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2302U -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2302U
CN208212302U CN201721545633.6U CN201721545633U CN208212302U CN 208212302 U CN208212302 U CN 208212302U CN 201721545633 U CN201721545633 U CN 201721545633U CN 208212302 U CN208212302 U CN 208212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lectric motor
plasma generator
translator
therapeut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456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雨蓬
李毅
杨锡信
赵国柱
王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ai Li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ai Li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ai Li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ai Li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456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2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2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2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等离子发生器(1)、电机风扇(2)、仪器外壳(3)、电源系统(4)、手柄把手(5)和护线套管(6),所述电源系统(4)连接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和仪器外壳(3),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手柄把手(5)与仪器外壳(3)相连,所述护线套管(6)与电源系统(4)和手柄把手(5)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空压机、气泵、气瓶等提供工作介质气的弊端,减小了设备空间、简化了设备结构,消除了高压容器带来的危害,提高了安全度,方便在家庭、医院等场所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等离子体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交叉的学科,自1996年美国人发表第一篇关于“等离子体灭菌”的论文以来,等离子体医学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包括国内第一家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离子体医学的企业——烟台海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科研单位发表了多项等离子体医学的专利,在利用等离子体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20年来,冷等离子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设备系统较为复杂,特别是等离子体发生器供气系统多采用高压储气罐(如 Ar气瓶、N2气瓶)、空压机、气泵等,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无法大面积的在家庭、保健所、医院等场所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具有体积小、系统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像家用电吹风一样方便使用,随时处理多种外科疾病,消除疼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仪器外壳3、电源系统4、手柄把手5和护线套管6,所述电源系统4连接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和仪器外壳3,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手柄把手5与仪器外壳3相连,所述护线套管6与电源系统4和手柄把手5相连,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绝缘垫7、外电极8、外壳 9、风环10、内电极11、通风道12、绝缘环13和内电极座14,作用是电离介质气,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电机风扇包括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和电机座15,作用是提供连续稳定的工作介质气给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电源系统4作用是控制等离子体发生器1和电机风扇2 的运行。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外壳9,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和内电极11绝缘,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之间装有绝缘垫7,所述外壳9与内电极11之间装有绝缘环13,外壳9与内电极11之间绝缘,作用是外壳9与内电极11、外电极8绝缘,外壳9在设备运行时不带电,确保使用时的安全;作用是与外电极8和风环10与外壳9之间建立通风道12,作用是产品有较好的外观。所述绝缘块7安装在外壳9与外电极8之间,作用是外壳9与外电极绝缘,所述绝缘环13装在内电极11和内电极座14外侧,作用是内电极11和内电极座14与外电极 8、风环10和外壳9绝缘。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外电极8,所述外电极8与风环10和绝缘垫7相连,外电极8一端深入到绝缘垫7内侧。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风环10,所述风环10与外电极8和绝缘环13相连。所述风环10设置至少一个切向的进气孔18。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内电极11,所述内电极11与内电极座14相连,安装在绝缘环13上。
所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绝缘环13,所述绝缘环13安装在风环10、外电极8与内电极11、内电极座14之间。作用是增强绝缘,保证内电极8与外壳9,风环10、外电极8之间的绝缘。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通风道12,所述通风道12是外壳9与绝缘垫7风环10绝缘环组成的通风通道,与电机风扇安装通道相通,电机风扇启动后送出的介质气经过所述通风道12冷却外电极8,升温后的介质气通过风环10进气孔18进入电弧通道19,作用是提高外电极8的使用寿命,提高介质气电离度。
所述电机风扇2包括电机座15、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电机风扇2固定在仪器外壳3上,扇叶片17与电机马达16相连,电机马达16与电机座15相连。所述电机风扇2 给等离子体发生器1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工作介质气,经通风道12、风环10进入电弧通道19。作用是给等离子体发生器提供连续稳定的工作气。
疾病治疗种类包括:
A.外科类疾病治疗,如:止血消炎、皮肤瘙痒、脚气、跌打损伤、烧伤烫伤、关节疼痛、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灰指甲、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糖尿病足、静脉曲张溃疡;
B.皮肤美容,如:面部美容,伤口、刀口部位皮下组织的修复;
本发明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能够治疗包括皮肤瘙痒、跌打损伤、烧伤烫伤、关节疼痛、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等外科类疾病,同时具有止血消炎、皮肤美容的功效,具有体积小、系统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像家用电吹风一样方便使用,随时处理多种外科疾病,消除疼痛。为家庭、保健所、医院提供一种新的治疗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总体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极风扇的示意图;
其中: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仪器外壳3、电源系统4、手柄把手5、护线套管6、绝缘垫7、外电极8、外壳9、风环10、内电极11、通风道12、绝缘环13、内电极座14、电机座15、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进气孔18、电弧通道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仪器外壳3、电源系统4、手柄把手5和护线套管6,所述电源系统4连接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和仪器外壳3,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手柄把手5与仪器外壳3相连,所述护线套管6与电源系统4和手柄把手5相连,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绝缘垫7、外电极8、外壳9、风环10、内电极11、通风道12、绝缘环13和内电极座14,所述电机风扇2包括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和电机座15。
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和内电极11绝缘,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之间装有绝缘垫7,所述外壳9与内电极11和内电极座14之间装有绝缘环13。
所述外电极8与风环10和绝缘垫7相连,外电极8一端深入到绝缘垫7内侧。
所述风环10设置至少一个切向的进气孔18。电机风扇启动后送出的介质气经过所述通风道12冷却外电极8,升温后的介质气通过风环10进气孔18进入电弧通道19,启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
所述通风道12是外壳9与绝缘垫7风环10绝缘环组成的通风通道,与电机风扇安装通道相通,电机风扇启动后送出的介质气经过所述通风道12冷却外电极8,升温后的介质气通过风环10进气孔18进入电弧通道19,启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
所述电机风扇2包括电机座15、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电机风扇2固定在仪器外壳3上,扇叶片17与电机马达16相连,电机马达16与电极座15相连。电机风扇2给等离子体发生器1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工作介质气,经通风道12、风环10进入电弧通道19。
疾病治疗种类包括:
A.外科类疾病治疗,如:止血消炎、皮肤瘙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脚气、跌打损伤、烧伤烫伤、关节疼痛、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灰指甲、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糖尿病足、静脉曲张溃疡。B.皮肤美容,如:面部美容,伤口、刀口部位皮下组织的修复。
本发明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能够治疗包括止血消炎、皮肤瘙痒、跌打损伤、烧伤烫伤、关节疼痛、皮肤病、慢性溃疡、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等外科类疾病,同时用来皮肤美容功效,具有体积小、系统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像家用电吹风一样方便使用,随时处理多种外科疾病,消除疼痛。为家庭、保健所、医院提供一种新的治疗仪器。

Claims (8)

1.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仪器外壳(3)、电源系统(4)、手柄把手(5)和护线套管(6),所述电源系统(4)连接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和仪器外壳(3),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机风扇(2)、手柄把手(5)与仪器外壳(3)相连,所述护线套管(6)与电源系统(4)和手柄把手(5)相连,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绝缘垫(7)、外电极(8)、外壳(9)、风环(10)、内电极(11)、通风道(12)、绝缘环(13)和内电极座(14),所述电机风扇(2)包括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和电机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外壳(9),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和内电极(11)绝缘,所述外壳(9)与外电极(8)之间装有绝缘垫(7),所述外壳(9)与内电极(11)之间装有绝缘环(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外电极(8),所述外电极(8)与风环(10)和绝缘垫(7)相连,外电极(8)一端深入到绝缘垫(7)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风环(10),所述风环(10)与外电极(8)和绝缘环(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10)设置至少一个切向的进气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内电极(11),所述内电极(11)与内电极座(14)相连,安装在绝缘环(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通风道(12),所述通风道(12)是外壳(9)与绝缘垫(7)、风环(10)、绝缘环(13)组成的通风通道,与电机风扇安装通道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风扇(2)包括电机座(15)、电机马达(16)、风扇叶片(17),电机风扇(2)固定在仪器外壳(3)上,扇叶片(17)与电机马达(16)相连,电机马达(16)与电机座(15)相连。
CN201721545633.6U 2017-11-19 2017-11-19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Active CN208212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5633.6U CN208212302U (zh) 2017-11-19 2017-11-19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5633.6U CN208212302U (zh) 2017-11-19 2017-11-19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2302U true CN208212302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45633.6U Active CN208212302U (zh) 2017-11-19 2017-11-19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2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775A (zh) * 2017-11-19 2018-03-30 烟台海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775A (zh) * 2017-11-19 2018-03-30 烟台海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6856A (zh) 一体化微放电冷等离子体美容仪
CN109331339A (zh)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N110404171B (zh) 用于足部干式灭菌的一体式柔性等离子体装置
JP2019514564A (ja) 熱プラズマ疾患治療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3610498B (zh) 射频痤疮治疗仪
CN208212302U (zh)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N107854775A (zh) 一种带电机风扇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N102553075A (zh) 等离子体皮肤粘膜疾病治疗仪
CN110496313B (zh) 低温等离子治疗仪
CN208337986U (zh) 一种用于口腔消毒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03677249U (zh) 一种射频痤疮治疗仪
CN20473485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健康体调治疗仪
Achkasov et al. Use of an exogenous nitric oxide generator for treatment of peritonitis
CN204539604U (zh) 一种可触式等离子体处理系统
CN113663221A (zh)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刷皮肤病治疗仪
CN210813520U (zh) 低温等离子治疗仪
CN108295378A (zh) 一种用于抗衰的射频医疗美容仪器
CN104582227B (zh) 一种可触式等离子体处理系统
CN209361666U (zh)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治疗仪
CN204468799U (zh) 新型电加热中医拔罐器
CN203290972U (zh) 一种粉刺治疗吸取器
CN104146858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医用手术手部消毒机
CN216824493U (zh) 一种多功能面部美容仪
CN202086955U (zh) 等离子体皮肤粘膜疾病治疗仪
CN205307616U (zh) 一种应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多功能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