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2107U -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2107U
CN208222107U CN201820993709.XU CN201820993709U CN208222107U CN 208222107 U CN208222107 U CN 208222107U CN 201820993709 U CN201820993709 U CN 201820993709U CN 208222107 U CN208222107 U CN 208222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resistance
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panel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37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国权
张国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37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2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2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2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断电后发光源微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面板,包括:金属底盘、覆盖所述金属底盘一表面的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至少一个电阻。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中,通过在发光源的两端并联电阻的方式,使电流流经电阻后通过分布电容流向零线,避免电流流经发光源,从而避免火线中的电流流经发光源后通过分布电容流至零线,进而保证在装置开关断开时发光源不会发光,实现对发光源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照明技术领域,照明灯具往往由基板、供电模块、发光模块组成,在上述结构中往往包括有金属材质,例如,金属材质的基板、包含金属导线的供电模块、包含有金属部件的发光模块等。各金属材质的结构或部件之间往往会形成电容,这种分布在照明基板上各个部分的电容可以称为分布电容。
在关闭照明灯具之后,部分分布电容使发光源两端形成电压差,在照明灯具关闭的情况下,发光源中依然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导致发光源无法完全熄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断电后发光源微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照明面板,包括:
金属底盘、覆盖所述金属底盘一表面的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至少一个电阻。
较优的,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中至少一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有一个电阻。
较优的,当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时,每组所述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两端并联有一个电阻。
较优的,所述电阻的阻值和与所述电阻并联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值正相关。
较优的,所述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内阻的阻值。
较优的,所述导电层还包括:至少一块光源板;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阻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
较优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火线通过物理开关连接。
较优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和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封装为一体。
较优的,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并联,不同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不同。
一种照明灯具,包括:驱动电源、灯罩、上述任一种照明面板。
较优的,所述驱动电源为隔离电源或非隔离电源。
较优的,当所述驱动电源为非隔离电源时,所述驱动电源包括滤波器、整流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至少一条恒流电路。
较优的,所述驱动电源中还包括:遥控电路和/或智能控制电路;
所述遥控电路,根据遥控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根据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较优的,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火线开关;
所述火线开关,用于控制火线与所述照明面板之间的通断。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中,通过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电阻的方式,使电流流经电阻后通过分布电容流向零线,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并联的电阻的电压相同,由于电阻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因此,发光二极管中没有电流流过,从而避免火线中的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后通过分布电容流至零线,进而保证在装置开关断开时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照明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照明面板电路示意图;
图3a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照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b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之一;
图4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之二;
图5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之三;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照明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6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之四;
图9为一种包含两路恒流输出的电源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10为一种包含有一路恒流输出的电源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11为包含有遥控或智能控制电路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12为包含有火线开关的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13为符合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现有的照明面板结构如图1所示,照明面板包括金属底盘11、绝缘层12以及导电层13,其中,金属底盘11及控制装置亮灭的开关与地线电性连通,火线与导电层连通,其中,往往通过控制装置开关的开闭控制电路整体的开闭,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具体的,导电层13中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131、导线132以及用于控制发光器件的相关电子器件133,其中,发光二极管131也可称为发光源。由于导电层中的器件和导线往往包括金属材质,所以导电层与金属底盘形成电容,绝缘层位于导电层与金属底盘之间,相当于电容中的绝缘介质,导电层中的各个金属器件作为电容的第一极板,金属底盘作为电容的第二极板,从而在照明面板上形成分布电容。如图2所示,图中示出三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即便装置开关S1处于断开的状态,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也会有微小的电流按照图示中箭头方向,从火线处依次通过发光源L1、第一电容C1到达金属底盘(地线),所以发光源会在装置开关关闭的状态下发出微弱的光,导致无法完全关闭发光源。
为解决上述发光源微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面板,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包括:
金属底盘31、覆盖所述金属底盘31一表面的绝缘层32、设置在所述绝缘层32上的导电层33,其中,所述导电层33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至少一个电阻。
其中,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在发光二极管中,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该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可以用作指示灯。利用阵列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还可以用于标识文字或数字。其中,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
如图3b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的导电层33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中包括三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一个电阻,对于发光源L1,由于发光源两端并联有电阻R1,所以电流会按照图示中箭头的方向,从火线流经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到达零线。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中,通过在发光源的两端并联电阻的方式,使电流流经电阻后通过分布电容流向零线,发光源两端的电压与并联的电阻的电压相同,由于电阻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源的开启电压,因此,发光源中没有电流流过,从而避免火线中的电流流经发光源后通过分布电容流至零线,进而保证在装置开关断开时发光源不会发光,实现对发光源的控制。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面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照明面板,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中至少一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有一个电阻。
如图4所示,图中示出三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分别是发光源组41、发光源组42以及发光源组43,每组发光源中包括三个以并联形式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源组41两端并联有一个电阻41a,发光源组42两端并联有两个电阻,分别是电阻42a和电阻42b,发光源组43中三个发光源各自并联有一个电阻,使发光源组43两端并联有三个电阻,分别是电阻43a、电阻43b和电阻43c。
通常情况下,以并联形式连接的多个发光源的结构基本相同,即发光源的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均基本相同,因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发光源两端的电压也基本一致。由于发光源组41两端并联有电阻41a,因此,发光源组41中的每个LED两端的电压均与电阻41a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与现有结构相比,电阻41a可以拉低发光源组41两端的电压,使发光源组41中的每个LED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低于开启电压,从而保证LED不导通,避免微弱的电流流经LED导致的微亮的情况。
对于发光源组42和发光源组43,每组发光源两端均并联有多个电阻。电阻42a和电阻42b拉低了发光源组42两端的电压。当图4中示出的每个LED均相同,且每个电阻阻值也相同时,并联在发光源组42两端的电阻阻值低于发光源组41两端的电阻阻值,因此,发光源组42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源组41两端的电压。同理,发光源组43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源组42两端的电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光源组两端的实际电压值与并联的电阻的阻值有关。为了提高集成度,进一步的,当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组并联的电阻时,每组所述并联电阻两端并联有一个电阻。如图5所示,三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分别是发光源组51、发光源组52以及发光源组53,发光源组51两端并联有电阻51a,发光源组52两端并联有电阻52a,发光源组53两端并联有电阻53a。与图4相比,本图示出的电路结构中器件数量较少,有助于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同时,图5中示出的电阻能拉低与电阻并联的发光源组两端的电压,使得发光源组两端的电压低于LED的开启电压,进而避免LED导通,防止LED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微亮的情况。当多个LED并联时,如图7所示,由于并联的每个LED的电压相同,因此,只需在并联的多个LED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即可实现对并联的多个LED的控制。电阻使并联的多个LED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与所并联的电阻两端电压相同,且电阻两端的电压低于LED的开启电压,因此LED不会导通,避免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LED微亮。
在现有的照明面板中,通常包括多个发光源,多个发光源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在导电层上,但多个独立的发光源之间容易出现短路或导线接触不良的情况。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较优的照明面板,所述导电层还包括:至少一块光源板;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并联在所述发光源两端的电阻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该光源板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也可以称为印刷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先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PCB板上,再将PCB板设置在绝缘层上。具体的,先在金属底盘上涂覆一层绝缘层,该金属底盘与零线连通,零线往往与地线连通,然后在绝缘层上设置至少一个PCB板。照明面板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图中示出的照明面板包括四个PCB板(61、62、63、64),每个PCB板上设置十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a,另外,绝缘层上还设置有电源,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与PCB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相邻的PCB板通过导线连通,使四十个发光二极管串联在一起,由电源驱动发光。图6示出的现有照明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如图7所示,电路中还包括开关,开关可以设置在电源地线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在图中尚未示出。根据图示,每个发光二极管与金属底盘之间形成电容,即在火线与地线之间存在电容,整个照明面板中包括多个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大小与发光二极管的位置、材料等因素有关,照明面板上多个电容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电源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通过火线和地线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其中,地线也可以视为零线。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在每个发光源的正负极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如图8所示,在这种结构下,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相同,电阻能拉低LED两端的电压值,使LED两端的电压值低于开启电压,LED中不会有电流流过,进而在电路中开关断开时,避免LED微亮。
较优的,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中,所述电阻的阻值和与所述电阻并联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值正相关。
具体的,并联电阻的阻值R=V2/P,P的取值范围可以在0.002W~0.01W之间;V为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值,即电阻的阻值和与所述电阻并联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值的平方成正比。在并联该电阻之前,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差,并联电阻之后,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相同,通过R=V2/P确定的电阻值使得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小于开启电压,因此发光二极管中的阻值为无穷大,发光二极管不开启即没有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由此避免LED微亮的情况。
较优的,所述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内阻的阻值。基于上述原理,较低的阻值使得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来自火线的电流通过电阻后经过电容流向零线,由此避免微弱的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造成的微亮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LED的实际连接方式调整并联的电阻,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面板,所述发光二极管和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封装为一体。当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时,较优的,每个发光二极管都并联一个电阻,为便于组装,可以预先将电阻与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一体式的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不仅方便组装,而且在组装的过程中不易出现短路、连接不良等情况,提高照明面板整体的集成度和良率。
对于一体封装的发光二极管和并联的电阻,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并联,不同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不同。较优的,一个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并联且封装为一体,并联电阻的阻值与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有关。根据不同发光二极管参数的差异,不同发光二极管并联的阻值可以不同。
本申请中的电源通常是恒流电源,恒流电源具体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非隔离电源与隔离电源。当所述驱动电源为非隔离电源时,所述驱动电源包括滤波器、整流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至少一条恒流电路。照明面板功率大于25W普通非隔离电源拓扑结构包括EMI及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路或多路BUCK恒流电路组成,EMI具体指EMI滤波器,标准的EMI滤波器通常由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允许设备正常工作时的频率信号进入设备,而对高频的干扰信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参见图9,图中示出包含有两路恒流输出的电源的等效电路图。在现有技术中,每个发光二极管与金属底盘形成电容,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中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因此LED会出现微亮的情况。
照明面板功率小于25W普通非隔离电源拓扑结构包括EMI及整流电路、电容滤波、一路或多路BUCK恒流电路组成,BUCK电路也称为降压式变换电路,如图10是包含有一路恒流输出的电源的等效电路图。
较优的,所述驱动电源中还包括:遥控电路和/或智能控制电路;
所述遥控电路,根据遥控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根据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为了提高控制便捷性,照明面板中还可以包括有遥控电路和/或智能控制电路,该遥控电路能通过无线的方式收发控制信号,具体可以通过红外、蓝牙、WIFI、NFC等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收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终端控制打开或关闭灯光,即控制电路闭合或断开。智能控制电路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段或者当前环境控制发光的亮度、发光颜色等。大于25W具有遥控或智能控制功能的非隔离电源拓扑结构包括EMI及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路或多路BUCK恒流电路、遥控或智能控制电路,参见图11,图中示出的是包括有两路恒流输出的电源的等效电路图。遥控或智能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将接收遥控或智能控制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转化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BUCK恒流电路,实现灯具调光调色、开灯关灯。
针对图9、图10和图11示出的电路结构,本申请本申请在每个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之间并联一个电阻,避免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微亮的情况。并联的电阻拉低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使得LED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低于开启电压,从而是LED中没有电流流过,火线中的电流由电阻流向地线,避免发光源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微亮。
进一步的,上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火线开关;所述火线开关,用于控制火线与所述照明面板之间的通断。
以图11示出的结构为例,为进一步避免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断开的情况下微亮,在照明面板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火线通过物理开关连接(如图12中虚线框所示)。图中示出的开关能使照明面板中各发光源的正极与火线断开,避免火线处的电压施加到发光源的正极,将来自于火线的电流阻隔在物理开关处,避免微弱的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进而避免发光二极管微亮。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如图13所示,包括:驱动电源131、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任一种照明面板132、灯罩133。其中,驱动电源131可以为隔离电源或非隔离电源,该电源可以集成在照明面板上也可以与照明面板分离设置。
隔离电源是指将通入电路的电源与市电进行隔离的电源,具体可以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进行隔离,对于这种电源,操作人员无论碰到线路的哪一根线都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因为隔离电源与大地是没有连接的。因此,隔离电源能提高安全性,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验人员触电。在工业控制设备中,有时候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源地线隔离,如隔离地线噪声、隔离高共模电压等,采用带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将两个电源之间隔开,使他们相互独立,实现每个模块单独供电,防止一个模块因受高压放电或其他原因导致损坏后殃及其他模块。由此,隔离电源可以保证每个模块独立工作,不受干扰。
相对的,非隔离电源是指在输入端和负载端之间没有通过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而是直接连接的,输入端和负载端共地。对于包含有非隔离电源的电路,操作人员触摸导线或电器元件时有触电的危险。但与隔离电源相比,非隔离电源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指标高的优点。
另外,在照明灯具内还可以包括有用于支撑或连接各个部件的支撑架134,支撑架134可以用于将照明灯具固定在垂直面上或者立于水平面上。支撑架134可以是固定的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旋转、伸缩等功能的可活动的结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照明灯具中还可以包括有底座135或其他有助于台灯保持稳定平衡的部件,图中仅示出本申请提供的台灯的结构,不用于限定该台灯具体的形状、尺寸。对于该台灯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中,通过在发光源的两端并联电阻的方式,使电流流经电阻后通过分布电容流向零线,发光源两端的电压与并联的电阻的电压相同,由于电阻两端的电压低于发光源的开启电压,因此,发光源中没有电流流过,从而避免火线中的电流流经发光源后通过分布电阻流至零线,进而保证在装置开关断开时发光源不会发光,实现对发光源的控制。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不仅可以应用于台灯,还可以应用于壁灯、吊灯等其他照明设备。而且,本申请提供的照明面板还可以应用于室内或室外装饰灯、彩灯、灯箱等设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底盘、覆盖所述金属底盘一表面的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至少一个电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中至少一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有一个电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组并联的发光二极管时,每组所述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两端并联有一个电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和与所述电阻并联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值正相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内阻的阻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至少一块光源板;
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阻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火线通过物理开关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和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封装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并联,不同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电阻不同。
10.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源、灯罩、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照明面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为隔离电源或非隔离电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电源为非隔离电源时,所述驱动电源包括滤波器、整流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至少一条恒流电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中还包括:遥控电路和/或智能控制电路;
所述遥控电路,根据遥控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所述智能控制电路,根据预设指令控制所述照明面板。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线开关;
所述火线开关,用于控制火线与所述照明面板之间的通断。
CN201820993709.X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Active CN208222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3709.XU CN208222107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3709.XU CN208222107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2107U true CN208222107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3709.XU Active CN208222107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21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094A (zh) * 2018-06-26 2018-10-26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N110461071A (zh) * 2019-09-16 2019-11-15 杭州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112770458A (zh) * 2021-01-23 2021-05-07 宏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非隔离灯具0%调光亮度微亮问题的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094A (zh) * 2018-06-26 2018-10-26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N108709094B (zh) * 2018-06-26 2023-11-03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N110461071A (zh) * 2019-09-16 2019-11-15 杭州上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保护电路
CN112770458A (zh) * 2021-01-23 2021-05-07 宏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非隔离灯具0%调光亮度微亮问题的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2107U (zh)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N107155238B (zh) 一种多路输出led恒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5101521A (zh) 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8650748A (zh) 一种兼容多种调光方式的恒压调光电源装置
CN108282918A (zh) Rgb同步智能美耐灯
US20110163679A1 (en) A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
CN208623941U (zh) 一种电源模块以及led直管灯
CN102404921A (zh) 输出电流可调的智能恒流供电装置
JP7424642B2 (ja) 調光システム
CN108709094A (zh) 一种照明面板和照明灯具
CN206948663U (zh) 一种多路输出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06596270U (zh) 一种智能无线控制器
CN104936330A (zh) Led驱动电源和包含其的led照明装置
CN204145854U (zh) 集成控制电路控制的直驱led照明系统
CN212519506U (zh) 多通道led恒流升压驱动电路系统及其控制芯片
CN203523078U (zh) Led恒流驱动电路以及包含该电路的照明装置和灯头
CN107041042B (zh) 一种光源可调的led灯
CN207354670U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led驱动电源电路
CN109640446A (zh) 一种ic芯片、驱动电路及灯具控制系统
CN210143136U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led线性恒流控制电路
CN209105475U (zh) Led灯
CN204145855U (zh) 集成控制电路控制的直驱led照明系统
CN108811257A (zh) 一种led照明系统及led负载电路的控制方法
CN213186629U (zh) 一种新型组网可控硅调光电源电路
CN207427539U (zh) 一种户外led照明驱动及控制的无线分体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