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8859U - 一种显微剥卵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微剥卵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8859U
CN208218859U CN201820553843.8U CN201820553843U CN208218859U CN 208218859 U CN208218859 U CN 208218859U CN 201820553843 U CN201820553843 U CN 201820553843U CN 208218859 U CN208218859 U CN 208218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tube
micro
wall
tube head
st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38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敦松
欧阳敦柏
阳敦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MEI SUNLIGHT BIO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MEI SUNLIGHT BIO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MEI SUNLIGHT BIO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MEI SUNLIGHT BIO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538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8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8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8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剥卵管,属生殖医学体外受精显微操作工具技术领域。它由玻璃管杆和玻璃管头构成,玻璃管杆为圆柱形,玻璃管头为圆锥形,玻璃管头的下端制作有内壁和外壁分别为两个倒圆台形状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该显微剥卵管由玻璃材质拉制后通过火焰抛光方法加工而成,无毒性,使用过程中亲水性好,化学稳定性好,不会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其管壁透亮光滑,管壁较薄,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胚胎和卵母细胞。解决了塑料显微剥卵管表面光滑度差,管壁较厚,使用过程中对胚胎和卵母细胞的损伤性大,亲水性差,化学稳定性不好,且成型后不能抛光打磨,无法设置抛光边缘,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微剥卵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剥卵管,属生殖医学体外受精显微操作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受精是一种精子与卵子在雌性生物体外结合产生配子的一种受精方式。在这种受精方式中,需要用到体外受精显微操作管。显微剥卵管是在体外受精显微操作过程中用于清除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或转移胚胎及卵母细胞,但现有的显微剥卵管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显微剥卵管的结构采用玻璃材质难以制作,为了便于制作和成型,都是采用塑料材质,但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亲水性差,化学稳定性不好。
2、塑料显微剥卵管表面光滑度差,管壁较厚,不光滑的顶部和较厚的管壁在使用过程中对胚胎和卵母细胞的损伤性大。
3、塑料材质制作的显微剥卵管管杆和管头的结构不容易控制,且成型后不能抛光打磨,无法设置抛光边缘,导致其结构缺位,由于没有设置抛光边缘,导致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玻璃材质拉制抛光而成,在体外受精显微操作过程中不损伤胚胎和卵母细胞,无毒性,亲水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具有抛光的边缘,不会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的显微剥卵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显微剥卵管,它由玻璃管杆和玻璃管头构成,其特征在于:玻璃管杆为圆柱形,玻璃管头为加热拉制而成的圆锥形,玻璃管杆和玻璃管头之间通过拉制而成的锥形漏斗结构连接;玻璃管头的下端制作有外侧抛光边缘结构,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两个倒圆台形状,且内壁和外壁的底部相交,内壁倒圆台的内壁夹角a为30度,外壁倒圆台的外壁夹角b为45度;所述的玻璃管杆内径为117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上端的内径为800微米,玻璃管头下端的内径为120~30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下端的玻璃管头底平面与玻璃管杆轴线垂直。
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的外表面和内孔表面通过火焰抛光制成。
所述的玻璃管杆和玻璃管头的壁厚为350微米。
所述的拉制而成的锥形漏斗结构锥角c为2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显微剥卵管由玻璃材质拉制后通过火焰抛光方法磨削而成,无毒性,使用过程中亲水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玻璃管头的下端制作有外侧抛光边缘结构,不会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该显微剥卵管采用玻璃材质加热后拉制,其拉制而成的管壁较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胚胎和卵母细胞。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显微剥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A处的玻璃管头及外侧抛光边缘的放大图。
图中:1、玻璃管杆,2、玻璃管头,3、外侧抛光边缘结构,4、玻璃管头底平面,5、锥形漏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显微剥卵管由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构成,玻璃管杆1为圆柱形,玻璃管头2为加热拉制而成的圆锥形,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之间通过锥形漏斗结构5连接,所述的锥形漏斗结构5的锥角c为20度;锥形漏斗结构5以下的玻璃管头2慢慢变细,有较长的渐进式平行段和薄透的管壁;玻璃管头2的下端制作有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两个倒圆台形状,且内壁和外壁的底部相交,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的外表面和内孔表面通过火焰抛光制成;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的内壁倒圆台的内壁夹角a为30度,外壁倒圆台的外壁夹角b为45度;所述的玻璃管杆1的内径为117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2上端的内径为800微米,玻璃管头2下端的内径为120~30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的壁厚为35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2下端的玻璃管头底平面4与玻璃管杆轴线垂直,玻璃管头底平面4平整无缺。
该显微剥卵管由玻璃材质做成,用于在ICSI和其他显微操作过程中清除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或转移胚胎及卵母细胞。使用前,先要检查产品规格是否与需求相符,即选择好玻璃管头2下端内径的大小。使用时,操作者采用此产品将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清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胚胎和卵母细胞,在转移胚胎和卵母细胞时,此产品有圆滑抛光的边缘,不会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该显微剥卵管的玻璃管头2下端制作有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使用时不会在培养皿底部留下划痕,且采用玻璃材质拉制,其管壁透亮光滑,管壁较薄。该显微剥卵管应在避光、干燥、通风及环境温度为16~26℃、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环境下储存,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防压、防摔、防雨雪淋溅。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显微剥卵管,它由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构成,其特征在于:玻璃管杆(1)为圆柱形,玻璃管头(2)为加热拉制而成的圆锥形,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之间通过锥形漏斗结构(5)连接;玻璃管头(2)的下端制作有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为两个倒圆台形状,且内壁和外壁的底部相交,内壁倒圆台的内壁夹角a为30度,外壁倒圆台的外壁夹角b为45度;所述的玻璃管杆(1)的内径为117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2)上端的内径为800微米,玻璃管头(2)下端的内径为120~300微米;所述的玻璃管头(2)下端的玻璃管头底平面(4)与玻璃管杆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剥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抛光边缘结构(3)的外表面和内孔表面通过火焰抛光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剥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管杆(1)和玻璃管头(2)的壁厚为3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剥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漏斗结构(5)的锥角c为20度。
CN201820553843.8U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显微剥卵管 Active CN208218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843.8U CN208218859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显微剥卵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843.8U CN208218859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显微剥卵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8859U true CN208218859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2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3843.8U Active CN208218859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显微剥卵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8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18859U (zh) 一种显微剥卵管
Park et al. The effect of various assisted hatching techniques on the mouse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JP5920296B2 (ja) 細胞培養容器
CN108300652A (zh) 一种显微剥卵管
CN203196968U (zh) Plc光分路器芯片清洗夹具
CN208218858U (zh) 一种卵裂球活检管
CN204342767U (zh) 体外受精培养筛
CN208218864U (zh) 一种极体活检管
CN204222410U (zh) 一种用于对细胞做划痕试验用的印章
CN204265763U (zh) 活体细胞培养载体
CN206486509U (zh) 一种高质量精子筛选注射皿
CN207366807U (zh) 一种两用光纤分路器
CN208933362U (zh) 一种细胞转移操作管
CN207519502U (zh) 冷冻麦管
CN203206884U (zh) 一种辣椒授粉器
CN205848148U (zh) 高通量莲子育苗装置
CN204504971U (zh) 一种巴斯德吸管离断装置
CN204811144U (zh) 新型的水稻秸秆培育杏鲍菇设施喷灌机构
CN204272729U (zh) 一种食用菌专用搔菌刀
CN205838514U (zh) 一种半压塞药瓶用全压塞机构
Yang et al. Megasporogenesis, microspor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male and female gametophytes of Clematis heracleifolia
CN205313577U (zh) 一种无菌细胞培养瓶
CN203563475U (zh) 一种能调节球茎高度的风信子水培瓶
CN214830393U (zh) 一种用于便捷式观察卵母细胞形态的器皿
CN214361409U (zh) 一种用于体式显微镜上的恒温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