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9716U -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9716U
CN208249716U CN201820596442.0U CN201820596442U CN208249716U CN 208249716 U CN208249716 U CN 208249716U CN 201820596442 U CN201820596442 U CN 201820596442U CN 208249716 U CN208249716 U CN 208249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ction
immersible pump
support construction
pulley assembly
fix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64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李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Baotou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Baotou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Baotou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64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9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9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9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滚轴、柔性连接件和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柔性连接件设置在滑轮组件上,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滚轴上,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潜水泵相连,滚轴能够转动以驱动潜水泵升高或降低至预设深度。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行人员移动潜水泵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事故浆液池是目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必不可少的事故浆液处置装置。随着脱硫系统的长期投运,由于锅炉投油、除尘器故障、来水Cl-含量高等因素会直接导致吸收塔浆液品质恶化,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长周期运行,所以必须定期采取在线置换部分浆液的方式,保证脱硫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置换出的废弃浆液进入事故浆液池,待浆液完全沉淀后,启动事故浆液池内的潜水泵,将上清液打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底部沉积物再采用人工加机械的方式进行清理处置。
鉴于上述原因,事故浆液池无法采用固定泵,只能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浆液池进浆液时,人工提起潜水泵,浆液沉淀后抽取上清液时,人工放入潜水泵,且需要现场有人监视水泵,防止水位低时烧泵。若选用小潜水泵,功率小、抽水耗时太长。若选用大潜水泵,不方便运行人员移动潜水泵,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行人员移动潜水泵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滚轴、柔性连接件和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柔性连接件设置在滑轮组件上,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滚轴上,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潜水泵相连,滚轴能够转动以驱动潜水泵升高或降低至预设深度。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支撑在地面,第二支撑段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段上,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成角度地设置,滑轮组件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滑轮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段远离第一支撑段的一端。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还包括套管,套管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第一支撑段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管中。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还包括手柄,手柄设置在第一支撑段上,以驱动支撑结构转动。
进一步地,手柄与第一支撑段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在1m至1.4m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还包括锁止结构,锁止结构具有与手柄扣合以限制支撑结构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与手柄分离使支撑结构转动到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段。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滚轴的启停或转向。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潜水泵的启停。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液位开关,液位开关设置在潜水泵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潜水泵通过柔性连接件和滑轮组件吊在空中,并且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滚轴调整潜水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通过转动支撑结构控制潜水泵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当需要抽取上清液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移入事故浆液池工作范围,再将潜水泵沉入上清液中。当抽取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拉高并移出浆液池的工作区域。上述过程均可通过机械结构完成,操作人员仅需要进行少量的监控工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移动潜水泵时的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结构;11、第一支撑段;12、第二支撑段;13、第三支撑段;14、套管;15、手柄;16、锁止结构;20、潜水泵;30、高度调节装置;31、滚轴;32、柔性连接件;33、滑轮组件;40、第一控制装置;50、第二控制装置;51、液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够用于固定目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事故浆液池的潜水泵,事故浆液池中存有固液混合物,潜水泵将浆液沉淀后的上清液抽取至后续系统,沉淀后的沉积物通过其他设备进行清理处置。本申请针对现有的潜水泵难以兼顾功率、效率和人工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10和高度调节装置30。其中,支撑结构10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高度调节装置30包括滚轴31、柔性连接件32和滑轮组件33,滑轮组件33设置在支撑结构10上,柔性连接件32设置在滑轮组件33上,柔性连接件32的第一端连接在滚轴31上,柔性连接件32的第二端与潜水泵20相连,滚轴31能够转动以驱动潜水泵20升高或降低至预设深度。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支撑结构10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支撑结构10上设置有滑轮组件33,潜水泵20通过柔性连接件32和滑轮组件33吊在空中,并且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滚轴31调整潜水泵2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通过转动支撑结构10控制潜水泵2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当需要抽取上清液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20移入事故浆液池工作范围,再将潜水泵20沉入上清液中。当抽取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20拉高以移出浆液池的工作区域,并可以移至潜水泵的回收位置。上述过程均可通过机械结构完成,操作人员仅需要进行少量的监控工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移动潜水泵时的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其中,滚轴31可以为卷扬机的轴或者人工手摇的葫芦,以实现收放柔性连接件32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40,滚轴31为卷扬机的轴,第一控制装置40用于控制滚轴31的启停或转向。柔性连接件32可选用钢丝、钢缆、金属链条等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第一支撑段11支撑在地面,第二支撑段1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段11上,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成角度地设置,滑轮组件33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滑轮组件33设置在第二支撑段12远离第一支撑段11的一端。通过调整第二支撑段12的长度可以调整潜水泵20在工作时与事故浆液池池边的距离,使潜水泵20的工作位置不局限于池边,有利于提高上清液的抽取。
为加强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之间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段13。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为固定第一支撑段11还包括套管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浆液池突出于地面设置,相应地,本实施例的套管14固定设置在浆液池的侧壁的外表面上,第一支撑段11设置在套管14中以使支撑结构10可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管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例如应用在从地面向下挖掘形成的池子旁。套管还可以设置多个,其中一个设置在地面,另一个设置在池子侧壁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选用了DN60的钢管,第三支撑段13采用了钢板结构进行加固,套管14采用了DN80的钢管固定第一支撑段11。
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还包括手柄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柄15设置在第一支撑段11上,以驱动支撑结构10转动。手柄15延长了转动第一支撑段11时的力臂长度,降低了转动支撑结构10时所需的力的大小,便于操作。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手柄15与第一支撑段11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在1m至1.4m之间,具体为1.2m,该高度范围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手柄和施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还包括锁止结构16,锁止结构16具有与手柄15扣合以限制支撑结构10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与手柄15分离使支撑结构10转动到解锁位置。操作人员能够在潜水泵20移至预定工作位置后将锁止结构16与手柄15扣合,以防止潜水泵在运行时移动,影响抽取效果和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50,第二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潜水泵20的启停。具体地,第二控制装置50包括液位开关51,液位开关51设置在潜水泵20上。本实施例的液位开关51为电接点式液位开关,当潜水泵20沉入上清液时,液面高于液位开关51,允许潜水泵启动。当潜水泵20运行时,液面不断下降。当液面降到液位开关51以下时,液位开关51自动切断潜水泵20的电源,潜水泵20停止运转并不允许再启动。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水位过低导致潜水泵20空转损坏电机的情况出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支撑结构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潜水泵通过柔性连接件和滑轮组件吊在空中,并且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滚轴调整潜水泵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通过转动支撑结构控制潜水泵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当需要抽取上清液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移入事故浆液池工作范围,再将潜水泵沉入上清液中。当抽取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将潜水泵拉高并移出浆液池的工作区域。上述过程均可通过机械结构完成,操作人员仅需要进行少量的监控工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移动潜水泵时的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8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潜水泵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10),可转动地设置在地面上;
高度调节装置(30),包括滚轴(31)、柔性连接件(32)和滑轮组件(33),所述滑轮组件(33)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0)上,所述柔性连接件(32)设置在所述滑轮组件(33)上,所述柔性连接件(3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滚轴(31)上,所述柔性连接件(32)的第二端与所述潜水泵(20)相连,所述滚轴(31)能够转动以驱动所述潜水泵(20)升高或降低至预设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段(11)和第二支撑段(12),所述第一支撑段(11)支撑在地面,所述第二支撑段(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段(11)上,所述第一支撑段(11)和所述第二支撑段(12)成角度地设置,所述滑轮组件(33)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滑轮组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段(1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段(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还包括套管(14),所述套管(14)固定设置在所述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段(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管(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还包括手柄(15),所述手柄(1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段(11)上,以驱动所述支撑结构(1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5)与所述第一支撑段(11)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在1m至1.4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还包括锁止结构(16),所述锁止结构(16)具有与所述手柄(15)扣合以限制所述支撑结构(10)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与所述手柄(15)分离使所述支撑结构(10)转动到解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11)和所述第二支撑段(12)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段(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4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用于控制所述滚轴(31)的启停或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50),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所述潜水泵(20)的启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包括液位开关(51),所述液位开关(51)设置在所述潜水泵(20)上。
CN201820596442.0U 2018-04-24 2018-04-24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08249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442.0U CN2082497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442.0U CN2082497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9716U true CN208249716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6442.0U Active CN2082497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9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576A (zh) * 2019-10-14 2020-02-18 李纳 一种潜水电泵自动耦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576A (zh) * 2019-10-14 2020-02-18 李纳 一种潜水电泵自动耦合装置
CN110805576B (zh) * 2019-10-14 2020-10-30 张敏 一种潜水电泵自动耦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0763B (zh) 浮筒截流阀
CN208249716U (zh) 潜水泵的固定装置
CN115538520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05222559U (zh) 潜水泵提升装置
CN204627390U (zh) 竖井救援梯
CN208416978U (zh) 一种高性能清水潜水泵
CN208361781U (zh) 方便拆卸的潜水泵电动升降装置
CN21149719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0117869U (zh) 一种节能建筑
CN205222564U (zh) 潜水泵升降装置
CN213623742U (zh) 一种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203174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淤泥清理装置
CN205668101U (zh) 立式锯床的自动控制水循环系统
CN206128671U (zh) 建筑物表面清洁起吊机构
CN216403372U (zh) 一种深井潜水泵防线缆缠绕装置
CN206278862U (zh) 一种潜水泵提升架
CN21765186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地下结构泄水抗浮装置
CN212954106U (zh) 一种适用于海岛取水的设施
CN208564933U (zh) 一种防倾倒液位开关控制泵
CN217882779U (zh) 一种电缆沟防汛控制装置
CN203270530U (zh) 一种排水池破冰管及应用此破冰管的排水池
CN218373704U (zh) 一种水利水电闸门提升装置
CN209818334U (zh) 一种具有悬浮效果的潜水泵
CN203924215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排涝装置
CN219774026U (zh) 一种节能型电动窗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