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0807U -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 Google Patents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0807U
CN208220807U CN201721869576.7U CN201721869576U CN208220807U CN 208220807 U CN208220807 U CN 208220807U CN 201721869576 U CN201721869576 U CN 201721869576U CN 208220807 U CN208220807 U CN 208220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arch wall
skewback
arrangement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95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卿伟宸
郑伟
张磊
高杨
朱勇
张志强
郑余朝
钟昌桂
曾宏飞
王芳
孟祥磊
黄华
曾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17218695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0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0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0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以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V形拱座构筑体作为其承载结构,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间设置底板,该底板横向两端分别与同侧V形拱座构筑体固结。底板板体下沿其中线设置箱形构筑体,该箱形构筑体内纵向贯通的内腔作为泄水通道,排水系统包括与该泄水通道相连通的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及隧道内排水系统。

Description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及排水系统构造,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地下水发育地段或岩溶地区的隧道衬砌及其防排水系统构造。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时速200km以上高标准双线铁路修建越来越多,特别在西南山区,岩溶发育,且线路展线受曲线半径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岩溶隧道规模迅速增加。由于岩溶及岩溶水发育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无规律性等特点,长大岩溶隧道修建风险特别是运营风险越来越高。
经调查,既有线水害主要分为两类:
(1)仰拱填充上浮变形。其表现主要为隧底结构的分层施工带来的施工缝在水压作用下的变形、扩张。
①规范要求仰拱与仰拱填充应分开浇筑。此工法在仰拱与填充之间形成施工缝,但地下水通过仰拱环向施工缝渗入仰拱填充底部,约3~4m 水头即可导致填充上浮。
②实际施工中,为防止道床施工面被施工车辆破坏,仰拱填充往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道床施工前灌筑的仰拱填充表层(或称整平层)厚度约0.2~0.4m,仅需要0.5~1m高的水头即可导致填充表层上浮,进而引起道床变形。
③无砟道床至道床板与仰拱填充面采用的是无连接接触方式,存在施工界面,对于隧底渗水的敏感性更为显著,往往也出现“离缝”抬升现象和磨损现象,在水的作用下,病害特征尤为明显。其与隧道结构巨大的刚度差异、变形不协调和轨道结构对基础变形极差的适应性进一步加剧了隧底水害对运营安全的不利影响和治理难度。
(2)衬砌结构特别是仰拱变形开裂。
①受隧道内设置的纵、环向盲管及边墙泄水孔排水能力的限制,工后排水系统受物理型(泥沙、细颗粒沉积淤塞)、化学型堵塞(可溶物析出、混凝土及浆液反应残留物凝结)等原因都将造成排水不畅,水压急剧变化,导致衬砌结构开裂破损。
②边墙纵向施工缝、环向施工缝、仰拱底部等结构和防水薄弱环节发生结构变形、开裂及防水失效;局部位置出现喷水、涌泥沙等。
③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动,导致衬砌承受“动载”影响。在连续降雨或极端暴雨天气条件下,地下水位突然增高,衬砌承受了较高的水压。
目前设计的隧道大部分为有仰拱衬砌。以单洞双线隧道为例,其排水系统以“隧道体内排水”为主要模式,地下水排放路径为:围岩→初期支护→排水盲管→侧沟→横向排水管→中心水沟,即隧道结构周边的水通过初期支护渗透经由排水盲管引排进入隧道结构本体之内的中心水沟,最终排出洞外。
隧道体内排水系统主要的缺陷在于:
①有压地下水的泄压点均位于设置在衬砌主体结构内部,致使衬砌主体结构承受静水压或动水压的范围均较大。
②中心水沟(或侧沟)设于隧道结构之内,主要引排拱墙范围的周边地下水,隧道仰拱以下的积水无法有效引排,一旦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下,局部地段仰拱下裂隙水或管道水因无法及时引排导致水压急剧升高。在高水压作用下,致使隧底仰拱开裂破损。
③隧道处于地下水季节变动带等与外界水力联系紧密的区域,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下,因地下水量骤增,受边墙泄水孔尺寸及间距限制,难以及时将其引排至隧道结构体内的排水沟内,从而引起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在高水压作用下,导致衬砌开裂破坏。
④受道床结构、洞内附属构筑物需要及隧道断面工程经济性的制约,考虑施工难易程度,洞内侧沟或中心水沟的过水断面自由度不大,过水能力受限,往往引起洞内水害。
⑤由于隧底为圆弧状,开挖控制较困难,隧底虚渣完全清理干净难度大,运营期间由于隧底地下水无法引排,加之列车动荷载反复作用,极易造成隧底翻浆冒泥等灾害。
因此,优化衬砌结构及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减小甚至消除隧底水压,成为降低岩溶地区隧道水害风险,保证运营安全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以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包括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二次衬砌结构和拱墙范围防水层,心及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V 形拱座构筑体作为其承载结构,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间设置底板,该底板横向两端分别与同侧V形拱座构筑体固结;底板板体下沿其中线设置箱形构筑体,该箱形构筑体内纵向贯通的内腔作为泄水通道,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与该泄水通道相连通的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及隧道内排水系统。
所述隧底排水系统包括纵向盲沟、环向盲沟和隧底泄水管,隧底泄水管纵向间隔预埋于箱形构筑体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环向盲沟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且与纵向盲沟形成网状排水系统,吸夺疏干隧底地下水并经隧底泄水管引入泄水通道内,避免地下水排泄不畅或暴雨季节地下水量骤增导致隧底结构开裂破坏。
所述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与防水板间,拱墙范围地下水通过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汇集后经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排入泄水通道内。
所述隧道内排水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上的洞内侧沟,V形拱座构筑体内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泄水管,洞内侧沟与泄水通道之间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横向联系水管,地下水经泄水管引入洞内侧沟汇集和沉淀,经横向联系水管引入泄水通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隧底采用底板结构,开挖作业更方便,克服了传统衬砌形式仰拱基础开挖曲率不易控制导等问题。相比较于传统隧底为仰拱形式的衬砌结构,节约建筑材料,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2、隧底两侧设置V形拱座构筑体作为拱墙二次衬砌的承载结构,增大拱座与隧底围岩接触面积,降低基底应力。隧底采用底板结构,其上不需施作混凝土填充体,有效避免了传统曲墙带仰拱衬砌由于地下水通过仰拱施工缝进入仰拱与仰拱填充缝隙间挤压破坏填充体,导致轨道结构破坏;
3、设置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及隧道内排水系统共三套排水系统,可靠性更高,排水能力更强,能有效疏干拱墙范围及隧底地下水,避免传统衬砌结构因地下水排泄不畅或暴雨季节地下水量骤增导致仰拱后衬砌结构开裂破坏。
本发明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通过对传统隧道衬砌隧底结构形式进行改造,改变隧底结构受力形式及排水系统,减小甚至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八幅附图:
图1为本发明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的断面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3为沿图1中I-I线的剖图;
图4为沿图3中Ⅱ-Ⅱ线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3中Ⅲ-Ⅲ线的剖面图;
图6为沿图3中Ⅳ-Ⅳ线的剖面图;
图7为沿图3中Ⅴ-Ⅴ线的剖面图;
图8为沿图7中Ⅵ-Ⅵ线的剖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标记: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拱墙钢架10b、拱墙系统锚杆10c、拱墙范围防水层20、土工布20a、防水板20b、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31b、纵向盲沟32a、环向盲沟32b、隧底泄水管32c、泄水管 33a、横向联系水管33b、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底板41、V形拱座构筑体42、箱形构筑体43、泄水通道B、检查井口C、洞内侧沟D、盖板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包括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和拱墙范围防水层20,心及排水系统。所述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两侧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V形拱座构筑体42作为其承载结构,增边墙基础与隧底围岩接触面积,降低基底应力。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42间设置底板41,该底板41横向两端分别与同侧V形拱座构筑体42固结。底板41上不需施作混凝土填充体,有效避免了传统曲墙带仰拱衬砌由于地下水通过仰拱施工缝进入仰拱与仰拱填充缝隙间挤压破坏填充体而导致轨道结构破坏。开挖作业更方便,克服了传统衬砌形式仰拱基础开挖曲率不易控制导等问题,且能减小隧道开挖量,节约建筑材料,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参照图1至图7,底板41板体下沿其中线设置箱形构筑体43,该箱形构筑体43内纵向贯通的内腔作为泄水通道B,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与该泄水通道B相连通的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及隧道内排水系统。设置三套排水系统,可靠性更高,排水能力更强,能有效疏干拱墙范围及隧底地下水,避免传统衬砌结构因地下水排泄不畅或暴雨季节结构地下水量骤增导致仰拱后衬砌结构开裂破坏。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拱墙范围防水层20位于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 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之间,包括内层的土工布20a及外层的防水板 20b。所述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包括覆盖拱墙围岩的拱墙喷射混凝土层 10a及沿拱墙梅花形布置的拱墙系统锚杆10c。所述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 内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拱墙钢架10b,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内加设钢筋网。
参照图1、图3至图8,所述隧底排水系统包括纵向盲沟32a、环向盲沟32b和隧底泄水管32c,隧底泄水管32c纵向间隔预埋于箱形构筑体 43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环向盲沟32b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且与纵向盲沟32a形成网状排水系统,吸夺疏干隧底地下水并经隧底泄水管32c 引入泄水通道B内,避免地下水排泄不畅或暴雨季节地下水量骤增导致隧底结构开裂破坏。
参照图3、图7和图8,所述底板41上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与泄水通道B相连通的检查井口C,检查井口C上端口设置盖板(34)封闭,防止运营期间泄水通道流水涌入隧道内。运营期间,可从检查井口C进入泄水通道B进行清淤。
参照图2、图3和图5,所述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和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31b。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20a与防水板20b间,拱墙范围地下水通过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汇集后经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31b排入泄水通道 B内。
参照图1和图4,所述隧道内排水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42上的洞内侧沟D,V形拱座构筑体42内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泄水管33a,洞内侧沟D与泄水通道B之间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横向联系水管33b,地下水经泄水管33a引入洞内侧沟D汇集和沉淀,经横向联系水管33b引入泄水通道B内。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7)

1.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包括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和拱墙范围防水层(20),心及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两侧底部设置与之固结的V形拱座构筑体(42)作为其承载结构,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42)间设置底板(41),该底板(41)横向两端分别与同侧V形拱座构筑体(42)固结;底板(41)板体下沿其中线设置箱形构筑体(43),该箱形构筑体(43)内纵向贯通的内腔作为泄水通道(B),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与该泄水通道(B)相连通的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及隧道内排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隧底排水系统包括纵向盲沟(32a)、环向盲沟(32b)和隧底泄水管(32c),隧底泄水管(32c)纵向间隔预埋于箱形构筑体(43)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环向盲沟(32b)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且与纵向盲沟(32a)形成网状排水系统,吸夺疏干隧底地下水并经隧底泄水管(32c)引入泄水通道(B)内,避免地下水排泄不畅或暴雨季节地下水量骤增导致隧底结构开裂破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包括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和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31b);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于无纺土工布(20a)与防水板(20b)间,拱墙范围地下水通过环向排水盲管拱墙段(31a)汇集后经环向排水盲管隧底段(31b)排入泄水通道(B)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隧道内排水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侧V形拱座构筑体(42)上的洞内侧沟(D),V形拱座构筑体(42)内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泄水管(33a),洞内侧沟(D)与泄水通道(B)之间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埋设横向联系水管(33b),地下水经泄水管(33a)引入洞内侧沟(D)汇集和沉淀,经横向联系水管(33b)引入泄水通道(B)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1)上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与泄水通道(B)相连通的检查井口(C),检查井口(C)上端口设置盖板(34)封闭,防止运营期间泄水通道流水涌入隧道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拱墙范围防水层(20)位于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与拱墙二次衬砌结构(40)之间,包括内层的土工布(20a)及外层的防水板(20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拱墙初期支护结构(10)包括覆盖拱墙围岩的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及沿拱墙梅花形布置的拱墙系统锚杆(10c);所述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内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拱墙钢架(10b),拱墙喷射混凝土层(10a)内加设钢筋网。
CN201721869576.7U 2017-12-27 2017-12-27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Active CN208220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576.7U CN208220807U (zh) 2017-12-27 2017-12-27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576.7U CN208220807U (zh) 2017-12-27 2017-12-27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0807U true CN208220807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9576.7U Active CN208220807U (zh) 2017-12-27 2017-12-27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0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960A (zh) * 2017-12-27 2018-06-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2960A (zh) * 2017-12-27 2018-06-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10794U (zh) 隧底设置泄水廊道的加腋底板型隧道衬砌及排水系统
CN105927272B (zh) 底板锚固约束型隧道衬砌构造
CN108222963A (zh) 隧底设置纵向集泄水通道的不等高纵梁承载直墙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CN206386150U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排水及检修系统
CN105256876A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107905811A (zh)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
CN107965327A (zh) 拱式隧底衬砌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108468555A (zh) 一种利用避车洞设置检查井的单线铁路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CN208310807U (zh) 一种利用避车洞设置检查井的单线铁路底板型衬砌构造
CN110219359A (zh) 一种沉管式检查井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73504U (zh) 空心倒台型隧底复合拱形隧道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CN101914882B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310791U (zh) 箱型基座与桥式隧底结构动静分离承载型衬砌结构
CN208220818U (zh) 深埋侧沟体外排水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
CN208073508U (zh) 隧底设置纵向集泄水通道的不等高纵梁承载直墙底板型衬砌构造
CN107245989A (zh) 承受高内外水压力的隧洞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7905810A (zh) 靴型基座梳型隧底衬砌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205134481U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08220807U (zh) 隧底设置泄水通道的v形拱座底板型衬砌构造
CN208310793U (zh) 镜架型整体隧底拱形衬砌构造
CN108590697A (zh) 箱型基座与桥式隧底结构动静分离承载型衬砌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108222975A (zh) 大拱座底板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CN208073501U (zh) 墙脚基座式无仰拱型隧道衬砌结构及其排水系统
CN208073498U (zh) 墙脚空心纵梁承载拱形结构无仰拱型衬砌及其排水系统
CN107905812A (zh) 空心倒台型隧底复合拱形隧道衬砌及其排水系统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