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3316U -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3316U
CN208243316U CN201721277343.8U CN201721277343U CN208243316U CN 208243316 U CN208243316 U CN 208243316U CN 201721277343 U CN201721277343 U CN 201721277343U CN 208243316 U CN208243316 U CN 208243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grooving
positioning region
positioning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73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773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3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3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33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组、承盘、若干挡件和置物盘;支架组包括四立柱,立柱之间倾斜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设有滑槽且滑槽较高一端向下设有与滑槽相通的定位凹槽,各立柱的顶、底端分别设有第一、二定位部,承盘四周分别延伸出两相对的导位侧墙及两相对的间隔侧墙,导位侧墙外周缘分别设有导柱,两间隔侧墙顶缘分别设有若干纵向切槽,及与纵向切槽相通的横向切槽,承盘设于支架组内,各导柱分别位于滑槽内,各挡件分别设于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使各挡件可纵向定位或横向定位,置物盘四角隅设有的组接杆分别与各第一定位部组装接合;不仅具有模块化组合功能,且方便调整摆置空间,可供不同瓶径大小的瓶体排列放置。

Description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结构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供瓶罐展示用的展示架,大多都是架体上纵向排列若干水平状底板,或是纵向排列若干倾斜适当角度的底板,各底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块与底板垂直设置的立板,可分隔出若干个固定宽度的摆设空间,用以摆设外径相同的瓶罐,却无法摆设外径不同的瓶罐,摆设使用不便。
纵向排列的水平状底板两侧固设有导轨装置,使各个底板分别得以供使用者向外横向抽拉出来,但是因导轨装置的装设,不仅使整体的构成元件变得复杂,且使得整体的设置成本相对提高,更甚者,因使用者向外横向抽拉的悬空式使用方式,更可能造成因摆置的瓶罐过重,而导致底板变形、弯曲,致生所摆设的瓶罐有掉落的风险,衍生安全上的虞虑。
而为了解决摆设空间的问题,同时改变构成组件复杂,所需的元件尺寸不一,制作不易,许组装使用上的不便,不利于DIY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方便供使用者调整摆置空间,可间隔出适当宽度的容置空间,供不同瓶径大小的瓶体排列放置,令使用者便于调整摆放空间及有效地运用架体空间,构成组件简单,调整方式方便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组、承盘、若干挡件和置物盘;
所述支架组包括四立柱和两连接板,所述两两立柱之间倾斜固设有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正对设置,所述连接板在指定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的滑槽较高的一端向下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通的定位凹槽,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且各所述立柱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部;
所述承盘包括底板部,所述底板部的四周向上分别延伸出两相对的导位侧墙及两相对的间隔侧墙,所述导位侧墙外周缘分别设有导柱,所述间隔侧墙的顶缘分别设有若干纵向切槽,若干所述纵向切槽的底缘设有分别与各纵向切槽相连通的横向切槽,所述承盘装设于所述支架组内,使各导位侧墙两侧的导柱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承盘呈倾斜状设置;
所述挡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对所述挡件纵向定位或是横向定位;
所述置物盘的四角隅分别设有组接杆,所述组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架组的各第一定位部组装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容置孔,并通过所述支架组垂直搭接,所述凸柱适配对应所述容置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的各连接板侧缘分别向内延伸出一靠片,所述承盘靠置于所述靠片。
进一步地,所述挡件是断面为圆形的挡杆,所述挡杆的两端为扁平部,且所述挡杆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且所述扁平部凸露出该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所述挡件是断面为圆形的挡杆,所述定位板的顶缘分别设有各纵向切槽及与各纵向切槽相连通的横向切槽,所述定位板分别固设邻近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使所述的两定位板分别与各挡杆呈垂直状设置,且使各所述挡杆分别容置定位于各纵向切槽或各横向切槽。
进一步地,所述挡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且所述弹性绳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使各头部凸露出该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由四框杆组接而成,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一纵杆,且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一止滑垫块,而所述纵杆的顶端分别容置定位所述立柱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由四框杆组接而成,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有纵杆,且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有滑轮,而所述纵杆的顶端分别容置定位所述立柱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立柱的设定位置上,两两所述支架组进行组合时,其中一所述支架组的第二定位部分别与另一所述支架组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组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二定位部,且所述螺丝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钢珠及弹簧,所述第二定位部的近底部外周缘设有一穿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柱,所述凸柱设置有径向容孔,所述径向容孔容置所述弹簧及钢珠;
通过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使所述钢珠凸露出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外周缘且不掉出所述径向容孔,所述钢珠抵靠于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方便供使用者调整摆置空间,可间隔出适当宽度的容置空间,且可分别供不同瓶径大小的瓶体排列放置,使用者便于调整摆放空间及有效地运用架体空间,构成组件简单,调整方式方便容易;不同瓶径的瓶体的摆置更为整齐一致,不会因间隔过大而造成瓶体晃动,且方便使用者容易找到所需的瓶体;抽出或回推承盘的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且极为省力。模块化的承盘设计,使用者根据需求向上增加所需的承盘数量,组装拆卸甚为方便,极适合DIY市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支架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承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承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承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承盘拉出时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圈选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支架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底架下方安装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安装承盘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安装置物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组化的架体结构的安装置物盘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13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包括支架组10、承盘20、若干挡件30和置物盘80;支架组10包括四立柱11和两连接板12,立柱11之间倾斜固设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正对设置,连接板12在指定位置设置有滑槽121,连接板12的滑槽121较高的一端向下设有与滑槽121相通的定位凹槽122,各立柱1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且各立柱11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4;承盘20包括底板部21,底板部21的四周向上分别延伸出两相对的导位侧墙22及两相对的间隔侧墙23,导位侧墙22外周缘分别设有导柱24,间隔侧墙23的顶缘分别设有若干纵向切槽231,而其中的纵向切槽231的底缘设有分别与各纵向切槽231相连通的横向切槽232,承盘20装设于支架组10内,使各导位侧墙22两侧的导柱24位于滑槽121内,承盘20呈倾斜状设置;挡件30分别安装于承盘20的两间隔侧墙23的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上,对挡件30纵向定位或是横向定位;置物盘80的四角隅分别设有组接杆81,组接杆81分别与支架组10的各第一定位部13组装接合。
如图9所示,第一定位部13为凸柱131,第二定位部14为容置孔(图中未标号),并通过支架组10垂直搭接,各凸柱131适配对应容置孔。实现定位功能。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组10的各连接板12侧缘分别向内延伸出一靠片123,承盘20靠置于靠片123。
其中,承盘20的底板部21为封闭状的板体(图中未示)。
其中,如图4所示,承盘20的底板部21由若干等间隔排列的直条状杆体所组成。
其中,如图2所示,承盘20的两导柱24分别螺设于两导位侧墙22的外周缘设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挡件30是断面为圆形的挡杆31,挡杆31的两端为扁平部311,且挡杆31安装于承盘的两间隔侧墙23的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上,且扁平部311凸露出该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40,挡件30为圆形断面的挡杆31,定位板40的顶缘分别设有各纵向切槽231及与各纵向切槽231相连通的横向切槽232,定位板40分别固设邻近于该承盘20的两间隔侧墙23,使该两定位板40分别与各挡杆31呈垂直状设置,而使各挡杆31分别容置定位于各纵向切槽231或各横向切槽23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件30为弹性绳32,弹性绳3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321,且弹性绳32安装于承盘20的两间隔侧墙23的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上,使各头部321凸露出该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外。
如图11所示,还包括若干止滑垫块50,各止滑垫块50分别固设于各立柱11的底端。
还包括若干滑轮60,各滑轮60分别固设于各立柱11的底端(图中未示)。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架70,底架70由四框杆71组接而成,四框杆71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一纵杆72,且四框杆71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一止滑垫块50,而纵杆7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容置定位立柱11的第二定位部14。
如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架70,底架70由四框杆71组接而成,四框杆71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有纵杆72,且四框杆71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有滑轮60,纵杆72的顶端分别容置定位立柱11的第二定位部1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件A,定位件A分别设置于各立柱11的设定位置上,两两支架组10进行组合时,其中一支架组10的第二定位部14分别与另一支架组10对应的第一定位部13组装固定。
如图7所示,其中,定位件A包括螺丝A1,螺丝A1穿过第二定位部14,且螺丝A1的端部抵顶于第一定位部13上。
如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件A包括钢珠A2及弹簧A3,第二定位部14的近底部外周缘设有一穿孔141,第一定位部13为凸柱131,凸柱131具有一径向容孔132,径向容孔132容置弹簧A2及钢珠A3;通过弹簧A2的弹性力,使钢珠A3凸露出第一定位部13的外周缘,但不致于掉出该径向容孔132,并得以利用钢珠A2抵靠于穿孔141。
其中,如图7所示,该置物盘80为封闭式的板片体。
其中,如图13所示,该置物盘80为开放式的网状体。
如图12所示,还包括一挂网90,该挂网90挂设于该置物盘80的侧缘,可供放置刀具、上色笔、喷笔、喷枪或清洁组件等文具。
如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若干挡件30安装于承盘30的两间隔侧墙23的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上,对各挡件30纵向定位或是横向定位;其中,当挡件30为断面为圆形的挡杆31时,仅需放置若干挡杆31于纵向切槽231,可间隔出适当宽度的容置空间,同时可搭配数根挡杆31放置于纵向切槽231后,再往横向移动至与纵向切槽231相通的横向切槽232上,便可间隔出较大宽度的容置空间,可分别供瓶径较小的瓶体B或是瓶径较大的瓶体C排列放置,不仅构成组件简单,调整方式方便容易,且可将相同瓶径的瓶体B或瓶体C排列整齐,使用者方便摆置与寻找。在其他实施例中,瓶体B或瓶体C可为模型用的漆罐或漆瓶。
本实用新型的挡件30的型态不仅可为断面为圆形的挡杆31,亦可为挡杆31的二端分别设置一扁平部311,当组装于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时,各扁平部311可凸露出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外,而不需另外于承盘20内设置两相对的定位板40,即达到挡杆31定位的效果(如图5所示),并具有承盘20分隔空间的使用成效;或者,可将挡件30设置成两端具有头部321的弹性绳32,组装时,各头部321得以凸露出纵向切槽231或横向切槽232外,而不需另外于承盘20内设置两相对的定位板40,亦可达到弹性绳32定位的效果(如图6所示),并具有承盘20分隔空间的使用成效,如此一来,便可方便供使用者简易地调整摆置空间,而可放置不同瓶径大小的瓶体,令使用者便于调整摆放空间及有效地运用架体空间,深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承盘20安装于支架组10内,使各导位侧墙22两侧的导柱24分别位于滑槽121内,并落于定位凹槽122中,令承盘20呈倾斜状设置(如图7所示),而由于承盘20上摆放若干瓶体,使承盘20承受一定的重量,当使用者欲取用瓶体时,仅需向上略微抬起承盘20,使两导柱24脱离定位凹槽122,此时使用者不需施力,便可因承盘20自身的重量,而向下倾斜滑移,令两导柱24沿滑槽121移动至滑槽121的最下方(如图8所示),如此便可供使用者轻松地取拿瓶体,而当使用者取拿瓶体后,便可直接将承盘20回推,使两导柱24分别沿滑槽121位移,并勾卡于定位凹槽122中,整体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且极为省力,深具方便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承盘20的材质并不限于塑胶材料,亦可利用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承盘20为模块化设计,可供使用者向上组装,以达到更佳的使用目的。使用者可先将置物盘80取下,之后再将搭组好的支架组10、承盘20及若干挡件30直接向上进行搭组,利用各立柱11的第二定位部14搭组于另一立柱11的第一定位部13,并利用不同的定位件A将其组接固定;其中,定位件A为螺丝A1时,可穿过第二定位部14,并使螺丝A1端缘抵顶于第一定位部13上(如图7所示),如此便可组接固定,或者定位件A包括一个钢珠A2及一个弹簧A3组成,且第二定位部14近底部外周缘具有一穿孔141,第一定位部13为凸柱131,凸柱131具有一个供弹簧A3及钢珠A2容置的径向容孔132,凸柱131插设于第二定位部14,利用弹簧A3的弹性力,使钢珠A2抵靠于穿孔141(如图9所示),亦可达到组接固定的使用成效,可供使用者根据需求向上增加所需的承盘20数量,且组装拆卸甚为方便,极适合DIY市场使用,深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方便供使用者调整摆置空间,可间隔出适当宽度的容置空间,且可分别供不同瓶径大小的瓶体排列放置,使用者便于调整摆放空间及有效地运用架体空间,构成组件简单,调整方式方便容易;不同瓶径的瓶体的摆置更为整齐一致,不会因间隔过大而造成瓶体晃动,且方便使用者容易找到所需的瓶体;抽出或回推承盘20的操作方式简单方便,且极为省力。模块化的承盘20设计,使用者根据需求向上增加所需的承盘20数量,组装拆卸甚为方便,极适合DIY市场使用。
本使用新型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利用模块化的承盘30设计,除了可供使用者的需求往上纵向增加所需的承盘30数量,以加高整个架体的高度之外,亦可于整个架体结构的其中一侧横向增加一个以上的架体结构,至于架体结构与架体结构之间的组合定位方式,除了可运用螺锁方式,亦可利用插接杆将两组架体结构进行组装定位,而可横向搭配出若干个架体结构组成,以供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选用,适合DIY市场使用,深具方便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承盘、若干挡件和置物盘;
所述支架组包括四立柱和两连接板,所述立柱之间倾斜固设有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正对设置,所述连接板在指定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的滑槽较高的一端向下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通的定位凹槽,各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且各所述立柱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部;
所述承盘包括底板部,所述底板部的四周向上分别延伸出两相对的导位侧墙及两相对的间隔侧墙,所述导位侧墙外周缘分别设有导柱,所述间隔侧墙的顶缘分别设有若干纵向切槽,若干所述纵向切槽的底缘设有分别与各纵向切槽相连通的横向切槽,所述承盘装设于所述支架组内,使各导位侧墙两侧的导柱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承盘呈倾斜状设置;
所述挡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对所述挡件纵向定位或是横向定位;
所述置物盘的四角隅分别设有组接杆,所述组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架组的各第一定位部组装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容置孔,并通过所述支架组搭接,所述凸柱适配对应所述容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各连接板侧缘分别向内延伸出一靠片,所述承盘靠置于所述靠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为圆形断面的挡杆,所述挡杆的两端为扁平部,且所述挡杆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且所述扁平部凸露出该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所述挡件是断面为圆形的挡杆,所述定位板的顶缘分别设有各纵向切槽及与各纵向切槽相连通的横向切槽,所述定位板分别固设邻近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使所述的两定位板分别与各挡杆呈垂直状设置,且使各所述挡杆分别容置定位于各纵向切槽或各横向切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且所述弹性绳安装于所述承盘的两间隔侧墙的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上,使各头部凸露出该纵向切槽或横向切槽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由四框杆组接而成,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一纵杆,且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一止滑垫块,而所述纵杆的顶端分别容置定位所述立柱的第二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由四框杆组接而成,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顶面分别固设有纵杆,且所述四框杆的四个连接处底面分别固设有滑轮,而所述纵杆的顶端分别容置定位所述立柱的第二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立柱的设定位置上,两两所述支架组进行组合时,其中一所述支架组的第二定位部分别与另一所述支架组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部组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二定位部,且所述螺丝的端部抵顶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钢珠及弹簧,所述第二定位部的近底部外周缘设有一穿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柱,所述凸柱设置有径向容孔,所述径向容孔容置所述弹簧及钢珠;
通过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使所述钢珠凸露出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外周缘且不掉出所述径向容孔,所述钢珠抵靠于所述穿孔。
CN201721277343.8U 2017-09-29 2017-09-29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3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343.8U CN20824331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343.8U CN20824331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3316U true CN208243316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734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331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33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2608A (zh) * 2022-12-13 2023-05-23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磨机样钵存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2608A (zh) * 2022-12-13 2023-05-23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磨机样钵存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50818S1 (en) Flow regulator
CN208243316U (zh) 模块化的架体结构
CN205849104U (zh) 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
USD521332S1 (en) Bill with bottle opener
USD505591S1 (en) Carafe with removable glass
USD572595S1 (en) Bottle
USD480122S1 (en) Batting swing trainer
CN209003356U (zh) 床护栏结构
CN210354248U (zh) 玻璃置物篮
KR200474676Y1 (ko) 파티션 거치용 화분
US7086346B1 (en) Apparatus as a flag or banner pole clip
CN213958545U (zh) 一种用于室外的可方便更换的旅游解说牌
CN210017074U (zh) 一种附于集装箱房屋外表的绿色种植表皮
CN211861993U (zh) 吊坠及项链
CN205180940U (zh) 带绿化结构的花架
CN212813505U (zh) 一种动物饮水瓶篮筐及动物饮水瓶
CN209433199U (zh) 一种时钟
CN2540132Y (zh) 一种方便防尘鞋柜
CN216229299U (zh) 一种手机零件组装用分类存放装置
CN208658622U (zh) 一种酒签分配装置
CN213272197U (zh) 一种室内软装用承重柱的照明装置
CN206880504U (zh) 一种洗发膏展架
CN209083138U (zh) 一种舞台背景用可调节立柱
CN207550082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车顶架
KR200483886Y1 (ko) 액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