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69965U -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69965U
CN208269965U CN201820753755.2U CN201820753755U CN208269965U CN 208269965 U CN208269965 U CN 208269965U CN 201820753755 U CN201820753755 U CN 201820753755U CN 208269965 U CN208269965 U CN 208269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chip
capacitor
connects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37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豪
张乐年
周会俊
张三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Express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Express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Express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Express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37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69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69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69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与液晶显示屏、数据转储模块、数据存储电路、时钟电路、温度传感器、电源电路、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相连接,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与流量开关相连接。该监测及保护装置能够对螺杆泵的温控阀、压力开关、温度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当任一部位发生故障时装置点亮相应的故障指示灯,并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记录故障信息及各部件状态,对故障信息进行单独记录,为机车检修提供有力依据。

Description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系统配套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TSA系列螺杆空气压缩机是专门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的电动空气压缩设备,为车辆制动、空气弹簧减振、塞拉门开闭等提供压缩空气。
螺杆空气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易损件少、排温低、压比大、维护费用低、运转平稳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飞速发展。不论从排量范围,机型多样化,还是从空压机的性能、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螺杆空压机好多方面优于活塞空压机。但其控制部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目前,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控制部分都采用传统的机械开关控制,机械开关误差较大,当压力开关、温控阀或温度开关任一部件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报警提示和进行状态记录,影响对故障的及时处理以及判断,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能对螺杆泵的温控阀、压力开关、温度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当任一部位发生故障时,点亮相应的故障指示灯,进行声光报警,并记录故障信息及各部件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与液晶显示屏、数据转储模块、数据存储电路、时钟电路、温度传感器、电源电路、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相连接,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与流量开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能够对螺杆泵的温控阀、压力开关、温度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当任一部位发生故障时装置点亮相应的故障指示灯,并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记录故障信息及各部件状态,对故障信息进行单独记录,为机车检修提供有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微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电源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时钟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数据存储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1中:1.微处理器,2.液晶显示屏,3.数据转储模块,4.数据存储电路,5.时钟电路,6.温度传感器,7.电源电路,8.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9.流量开关,10.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包括微处理器1,微处理器1分别与液晶显示屏2、数据转储模块3、数据存储电路4、时钟电路5、温度传感器6、电源电路7、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相连接,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与流量开关9相连接。
温度传感器6采用数字型温度传感器DS18B2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微处理器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MSP430F5529超低功耗微处理器;第一芯片U1的第11脚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三电容C3为电解电容,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14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18脚、第五电容C5的正极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均接电源VCC,第五电容C5为电解电容,第一芯片U1的第20脚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19脚、第五电容C5的负极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50脚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接电源VCC,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49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65脚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八电容C8为电解电容,第一芯片U1的第66脚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67脚接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68脚、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61脚均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69脚接第一晶振Y1的一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70脚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71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8脚,第一芯片U1的第72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1脚,第一芯片U1的第73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3脚,第一芯片U1的第74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5脚,第一芯片U1的第75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7脚,第一芯片U1的第76脚接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11脚、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9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78脚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2.54mm脚距双排插针JTAG1的第2脚和第4脚均接电源VCC。
第一芯片U1分别与液晶显示屏2、数据转储模块3、数据存储电路4、时钟电路5、温度传感器6、电源电路7、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相连接。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电源电路7,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PCB直流滤波器;第二芯片U2的第1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二磁珠M2的一端和第四磁珠M4的一端,第二磁珠M2的另一端、第四磁珠M4的另一端、第一磁珠M1的一端和第三磁珠M3的一端均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磁珠M1的另一端、第三磁珠M3的另一端和第一压敏电阻P1的一端均接自恢复保险F1的一端,自恢复保险F1的另一端接DC110V电源正端;第一压敏电阻P1的另一端、第五磁珠M5的一端和第七磁珠M7的一端均接DC110V电源负端110VG;第五磁珠M5的另一端、第七磁珠M7的另一端、第六磁珠M6的一端和第八磁珠M8的一端均接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磁珠M6的另一端和第八磁珠M8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3脚,第二芯片U2的第2脚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5脚、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第二压敏电阻P2的一端和第五芯片U5的第1脚均接第三芯片U3的第1脚;第十六电容C16为电解电容,第三芯片U3为+5V电源,第五芯片U5为+24V电源;第二芯片U2的第4脚、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第二压敏电阻P2的另一端和第五芯片U5的第2脚均接第三芯片U3的第2脚;第三芯片U3的第3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和第四芯片U4的第3脚均接+5V电源;第十八电容C18为电解电容,第四芯片U4为LM1117DT-3.3稳压器;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四芯片U4的第2脚、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相交于第一接点,该第一接点接第一芯片U1的第18脚和第一芯片U1的第50脚,第三芯片U3的第5脚、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1脚、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3脚、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正极和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均接24V电源,第二十二电容C22为电解电容;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五芯片U5的第5脚、第二十二电容C22的负极和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
DC110V输入后首先通过自恢复保险F1,再通过EMI滤波电路(包含八个磁珠)对其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第二芯片U2和第五芯片U5将其分别转换为+5V和+24V供电路使用,+5V通过稳压芯片LM1117DT-3.3后输出3.3V,为其他电路芯片提供电源。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时钟电路5,包括第六芯片U6,第六芯片U6采用时钟芯片PCF8563;第六芯片U6的第1脚接第二晶振Y2的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六芯片U6的第1脚接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六芯片U6的第4脚均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7脚,第六芯片U6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8脚,第六芯片U6的第8脚接电池BT1的正极、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电池BT1负极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
时钟电路5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的数据记录提供时间参数,保证数据记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数据存储电路4,包括第七芯片U7,第七芯片U7采用存储芯片AT45DB321D;第七芯片U7的第1脚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和第一芯片U1的第44脚,第七芯片U7的第3脚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和第一芯片U1的第54脚;第七芯片U7的第2脚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6脚和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第七芯片U7的第7脚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11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3脚,第七芯片U7的第12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8脚,第七芯片U7的第1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6脚,第七芯片U7的第1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7脚。
数据存储电路4对日常数据和故障数据的存储,存储时间长达168小时。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包括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十芯片U10、第十一芯片U11和第十二芯片U12;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十芯片U10和第十一芯片U11均采用光耦TLP521-1,第十二芯片U12采用电平转换芯片SN74LVC8T245;第八芯片U8的第1脚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1脚;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八芯片U8的第2脚接地,第八芯片U8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八芯片U8的第3脚、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1脚;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第九芯片U9的第1脚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为稳压二极管,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2脚;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和第九芯片U9的第2脚接地;第九芯片U9的第4脚接+5V电源,第九芯片U9的第3脚、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0脚;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芯片U10的第1脚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八二极管D8为稳压二极管,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3脚;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和第十芯片U10的第2脚接地,第十芯片U10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十芯片U10的第3脚、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和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9脚;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芯片U11的第1脚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接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十二极管D10为稳压二极管,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4脚;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第十一芯片U11的第2脚接地,第十一芯片U11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十一芯片U11的第3脚、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和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8脚;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脚和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和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脚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1脚、第12脚、第13脚和第22脚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3、第24脚和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5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4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3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2脚。
采集开关量包括采集流量开关信号、温度开关信号、压力开关信号,开关量信号为DC24V信号,通过光耦TLP521-1进行隔离后输入到单片机。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中的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包括第十三芯片U13,第十三芯片U13采用电平转换芯片SN74LVC8T245;第十三芯片U13的第1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脚和第三十五电容C35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三十五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1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脚,第十三芯片U13第7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80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11脚、第12脚、第13脚和第22脚均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3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4脚和第三十六电容C36的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六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1脚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第一继电器JK1的第8触点,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第一继电器JK1的第1触点接24V电源;第一继电器JK1的第2触点、第3触点、第4触点、第5触点悬空,第一继电器JK1的第6触点接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3触点,第一继电器JK1的第7触点接第二继电器JK2的第2触点和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4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4触点和第5触点接电源DC110V地,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触点接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开关S1的第1脚、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触点,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4触点、第十二二极管D12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4触点接电源DC110V地;第二继电器JK2的第6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2触点接第三接线端子PJ3的第1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9触点、第10触点、第11触点和第12触点悬空,第二继电器JK2的第7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3触点接第三接线端子PJ3的第2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3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3触点接第四接线端子PJ4的第1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5触点和第10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2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4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8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6触点、第7触点、第8触点和第9触点悬空,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1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6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2触点和第二继电器JK2的第8触点接第四接线端子PJ4的第2脚;
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脚和第2脚接外部DC110V电源,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3脚接外壳,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9脚接电源VCC,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0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1脚,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1脚接地,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2脚接电源24V,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3脚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4脚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
使用本实用新型监测及保护装置时:将流量开关9与压缩机相连;接通电源后,装置首先进行初始化,对各信号包括温度开关信号、压力开关信号、流量开关信号及油温进行检测,对初始异常状态进行报警提示,装置初始化完成后对机体内油温数据和各开关量信号状态进行记录存储。
压缩机投入使用后主要用来为机车风缸充风,当压缩机接收到机车给的工作指令后开始充风工作,此时压力开关和温度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充风结束压缩机停止工作,此时压力开关自动断开,压缩机进行排压,将机体内的剩余风压排出,为下次充风做准备,排压结束后压力开关自动闭合,时间不超过14s,装置检测压力开关信号状态由0变1的过程时间,当时间大于14s,则进行报警提示“压力释放故障”,并断开压缩机工作控制回路,时间小于14s表示排压阀工作正常。压缩机充风工作中温控阀会根据机体内油温来控制自身的打开与否,当油温大于75℃时,温控阀自动打开,此时机体内冷却油流经散热器进行降温,装置通过流量开关信号状态来判断温控阀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当油温大于75℃时,流量开关信号状态为0则表示温控阀出现故障,则进行报警提示“温控阀故障”,当流量开关信号状态为1,则表示温控阀工作正常。压缩机上的温度开关也会检测压缩机内油温,当油温大于105℃时,如果装置检测到温度开关信号状态为1,则表示温度开关出现故障,装置进行报警提示“高温故障”,并断开压缩机工作控制回路,当检测到温度开关信号状态为0,则表示温度开关工作良好,如此装置对压缩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障机车的正常运用。

Claims (7)

1.一种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1),微处理器(1)分别与液晶显示屏(2)、数据转储模块(3)、数据存储电路(4)、时钟电路(5)、温度传感器(6)、电源电路(7)、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相连接,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与流量开关(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芯片(U1)采用MSP430F5529超低功耗微处理器;第一芯片(U1)的第11脚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三电容(C3)为电解电容,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14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18脚、第五电容(C5)的正极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均接电源VCC,第五电容(C5)为电解电容,第一芯片(U1)的第20脚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19脚、第五电容(C5)的负极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50脚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接电源VCC,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49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65脚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和第八电容(C8)的正极,第八电容(C8)为电解电容,第一芯片(U1)的第66脚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67脚接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68脚、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61脚均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69脚接第一晶振(Y1)的一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70脚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71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8脚,第一芯片(U1)的第72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1脚,第一芯片(U1)的第73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3脚,第一芯片(U1)的第74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5脚,第一芯片(U1)的第75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7脚,第一芯片(U1)的第76脚接双排插针(JTAG1)的第11脚、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双排插针(JTAG1)的第9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78脚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双排插针(JTAG1)的第2脚和第4脚均接电源VCC;第一芯片(U1)分别与液晶显示屏(2)、数据转储模块(3)、数据存储电路(4)、时钟电路(5)、温度传感器(6)、电源电路(7)、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和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7)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芯片(U2)采用PCB直流滤波器;第二芯片(U2)的第1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二磁珠(M2)的一端和第四磁珠(M4)的一端,第二磁珠(M2)的另一端、第四磁珠(M4)的另一端、第一磁珠(M1)的一端和第三磁珠(M3)的一端均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磁珠(M1)的另一端、第三磁珠(M3)的另一端和第一压敏电阻(P1)的一端均接自恢复保险(F1)的一端,自恢复保险(F1)的另一端接DC110V电源正端;第一压敏电阻(P1)的另一端、第五磁珠(M5)的一端和第七磁珠(M7)的一端均接DC110V电源负端110VG;第五磁珠(M5)的另一端、第七磁珠(M7)的另一端、第六磁珠(M6)的一端和第八磁珠(M8)的一端均接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磁珠(M6)的另一端和第八磁珠(M8)的另一端接第二芯片(U2)的第3脚,第二芯片(U2)的第2脚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5脚、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第二压敏电阻(P2)的一端和第五芯片(U5)的第1脚均接第三芯片(U3)的第1脚;第十六电容(C16)为电解电容;第二芯片(U2)的第4脚、第十六电容(C16)的负极、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第二压敏电阻(P2)的另一端和第五芯片(U5)的第2脚均接第三芯片(U3)的第2脚;第三芯片(U3)的第3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和第四芯片(U4)的第3脚均接+5V电源;第十八电容(C18)为电解电容,第四芯片(U4)为LM1117DT-3.3稳压器;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四芯片(U4)的第2脚、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相交于第一接点,该第一接点接第一芯片(U1)的第18脚和第一芯片(U1)的第50脚;第三芯片(U3)的第5脚、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1脚、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3脚、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正极和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均接24V电源,第二十二电容(C22)为电解电容;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五芯片(U5)的第5脚、第二十二电容(C22)的负极和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钟电路(5)包括第六芯片(U6),第六芯片(U6)采用时钟芯片PCF8563;第六芯片(U6)的第1脚接第二晶振(Y2)的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六芯片(U6)的第1脚接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六芯片(U6)的第4脚均接地;第六芯片(U6)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7脚,第六芯片(U6)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8脚,第六芯片(U6)的第8脚接电池(BT1)的正极、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电池(BT1)负极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存储电路(4)包括第七芯片(U7),第七芯片(U7)采用存储芯片AT45DB321D;第七芯片(U7)的第1脚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和第一芯片(U1)的第44脚,第七芯片(U7)的第3脚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源VCC和第一芯片(U1)的第54脚;第七芯片(U7)的第2脚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6脚和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第七芯片(U7)的第7脚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11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3脚,第七芯片(U7)的第12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8脚,第七芯片(U7)的第1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6脚,第七芯片(U7)的第1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7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量采集处理电路(10)包括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十芯片(U10)、第十一芯片(U11)和第十二芯片(U12);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十芯片(U10)和第十一芯片(U11)均采用光耦TLP521-1,第十二芯片(U12)采用电平转换芯片SN74LVC8T245;第八芯片(U8)的第1脚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为稳压二极管,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1脚;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八芯片(U8)的第2脚接地,第八芯片(U8)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八芯片(U8)的第3脚、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1脚;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第九芯片(U9)的第1脚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为稳压二极管,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2脚;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和第九芯片(U9)的第2脚接地;第九芯片(U9)的第4脚接+5V电源,第九芯片(U9)的第3脚、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0脚;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芯片(U10)的第1脚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八二极管(D8)为稳压二极管,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3脚;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和第十芯片(U10)的第2脚接地,第十芯片(U10)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十芯片(U10)的第3脚、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和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9脚;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芯片(U11)的第1脚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接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十二极管(D10)为稳压二极管,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一接线端子(PJ1)的第4脚;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第十一芯片(U11的第2脚接地,第十一芯片(U11)的第4脚接+5V电源,第十一芯片(U11)的第3脚、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和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均接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8脚;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脚和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和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脚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1脚、第12脚、第13脚和第22脚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23、第24脚和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芯片(U12)的第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5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4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3脚,第十二芯片(U12)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2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工作控制电路(8)包括第十三芯片(U13),第十三芯片(U13)采用电平转换芯片SN74LVC8T245;第十三芯片(U13)的第1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脚和第三十五电容(C35)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三十五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3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1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4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2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5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3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6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脚,第十三芯片(U13)第7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80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11脚、第12脚、第13脚和第22脚均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3脚、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4脚和第三十六电容(C36)的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六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芯片(U13)的第21脚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第一继电器(JK1)的第8触点,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第一继电器(JK1)的第1触点接24V电源;第一继电器(JK1)的第6触点接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3触点,第一继电器(JK1)的第7触点接第二继电器(JK2)的第2触点和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4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4触点和第5触点接电源DC110V地,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触点接第十二二极管(D12)的负极、开关(S1)的第1脚、第十三二极管(D13)的负极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触点,第二继电器(JK2)的第14触点、第十二二极管(D12)正极、第十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4触点接电源DC110V地;第二继电器(JK2)的第6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2触点接第三接线端子(PJ3)的第1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7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3触点接第三接线端子(PJ3)的第2脚,第二继电器(JK2)的第3触点和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3触点接第四接线端子(PJ4)的第1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5触点和第10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2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4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8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1触点接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6脚,第三继电器(JK3)的第12触点和第二继电器(JK2)的第8触点接第四接线端子(PJ4)的第2脚;
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脚和第2脚接外部DC110V电源,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3脚接外壳,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9脚接电源VCC,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0脚接第一芯片(U1)的第41脚,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1脚接地,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2脚接电源24V,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3脚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二接线端子(PJ2)的第14脚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
CN201820753755.2U 2018-05-21 2018-05-21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Active CN208269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3755.2U CN208269965U (zh) 2018-05-21 2018-05-21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3755.2U CN208269965U (zh) 2018-05-21 2018-05-21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69965U true CN208269965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3755.2U Active CN208269965U (zh) 2018-05-21 2018-05-21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699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0387A (zh) * 2021-03-11 2021-06-25 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燃气轮机排气甲烷含量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0387A (zh) * 2021-03-11 2021-06-25 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燃气轮机排气甲烷含量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6848U (zh) 具有故障自定位与自诊断功能的数据采集器
CN208269965U (zh) 螺杆空气压缩机状态监测及保护装置
CN10511680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器安全智能装置
CN104102161A (zh) 智能一体化电源开关量监控模块
CN208224829U (zh) 环境控制系统的无线组网设备控制器
CN208834123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监测控制系统
CN207650603U (zh) 隧道消防管道防漏防冻监测控制分站
CN111284524B (zh) 一种机车轮轨润滑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CN208459524U (zh) 一种三相电机断线检测电路
CN205263905U (zh) Lkj调车监控记录盒
CN208223540U (zh) 用于无线组网环境控制系统的环境参数采集器
CN208314513U (zh) 一种油水井远程终端控制模块
CN200990027Y (zh) 机房温湿度智能控制装置
CN106959136A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节能型天然气测量设备
CN10906207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监测控制系统
CN207249404U (zh) 能耗监测控制插座电路
CN102967690B (zh) 煤矿用自诊断一氧化碳传感器及自诊断方法
CN205176559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电路
CN218330098U (zh) 一种低功耗有线远传水表信息采集装置
CN21251542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水泵机电控制器
CN217587135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电路
CN1632607A (zh) 空调器控制电路故障诊断实验装置
CN202857043U (zh) 电量可采集的以太网led控制系统
CN219454077U (zh) 一种热水供暖泵能效控制装置
CN202956207U (zh) 一种远程温度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