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6071U -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 Google Patents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6071U
CN208226071U CN201820998520.XU CN201820998520U CN208226071U CN 208226071 U CN208226071 U CN 208226071U CN 201820998520 U CN201820998520 U CN 201820998520U CN 208226071 U CN208226071 U CN 208226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mount
antenna
mount antenna
pedestal
monitoring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85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景文
黄伟青
肖志贤
肖飞
费锦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85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6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6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6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包括吸顶天线,吸顶天线上固定连接有后盖,吸顶天线与后盖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有源组件,有源组件包括供电组件和监控组件,监控组件可对吸顶天线进行监控,供电组件可给监控组件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能够实现将无源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对吸顶天线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易于安装。

Description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网络与信息交互的时代,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天线无处不在,如常见的室外基站天线和室内室分天线等。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位于室内的数据处理变得愈发重要,如办公楼、体育中心、飞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室内场所,都会安装一定数量的室分天线以保证信号的正常接收和发射。
目前,运营商采用的室内天线通常为传统的无源室分天线,无源室分天线本身能够通过振子辐射单元接收和发射信号。但是这种天线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无监控的状态,无法实时掌握天线是否工作异常。当天线发生故障时,只能通过使用者的使用端出现信号异常,来判断负责该区域信号接收发射的室分天线可能故障,无法瞬时得到信号异常提示。
如今,人们对信号的稳定性、连续性的需求不断提升,这种滞后的天线故障监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使用场景和人流密集地区,迫切需要引入一种对室分天线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能够稳定可靠地对室分天线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天线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保证信号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包括吸顶天线,吸顶天线上固定连接有后盖,吸顶天线与后盖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有源组件,有源组件包括供电组件和监控组件,监控组件可对吸顶天线进行监控,供电组件可给监控组件供电。
进一步,包括底板,底板固定在吸顶天线上,有源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位于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之间,以屏蔽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之间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有源组件包括底座,底座为凸字型板件结构,底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供电组件和监控组件通过连接柱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翻边,固定翻边为底座的板件结构翻折而成,沿竖直方向设置,供电组件固定在两个固定翻边之间。
进一步,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拱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两端设置有固定板,限位槽卡设在供电组件的外侧,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以固定供电组件。
进一步,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为空心柱状结构,竖直设置在后盖与底座之间,后盖、底座和底板上开设通孔,支撑柱的空心结构与通孔位置相对,螺钉穿过后盖、底座和底板上的通孔与支撑柱的空心结构,将后盖固定连接在底座与底板上。
进一步,后盖的内侧设置有内连接件,内连接件呈圆柱形,中心处设有中空的护线孔,内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圆周小于第二端的圆周,第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限位面。
进一步,后盖的外侧设置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中空部位设置有内螺纹,外连接件与内连接件的第一端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监控组件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功率采样模块、处理模块和笔杆天线,功率采样模块可采样吸顶天线的发射功率信号或接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可通过笔杆天线将发射功率信号或接收功率信号发送至服务器;后盖上开设有天线通孔,笔杆天线可由天线通孔处穿出至容纳空间外。
进一步,吸顶天线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功率采样模块与天线辐射单元耦合连接,以获取天线辐射单元的功率信号,并提取功率信号中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将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若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显示功率值超过预设的功率告警阈值,则处理模块通过笔杆天线将功率告警消息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能够实现将无源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对吸顶天线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内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内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外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包括无源组件和有源组件。其中,无源组件用于传递和扩散信号;有源组件用于检测无源组件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并实时反馈检测结果,以实现对无源组件的监控功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包括吸顶天线7,吸顶天线7包括辐射端和固定端。辐射端内设有振子,用于辐射信号;固定端一侧设有固定装置,可将吸顶天线7固定连接在室内的屋顶或墙体等结构上。
固定端上设置有后盖5,后盖5包括圆形的底面结构,底面结构的边缘处延伸有环形凸台。后盖5的大小和形状与固定端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后盖5可扣设在固定端上,且后盖5与固定端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
如图2所示,取下后盖5可露出容纳空间,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具体的,吸顶天线7的固定端一侧设置有底板14,底板14呈圆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吸顶天线7的固定端一侧。有源组件设置在底板14上,底板14位于有源组件和吸顶天线7之间,底板14为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件结构,可将有源组件与吸顶天线7隔离屏蔽,避免两者之间信号的相互干扰。
底板14上固定连接有底座15,如图2和图4所示,底座15为“凸”字形的片状结构,包括较宽的第一端和较窄的第二端。底座15的第一端包括四个凸出的顶点,靠近四个顶点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103,四个第一通孔103呈矩阵式排布,围成矩形结构。在底板14与第一通孔103相对应的位置上也开设有通孔,将螺钉穿过第一通孔103与底板14上的通孔,可使底座15固定连接在底板14上。
底座15的第二端固定设置有四个第二连接柱106,四个第二连接柱106呈矩阵式排列,围成矩形结构,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柱106贴靠第二端两个凸出的顶点设置。四个第二连接柱106用于固定PCB板16。
底座15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翻边102,固定翻边102为片状的凸起结构,垂直于底座15设置。两个固定翻边102相对设置,之间形成固定空间,电源8夹设在两固定翻边102之间的固定空间内,电源8的正负极分别与两固定翻边102相抵。
固定翻边102直接采用底座15的板件结构加工而成,与底座15一体成型。在底座15上取一矩形区域,将矩形的三边切断,并沿第四边翻折,使翻折部垂直于底座15,即可形成固定翻边102。
两个固定翻边10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柱101,两个第一连接柱101所在的直线与两个固定翻边102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两个第一连接柱101用于连接固定座9,固定座9可进一步对电源8进行固定。
如图8所示,固定座9包括拱形的限位槽201,限位槽201的两端延伸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水平设置。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202,将固定座9扣设在电源8上,使两个固定孔202套设在两个第一连接柱101上。第一连接柱10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将套设在第一连接柱101上的螺母旋紧,即可使固定座9固定连接在底座15上,电源8被固定在固定翻边102和固定座9之间。
如图4所示,底座15上还设置有一个较大的第二通孔104,在底板14、吸顶天线7的固定端上,与第二通孔104位置相对处,分别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04贯通的通孔,使输出电缆13能够自底座15的上方穿入至吸顶天线7的内部,与吸顶天线7内的振子相连接。靠近第二通孔104处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105,第三通孔105处可固定设置扎带,扎带可将底座15上方的线缆扎紧并固定在第三通孔105处,防止线缆松散移位。
结合以上对底座15的描述,“凸”字形的底座15既可以减小了底座15的面积,达到了减轻重量的效果,又能够充分利用吸顶天线7的圆形顶面,利于无源组件的排布设置。
如图2所示,PCB板16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柱106上,PCB板16上设置有接入端和接出端,接入端与吸顶天线7的输入电缆10通过线缆相连接,接出端与吸顶天线7的振子通过线缆相连接。
PCB板16上还设置有功率采样模块和处理模块,功率采样模块和处理模块可检测吸顶天线7(即无源组件)的信号是否异常,并将检测到的信息记录在存储器中。PCB板16上还连接有笔杆天线4,处理模块可通过笔杆天线4,将检测到的信息回传至网络服务器,以实现对吸顶天线7(即无源组件)的监控功能。
网络服务器可以为对从吸顶天线7送入的数据进行管理的设备,还可以进行应用管理。网络服务器具体可以为物联网服务器,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服务器,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和图3所示,后盖5上开设有矩形的检修口303,检修口303与PCB板16的位置相对,可在不打开后盖5的情况下露出PCB板16,以对PCB板16上的各模块进行检修。检修口303上设置有盖板6,盖板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检修口303上,通过打开或关闭盖板6可开启或关闭检修口303。
检修口303的旁边设置有通孔304,当后盖5加盖在吸顶天线7上时,笔杆天线4可从通孔304中穿出。
后盖5上设置有四个螺钉孔301,四个螺钉孔301的位置与四个第一通孔103一一对应。在螺钉孔301与第一通孔103之间还设置有圆柱12,圆柱12为竖直设置的空心柱状结构,紧固螺钉3自后盖5的外侧插入螺钉孔301内,穿过圆柱12的内部,旋入圆柱12下方的第一通孔103和底板14中,使后盖5、底座15和底板14固定连接。圆柱12既能够对紧固螺钉3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紧固螺钉3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又能够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盖板5与底板14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避免因后盖5受到过度挤压而使容纳空间内部的有源组件受损。
后盖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过线孔302,如图2所示,输入电缆10可穿入过线孔302与有源组件和无源组件相连接。过线孔302的内侧设置有内连接件11,内连接件11套设在输入电缆10上,卡设在过线孔302内;过线孔302的外侧设置有外连接件2,外连接件2套设在输入电缆10上,与内连接件11固定连接。内连接件11与外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后盖5的内侧和外侧,保护输入电缆10自后盖5外通入容纳空间内。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内连接件11的中心为中空的护线孔401,输入电缆10可从护线孔401中穿过。内连接件11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端402和第二端404,第二端404的圆周大于第一端402的圆周。护线孔401靠近第二端404的一端设置有圆角405,圆角405可减少输入电缆10与护线孔401端口的摩擦,保护输入电缆10。
第一端402与第二端404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403,限位结构403的圆周大于第一端402的圆周,小于第二端404的圆周。限位结构403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面,限位面为竖直设置的平面结构,两限位面相互平行。
如图3所示,过线孔302内也设置有两个相互的平面结构,使限位结构403的大小和形状与过线孔302的大小形状相配合。安装时,将内连接件11的第一端402自后盖5的内侧穿出过线孔302,使第二端404抵住后盖5的内表面,限位结构403卡设在过线孔302内,使内连接件11固定,不发生转动。
如图7所示,外连接件2为中空的圆柱结构,中空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501。内连接件11的第一端402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安装时,将外连接件2套设在输入电缆10的外部,使连接面502对准内连接件11的第一端402;将外连接件2的内螺纹501旋拧在内连接件11的外螺纹上,直至连接面502贴靠在后盖5的外表面上,以使外连接件2与内连接件11固定连接在后盖5的内外两侧。外连接件2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503,安装时可增加手部与外连接件2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安装。
如图1所示,输入电缆10的顶端设置有接头1,接头1用于将输入电缆10接入通信电缆中。
综合以上对各组成部件及结构的具体描述,结合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包括无源组件和有源组件,无源组件部分包括接头1和吸顶天线7,接头1一端接入通信电缆,一端通过输入电缆10接入有源组件中的PCB模块。PCB模块与吸顶天线7相连通,信号由接头1传入,经过PCB模块传入吸顶天线7,以进行信号的辐射扩散。PCB模块可对吸顶天线7进行检测,收集吸顶天线7发出的信号信息,并通过笔杆天线4与网络服务器进行通信。
PCB模块包括功率采样模块和处理模块,功率采样模块用于采样吸顶天线7的功率信号,功率信号可以为发射功率信号或接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可指示笔杆天线4将功率信号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管理和处理数据信息。
吸顶天线7中设置有天线辐射单元,功率采样模块与天线辐射单元耦合连接,用于获取天线辐射单元的功率信号,并提取功率信号中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将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
当处理模块感知到天线辐射单元的功率超过预设的功率告警阈值时,则处理模块会通过笔杆天线4将功率告警消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对功率告警消息进行记录和处理,以实现对吸顶天线7(即无源组件)工作状态的监控功能。
PCB模块连接有电源,电源可给有源组件提供电能,以支持有源组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能够实现将无源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对吸顶天线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易于安装。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天线,吸顶天线上固定连接有后盖,吸顶天线与后盖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有源组件,有源组件包括供电组件和监控组件,监控组件可对吸顶天线进行监控,供电组件可给监控组件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固定在吸顶天线上,有源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位于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之间,以屏蔽吸顶天线与有源组件之间的信号干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有源组件包括底座,底座为凸字型板件结构,底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供电组件和监控组件通过连接柱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翻边,固定翻边为底座的板件结构翻折而成,沿竖直方向设置,供电组件固定在两个固定翻边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拱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两端设置有固定板,限位槽卡设在供电组件的外侧,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以固定供电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为空心柱状结构,竖直设置在后盖与底座之间,后盖、底座和底板上开设通孔,支撑柱的空心结构与通孔位置相对,螺钉穿过后盖、底座和底板上的通孔与支撑柱的空心结构,将后盖固定连接在底座与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后盖的内侧设置有内连接件,内连接件呈圆柱形,中心处设有中空的护线孔,内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圆周小于第二端的圆周,第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外螺纹,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限位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后盖的外侧设置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中空部位设置有内螺纹,外连接件与内连接件的第一端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监控组件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功率采样模块、处理模块和笔杆天线,功率采样模块可采样吸顶天线的发射功率信号或接收功率信号;处理模块可通过笔杆天线将发射功率信号或接收功率信号发送至服务器;后盖上开设有天线通孔,笔杆天线可由天线通孔处穿出至容纳空间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吸顶天线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功率采样模块与天线辐射单元耦合连接,以获取天线辐射单元的功率信号,并提取功率信号中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将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若天线辐射单元所在频段的功率信号显示功率值超过预设的功率告警阈值,则处理模块通过笔杆天线将功率告警消息发送至服务器。
CN201820998520.XU 2018-06-26 2018-06-26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Active CN208226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520.XU CN208226071U (zh) 2018-06-26 2018-06-26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520.XU CN208226071U (zh) 2018-06-26 2018-06-26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6071U true CN208226071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8520.XU Active CN208226071U (zh) 2018-06-26 2018-06-26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60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5537A (zh) * 2018-06-26 2018-09-2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5537A (zh) * 2018-06-26 2018-09-2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CN108565537B (zh) * 2018-06-26 2024-01-3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2803B2 (en) Operating device with staggered protection circuits against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and antenna for driving intelligent lamps and lighting appliances
CN208226071U (zh)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CN208336514U (zh) 有源监控室分射灯天线
CN208387142U (zh) 一体式卫星接收智能站
CN108565537A (zh) 有源监控室分吸顶天线
CN113489532A (zh) 一种船载卫星通信网络备份管理装置
CN202713822U (zh) 视频监控智能集控机柜
CN208336495U (zh) 有源监控室分壁挂天线
CN210836521U (zh) 一种井场无线监听装置
CN207968506U (zh) 一种便于悬挂的屏蔽器
CN208433956U (zh) 集群通信设备
CN218824499U (zh) 一种mov避雷器相间在线监测装置
CN110212785A (zh) 一种带天线的智能面板
CN202773009U (zh)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CN215453636U (zh) 一种远程监控的智能家居数字化控制平台
CN215600879U (zh) 一种变电所自动化监控装置
CN210577169U (zh) 一种开关柜热成像巡检可多点固定的红外电子检测窗口
CN212752504U (zh) 一种便于定期维护的mac采集设备
CN218734667U (zh) 一种防爆通讯装置
CN214481385U (zh) 一种新型调压led开关电源
CN215646361U (zh) 应急保供电现场全方位巡检系统
CN220858277U (zh) 一种网络终端接入设备
CN216015549U (zh) 一种高稳定性新能源电池箱
CN219833968U (zh) 逆变器和光伏设备
CN212324601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节电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6, layered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