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8583U -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8583U
CN208238583U CN201820787162.8U CN201820787162U CN208238583U CN 208238583 U CN208238583 U CN 208238583U CN 201820787162 U CN201820787162 U CN 201820787162U CN 208238583 U CN208238583 U CN 208238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pace
shell
dissipat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71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得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871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8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8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85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涉及烘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多个所述导热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和散热空间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该吸热空间通过第一导管与外部导流装置连接,且处于该吸热空间正下方的散热空间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实现了高温水汽的气液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助热节能脱皮机。
背景技术
高温水蒸气是日常人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其主要产生于蒸煮食物时,水汽蒸发后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产生的主体多为蒸笼、蒸锅等等。
然而现有的蒸笼、蒸锅等在完成蒸煮目的之后,多为直接打开盖子,让高温水汽直接排放,因为其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并且气体温度高;其中的热能并不能够有效地收集,直接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浪费,热能利用率低;在蒸煮的过程中,初始阶段是其需要对锅体内的蒸熟用水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外部加热装置直接加热,并不存在利用高温水汽进行加热的方式;主要因为其实现难度大,且高温水汽内含有大量水分,难以实现水汽有效分离。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能利用效率低、难以实现水汽分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多个所述导热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和散热空间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
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该吸热空间通过第一导管与外部导流装置连接,所述导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且处于该吸热空间正下方的散热空间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且该散热空间罩设在外部散发高温水汽的设备上,且处于该层散热空间正上方的第一个吸热空间通过第二导管与外部被加热设备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连接。
进一步,处于所述多层空间中由下到上的第二层散热空间连接有第五导管,且所述第五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每个所述散热空间均与排水管连接,且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吸热空间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壳体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壳体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螺纹或密封凸起。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密封凸起。
进一步,所述导热板具体为中间高外围低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且所述端盖的顶部还嵌置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导热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吸热空间和散热空间,使得外部冷风流与高温水汽风流之间分开流动,同时通过导热板的作用,使得高温水气能够有效地对外部冷风流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二导管与外部用热设备连接,实现了对高温水气中热能的充分利用;通过将每层散热空间与排水管连接,实现了高温水气在不断降温的过程中水分凝结成液体后,通过排水管有效排出的目的,进而实现了对高温水气中水分的有效收集的目的,实现了气液分离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设备中无法对高温水汽实现回收利用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导热板;3、吸热空间;4、散热空间;5、第一导管;6、导流装置;7、排气管;8、第二导管;9、第三导管;10、第四导管;11、第五导管;12、排水管;13、密封凸起;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端开口,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2,多个所述导热板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即多层空间中由上到下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的分布情况为: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呈间隔分布的方式。
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3,该吸热空间3通过第一导管5与外部导流装置6连接,所述导流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且处于该吸热空间3正下方的散热空间4通过排气管7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4,且该散热空间4罩设在外部散发高温水汽的设备上,且处于该层散热空间4正上方的第一个吸热空间3通过第二导管8与外部被加热设备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3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9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4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10连接;
每个所述散热空间4均与排水管12连接,且所述排水管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所述吸热空间3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吸热空间3为四个;
为了适应蒸笼、蒸锅等设备,所述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也可为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
所述排气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14,且所述端盖14的顶部还嵌置有滤网,可有效避免外部杂物进入设备内腔;
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螺纹或密封凸起13,本实施例中选用密封凸起13,此时,能够有效地连接设备与外部高温水汽产生装置;
工作原理:首先将设备整体罩设在散发有高温水汽的蒸笼或蒸锅上,然后开启导流装置6后,外部冷空气可由第一导管5进入吸热空间3内;同一时间内高温水蒸气处于壳体1内腔底部的第一个散热空间4内,并通过第四导管10由下到上进入每一个散热空间4内,在此过程中,每个导热板2均对高温水蒸气进行吸热,高温水汽降温后,冷凝出的水,可由排水管12排出设备内腔;
外部风流进入多层空间中由上到下的第一个吸热空间3内后,经第三导管9由上到下进入每一个吸热空间3内,且在此过程中,外部冷风流逐渐吸收导热板2散发的热量后升温,最终经第二导管8导入外部用热设备内,对其进行加热;实现了对热能有效回收利用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2,本实施例提供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端开口,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2,多个所述导热板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即多层空间中由上到下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的分布情况为: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呈间隔分布的方式。
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3,该吸热空间3通过第一导管5与外部导流装置6连接,所述导流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且处于该吸热空间3正下方的散热空间4通过排气管7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4,且该散热空间4罩设在外部散发高温水汽的设备上,且处于该层散热空间4正上方的第一个吸热空间3通过第二导管8与外部被加热设备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3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9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4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10连接;
处于所述多层空间中由下到上的第二层散热空间4连接有第五导管11,且所述第五导管1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所述吸热空间3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吸热空间3为四个;
为了适应蒸笼、蒸锅等设备,所述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也可为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
所述排气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14,且所述端盖14的顶部还嵌置有滤网,可有效避免外部杂物进入设备内腔。
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密封凸起13。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阿静排水管12替换为第五导管11,散热空间4内凝结的液体可通过层层传递后流至倒数第二次的散热空间4内,并通过第五导管11排出,相比于实施例一来说,简化了设备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端开口,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2,多个所述导热板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即多层空间中由上到下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的分布情况为: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吸热空间3——散热空间4,呈间隔分布的方式。
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3,该吸热空间3通过第一导管5与外部导流装置6连接,所述导流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且处于该吸热空间3正下方的散热空间4通过排气管7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4,且该散热空间4罩设在外部散发高温水汽的设备上,且处于该层散热空间4正上方的第一个吸热空间3通过第二导管8与外部被加热设备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3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9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4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10连接;
每个所述散热空间4均与排水管12连接,且所述排水管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所述吸热空间3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吸热空间3为四个;
为了适应蒸笼、蒸锅等设备,所述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也可为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
所述排气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14,且所述端盖14的顶部还嵌置有滤网,可有效避免外部杂物进入设备内腔;
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螺纹或密封凸起13,本实施例中选用密封凸起13,此时,能够有效地连接设备与外部高温水汽产生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2具体为中间高外围低的凸起结构。
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热板2具体为中间高外围低的凸起结构,使得在水汽凝结的过程中,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由导热板2最高处自动滑落至最低处,便于凝结水的收集。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开口,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板(2),多个所述导热板(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由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吸热空间(3)和散热空间(4)间隔设置的多层空间;
所述多层空间中的最顶层为吸热空间(3),该吸热空间(3)通过第一导管(5)与外部导流装置(6)连接,所述导流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且处于该吸热空间(3)正下方的散热空间(4)通过排气管(7)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多层空间的最底层为散热空间(4),且该散热空间(4)罩设在外部散发高温水汽的设备上,且处于该层散热空间(4)正上方的第一个吸热空间(3)通过第二导管(8)与外部被加热设备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空间(3)之间均通过第三导管(9)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空间(4)之间均通过第四导管(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多层空间中由下到上的第二层散热空间(4)连接有第五导管(11),且所述第五导管(1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空间(4)均与排水管(12)连接,且所述排水管(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空间(3)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圆柱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具体为底端开口的空腔长方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螺纹或密封凸起(13)。
8.根据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端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密封凸起(13)。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具体为中间高外围低的凸起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14),且所述端盖(14)的顶部还嵌置有滤网。
CN201820787162.8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38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7162.8U CN208238583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7162.8U CN208238583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8583U true CN208238583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716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38583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8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0394A (zh) * 2019-05-24 2019-09-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高效冷凝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0394A (zh) * 2019-05-24 2019-09-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高效冷凝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4370Y (zh) 板式自由降膜真空浓缩器
CN208238583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CN209317078U (zh) 一种蒸馏实验用冷凝回流装置
CN205717988U (zh) 真空集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8967767U (zh) 一种新型热管蒸汽发生器
CN109813138A (zh) 一种锅炉凝汽器双级真空泵控制系统
CN205973864U (zh) 一种蒸馏水机
CN201850151U (zh) 家用太阳能淡化水装置
CN213202997U (zh) 一种白酒生产蒸馏设备
CN208998343U (zh) 一种分体式自控调节锅炉烟气冷凝器
CN104390496B (zh) 一种立式冷凝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CN208187150U (zh) 一种雨水收集补水式冷却塔
CN108895506B (zh) 一种油烟机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08551297U (zh) 用于饮水装置的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装置
CN206787019U (zh) 四恒大楼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再利用装置
CN205953983U (zh) 高效节能蒸酒设备
CN207838954U (zh) 一种反应釜冷却水循环回收系统
CN106196214A (zh) 烹饪油烟冷凝净化器
CN209636205U (zh) 一种工业用蒸馏冷凝装置
CN207540159U (zh) 冷凝式热交换器
CN207061909U (zh) 一种可提高出水效率及防水垢生成的新型安全蒸馏水器
TWI422528B (zh) 太陽能真空海水淡化器
CN205671785U (zh) 一种带冷凝器的茶台
CN208975192U (zh) 一种蒸馏设备
CN205316740U (zh) 太阳能集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