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6587U -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6587U
CN208226587U CN201721247011.5U CN201721247011U CN208226587U CN 208226587 U CN208226587 U CN 208226587U CN 201721247011 U CN201721247011 U CN 201721247011U CN 208226587 U CN208226587 U CN 208226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harging
support rod
type support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70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善兵
孙宇
崔金磊
陈小聪
王忠孝
蒋凡
臧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Ji (tian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 Ji (tian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Ji (tian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Yi Ji (tian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70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6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6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6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包括夹持板、弹簧一、盛放箱、支撑板、电动缸、L型支撑杆、弹簧二、滑动杆、弹簧三、导向杆以及底板,所述夹持板外端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设置在盛放箱内壁上,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镶嵌在盛放箱内部底端,该设计提高了盛放效果,所述L型支撑杆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下端设置滑动杆,所述L型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导向杆上端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装配在L型支撑杆内部,设计提高了整理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盛放,便于整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能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现有的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通常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不仅容易受到碰撞损坏,同时也容易受到日晒以及灰尘腐蚀,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现有的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在对充电线进行放置时,通常是直接放置在挂杆上,从而导致充电线放置较混乱,降低了美观性,同时充电线也容易脱落,降低了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盛放,便于整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盛放机构以及整理机构,所述充电主体安装在盛放机构上端,所述充电主体右端安装有整理机构,所述整理机构设置在盛放机构上侧,所述盛放机构包括夹持板、弹簧一、盛放箱、支撑板以及电动缸,所述夹持板外端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夹持板内端装配有充电主体,所述弹簧一设置在盛放箱内壁上,所述充电主体下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镶嵌在盛放箱内部底端,所述电动缸以及支撑板均设置在夹持板内侧,所述整理机构包括L型支撑杆、弹簧二、滑动杆、弹簧三、导向杆以及底板,所述L型支撑杆安装在充电主体右端,所述L型支撑杆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下端设置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置在L型支撑杆内部右壁上,所述L型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导向杆上端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装配在L型支撑杆内部,所述L型支撑杆下侧装配底板,所述滑动杆设置在充电主体右端,所述底板装配在充电主体右侧,所述底板下端安装有盛放箱。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以及弹簧二均设有两个,所述弹簧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板对称安装在充电主体前后两端,所述盛放箱通过至少两个弹簧一分别与两个夹持板相连接,所述L型支撑杆通过两个弹簧二与滑动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撑杆内部右壁加工有滑槽,所述滑动杆安装在滑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撑杆以及滑动杆上均安装有转动绕线轮,且转动绕线轮上缠绕有充电线,且充电线安装在充电主体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主体右端加工有凹槽,所述充电主体右端加工有通孔,且通孔上安装有L型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以及夹持板均通过滑轨与盛放箱相连接,所述电动缸通过螺栓分别与支撑板以及盛放箱内部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主体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且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充电主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夹持板、弹簧一、盛放箱、支撑板以及电动缸,该设计实现了对充电主体进行放置,可进行减震,同时也避免了与地面直接接触,同时也可进行防晒以及防止灰尘的落入,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通常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不仅容易受到碰撞损坏,同时也容易受到日晒以及灰尘腐蚀,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L型支撑杆、弹簧二以及滑动杆,该设计便于对充电线进行悬挂以及整理,防止脱落,提高了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在对充电线进行放置时,通常是直接放置在挂杆上,从而导致充电线放置较混乱,降低了美观性,同时充电线也容易脱落,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因添加弹簧三、导向杆以及底板,该设计提高了固定效果。
因添加滑槽,该设计便于滑动杆的移动,因添加转动绕线轮以及充电线,该设计实现了充电的功能,同时也便于充电线的移动,因添加凹槽以及通孔,该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因添加滑轨,该设计提高了移动效果,因添加太阳能光伏板以及蓄电池,该设计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盛放,便于整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中盛放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中整理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充电主体、2-盛放机构、3-整理机构、21-夹持板、22-弹簧一、23-盛放箱、24-支撑板、25-电动缸、31-L型支撑杆、32-弹簧二、33-滑动杆、34-弹簧三、35-导向杆、3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1、盛放机构2以及整理机构3,充电主体1安装在盛放机构2上端,充电主体1右端安装有整理机构3,整理机构3设置在盛放机构2上侧。
盛放机构2包括夹持板21、弹簧一22、盛放箱23、支撑板24以及电动缸25,夹持板21外端连接有弹簧一22,夹持板21内端装配有充电主体1,弹簧一22设置在盛放箱23内壁上,充电主体1下端安装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下端设置有电动缸25,电动缸25镶嵌在盛放箱23内部底端,电动缸25以及支撑板24均设置在夹持板21内侧,该设计提高了盛放效果。
整理机构3包括L型支撑杆31、弹簧二32、滑动杆33、弹簧三34、导向杆35以及底板36,L型支撑杆31安装在充电主体1右端,L型支撑杆31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二32,弹簧二32下端设置滑动杆33,滑动杆33设置在L型支撑杆31内部右壁上,L型支撑杆31下端设置有导向杆35,导向杆35下端安装有底板36,导向杆35上端连接有弹簧三34,弹簧三34装配在L型支撑杆31内部,L型支撑杆31下侧装配底板36,滑动杆33设置在充电主体1右端,底板36装配在充电主体1右侧,底板36下端安装有盛放箱23,该设计提高了整理效果。
夹持板21以及弹簧二32均设有两个,弹簧一22设有至少两个,夹持板21对称安装在充电主体1前后两端,盛放箱23通过至少两个弹簧一22分别与两个夹持板21相连接,L型支撑杆31通过两个弹簧二32与滑动杆33相连接,L型支撑杆31内部右壁加工有滑槽,滑动杆33安装在滑槽上,L型支撑杆31以及滑动杆33上均安装有转动绕线轮,且转动绕线轮上缠绕有充电线,且充电线安装在充电主体1右端,充电主体1右端加工有凹槽,充电主体1右端加工有通孔,且通孔上安装有L型支撑杆31,支撑板24以及夹持板21均通过滑轨与盛放箱23相连接,电动缸25通过螺栓分别与支撑板24以及盛放箱23内部底端相连接,充电主体1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且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充电主体1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充电线并向上移动,充电线向上移动带动转动绕线轮旋转,因为L型支撑杆31以及滑动杆33上均安装有转动绕线轮,L型支撑杆31内部右壁加工有滑槽,且滑动杆33安装在滑槽上,且转动绕线轮上缠绕有充电线,所以充电线向上移动带动滑动杆33向上移动,滑动杆33向上移动实现对弹簧二32进行压缩,当充电线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移动充电线,当充电线使用完成后,使用人员握住底板36并向上移动,底板36向上移动带动导向杆35向上移动,导向杆35向上移动实现了对弹簧三34进行压缩,当底板36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移动底板36,同时使用人员握住L型支撑杆31并向左移动,L型支撑杆31向左移动同时带动滑动杆33、导向杆35以及底板36向左移动,当L型支撑杆31向左移动进入到凹槽内时,使用人员松开底板36,然后弹簧三34恢复形变带动底板36向下移动,实现对L型支撑杆31进行固定,该设计便于整理,防止脱落,提高了使用效果。
当充电主体1使用完成后,使用人员启动电动缸25,电动缸25工作带动支撑板24向下移动,支撑板24向下移动带动充电主体1向下移动,充电主体1向下移动带动夹持板21向外移动,夹持板21向外移动实现对弹簧一22进行压缩,当充电主体1向下移动到合适位置时,使用人员停止电动缸25,该设计实现了盛放的功能,同时也可进行减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主体(1)、盛放机构(2)以及整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1)安装在盛放机构(2)上端,所述充电主体(1)右端安装有整理机构(3),所述整理机构(3)设置在盛放机构(2)上侧;
所述盛放机构(2)包括夹持板(21)、弹簧一(22)、盛放箱(23)、支撑板(24)以及电动缸(25),所述夹持板(21)外端连接有弹簧一(22),所述夹持板(21)内端装配有充电主体(1),所述弹簧一(22)设置在盛放箱(23)内壁上,所述充电主体(1)下端安装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下端设置有电动缸(25),所述电动缸(25)镶嵌在盛放箱(23)内部底端,所述电动缸(25)以及支撑板(24)均设置在夹持板(21)内侧;
所述整理机构(3)包括L型支撑杆(31)、弹簧二(32)、滑动杆(33)、弹簧三(34)、导向杆(35)以及底板(36),所述L型支撑杆(31)安装在充电主体(1)右端,所述L型支撑杆(31)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二(32),所述弹簧二(32)下端设置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设置在L型支撑杆(31)内部右壁上,所述L型支撑杆(31)下端设置有导向杆(35),所述导向杆(35)下端安装有底板(36),所述导向杆(35)上端连接有弹簧三(34),所述弹簧三(34)装配在L型支撑杆(31)内部,所述L型支撑杆(31)下侧装配底板(36),所述滑动杆(33)设置在充电主体(1)右端,所述底板(36)装配在充电主体(1)右侧,所述底板(36)下端安装有盛放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1)以及弹簧二(32)均设有两个,所述弹簧一(2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板(21)对称安装在充电主体(1)前后两端,所述盛放箱(23)通过至少两个弹簧一(22)分别与两个夹持板(21)相连接,所述L型支撑杆(31)通过两个弹簧二(32)与滑动杆(3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31)内部右壁加工有滑槽,所述滑动杆(33)安装在滑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杆(31)以及滑动杆(33)上均安装有转动绕线轮,且转动绕线轮上缠绕有充电线,且充电线安装在充电主体(1)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1)右端加工有凹槽,所述充电主体(1)右端加工有通孔,且通孔上安装有L型支撑杆(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以及夹持板(21)均通过滑轨与盛放箱(23)相连接,所述电动缸(25)通过螺栓分别与支撑板(24)以及盛放箱(23)内部底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体(1)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且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充电主体(1)相连接。
CN201721247011.5U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26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011.5U CN208226587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011.5U CN208226587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6587U true CN208226587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701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26587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6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836A (zh) * 2021-08-23 2021-11-02 江苏火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辅助充电功能的智能停车配套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836A (zh) * 2021-08-23 2021-11-02 江苏火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辅助充电功能的智能停车配套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07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线固定装置
CN208226587U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CN209881726U (zh) 光伏发电及储能装置
CN208896894U (zh) 一种人工智能新能源电车充电桩
CN202260536U (zh) 一种应急供电车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
CN10973323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CN208433605U (zh) 一种avs延时保护插座
CN203466207U (zh) 悬挂式太阳能电池板
CN2090965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
CN203380876U (zh) 风机叶片存放装置
CN106042966A (zh) 一种可调谐角度的光伏充电桩
CN207311861U (zh) 一种飞行器充电装置
CN212137076U (zh) 一种电力检修工作箱固定装置
CN202721633U (zh) 便携式单轴光伏电源装置
CN204433891U (zh) 光伏焊带缓冲装置
CN203645615U (zh) 太阳能路灯发电自动跟踪一体机
CN214001388U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
CN208190561U (zh) 太阳能智能充电一体机
CN210324181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生产用测试工装
CN213461596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
CN207638611U (zh) 一种采用风能自动除尘装置的光伏组件
CN205565869U (zh) 一种便携式光伏发电移动电源
CN207475350U (zh) 一种太阳能电磁感应发电装置
CN108598197A (zh) 一种光伏组件装框机
CN21375438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新能源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