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2926U -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2926U
CN208242926U CN201820380679.5U CN201820380679U CN208242926U CN 208242926 U CN208242926 U CN 208242926U CN 201820380679 U CN201820380679 U CN 201820380679U CN 208242926 U CN208242926 U CN 208242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cuff
vest
robe
reflect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06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Xiang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Xiang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Xiang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Xiang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06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2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2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29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包括前襟和后襟,反光背心包括位于肩膀伸出部位的袖口和位于躯体侧部的腰侧,袖口由前袖口和后袖口围合构成,腰侧分为前腰侧和后腰侧,所述前袖口和前腰侧位于前襟上,后袖口和后腰侧位于后襟上,所述前袖口和后袖口边缘设置有亮光带组件,所述前腰侧和后腰侧设置有亮光带组件。通过将亮光带组件沿着背心的边部轮廓进行设置,使得驾驶员在远处可以获得穿戴者最大的观测面积,明显的观测到人体上身躯干的形状;同时避免了手臂和持握物件对亮光带组件在遮挡。

Description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背心,具体为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背景技术
反光背心,主体由网眼布或平纹布制成,反光材料是反光晶格或高亮度反光布。主要适用于警察,路政人员,交通指挥者,公路养护人员,摩托和自行车的驾驶者,暗光下工作者等等需要用光 警告的地方工作者。
其工作原理为:反光背心中的反光部分是运用晶格的微菱型产生折射及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回归反射原理,通过调焦后处理的先进工艺制成。它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不论在白天或黑夜均有良好的逆反射光学性能。尤其是晚上,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光材料制成的安全服,无论穿着者是在遥远处,还是在着光或散射光干扰的情况下,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夜间驾驶者发现。反光材料的出现顺利解决了“看到”和“被看到”这一夜间行车难题。
目前,这种反光背心存在以下缺点:反光带多是沿着反光背心的前襟和后襟横竖设置,反光带位于胸腔和腹部,该部位极易被穿戴者的手臂和携带物(如对讲机、记事本等体积略大的物体)遮挡,导致车辆的灯光被遮挡,无法起到反光警示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通过将亮光带组件沿着背心的边部轮廓进行设置,使得驾驶员在远处可以获得穿戴者最大的观测面积,明显的观测到人体上身躯干的形状;同时避免了手臂和持握物件对亮光带组件在遮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包括前襟和后襟,反光背心包括位于肩膀伸出部位的袖口和位于躯体侧部的腰侧,袖口由前袖口和后袖口围合构成,腰侧分为前腰侧和后腰侧,所述前袖口和前腰侧位于前襟上,后袖口和后腰侧位于后襟上,所述前袖口和后袖口边缘设置有亮光带组件,所述前腰侧和后腰侧设置有亮光带组件。
优选的,所述前腰侧和后腰侧之间留有侧边部,侧边部为前襟和后襟的连接处,侧边部的表面设有亮光带组件。
优选的,所述背心还包括位于肩膀的肩顶,所述肩顶包括前肩顶和后肩顶,前肩顶位于前襟,后肩顶位于后襟,前肩顶和后肩顶均设有亮光带组件。
优选的,所述背心还包括下摆,下摆包括前下摆和后下摆,前下摆位于前襟,后下摆位于后襟,前下摆和后下摆均设有亮光带组件。
优选的,所述亮光带组件包括夜光带和反光带,所述反光带位于夜光带上表面,反光带位于夜光带中部,夜光带两侧露出并分布于反光带两侧。
优选的,所述夜光带中部设有带状的凹陷部,所述反光带嵌入于凹陷部内。
优选的,所述反光带上表面还设有多个反光片,反光片沿着反光带间隔设置,所述反光片与反光带颜色相异。
优选的,所述反光带上表面还设有防烫表膜,所述防烫表膜覆盖于反光带及反光带两侧的夜光带表面。
优选的,所述防烫表膜由PET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通过将亮光带组件设置在袖口和腰侧两个部位,袖口和腰侧两个部位是穿戴者的身体轮廓的部位,是一个较难遮挡的位置,因此穿戴者在持有物品时,亮光带组件不易被遮挡,对远方的车辆起到明显的警示提醒效果。
二、由于袖口和腰侧两个部位均是人体的轮廓部位,使得驾驶员在远处可以获得穿戴者最大的观测面积,明显的观测到人体形状。
三、前襟后襟均设置亮光带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前胸后背均有光亮警示,更为安全。
上述亮光带组件可以是反光带、夜光带、发光灯等,或者上述几个发光物件的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轮廓映射反光背心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夜光带;2、反光带;20、热熔层;3、防烫表膜;4、反光片;51、前肩顶;52、前袖口;53、前腰侧;54、前下摆;62、后袖口;63、后腰侧;64、后下摆;7、侧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所示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包括前襟和后襟,前襟上设有前肩顶51、前袖口52、前腰侧53和前下摆54,四个侧边部依次相连接构成前襟的外部轮廓,前襟的外部轮廓上均贴附有亮光带组件。
而后襟上也同样设有后肩顶、后袖口62、后腰侧63和后下摆64,使得后襟上的亮光带组件和前襟对称设置,前后相同。
以前襟和后襟的轮廓边缘设置亮光带组件,以亮光带组件映射穿戴者的躯干轮廓,使得驾驶员在远处可以获得穿戴者最大的观测面积,明显的观测到人体形状。同时避免了手臂和持握物件对亮光带组件在遮挡。
如图4所示,前腰侧53和后腰侧63之间留有侧边部7,侧边部7为前襟和后襟的连接处,侧边部7的表面设有亮光带组件;通过在侧边部7处设置亮光带组件,当穿戴者侧向站立时,腰部的反光也可以有很明显的警示作用,侧面以集中的大面积反光,而正面则是以轮廓的形式进行大面积发光。使得穿戴者在正面站立、侧立或背面站立时均有较为明显的反光或亮光,提醒驾驶员前方有人员,起到良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亮光带组件包括夜光带1和反光带2,反光带2位于夜光带1上表面,反光带2位于夜光带1中部,夜光带1两侧露出并分布于反光带2两侧。
夜光带1配合反光带2一同使用,既可以起到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反光用于警示提醒的目的;同时又起到了在光照不足时,夜光带1可以自发光的目的。有光和无光时,反光背心上均有光产生,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目的,保证工作者的安全。
反光带2处于夜光带1的中部,并且占据了较大的面积,使反光带2起到主要的警示作用;而夜光带1露在反光带的两侧,两侧的夜光带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在远处观察时,可以扩大夜光带的荧光面积(视觉面积上),在提高夜光带在无光环境中的光亮效果。
夜光带1中部经过压辊压制形成带状的凹陷部,反光带2通过热熔层20嵌入于凹陷部内;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反光带2固定在夜光带1上,热熔层20的作用在于加热粘结,冷却后热熔层20的连接牢固,反光带2不容易从夜光带1上脱落。
反光带2上表面还设有防烫表膜3,防烫表膜3覆盖于反光带2及反光带2两侧的夜光带1表面;防烫表膜3由PET制成。防烫表膜3的目的在于防止热烫过程中破坏反光带2的反光性,加热过程中,热熔层20被熔化,反光带2牢牢的固定在夜光带表面,完成附着后防烫表膜3也滞留在整个反光带2和夜光带1的表面,可以在反光背心的运输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反光带2被划伤或磨损,在使用时将防烫表膜3撕去即可正常使用。
反光带2上表面还设有多个反光片4,反光片4沿着反光带2间隔设置,反光片4与反光带2颜色相异,通过两种不同的颜色对行驶的车辆进行提醒作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4呈圆形,反光片4的反射颜色为红色,反光带2的反射颜色为白色。通过红白相间的两种颜色,使得反光背心的警示作用更为明显。
如图2所述,在图1的A-A处,即反光带2上未粘贴反光片4的地方,反光带2上表面与夜光带1上表面齐平,反光带2与防烫表膜3之间无留置的间隙,表面的一体感更强,且在反光背心的使用过程中反光带2不容易磨损,有效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在图1的B-B处,即反光带2上粘贴了反光片4的地方,反光带2上表面低于夜光带1上表面,两个表面之间留有供反光片4粘贴的间隙,此时反光片4的上表面与夜光带1上表面齐平,目的同上,避免反光片4和反光带2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包括前襟和后襟,反光背心包括位于肩膀伸出部位的袖口和位于躯体侧部的腰侧,其特征在于:袖口由前袖口(52)和后袖口(62)围合构成,腰侧分为前腰侧(53)和后腰侧(63),所述前袖口(52)和前腰侧(53)位于前襟上,后袖口(62)和后腰侧(63)位于后襟上,所述前袖口(52)和后袖口(62)边缘设置有亮光带组件,所述前腰侧(53)和后腰侧(63)设置有亮光带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腰侧(53)和后腰侧(63)之间留有侧边部(7),侧边部(7)为前襟和后襟的连接处,侧边部(7)的表面设有亮光带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还包括位于肩膀的肩顶,所述肩顶包括前肩顶(51)和后肩顶,前肩顶(51)位于前襟,后肩顶位于后襟,前肩顶(51)和后肩顶均设有亮光带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还包括下摆,下摆包括前下摆(54)和后下摆(64),前下摆(54)位于前襟,后下摆(64)位于后襟,前下摆(54)和后下摆(64)均设有亮光带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光带组件包括夜光带(1)和反光带(2),所述反光带(2)位于夜光带(1)上表面,反光带(2)位于夜光带(1)中部,夜光带(1)两侧露出并分布于反光带(2)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带(1)中部设有带状的凹陷部,所述反光带(2)嵌入于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带(2)上表面还设有多个反光片(4),反光片(4)沿着反光带(2)间隔设置,所述反光片(4)与反光带(2)颜色相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带(2)上表面还设有防烫表膜(3),所述防烫表膜(3)覆盖于反光带(2)及反光带(2)两侧的夜光带(1)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廓映射反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表膜(3)由PET制成。
CN201820380679.5U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2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0679.5U CN208242926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0679.5U CN208242926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2926U true CN208242926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0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067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2926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2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69138B2 (en) Safety vest and other clothing articles
US7147339B2 (en) EL lighted garment with reduced glow up
US6517214B1 (en) Lighted safety hunting and outdoor activity vest
US7695156B2 (en) Omnidirectionally illuminated helmet
US20140022766A1 (en) Electro Illuminating Wire Lighted Safety Vests
US20170042260A1 (en) Durable Reflective Safety Apparel With Active Laser Illumination
CN208242926U (zh) 一种轮廓映射反光背心
US20070091590A1 (en) Safety lights for connection to people
CN204599384U (zh) 带灯式反光背心
CN206895861U (zh) 一种led反光衣
CN208242892U (zh) 一种荧光式反光背心
CN207023314U (zh) 一种发光式反光服
CN205682507U (zh) 一种夜间可视户外服装
CN212437366U (zh) 带指示灯的反光衣
US20110075401A1 (en) Illuminated Safety Garment
CN208768987U (zh) 警示背心
CN217012869U (zh) 一种自发光警示服
CN208941090U (zh) 一种安全警示背心
CN2377867Y (zh) 夜光型黄色小学生安全帽
CN209449703U (zh) 一种反光警示服
CN210407162U (zh) 一种led夜间防护服
CN208724955U (zh) 一种多功能反光衣
CN219460408U (zh) 一种可拆卸式防水反光带安全服
CN21662752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拆卸反光背心
CN220936871U (zh) 一种反光功能好的多人雨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