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7894U - 一种贴片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片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7894U
CN208257894U CN201820005292.1U CN201820005292U CN208257894U CN 208257894 U CN208257894 U CN 208257894U CN 201820005292 U CN201820005292 U CN 201820005292U CN 208257894 U CN208257894 U CN 208257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bound edge
phone shell
patch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52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ond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onda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onda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onda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52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7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7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7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片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周围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由上包边、下包边、右包边和左包边构成,所述下包边上设置有缝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采用四包边的方式对手机进行全方面的保护,通过在下包边设置缝隙和上端断开的充电孔来使手机更容易从手机壳内取出,避免取出手机时会损坏手机壳。

Description

一种贴片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手机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手机时容易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因此人们都会套上手机壳来保护手机。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手机保护套,要想很好的保护手机,必须上下左右四边全包,才能有效防止跌落磕碰等对手机造成的损伤。但这样的手机壳设计单调,达不到消费者的审美标准,不能根据消费者自己的需要给手机壳贴上自己想要的图案或材质,而采用背部设计凹槽位,在凹槽位内进行贴片处理的方式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手机壳的审美要求。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软塑料做成四包边的贴片手机壳,但由于软塑料变形大,在背部贴一些硬质材质时,难以固定得住,因此需要采用硬塑料来做成四包边贴片手机壳,但是目前采用纯的硬塑料来做成四边全包的贴片保护壳时,由于硬塑料物理形变小,取出手机困难,贴上玻璃,、塑胶片等硬材料后很难装上手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包边硬胶贴片手机保护壳,它能够保证手机能够更容易地从手机壳中放入或取出,同时能全方位地保护了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片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周围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由上包边、下包边、右包边和左包边构成,所述下包边上设置有缝隙。
通过上述方案,采用四包边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对手机进行保护,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磕碰或者跌落造成手机损坏,为了让贴上贴片的手机壳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取出或放入,在手机壳下包边上设有缝隙,该手机壳能够对手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满足了消费者对手机壳的审美,同时还方便手机放入或取出贴片后的手机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缝隙的上端断开,所述缝隙的高度1.2mm~2.0mm。
通过上述方案,缝隙的上端断开是为了方便手机在贴片后更容易地取出,同时缝隙过高时,容易使产品变形,缝隙过低时,导致变形不够,造成装拆手机困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缝隙至少设有两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缝隙的条数为偶数条,所述缝隙对称设置在下包边左右两侧。
通过上述方案,将下包边上的缝隙设置成对称是为了让手机壳看起来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包边上对应于手机充电口位置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呈“U”形。
通过上述方案,将充电孔的上端断开,使充电孔呈“U”形是为了让手机更容易从手机壳中取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相机孔。
通过上述方案,在手机壳的背部设置凹槽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贴上自己想要的贴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边缘为圆弧形。
通过上述方案,将凹槽的边缘设成圆弧形是为了保证贴片后不会在贴片和凹槽连接处出现棱角,实现了圆润的手感。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贴片,所述贴片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壳采用硬质塑料。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硬质塑料变形小,使得背部贴片时,能够更好地固定手机壳本体,可以大大加快贴合速度和边缘贴合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塑料为PC塑料或ABS塑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四包边硬胶手机壳,该手机壳采用四包边能够更全面地对手机进行保护,不会导致在跌落或者使用过程中磕碰到手机,同时通过在下包边设置缝隙和上端断开的充电孔使贴片后的手机能够更容易的放入或取出,避免无法合理取出手机,从而破坏手机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贴片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贴片手机壳的主视图。
图3是贴片手机壳的左视图。
图4是贴片手机壳的右视图。
1-上包边;2-相机孔;3-右包边; 4-凹槽; 5-下包边;6-左包边;7-贴片;8-通孔;9-缝隙;10-扬声孔;11-充电孔;12-防滑纹;13-音量键;14-开机键;15-功能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一种贴片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和贴片7,手机壳本体的背部设有用于放置贴片的凹槽4,手机壳本体的背部且在凹槽内设有相机2,相机孔2竖直开设在手机壳本体的背部右上角,凹槽4边缘为圆弧形,手机壳本体周围设有包边,包边由上包边1、下包边5、左包边6和右包边3构成,在贴片7上对应于相机孔2的位置设有通孔8,通孔8与相机孔2的形状和大小一致,贴片7采用的是玻璃,贴片7通过胶粘剂与凹槽4贴合,手机壳采用PC硬质材料做成。
参照图2,在下包边5的中部设有充电孔11,充电孔11的上端断开且呈“U”形,其中所说的上端为手机放入手机壳的一端,下包边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缝隙9,两个缝隙9相对充电孔11对称,缝隙9的上端断开,缝隙9的高度为1.5mm,下包边5上还设有相对充电孔11对称的扬声孔10,扬声孔10由多个细圆孔组成。
参照图3和图4,在左包边6和右包边3上均设有防滑纹12,可以有效地防止使用过程中手滑握持不稳,造成手机壳掉落,在左包边6上由上往下依次设有开机键14和声音键13,在右包边3上设有一个功能键1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贴片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周围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由上包边、下包边、右包边和左包边构成,所述下包边上设置有缝隙,所述手机壳本体背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相机孔,所述凹槽边缘为圆弧形,还包括贴片,所述贴片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相同,所述左包边和右包边上均设有防滑纹,所述手机壳采用硬质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上端断开,所述缝隙的高度为1.2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至少设有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条数为偶数条,所述缝隙对称设置在下包边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包边上对应于手机充电口位置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呈“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为PC塑料或ABS塑料。
CN201820005292.1U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贴片手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57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5292.1U CN208257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贴片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5292.1U CN208257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贴片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7894U true CN208257894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52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5789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贴片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7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2304U (zh) 一种手机充电保护套
CN202800463U (zh) 一种手机保护组件
CN208257894U (zh) 一种贴片手机壳
CN201947002U (zh) 具有可旋转充电插头的充电器
CN207603874U (zh) 一种运动挂脖式蓝牙耳机充电仓
CN104573578A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保护方法
CN205082845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保护套
CN211321373U (zh) 一种半包式手机保护壳
CN206180651U (zh) 便携式充电装置
CN201146541Y (zh) 手机外壳保护壳
CN202907376U (zh) 防水防尘移动电源
CN203268672U (zh) 电子产品保护套
CN104510120B (zh) 一种防摔型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2838103U (zh) 一种带备用电池和蓝牙键盘的平板电脑保护座
CN207625643U (zh) 一种防摔的移动通讯设备保护壳
CN201556139U (zh) 旋转显示屏电脑包
CN207068945U (zh) 一种管藏式电池外壳
CN205610704U (zh) 一种三防手机保护套
CN209845063U (zh) 一种带有边角保护的智能手机
CN210609334U (zh) 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全保护手机壳
CN204761499U (zh) 可用于充电的手机边框
CN207266075U (zh) 一种手机
CN203851171U (zh) 减震防滑手机外壳
CN203789349U (zh) 超薄折叠保护袋
CN203538567U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手提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