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3184U -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3184U
CN208253184U CN201820755823.9U CN201820755823U CN208253184U CN 208253184 U CN208253184 U CN 208253184U CN 201820755823 U CN201820755823 U CN 201820755823U CN 208253184 U CN208253184 U CN 208253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se
negative
tube
deodorization
deodoriz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58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海滨
谢军
陈宁生
黄家法
胡怡祺
李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Environmental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Environmental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Environmental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Environmental Renewabl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58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3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3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3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污水站包括垃圾池和调节池,垃圾池和调节池之间设有除臭风管,除臭风管由多个管体依次组合连接而成,装置包括抽风机、负压风机、柔性负压管、驱动机构和多个支撑滑移机构,抽风机与除臭风管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垃圾池的上方,负压风机设置在除臭风管的另一端,且负压风机与柔性负压管相连接,柔性负压管穿设在除臭风管内,其中,柔性负压管上间隔地设有多个负压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异味不易外泄、而且输送效率更高,以及,当需要对除臭风管的管体进行拆装检修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滑移机构沿除臭风管的内侧壁滑动,带动柔性负压管进行收缩,其方便了除臭风管管体的拆装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原来污水站的除臭风设计为:在调节池上方安装一风机,将臭气经风管输送至垃圾池,但是,若除臭风管有漏气现象,就容易造成厂区有轻微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异味不易外泄、输送效率高的污水站除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站除臭装置,所述污水站包括垃圾池和调节池,所述垃圾池和调节池之间设有除臭风管,所述除臭风管由多个管体依次组合连接而成,所述装置包括抽风机、负压风机、柔性负压管、驱动机构和多个支撑滑移机构,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除臭风管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池的上方,所述负压风机设置在所述除臭风管的另一端,且所述负压风机与所述柔性负压管相连接,所述柔性负压管穿设在所述除臭风管内,多个所述支撑滑移机构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柔性负压管的外表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滑移机构沿所述除臭风管的内侧壁滑动,其中,所述柔性负压管上间隔地设有多个负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负压管包括多个负压管单体,相连的两个负压管单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球,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法兰的外表面四周,所述支撑球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且所述支撑球还与所述除臭风管的内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分别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支撑滑移机构上,其中,所述第二拉线还穿设在所述柔性负压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负压风机通过柔性负压管上的多个负压孔产生负压,使原除臭风管内由正压转变成微负压,并使臭气通过除臭风管和柔性负压管进行双重输送,其不仅能使异味不易外泄、而且输送效率更高,以及,当需要对除臭风管的管体进行拆装检修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滑移机构沿除臭风管的内侧壁滑动,带动柔性负压管进行收缩,其方便了除臭风管管体的拆装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站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站除臭装置的支撑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站除臭装置,污水站包括垃圾池1和调节池2,垃圾池1和调节池2之间设有除臭风管3,除臭风管3由多个管体依次组合连接而成,该装置包括抽风机4、负压风机5、柔性负压管6、驱动机构7和多个支撑滑移机构8,抽风机4与除臭风管3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调节池2的上方,负压风机5设置在除臭风管3的另一端,且负压风机5与柔性负压管6相连接,柔性负压管6穿设在除臭风管3内,多个支撑滑移机构8间隔地固定在柔性负压管6的外表面,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支撑滑移机构8沿除臭风管3的内侧壁滑动,其中,柔性负压管6上间隔地设有多个负压孔9。
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风机5通过柔性负压管6上的多个负压孔9产生负压,使原除臭风管3内由正压转变成微负压,并使臭气通过除臭风管3和柔性负压管6进行双重输送,其不仅能使异味不易外泄、而且输送效率更高,以及,当需要对除臭风管3的管体进行拆装检修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7驱动支撑滑移机构8沿除臭风管3的内侧壁滑动,带动柔性负压管6进行收缩,其方便了除臭风管3的管体拆装检修。
较佳地,为了方便柔性负压管6的拆装和布局,柔性负压管6包括多个负压管单体61,相连的两个负压管单体61之间通过连接法兰62相互连接。
具体地,支撑滑移机构8包括支撑杆81和支撑球82,支撑杆81设置在连接法兰32的外表面四周,支撑球82活动地设置在支撑杆81的末端,且支撑球82还与除臭风管3的内侧壁相接触。通过支撑球82沿着除臭风管3的内侧壁滑动,可以带动柔性负压管6进行收缩或展开。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拉线71和第二拉线72,第一拉线71和第二拉线72分别设置在最外侧的支撑滑移机构8上,其中,第二拉线72还穿设在柔性负压管6内部。拉动第一拉线71,即可将柔性负压管6展开,拉动第二拉线72,即可将柔性负压管6收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所述污水站包括垃圾池和调节池,所述垃圾池和调节池之间设有除臭风管,所述除臭风管由多个管体依次组合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抽风机、负压风机、柔性负压管、驱动机构和多个支撑滑移机构,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除臭风管的一端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池的上方,所述负压风机设置在所述除臭风管的另一端,且所述负压风机与所述柔性负压管相连接,所述柔性负压管穿设在所述除臭风管内,多个所述支撑滑移机构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柔性负压管的外表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滑移机构沿所述除臭风管的内侧壁滑动,其中,所述柔性负压管上间隔地设有多个负压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负压管包括多个负压管单体,相连的两个负压管单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球,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法兰的外表面四周,所述支撑球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且所述支撑球还与所述除臭风管的内侧壁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站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分别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支撑滑移机构上,其中,所述第二拉线还穿设在所述柔性负压管内部。
CN201820755823.9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Active CN208253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5823.9U CN208253184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5823.9U CN208253184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3184U true CN208253184U (zh) 2018-12-18

Family

ID=6648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5823.9U Active CN208253184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3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3184U (zh) 一种污水站除臭装置
CN206762003U (zh) 一种呼吸机管路按压排水集水杯
CN206738681U (zh) 一种带有快速排气阀的排气管道结构
CN210685124U (zh) 一种集成式的实验室顶部吊装系统
CN201810580U (zh) 油轮货泵舱橄榄形的风帽
CN203819847U (zh) 压缩式垃圾车尾气加热装置
CN209013692U (zh) 玻璃瓶高效烘干装置
CN103982973A (zh) 一种按风量分布的通风管道系统及设计方法
CN203864393U (zh) 具有上扩展厢的扩展车厢通风装置
CN207339124U (zh) 一种电力输电线管道
CN207659892U (zh) 一种户外宠物粪便快速清理装置
CN205528880U (zh) 一种高炉拨风系统
CN2430617Y (zh) 全方位多通道防风排气罩
CN20631878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检修的新型曝气装置
CN2830740Y (zh) 生活多用途引流管
CN110779140A (zh) 一种高层建筑新风系统
CN2646119Y (zh) 微孔曝气器的提升装置
CN210974643U (zh) 发酵罐加热通风系统
CN205136946U (zh) 一种集中放散管
CN211177283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节能通风设备
CN207073619U (zh)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用排气阀
CN212961645U (zh) 一种通过气封气帘收集废气的一体化装置
CN203725445U (zh) 高效空气吹扫管
CN207785543U (zh) 一种光催化杀菌装置
CN208468856U (zh) 一种双模硫化机管路系统的模块化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