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6929U -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6929U
CN208226929U CN201820509675.2U CN201820509675U CN208226929U CN 208226929 U CN208226929 U CN 208226929U CN 201820509675 U CN201820509675 U CN 201820509675U CN 208226929 U CN208226929 U CN 208226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ert
connects
solar panel
new energy
trans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96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柏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Bai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Bai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Bai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Bai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96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6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6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69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包括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发电风机连接风机控制器,所述风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蓄电池组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连接变压器组,变压器组分别连接输电线路和配电控制箱,配电控制箱连接荒漠灌溉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较低一端的下侧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连接回收水管,回收水管连接荒漠灌溉系统的蓄水箱,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荒漠上新能源的发电工作和并网输电工作,能够实现就地消纳治理荒漠,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蓄水工作,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施,具体是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在我们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随着风电、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及其清洁优势的逐渐体现,在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并网发电阶段。在装机容量日益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区别于分散接入配电网的新能源发展模式,我国目前风电、光伏发电主要采用大规模集中并网模式。
风电场、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但电网结构薄弱、用电负荷较小的荒漠、戈壁地区,电能往往需要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地区进行消纳,加剧了电网的调峰压力,某些情况下甚至存在弃风、弃光的现象,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现在我国荒漠面积较大,但是这些荒漠上具有宝贵的风光资源,怎么应有这些新能源以及如何与荒漠治理结合,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包括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所述光伏电站内设置有多块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所述风电场内设置有多台发电风机,发电风机连接风机控制器,所述风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连接变压器组,变压器组分别连接输电线路和配电控制箱,配电控制箱连接荒漠灌溉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较低一端的下侧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连接回收水管,回收水管连接荒漠灌溉系统的蓄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设置在荒漠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压器组内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变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荒漠灌溉系统包括滴灌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电控制箱内装有远程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装配在固定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荒漠上新能源的发电工作和并网输电工作,能够实现就地消纳治理荒漠,实现给荒漠灌溉系统提供电能的工作,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蓄水工作,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的系统图。
图2为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中太阳能发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太阳能发电板、3-集水槽、4-回收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包括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所述光伏电站内设置有多块太阳能发电板2,太阳能发电板2连接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所述风电场内设置有多台发电风机,发电风机连接风机控制器,所述风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连接变压器组,变压器组分别连接输电线路和配电控制箱,配电控制箱连接荒漠灌溉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较低一端的下侧设置有集水槽3,集水槽 3连接回收水管4,回收水管4连接荒漠灌溉系统的蓄水箱,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设置在荒漠中,变压器组内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变压器,荒漠灌溉系统包括滴灌系统,配电控制箱内装有远程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板2装配在固定架1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荒漠上设置的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工作,再通过逆变器和变压器组实现逆变升压工作,实现并网输电工作,通过蓄电池组,实现直流电蓄电工作,为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内的用电控制器等供电,通过配电控制箱实现为荒漠灌溉系统供电,通过集水槽3的设计,实现在下雨时,通过面积较大的太阳能发电板收集雨水的工作,通过回收水管4,实现回收存储工作,为荒漠灌溉系统提供水源,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荒漠上新能源的发电工作和并网输电工作,能够实现就地消纳治理荒漠,实现给荒漠灌溉系统提供电能的工作,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蓄水工作,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包括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站内设置有多块太阳能发电板(2),太阳能发电板(2)连接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所述风电场内设置有多台发电风机,发电风机连接风机控制器,所述风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控制器分别连接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连接变压器组,变压器组分别连接输电线路和配电控制箱,配电控制箱连接荒漠灌溉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较低一端的下侧设置有集水槽(3),集水槽(3)连接回收水管(4),回收水管(4)连接荒漠灌溉系统的蓄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设置在荒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组内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荒漠灌溉系统包括滴灌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控制箱内装有远程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装配在固定架(1)上。
CN201820509675.2U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26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9675.2U CN20822692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9675.2U CN20822692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6929U true CN208226929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1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967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26929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6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7057A (zh) 基于微网技术的家庭光伏发电及能量管理系统
CN101741133A (zh) 具有网侧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光网混合供电不间断电源
CN205141697U (zh) 风光一体化大功率并网变流器系统拓扑结构
CN209298898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远距离直流输电系统
CN201672588U (zh) 建筑风光电互补型电采暖系统
CN107574730B (zh) 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
CN20374833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储能保温调控装置
CN204809967U (zh) 一种微电网智能控制系统
CN105048505B (zh) 一种用于智能小区的风光互补型微电网系统
CN204598874U (zh) 一种新型风光互补自动灌溉系统
CN208226929U (zh) 一种新能源发配输电系统与荒漠治理综合利用设施
CN205089541U (zh) 一种光伏水泵系统
CN201656848U (zh) 一种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接入系统
CN104348207A (zh) 一种互联型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7320851U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系统
CN203536974U (zh) 一种区域分布式光伏供电并网系统
CN116247706A (zh) 一种用于提升末端电网消纳能力的控制系统及配电方法
CN205986710U (zh) 一种新型节能多源发电装置
CN205811640U (zh) 一种给空调供电的风光互补控制系统
Kesavan et al. Renewable energy bas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rossover system
CN207347865U (zh) 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
CN203353304U (zh) 塔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站农业大棚
CN202635359U (zh) 一种增氧系统
CN207652043U (zh)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
CN103107557B (zh) 一种光伏电站群控组合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