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1046U -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1046U
CN208271046U CN201820451935.5U CN201820451935U CN208271046U CN 208271046 U CN208271046 U CN 208271046U CN 201820451935 U CN201820451935 U CN 201820451935U CN 208271046 U CN208271046 U CN 208271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container data
cold wind
cooled
cabin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19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19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1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1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1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控制装置、顶置空调、送风装置和待冷却柜体;送风装置部署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挖空区域内;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和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开启,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关闭;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为每一个待冷却柜体制冷;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待冷却柜体,为每一个待冷却柜体制冷。本方案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制冷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集装箱数据中心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IT设施都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由于集装箱数据中心中的各个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各个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通过制冷设备对集装箱数据中心进行持续降温操作,
目前,通常采用空调系统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设备降温,为了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各个设备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运行,空调系统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但是,空调系统往往功率较大,在为各个设备降温的同时也成为集装箱数据中心主要耗电设备,从而导致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制冷能耗。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控制装置、至少一个顶置空调、至少一个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
所述控制装置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外;
所述至少一个顶置空调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内;
所述至少一个送风装置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挖空区域内;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和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开启,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所述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冷风输送阀;
在所述待冷却柜体上部署所述冷风输送阀;
将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分为两列,分别在每一列的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顶置空调;
两列的所述待冷却柜体、所述顶置空调顶置空调与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形成热风区;
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除所述热风区外的空间为冷风区;
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部署在冷风区对应的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上;
所述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输送冷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输送室外新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室外新风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冷风区传感器和回风阀;
所述回风阀部署在所述待冷却柜体中的指定待冷却柜体上;
所述冷风区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冷风区内的冷风区温度值,将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冷风区传感器发送的冷风区温度值,当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在预设的标准区间内时,开启所述冷风阀,当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回风阀,以使所述热风区中的热风通过所述回风阀进入所述冷风区调和所述冷风区内冷风的温度。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冷风输送阀相连;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所述冷风区内的风,以使所述过滤后的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风雨密闭门;
所述风雨密闭门通过内凹的安装方式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进线法兰。
所述进线法兰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通过所述进线法兰固定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内的设备与外部的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监控柜;
所述监控柜,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其中,所述监控参数,包括所述顶置空调的制冷参数、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和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影像视频。
优选地,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至少一个消防柜,其中,所述消防柜内部署消防总系统;
所述消防总系统,用于当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发生火灾时自启动灭火。
优选地,所述消防总系统,包括:温度火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七氟丙烷消防系统;
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箱内温度值,当所述箱内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温度值时,触发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烟雾浓度值,当所述烟雾浓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烟雾值时,触发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用于当在预设的火警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触发时自启动灭火。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和至少一个防雨导风罩;
每一个所述排风机和每一个所述防雨导风罩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排风机部署在所述防雨导风罩内,通过所述防雨导风罩防护所述排风机,其中,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防雨导风罩一一对应;
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所述热区内的热风。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冷方法,包括:
通过顶置空调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和每一个送风装置开启,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当所述顶置空调开启时,通过所述顶置空调为每一个待冷却柜体制冷;
当所述送风装置开启时,通过所述送风装置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采集的室外实时温度值,来控制送风装置和定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使在送风装置开启时,获取室外新风,即自然冷源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待冷却柜体制冷,而利用自然冷源与顶置空调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顶置空调的运行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制冷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101、控制装置102、至少一个顶置空调103、至少一个送风装置104和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105;
所述控制装置102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101外;
所述至少一个顶置空调102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105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101内;
所述至少一个送风装置104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挖空区域内;
所述控制装置102,用于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103和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104开启,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103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所述顶置空调103,用于当开启时,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105;
所述送风装置104,用于当开启时,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105,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采集的室外实时温度值,来控制送风装置和定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使在送风装置开启时,获取室外新风,即自然冷源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待冷却柜体制冷,而利用自然冷源与顶置空调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顶置空调的运行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制冷的能耗。
基于图1所示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如图2所示,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冷风输送阀201;
在所述待冷却柜体105上部署所述冷风输送阀201;
将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分为两列,分别在每一列的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105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顶置空调102;
两列的所述待冷却柜体、所述顶置空调顶置空调与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形成热风区202;
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除所述热风区外的空间为冷风区203;
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部署在冷风区对应的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上;
所述顶置空调102,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203输送冷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201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105中。
所述送风装置104,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203输送室外新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室外新风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201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通过待冷却柜体、顶置空调、以及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隔离出冷风区和热风区,由顶置空调和送风装置向冷风区送风,再通过冷风区向各个待冷却柜体送风制冷。而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采用冷热隔离技术,将冷风统一输送到各个待冷却柜体,能够提高各个待冷却柜体的制冷效果。
基于图2所示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如图3所示,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冷风区传感器301和回风阀302;
所述回风阀302部署在所述待冷却柜体105中的指定待冷却柜体上;
所述冷风区传感器301,用于采集所述冷风区203内的冷风区温度值,将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102;
所述控制装置102,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冷风区传感器301发送的冷风区温度值,当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在预设的标准区间内时,开启所述冷风阀,当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开启所述回风阀302,以使所述热风区202中的热风通过所述回风阀302进入所述冷风区203调和所述冷风区内冷风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冷风区内部署至少一个冷风区传感器,以使控制装置根据每一个冷风区传感器采集冷风区内的冷风区温度值,来确定冷风区内冷风的温度,当冷风区温度值无法满足送风条件时,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则需要开启回风阀,以使热风区内的热风通过冷风阀进入到冷风区内来调和冷风区内的冷风,进而使得冷风区内的冷风满足送风条件。
基于图2所示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过滤装置401;
所述过滤装置401与所述冷风输送阀201相连;
所述过滤装置401,用于过滤所述冷风区内的风,以使所述过滤后的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灰尘影响各个待冷却柜体中的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在向各个待冷却柜体中输送冷风时,需要先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冷区内的室外新风和热回风,以使过滤后的风符合待冷却柜体的送风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风雨密闭门;
所述风雨密闭门通过内凹的安装方式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内凹的安装方式安装风雨密闭门,不仅具有一定的防风避雨功能,还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出集装箱数据中心,来维护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进线法兰;
所述进线法兰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通过所述进线法兰固定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内的设备与外部的连接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进线法兰来固定各个连接管,可以避免连接管连接处连接不牢固,从而导致连接管内的连接线破损等问题,还可以避免连接处漏风等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监控柜;
所述监控柜,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其中,所述监控参数,包括所述顶置空调的制冷参数、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和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影像视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监控柜在运行时,会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如空调的制冷参数、配电柜的电流、电压、功率、温湿度,以及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视频,以使工作人员根据监控参数来确定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运行是否异常。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至少一个消防柜,其中,所述消防柜内部署消防总系统;
所述消防总系统,用于当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发生火灾时自启动灭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署消防柜,可以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发生火灾时通过消防总系统自启灭火,以使在发生火灾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消防总系统,包括:温度火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七氟丙烷消防系统;
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箱内温度值,当所述箱内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温度值时,触发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烟雾浓度值,当所述烟雾浓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烟雾值时,触发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用于当在预设的火警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触发时自启动灭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温度火警传感器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箱内温度值,以及通过烟雾传感器采集火警烟雾值,以使在发生高温、存在烟雾时发出报警信息来通知工作人员,而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只有在火警时间内(如,一分钟内)接收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触发时,才能启动灭火,避免温度火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发生异常而触发七氟丙烷消防系统,从而能够提高确定发生火灾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和至少一个防雨导风罩;
每一个所述排风机和每一个所述防雨导风罩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顶部,且所述排风机部署在所述防雨导风罩内,通过所述防雨导风罩防护所述排风机,其中,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防雨导风罩一一对应;
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所述热区内的热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顶部部署排风机,有助于排出热区内的热风,从而有利于各个待冷却柜体的散热,而将排风机部署在防雨导风罩内,可以避免排风机在运行时受到雨水和强风的影响。
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如何运行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
控制装置501部署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502外。
每一个送风装置503部署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502的挖空区域内。
每一个排风机504和每一个防雨导风罩505部署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顶部,且排风机部署在防雨导风罩内,其中,排风机与防雨导风罩一一对应。
将待冷却柜体中的配电柜、电池柜、机柜、监控柜、消防柜分为两列。
在每一个待冷却柜体的顶部部署顶置空调506。
两列待冷却柜体、每一个顶置空调与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左右两侧墙体形成热风区507。
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除热风区外的空间为冷风区508。
在待冷却柜体上部署回风阀509。
在冷风区设置冷风区传感器510。
在每一个待冷却柜体上部署冷风送风阀511。
在每一个冷风送风阀511的前端部署过滤装置512。
具体地,通过各个待冷却柜体和顶置空调将集装箱数据中心隔离为冷风区和热风区,即采用冷热隔离技术为各个待冷却柜体制冷,能够提高制冷效果。
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确定室外实时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如果是,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开启,控制每一个送风装置关闭。
具体地,控制装置(例如室外机)将采集的室外实时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例如,30℃)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开启顶置空调或送风装置。
举例来说,设置第一预设温度值为30摄氏度,室外机采集到的室外实时温度为38℃时,则关闭送风装置,而开启顶置空调为各个待冷却柜体制冷。
控制装置,用于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确定室外实时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如果是,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和每一个送风装置开启。
具体地,当且仅当在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需要与第二预设温度值(例如,25℃)进行对比,以使确定室外温度是否符合送风条件,当室外实时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装置需要开启顶置空调和送风装置,以使送风装置将室外新风输送到冷风区,再与顶置空调送入冷风区的冷风混合,以使混合后的冷风能够符合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送风要求,进而为各个待冷却柜体输送混合后的冷风。而利用顶置空调送出的冷风与室外新风混合,可以降低顶置空调在送粗冷风时消耗过多的能耗,从而实现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能耗的目的。
控制装置,用于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关闭,开启每一个送风装置。
具体地,在确定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既可以确定室外新风的温度低于25℃,因此可以利用自然冷源为各个待冷却机柜制冷,而无需开启顶置空调制冷,不仅能够提高对自然冷源的利用率,还能够降实现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的目的。
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抽取热风区中的热风,处理抽取的热风形成冷风,并向冷风区输送冷风。
具体地,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需要顶置空调对热风区中的热风进行制冷处理,以使处理后的热风符合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送风要求,进而能够为待冷却柜体制冷。
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室外新风输送到冷风区。
具体地,当室外实时温度值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则需要通过送风装置将室外新风输送到冷风区,以使从冷风区将室外新风输送到各个待冷却柜体中。
冷风区传感器,用于采集冷风区内的冷风区温度值,将冷风区温度值发送给控制装置。
具体地,在从冷风区向待冷却柜体输送冷风时,需要先确定冷风的温度是否符合送风条件,因此需要通过冷风区传感器来确定冷风的冷风区温度值。
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冷风区传感器发送的冷风区温度值,当冷风区温度值在预设的标准区间内时,开启冷风阀,以使冷风区内的冷风通过各个冷风输送阀前端的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待冷却柜体内,当冷风区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开启回风阀,以使热风区内的热风进入冷风区,调和冷风区内冷风的温度。
具体地,控制装置根据冷风区传感器发送的冷风区温度值来确定冷区内的冷风是否符合送风条件,以使在冷风不符合送风条件时通过控制顶置空调、送风装置,以及回风阀来调节冷风的温度。
风雨密闭门513通过内凹的安装方式部署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具体地,在集装箱数据中心箱体的两侧,以内凹的方式分别安装两扇风雨密闭门,不仅具有一定的防风避雨功能,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出集装箱数据中心维护设备。
通过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部署的进线法兰514固定每一个待冷却柜体内的设备与外部的连接管。
具体地,通过进线法兰可以固定外部与集装箱数据中心连接的线缆。
监控柜,用于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
具体地,通过监控柜来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电流、电压、功率、影像视频等监控参数,以使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参数来确定集装箱数据中心运行是否正常。
消防柜内的温度火警传感器,用于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箱内温度值,当箱内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温度值时,触发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具体地,通过温度火警传感器来确定采集的箱内温度值是否正常,来确定是否发生集装箱数据中心内是否发生火灾。
消防柜内的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烟雾浓度值,当烟雾浓度值大于预设的火警烟雾值是,触发七氟丙烷消防系统,并发出报警信息。
具体地,为了避免温度火警传感器发生异常而无法发出火灾预警,因此需要消防柜内实时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内的烟雾浓度值,以使根据烟雾浓度值确定是否发生火灾。
消防柜内的七氟丙烷消防系统,用于当在预设的火警时间内,接收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触发时自启动灭火。
具体地,为了避免温度火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出现异常而导致误判发生火灾,所以需要在预设的火警时间内(如,一分钟内),同时接收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触发,七氟丙烷消防系统才会自启动灭火。
排风机,用于排出热风区内的热风。
防雨导风罩,用于防护排风机。
具体地,通过排风机为集装箱数据中心排除热风,能够提高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散热效率,而将排风机部署在防御导风罩内,可以降低排风机受到雨水、强风的干扰。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601:通过顶置空调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顶置空调和每一个送风装置开启,当所述室外实时温度值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每一个所述顶置空调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步骤602:当所述顶置空调开启时,通过所述顶置空调为每一个待冷却柜体制冷;
步骤603:当所述送风装置开启时,通过所述送风装置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采集的室外实时温度值,来控制送风装置和定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使在送风装置开启时,获取室外新风,即自然冷源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待冷却柜体制冷,而利用自然冷源与顶置空调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顶置空调的运行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制冷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采集的室外实时温度值,来控制送风装置和定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使在送风装置开启时,获取室外新风,即自然冷源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待冷却柜体制冷,而利用自然冷源与顶置空调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顶置空调的运行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集装箱数据中心制冷的能耗。
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通过待冷却柜体、顶置空调、以及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隔离出冷风区和热风区,由顶置空调和送风装置向冷风区送风,再通过冷风区向各个待冷却柜体送风制冷。而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采用冷热隔离技术,将冷风统一输送到各个待冷却柜体,能够提高各个待冷却柜体的制冷效果。
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冷风区内部署至少一个冷风区传感器,以使控制装置根据每一个冷风区传感器采集冷风区内的冷风区温度值,来确定冷风区内冷风的温度,当冷风区温度值无法满足送风条件时,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则需要开启回风阀,以使热风区内的热风通过冷风阀进入到冷风区内来调和冷风区内的冷风,进而使得冷风区内的冷风满足送风条件。
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灰尘影响各个待冷却柜体中的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在向各个待冷却柜体中输送冷风时,需要先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冷区内的室外新风和热回风,以使过滤后的风符合待冷却柜体的送风要求。
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采用内凹的安装方式安装风雨密闭门,不仅具有一定的防风避雨功能,还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出集装箱数据中心,来维护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进线法兰来固定各个连接管,可以避免连接管连接处连接不牢固,从而导致连接管内的连接线破损等问题,还可以避免连接处漏风等现象。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监控柜在运行时,会采集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如空调的制冷参数、配电柜的电流、电压、功率、温湿度,以及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视频,以使工作人员根据监控参数来确定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运行是否异常。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署消防柜,可以在集装箱数据中心发生火灾时通过消防总系统自启灭火,以使在发生火灾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顶部部署排风机,有助于排出热区内的热风,从而有利于各个待冷却柜体的散热,而将排风机部署在防雨导风罩内,可以避免排风机在运行时受到雨水和强风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控制装置、至少一个顶置空调、至少一个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
所述控制装置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外;
所述至少一个顶置空调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冷却柜体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内;
所述至少一个送风装置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挖空区域内;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室外实时温度值;
所述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抽取室外新风,将抽取的所述室外新风输送给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为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风输送阀;
在所述待冷却柜体上部署所述冷风输送阀;
将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分为两列,分别在每一列的各个所述待冷却柜体顶部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顶置空调;
两列的所述待冷却柜体、所述顶置空调与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形成热风区;
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除所述热风区外的空间为冷风区;
每一个所述送风装置部署在冷风区对应的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中的墙体上;
所述顶置空调,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输送冷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当开启时,向所述冷风区输送室外新风,以使所述冷风区中的室外新风冷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冷风区传感器和回风阀;
所述回风阀部署在所述待冷却柜体中的指定待冷却柜体上;
所述冷风区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冷风区内的冷风区温度值,将所述冷风区温度值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冷风区传感器发送的冷风区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冷风输送阀相连;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所述冷风区内的风,以使所述过滤后的风通过所述冷风输送阀流通到对应的所述待冷却柜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风雨密闭门;
所述风雨密闭门通过内凹的安装方式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和/或
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进一步包括:进线法兰;
所述进线法兰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上;
通过所述进线法兰固定每一个所述待冷却柜体内的设备与外部的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监控柜;
所述监控柜,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监控参数,其中,所述监控参数,包括所述顶置空调的制冷参数、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和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影像视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柜体,包括:至少一个消防柜,其中,所述消防柜内部署消防总系统;
所述消防总系统,用于当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发生火灾时自启动灭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总系统,包括:温度火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七氟丙烷消防系统;
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箱内温度值,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内的烟雾浓度值,并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七氟丙烷消防系统,用于当在预设的火警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温度火警传感器和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触发时自启动灭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和至少一个防雨导风罩;
每一个所述排风机和每一个所述防雨导风罩均部署在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排风机部署在所述防雨导风罩内,通过所述防雨导风罩防护所述排风机,其中,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防雨导风罩一一对应;
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热区内的热风。
CN201820451935.5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Active CN208271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935.5U CN208271046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935.5U CN208271046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1046U true CN208271046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7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1935.5U Active CN208271046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1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713A (zh) * 2020-02-29 2020-06-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节能数据中心及其散热调节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713A (zh) * 2020-02-29 2020-06-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节能数据中心及其散热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4774A (zh) 一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CN103727639B (zh) 基于本体的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及方法
CN206132124U (zh)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207051699U (zh) 配电房远程巡检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CN209198973U (zh) 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及配电室远程监控系统
CN109164857A (zh) 配电室智能监控系统及配电室远程监控系统
CN107676923A (zh) 一种医院空调系统冷却塔故障自动判断方法及装置
CN208334991U (zh) 配电房监控系统
CN106094557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207134643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电力柜
CN107830602A (zh) 变电站用智能室内温湿度保障系统
CN208271046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07065980B (zh) 基于HT-iBS虚拟智能总线的配电房在线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
CN105931419A (zh) 一种住宅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CN107726573A (zh)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08334130A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及其制冷方法
CN206890967U (zh) 冷库快速平衡压力系统
CN206380211U (zh) 智慧机柜
CN105157187A (zh) 一种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112032560A (zh) 一种智慧节能空压气站
CN116400617A (zh) 一种配电站房智能运维和能源监测用的碳终端
CN207945901U (zh) 一种冷库节能智能控制系统
CN110336722A (zh) 一种智能家居中央管理系统
CN206515719U (zh) 一种电缆隧道出口环境的监控系统
CN108445774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