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8070U -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8070U
CN208238070U CN201820735091.7U CN201820735091U CN208238070U CN 208238070 U CN208238070 U CN 208238070U CN 201820735091 U CN201820735091 U CN 201820735091U CN 208238070 U CN208238070 U CN 208238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member
air
heat exchanger
outdoor uni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50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孟亮
高柏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50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8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8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8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底盘;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机箱内;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风机的回风侧;以及,吸水件,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件本体、从所述吸水件本体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增距部和连接在增距部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机箱,所述吸水件的下端用以吸收所述底盘上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排出空调器室外机中的冷凝水。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外机在制冷的时候,尤其是湿度比较大的地区,截止阀、回气管、压缩机储液罐等温度比较低,容易产生冷凝水,产生的冷凝水汇聚在底盘,但无可靠的排出方式,对于楼房来说会影响楼下的用户,如果积水聚集在底盘长期无排出,容易滋生蚊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旨在排出底盘的冷凝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底盘;
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机箱内;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风机的回风侧;以及,
吸水件,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件本体、从所述吸水件本体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增距部和连接在增距部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机箱,所述吸水件的下端用以吸收所述底盘上的冷凝水。
可选地,所述吸水件本体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为0.5cm~3cm。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箱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顶盖,所述吸水件的连接部与所述顶盖连接。
可选地,所述增距部连接在所述吸水件本体的上端,所述增距部从所述吸水件本体的上端朝靠近换热器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增距部的下端,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增距部下端朝靠近换热器方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增距部形成开口向上的卡口,所述顶盖的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向下的翻边,所述翻边卡接在所述卡口中。
可选地,所述吸水件本体呈网状,吸水件本体包括相并行设置的多个吸水条。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吸水条之间的间距为5cm~15cm。
可选地,所述吸水条沿竖向延伸,所述吸水件包括对应每一吸水条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吸水条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可选地,所述吸水条为湿球纱布、吸水棉条或海绵条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底盘;
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机箱内;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风机的回风侧;以及,
吸水件,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件本体、从所述吸水件本体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增距部和连接在增距部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机箱,所述吸水件的下端用以吸收所述底盘上的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吸水件的下端吸收所述底盘上的冷凝水,冷凝水在所述吸水件上分布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出面积,有利于提升冷凝水的蒸发效率,蒸发后的冷凝水散发到空调器室外机外的空气中,达到排出冷凝水的效果,室外风机加速空气对流,有利于加速冷凝水的蒸发和排出;所述吸水件包括增距部,所述增距部能够使得所述吸水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保持间隔,使得换热器不阻碍吸水件上冷凝水的蒸发路径,保障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吸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出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机箱 100 底盘 110
水槽 111 顶盖 120
翻边 121 室外风机 200
换热器 300 吸水件 400
吸水件本体 410 增距部 420
连接部 430 卡口 431
吸水条 44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该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箱100,所述机箱100包括底盘110;室外风机200,所述室外风机200位于所述机箱100内;换热器300,所述换热器300与所述底盘110连接,所述换热器300位于所述室外风机200的回风侧;以及,吸水件400,所述吸水件400位于所述换热器300远离所述室外风机200的一侧,所述吸水件400包括吸水件本体410、从所述吸水件本体410向所述换热器300延伸的增距部420和连接在增距部420上的连接部430,所述连接部430连接所述机箱100,所述吸水件400的下端用以吸收所述底盘110上的冷凝水。空调器室外机中的设有压缩机、连接在压缩机上的储液罐、与压缩机连接的回气管和连接在所述回气管上的截止阀,所述储液罐、回气管和截止阀在空调制冷状态下温度降低,空调器室外机内空气中的水接触到储液罐、回气管、截止阀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低落在所述底盘110上,所述吸水件400的下端与所述底盘110接触,吸水件400通过其下端将冷凝水吸收,冷凝水在吸水件400上分布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凝水加速蒸发,达到将冷凝水排出的效果,所述吸水件400上设有增距部420,增距部420使得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留有间隔,避免吸水件400与所述换热器300抵接而减小了冷凝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的距离为0.5cm~3cm,当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的距离过小时,换热器300阻挡了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上冷凝水蒸发的部分路径,不利于冷凝水的蒸发排出;换热器300产生的热量加热了换热器300周围的空气,吸水件本体410上的冷凝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加速蒸发过程,当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的距离过大时,换热器300通过空气传导到所述吸水件400上的热量少,冷凝水能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变少,会减慢吸水件400上冷凝水的蒸发速度;本实施例将所述吸水件本体41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cm~3cm,使得换热器300即实现了对吸水件本体410的加热,又不阻碍吸水件本体410上冷凝水蒸发的路径,冷凝水的蒸发效率高,吸水件400排水效果好。吸水件400吸收带走所述换热器300的热量,有利于降低吸水件400周围空气的温度,此处温度较低的空气在室外风机200的作用下吹向换热器300,加速换热器300的换热过程,且冷凝水的温度通常较低,冷凝水的蒸发吸走大量的热量,能够加速换热器300的热交换过程,从而提高换热器300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430与所述机箱100可拆卸连接。吸水件400长久使用后,其材料本身发生老化,导致吸水件400的吸水性能变弱,吸水件400对冷凝水的饱和吸附量变小,从而使得吸水件400上水分蒸发的速度减小,减弱了吸水件400排出冷凝水的效果,连接部430与所述机箱100可拆卸连接方便吸水件400的更换,从而保障空调器室外机对冷凝水的排出效率。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430不仅限于与所述机箱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箱一体成型;或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箱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箱100还包括顶盖120,所述吸水件400的连接部430与所述顶盖120连接。所述吸水件400的下端为了方便调整吸收底盘110上的冷凝水的位置使用不固定连接的方式,机箱100的顶盖120与所述底盘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连接部430与所述顶盖120连接方便确定吸水件400下端与所述底盘110的相对位置关系,且有利于吸水件本体410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拉伸的伸展状态,有利于增大吸水件400上冷凝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冷凝水的蒸发。本实施例所述的吸水件400的连接部430不仅限于连接在所述顶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也可以连接在所述机箱的侧板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换热器300靠近所述底盘110的侧边缘设置,使得换热器300与空调器室外机外的空气的换热路径更短,有利于提升换热器300的换热效率。本实施例所述换热器300并不仅限于靠近所述底盘100的侧边缘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底盘的中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增距部420连接在所述吸水件本体410的上端,所述增距部420从所述吸水件本体410的上端朝靠近换热器300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连接部430连接在所述增距部420的下端,所述连接部430从所述增距部下端朝靠近换热器300方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增距部420形成开口向上的卡口431,所述顶盖120的靠近所述换热器300的一侧设有向下的翻边121,所述翻边121卡接在所述卡口431中。空调器室外机中的换热器300设置在所述吸水件400连接所述机箱100时,将所述卡口431对准所述顶盖120的翻边121,然后上推使得翻边121设置在卡口431中,连接部430与增距部420对翻边121的两次挤压实现连接部430卡接顶盖120翻边121,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便捷,安装效率高,便于所述吸水件400的更换和清洁;所述增距部420调整了吸水件本体410与设置在机箱100内的换热器300的距离。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430和增距部42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的靠近翻边端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翻边的侧边设有第二螺孔,螺钉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吸水件固定在所述机箱上,所述增距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远离翻边的端部连接,增距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吸水件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10上设有水槽111,所述吸水件400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水槽111中,冷凝水低落在底盘110上然后汇集在水槽111中,所述吸水件400的下端能够更加高效的吸水,提高吸水件400的排水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吸水件400包括呈网状设置的吸水件本体410。所述吸水件本体410呈网状设置有利于吸水件400两侧空气的对流,空气对流有利于提高吸水件400上冷凝水的蒸发效率;所述换热器300为包括多根换热管的管面板结构,所述吸水件本体410设置在所述换热器300面板的一侧,吸水件本体410的网状结构不阻碍换热器300周围空气与空调器室外机外部空气的对流。本实施例所述吸水件400并不仅限于吸水件本体410呈网状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件本体,所述吸水件本体层多孔板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吸水件本体410包括相并行设置的多个吸水条440,任意相邻的两个吸水条440之间的间距为5~15cm。所述吸水条440之间的距离过小时,吸水件本体410的孔隙率小,影响室外风机200的回风效果,降低室外风机200对换热器300的降温效果;所述吸水条440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吸水件本体410对冷凝水的吸收量将减少,降低吸水件本体410上冷凝水的蒸发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吸水条440沿竖向延伸,所述吸水件400包括对应每一吸水条440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吸水条440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用于将吸水条440的位置固定,使得吸水条440在室外风机200产生的气流下保持稳定,避免吸水条440晃动而影响空调器室外机内部其他部件的运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吸水条440为湿球纱布,湿球纱布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湿球纱布自身具有弹性以及较大的摩擦系数,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支撑杆上,同时便于湿球纱布的安装和更换,所述湿球纱布的下端伸入到所述水槽111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湿球纱布并不仅限于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连接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湿球纱布也可绑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条440并不仅限于湿球纱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吸水棉条,所述吸水棉条绑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或者,海绵条,所述海绵条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本实施例所述的吸水件本体410并不仅限于所述吸水件本体设有支撑杆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吸水件本体为网状海绵件,所述海绵件的上端与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同时海绵件的下端伸入水槽中,海绵材料具有一定硬度,能够支撑网状海绵件的本体,因此可以不设置支撑杆来支撑吸水材料,这种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吸水件400吸收底盘110上的冷凝水,冷凝水在所述吸水件400上分布后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出面积,有利于提升冷凝水的蒸发效率,蒸发后的冷凝水散发到空调器室外机外的空气中,达到排出冷凝水的效果,室外风机200加速空气对流,有利于加速冷凝水的蒸发和排出;所述吸水件400包括增距部420,所述增距部420使得所述吸水件400与所述换热器300之间保持间隔,使得换热器300再为冷凝水提升蒸发所需热量的同时不阻碍冷凝水蒸发的路径,加强了冷凝水的排出效率;所述吸水件400的连接部430与所述机箱100的顶盖120插接,所述吸水件400的安装高效便捷,方便吸水件400的更换;所述吸水件本体410呈网状,使得吸水件本体410具有大比表面积,有利于提升吸水件400上冷凝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冷凝水的蒸发塑料,加快冷凝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该空调器室外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底盘;
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机箱内;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风机的回风侧;以及,
吸水件,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室外风机的一侧,所述吸水件包括吸水件本体、从所述吸水件本体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增距部和连接在增距部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机箱,所述吸水件的下端用以吸收所述底盘上的冷凝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本体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距离为0.5cm~3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箱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顶盖,所述吸水件的连接部与所述顶盖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距部连接在所述吸水件本体的上端,所述增距部从所述吸水件本体的上端朝靠近换热器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增距部的下端,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增距部下端朝靠近换热器方向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增距部形成开口向上的卡口,所述顶盖的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向下的翻边,所述翻边卡接在所述卡口中。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本体呈网状,吸水件本体包括相并行设置的多个吸水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吸水条之间的间距为5cm~15c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条沿竖向延伸,所述吸水件包括对应每一吸水条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吸水条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条为湿球纱布、吸水棉条或海绵条中的任意一种。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空调器室外机。
CN201820735091.7U 2018-05-16 2018-05-16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8238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5091.7U CN208238070U (zh) 2018-05-16 2018-05-16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5091.7U CN208238070U (zh) 2018-05-16 2018-05-16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8070U true CN20823807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5091.7U Active CN208238070U (zh) 2018-05-16 2018-05-16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8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317768B2 (en) Dewpoint cooling device
CN207865656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高效防霉型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05579798U (zh) 一种热管式新风处理机
CN208238070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186655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566908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5864929B (zh) 一种家用蒸发冷却式空调
CN108716737A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566910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56691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4902184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处理利用装置
CN20876510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316654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空气调节系统
CN210320452U (zh) 一种辐射制冷吊顶结构
CN201318778Y (zh) 一种冷凝水蒸发式空调机
CN204006435U (zh) 蓄能型太阳能杀菌溶液除湿洁净空调系统
CN207688311U (zh) 除湿机
CN207688288U (zh) 除湿机
CN207763142U (zh) 除湿机
CN108518762A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081114U (zh) 室外一体式空调器
CN105115137A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处理利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5717660U (zh) 家用蒸发冷却式空调
CN210197665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375407A (zh) 一种辐射制冷吊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