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8011U -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8011U
CN208238011U CN201820492811.1U CN201820492811U CN208238011U CN 208238011 U CN208238011 U CN 208238011U CN 201820492811 U CN201820492811 U CN 201820492811U CN 208238011 U CN208238011 U CN 208238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upport
piec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bottom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28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智炜
翟富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28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8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8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8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应用该静电除尘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以及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其中,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分别盖设于支座的相对两端的面壳和底壳,支座内开设有通道,面壳和底壳分别封盖于通道的两端,面壳开设有进风孔,底壳开设有出风孔,进风孔、通道及出风孔依次连通;面壳的内壁和底壳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支座的外壁。本实用新型静电除尘模块能够避免用户误拆的问题,降低其返修率。

Description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应用该静电除尘模块的空调室内机、以及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室内空气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有去除PM2.5的静电除尘模块的空调器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静电除尘模块的净化原理是:首先通过电离极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带电的颗粒物经过排斥极和收集极后,吸附到收集极上,从而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净化空气品质。
静电除尘模块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在空气净化方面往往独立发挥作用。传统的静电除尘模块的壳体由不同的部分进行组装而成,该不同部分的壳体往往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或者通过卡位外扣的方式来组装固定。然而,由于用户可自行拆开采用这些组装方式的静电除尘模块,在清洗模块时,通常会出现因用户没有遵循清洗说明而误拆静电除尘模块的情况,导致其内部的极片和电离端等等部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造成静电除尘模块返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用户误拆的静电除尘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分别盖设于所述支座的相对两端的面壳和底壳,所述支座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分别封盖于所述通道的两端,所述面壳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底壳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所述通道及所述出风孔依次连通;
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底壳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所述支座的外壁,。
可选地,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支座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一卡扣,另一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并被收容于所述面壳内;所述底壳的内壁和所述支座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二卡扣,另一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并被收容于所述底壳内。
可选地,所述支座呈框状设置,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均呈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面壳的开口端和所述底壳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封盖于所述支座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外部凸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夹设于所述面壳的开口端和所述底壳的开口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筋为环绕所述支座的外部而形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均连接于所述限位凸筋面向所述面壳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的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多个第二卡扣均连接于所述限位凸筋面向所述底壳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外部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该第一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外部的第二连接部和与该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面向所述底壳的表面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静电除尘模块,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内设有风道和与该风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或设于所述风道内,该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分别盖设于所述支座的相对两端的面壳和底壳,所述支座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分别封盖于所述通道的两端,所述面壳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底壳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所述通道及所述出风孔依次连通;
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底壳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所述支座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与该空调室内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静电除尘模块,该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分别盖设于所述支座的相对两端的面壳和底壳,所述支座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分别封盖于所述通道的两端,所述面壳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底壳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所述通道及所述出风孔依次连通;
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底壳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所述支座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空气可从进风孔进入通道,空气中的颗粒物在进入通道后带电并通过静电除尘模块收集,从而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净化空气品质,并由出风孔排出静电除尘模块,完成对空气的静电吸尘净化;通过将面壳和底壳分别盖设于支座的相对两端,并将面壳的内壁卡接于支座的外壁,以及将底壳的内壁卡接于支座的外壁,装配简单易行、生产效率较高,且采用内扣的方式使得用户难以拆卸,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用户拆卸,静电除尘模块组装后,无明显的扣合结构,从而提高了静电除尘模块的整体性和外观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电除尘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静电除尘模块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静电除尘模块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静电除尘模块 221 第二连接部
10 面壳 222 第二延伸部
101 进风孔 2221 第二导向斜面
102 第一卡槽 23 限位凸筋
20 支座 30 底壳
201 通道 301 出风孔
21 第一卡扣 302 第二卡槽
211 第一连接部 200 空调室内机
212 第一延伸部 210 室内机本体
2121 第一导向斜面 220 上面板
22 第二卡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电除尘模块100。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静电除尘模块100,包括支座20、分别盖设于支座20的相对两端的面壳10和底壳30,支座20内开设有通道201,面壳10和底壳30分别封盖于通道201的两端,面壳10开设有进风孔101,底壳30开设有出风孔301,进风孔101、通道201及出风孔301依次连通;面壳10的内壁和底壳30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支座20的外壁。
本申请中,支座20内设有电离极、排斥极和收集极等,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孔101进入通道201,电离极使流经通道201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带电的颗粒物经过排斥极和收集极后,吸附到收集极上,从而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净化空气品质,并由出风孔301排出静电除尘模块100,完成对空气的静电吸尘净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面壳10和底壳30分别盖设于支座20的相对两端,并将面壳10的内壁卡接于支座20的外壁,以及将底壳30的内壁卡接于支座20的外壁,装配简单易行、生产效率较高,且采用了内扣的方式使得用户难以拆卸,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用户拆卸,静电除尘模块100组装后,无明显的扣合结构,从而提高了静电除尘模块100的整体性和外观的一致性。
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4所示,面壳10的内壁和支座20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一卡扣21,另一者设有第一卡槽102,第一卡扣21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并被收容于面壳10内;底壳30的内壁和支座20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二卡扣22,另一者设有第二卡槽302,第二卡扣22卡接于第二卡槽302,并被收容于底壳30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于面壳10的内壁和支座20的外壁设置相适配的第一卡扣21和第一卡槽102,并将第一卡扣21卡接于第一卡槽102,以完成面壳10和支座20之间的卡接固定,装配简单易行、生产效率较高,并且第一卡扣21被收容于面壳10内,采用了内扣的方式使得用户难以拆卸,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用户拆卸,静电除尘模块100组装后,无明显的扣合结构,从而提高了静电除尘模块100的整体性和外观的一致性;同时,通过于底壳30的内壁和支座20的外壁设置相适配的第二卡扣22和第二卡槽302,第二卡扣22卡接于第二卡槽302,以完成底壳30和支座20之间的卡接固定,装配简单易行、生产效率较高,并且第二卡扣22被收容于底壳30内,采用了内扣的方式使得用户难以拆卸,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用户拆卸,静电除尘模块100组装后,无明显的扣合结构,从而提高了静电除尘模块100的整体性和外观的一致性。
请结合参照2和图3所示,支座20呈框状设置,面壳10和底壳30均呈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筒状设置,面壳10的开口端和底壳30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封盖于支座20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2所示,安装时将底壳30的开口端套盖于支座20的通道201的底端开口框面,并挤压使得第二卡扣22卡接于第二卡槽302以将底壳30和支座20之间卡接固定,将面壳10的开口端套盖于支座20的通道201的上端开口框面,并挤压使得第一卡扣21卡接于第一卡槽102以将面壳10和支座20之间卡接固定,通过面壳10和底壳30上下封盖支座20的通道201,采用罩盖式的盖合结构,易于装配、且密封性较高。
请继续结合参照2和图3所示,支座20的外部凸设有限位凸筋23,限位凸筋23夹设于面壳10的开口端和底壳30的开口端之间。
本申请中,限位凸筋23可设置为环绕支座20外侧壁一周的环形结构,或者将限位凸筋23设置为多个,该多个限位凸筋23环绕支座20的外侧壁且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以限位凸筋23为界,第一卡扣21和第二卡扣22分别设置在限位凸筋23的上下两侧。限位凸筋23能够对面壳10和底壳30套盖于支座20的位置进行限定,利于面壳10和底壳30的安装,并且在面壳10和底壳30均安装于支座20后,可提升静电除尘模块100的整体性和外观的一致性。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示,限位凸筋23为环绕支座20的外部而形成的环形结构,第一卡扣21和第二卡扣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扣21均连接于限位凸筋23面向面壳10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23的周向上间隔排布,多个第二卡扣22均连接于限位凸筋23面向底壳30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23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一卡扣21,该多个第一卡扣21和多个第一卡槽102的配合将面壳10更加牢固的卡接固定于支座20;设置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二卡扣22,该多个第二卡扣22和多个第二卡槽302的配合将底壳30更加牢固的卡接固定于支座20。优选地,如图2所示,环形的限位凸筋23具有相对的两侧边,多个第一卡扣21和第二卡扣22均间隔排布于限位凸筋23位于该限位凸筋23的相对两侧边上,即,多个第一卡扣21、多个第二卡扣22只需要设置在该限位凸筋23的相对两侧边上即可将面壳10、底壳30牢固卡接于支座20上,减少了第一卡扣21、第二卡扣22的设置,方便卡接安装,提升组装的效率。
具体地,面壳1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102,面壳10的底壁设有进风孔101;且/或,底壳30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卡槽302,底壳30的底壁设有出风孔301。
本申请中,第一卡槽102和第二卡槽302可设置为通槽或者盲槽,当第一卡槽102和第二卡槽302设置为盲槽时,第一卡槽102为由面壳10的内侧壁凹设形成,第二卡槽302为由底壳30的内侧壁凹设形成。如图2所示,支座20的上部容纳于面壳10的侧壁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此时,面壳10的侧壁与支座20的上部外壁相抵接或相对,并在面壳10挤压套盖于支座20上部时,通过支座20的第一卡扣21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完成面壳10和支座20的卡接固定;同样地,底壳30和支座20之间的卡接结构与此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扣21包括连接于支座20的外部的第一连接部211和与该第一连接部211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212,第一延伸部212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内。
本申请中,第一连接部211优选为连接于限位凸筋23的上方一侧,且第一延伸部212由第一连接部211的端部沿远离支座20的方向外向弯折延伸形成,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212能够被挤压沿靠近支座20的方向移动而弹性变形,即,第一延伸部212和支座20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使得第一卡扣21更加顺利地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内。当然,第一卡扣21还可连接于支座20的外部的其他位置,第一卡扣21还可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结构,使得第一卡扣21能够被挤压弹性变形而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内。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延伸部212面向面壳10的表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121。
本申请中,在安装时,将面壳10自上而下套盖于支座20的外部,面壳10的内壁抵接第一导向斜面2121并继续滑动,至第一延伸部212弹性变形,并回弹卡接进入第一卡槽102内,使得第一卡扣21能够更加顺利地卡接于第一卡槽102内。第一导向斜面2121优选设置为表面光滑或者设置为圆弧形等等,以利于更好的导向、便于装配。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二卡扣22包括连接于支座20的外部的第二连接部221和与该第二连接部221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延伸部222,第二延伸部222卡接于第二卡槽302内,第一延伸部212和第二延伸部222相对设置。
本申请中,第二连接部221优选为连接于限位凸筋23的下方一侧,且第二延伸部222由第二连接部221的端部沿远离支座20的方向外向弯折延伸形成,从而使得第二延伸部222能够被挤压沿靠近支座20的方向移动而弹性变形,即,第二延伸部222和支座20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使得第二卡扣22更加顺利地卡接于第二卡槽302内。当然,第二卡扣22还可连接于支座20的外部的其他位置,第二卡扣22还可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结构,使得第二卡扣22能够被挤压弹性变形而卡接于第二卡槽302内。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二延伸部222面向底壳30的表面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221。
本申请中,在安装时,可将底壳30自上而下套盖于支座20的外部(或者将支座20的底部自上而下进入底壳30内),底壳30的内壁抵接第二导向斜面2221并继续滑动,至第二延伸部222弹性变形,并回弹卡接进入第二卡槽302内,使得第二卡扣22能够更加顺利地卡接于第二卡槽302内。第二导向斜面2221优选设置为表面光滑或者设置为圆弧形等等,以利于更好的导向、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200,该空调室内机200包括静电除尘模块100,该静电除尘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210,室内机本体210内设有风道和与该风道连通的进风口,静电除尘模块100设于进风口处或设于风道内。
优选地,该空调室内机200包括室内机本体210、静电除尘模块100和上面板220,室内机本体210的顶部设有安装框(未图示),安装框上设有进风口(未图示);静电除尘模块100安装于进风口;且安装框的前侧开设有供静电除尘模块100拆装的抽拉口(未图示);上面板220活动安装于室内机本体210,以打开或盖合抽拉口。
具体地,室内机本体210包括前面板、背板、左端盖、右端盖和安装框,前面板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口,安装框设于室内机本体210的顶部。其中,安装框包括支撑边和自支撑边向上延伸的背边板、左边板和右边板,支撑边的中部形成有进风口,抽拉口形成在安装框的前侧面,当静电除尘模块100完全装入安装框后,静电除尘模块100与进风口呈正对设置,如此,经过进风口流入室内机本体210的空气可以先经过静电除尘模块100进行净化。
由于静电除尘模块100可以经过抽拉口推入或拉出安装框,因此,静电除尘模块100的安装方式十分简单。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提出的空调室内机200还设有上面板220,上面板220与室内机本体210活动连接,当静电除尘模块100与安装框安装完成后,上面板220可盖合在抽拉口,如此,该上面板220能够遮挡静电除尘模块100的前侧面,使得空调室内机200的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200和与该空调室内机200连接的空调室外机,该空调室内机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分别盖设于所述支座的相对两端的面壳和底壳,所述支座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分别封盖于所述通道的两端,所述面壳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底壳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进风孔、所述通道及所述出风孔依次连通;
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底壳的内壁分别卡接于所述支座的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的内壁和所述支座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一卡扣,另一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并被收容于所述面壳内;所述底壳的内壁和所述支座的外壁的两者中之一者设有第二卡扣,另一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并被收容于所述底壳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呈框状设置,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均呈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面壳的开口端和所述底壳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且分别封盖于所述支座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外部凸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夹设于所述面壳的开口端和所述底壳的开口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筋为环绕所述支座的外部而形成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均连接于所述限位凸筋面向所述面壳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的周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多个第二卡扣均连接于所述限位凸筋面向所述底壳的一侧并沿限位凸筋的周向上间隔排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外部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该第一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外部的第二连接部和与该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面向所述底壳的表面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内设有风道和与该风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或设于所述风道内。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和与该空调室内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20492811.1U 2018-04-08 2018-04-08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8238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811.1U CN20823801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811.1U CN20823801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8011U true CN208238011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2811.1U Active CN20823801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8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2369U (zh) 换气扇
CN207639029U (zh)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07936452U (zh) 一种空调器过滤网及空调器
CN208238011U (zh) 静电除尘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641190U (zh)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空调器
CN20796284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38249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042600U (zh) 电净化装置、立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4019533A (zh) 一种天井机面板以及天井机
CN208804846U (zh) 一种一体式厨房空调的进出风结构
CN20788096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671319U (zh) 一种空调过滤组件及空调器
CN20838237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880955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出风口边框
CN207881172U (zh) 空调器过滤网及空调器
CN209524550U (zh) 一种集烟罩外壳及抽油烟机
CN20967246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38250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186613U (zh) 移动空调
CN108662710B (zh) 移动式新风机
CN20893629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909385U (zh) 空调顶盖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118390A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083823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38250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