1、电解电容C6、电阻R1、电阻R3、电容C10、稳压芯片U1和电解电容C7;
电池经自恢复熔断器后与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4的阳极连接在稳压芯片U2的第7管脚,电解电容C4的阴极接地,电容C5与电解电容C4并联;稳压芯片U2的第1管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和电感L1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2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1与电感L1之间,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1和电感L1之间,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6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6的阴极接地,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开关输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2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2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3之间;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在电感L1远离电容C1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的第1管脚之间,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3管脚输出3.3V电压并经电解电容C7滤波成3.3V直流电给WiFi通讯电路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3、电容C8、稳压芯片U3、电容C2、电感L2、稳压二极管D2、电解电容C9、电阻R2和电阻R4;电池电压与电解电容C3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稳压芯片U3的第7管脚连接,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电容C5并联在电解电容C3上;稳压芯片U3的第1管脚与电容C2连接,电容C2和电感L2串联连接;稳压芯片U3的第8管脚连接在电容C2与电感L2之间,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2和电感L2之间,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解电容C9的阳极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C9的阴极接地,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输出5V电压给指示灯电路供电;串联连接的电阻R2和电阻R4连接在电感L2远离电容C2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3的第6管脚之间,且稳压芯片U3的第4管脚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和连接器P9;三极管Q1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5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40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1管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41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2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MCU控制器的KA6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42后与连接器P9上的LED03管脚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连接器P9的电源端与照明电路连接;指示灯插接在连接器P9上。
CN201820143703.3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703.3U CN20827265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3703.3U CN20827265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2654U true CN208272654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7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370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654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2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6355A (zh) * 2020-08-12 2021-03-19 惠州市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电池智能监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6355A (zh) * 2020-08-12 2021-03-19 惠州市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电池智能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9000A (zh) 一种多电池包锂电工具放电控制电路及割草机
CN105871010A (zh) 汽车启动智能电瓶夹
CN10645161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双电池充电切换电路、系统及方法
CN20827265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控制系统
CN207752441U (zh) 一种软硬件开关机电路
CN200941704Y (zh) 可控led发光装置
CN201829984U (zh) 太阳能供电系统
CN205812466U (zh) 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3326433B (zh) 便携式设备供电控制电路及便携式监护仪
CN201059458Y (zh) 一种智能灯
CN210120685U (zh) 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CN205157644U (zh) 一种多回路电表
CN109922568A (zh) 通用型太阳能控制系统
CN209590653U (zh) 一种无线智能水位控制器
CN204392642U (zh) 一种单灯智能电量检测及控制装置
CN108990202A (zh) 一种恒流高压led驱动芯片电路
CN20946204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07087331A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宽电压led灯驱动电路
CN208971208U (zh) 储能型逆变移动电源
CN202773152U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单灯控制器
CN209149135U (zh) 可控恒压输出控制电路
CN208316364U (zh) 一种电池供电控制电路
CN208462120U (zh) 一种可切换控制模式的光控电路
CN207070400U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宽电压led灯驱动电路
CN202652601U (zh) 遥控型应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