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1567U - 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1567U
CN208211567U CN201820533003.5U CN201820533003U CN208211567U CN 208211567 U CN208211567 U CN 208211567U CN 201820533003 U CN201820533003 U CN 201820533003U CN 208211567 U CN208211567 U CN 20821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er
safety cap
cap body
windband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30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杰
曹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330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1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防风套以及透明片;帽体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防风套的顶端与帽体的底端连接,防风套上具有佩戴通道,佩戴通道的顶端与容纳腔连通,防风套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防风套上朝向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透明片罩设在第一窗口上;防风套可以阻止风沙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进而避免风沙影响工人工作。

Description

安全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帽。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在作业场地内操作设备,位于工人头顶的设备由于难以被发现,常会与工人的头部发生磕碰,进而导致工人的头部受伤;因此如何避免工人头部受伤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工人在作业场地内需佩戴安全帽,以免工厂内的设备或其他物体直接与工人的头部接触。安全帽包括:呈半球形的帽体以及缓冲层,帽体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缓冲层贴附在容纳腔的侧壁上;使用时,将帽体罩设在工人的头部上,并且使工人的头部与缓冲层接触;缓冲层可以为海绵层,以免容纳腔的侧壁直接与工人的头部接触。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只能保护工人的头顶,佩戴安全帽之后,工人的面部和颈部暴露在外;当工作场地处于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时,风沙容易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进而影响工人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只能保护工人的头顶,佩戴安全帽之后,工人的面部和颈部暴露在外;当工作场地处于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时,风沙容易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进而影响工人工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防风套以及透明片;所述帽体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所述防风套的顶端与所述帽体的底端连接,所述防风套上具有佩戴通道,所述佩戴通道的顶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防风套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所述防风套上朝向所述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透明片罩设在所述第一窗口上。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口罩;所述防风套上位于所述第一窗口的下部设置有呼吸口,所述口罩罩设在所述呼吸口上。口罩可以阻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佩戴通道内,进而避免工人吸入灰尘,影响工人的健康。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口罩可拆卸的与所述防风套连接。以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口罩,进而避免口罩内的灰尘等颗粒物过多,使部分灰尘等颗粒物进入到佩戴通道内,进而导致口罩的过滤效果较差。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安全帽还包括耳罩,所述耳罩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防风套上朝向所述工人耳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耳罩罩设在所述第二窗口上。工人的耳部可以通过第二窗口和过滤孔听到外界的声音,以免防风套影响工人的听力,进而对工人的工作造成影响。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反光条,所述反光条贴附在所述帽体的外表面上。在夜晚工作时,反光条可以反射灯光或者月光,以便于知晓工作人员的位置,避免发生事故。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安全帽还包括照明灯、电池以及开关;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所述电池和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帽体上;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开关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开启照明灯,以方便工作人员工作。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电池为蓄电池。当蓄电池内的电量耗尽时,可将蓄电池由帽体上拆卸下来,进行充电,以实现蓄电池的重复利用。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贴附在所述帽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阳光照射太阳能板后,太阳能板产生电能,进而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以供照明灯使用,节约能源。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防风套为橡胶套。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安全帽的佩戴。
如上所述的安全帽,优选地,所述透明片为玻璃片。玻璃片的硬度较高,以免外界物体划伤透明片,进而影响工人获取外界景象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帽,通过在帽体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防风套的顶端与帽体的底端连接,防风套内的佩戴通道的顶端与容纳腔连通,防风套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并且防风套上朝向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透明片罩设在第一窗口上;防风套可以阻止风沙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进而避免风沙影响工人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耳罩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帽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放光条与帽体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帽体;
20、防风套;
30、反光条;
40、照明灯;
50、反光槽;
101、容纳腔;
102、帽檐;
201、透明片;
202、口罩;
203、耳罩;
2031、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在作业场地内操作设备,位于工人头顶的设备由于难以被发现,常会与工人的头部发生磕碰,进而导致工人的头部受伤。例如: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抽油机设置在地面上较高的位置,抽油机与油井内部抽油杆连接,以带动抽油杆上下往复移动,进而驱动油井内的油泵工作,以将井底内的石油输送至地面上;工人在油井附近工作时,工人的头部容易与抽油机发生磕碰进而导致工人受伤。
为了避免工人的头部受到外界物体的直接碰撞导致的伤害,在作业场地内的工人需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包括呈半球状的帽体,帽体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形状与工人的头部形状相同;使用时,将帽体罩设在工人的头部上。当外界物体与工人的头部发生碰撞时,帽体的外壁与外界物体接触,可以避免外界物体上尖锐的棱角对工人的头部造成伤害,另外,安全帽可以分散撞击力,以进一步避免工人的头部受伤。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罩设在工人的头顶上,只能保护工人的头顶,佩戴安全帽之后,工人的面部和颈部暴露在外;当工作场地处于风沙较大的环境中时,风沙容易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上,进而影响工人工作。例如:油井一般处于荒漠或隔壁上,荒漠或隔壁上的风沙较大,工人在室外工作时,风沙会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上,造成对工作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帽,通过在帽体上设置防风套,防风套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对工人的面部和颈部形成保护,以免风沙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上。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耳罩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帽体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中放光条与帽体的安装示意图。
请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10、防风套20以及透明片201;帽体10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101;防风套20的顶端与帽体10的底端连接,防风套20上具有佩戴通道,佩戴通道的顶端与容纳腔101连通,防风套20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防风套20上朝向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透明片201罩设在第一窗口上。
本实施例中帽体10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帽体10可以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或者帽体10主要由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质构成。优选地,帽体10主要由碳钢构成;为了保证帽体10具有一定的绝缘性,以免帽体10带电后对工人造成伤害,常在帽体10的外表面设置绝缘层,绝缘层可以为塑料层或者橡胶层;塑料层或者橡胶层可以通过粘结胶与帽体10的外壁连接,或者,塑料层或橡胶层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帽体10连接;绝缘层也可以为在帽体10的外表面上涂抹的绝缘油漆,以在保证帽体10绝缘性的前提下避免帽体10的质量过大。
本实施例中帽体1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帽体10可以呈半球形、正方体状等规则形状,或者帽体10呈其他的不归则形状。为了便于描述,以帽体10呈半球形为例,此时帽体10上呈圆形的侧面为帽体10的底端;佩戴安全帽后,帽体10上朝向工人前方的一端为帽体10的前端。
优选地,为了便于区分工人的种类,可以在帽体10外侧设置具有预颜色的颜色层,颜色层可以为贴附在帽体10外侧的、且具有预设颜色的纸张,或者颜色层为贴附在帽体10外侧的、且具有预设颜色的塑料薄膜,当然颜色层也可以为涂抹在帽体10外侧的、且具有预设颜色的油漆;通过使不同工种的工人佩戴具有不同预设颜色的颜色层的安全帽,以便于区分不同工种的工人。例如:在石油的开设过程中,使操作运输设备的工人佩戴预设颜色为白色的安全帽,其余的工人佩戴预设颜色为红色的安全帽。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0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保证在将帽体10罩设在工人的头部上时,容纳腔101可以容纳工人的头部即可;例如:容纳腔101可以呈正方体状、半球形等规则形状,或者容纳腔101呈其他的不归则形状;为了提高安全帽佩戴的舒适性,常将容纳腔101的形状设置得与工人的头部形状相同,以免容纳腔101侧壁上具有棱角,使得棱角触碰工人的头部。
优选地,在帽体10的前端设置有帽檐102,帽檐102呈板状,帽檐102可以为主要由铜、铁、铝等金属材质构成的金属板,或者帽檐102为主要由塑料或橡胶构成的非金属板;帽檐102设置在帽体10的前端且与帽体10的底面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帽檐102与帽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由多种,例如:帽檐102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帽体10连接,或者帽檐102通过铸造或注塑的方式与帽体10一体成型;另外,在帽檐102的末端设置有卡接块,相应的,在帽体10的前端向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将帽檐102的末端插设在安装槽内,并且使卡接块卡设在卡接槽内,进而实现帽檐102与帽体10间的卡接;以便在帽檐102损坏时更换帽檐102,或者在帽体10损坏时将帽檐102由帽体10上拆卸下来,实现帽檐102的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中防风套2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防风套20可以呈柱状,防风套20的截面可以呈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者防风套20的截面呈其他的不归则形状。另外,防风套20也可以呈圆台状或者棱台状,此时,防风套20面积较小的顶端与帽体10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风套2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例如:防风套20可以为主要由塑料构成的塑料套;或者防风套20由布料构成,在布料的上涂抹一层密封油漆、或者在布料上铺设一层橡胶薄膜,以阻止空气和风沙透过布料。
本实施例中佩戴通道可有多种,只要保证佩戴通道由防风套的底端向顶端延伸,以使工人的头部可以穿过佩戴通道进而容置在容纳腔101内;例如:佩戴通道可以呈中心线与防风套20的中心线平行的圆柱状或者棱柱状;此时,佩戴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朝向帽体10设置,第二段背离帽体10设置,第一段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段的截面面积;在将防风套20套设在工人的颈部和头部后,工人的面部位于第一段内,工人的颈部位于第二段内,以免佩戴通道的侧壁挤压工人的面部,造成的佩戴舒适性差。
本实施例中防风套20顶端与帽体10的底端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防风套20朝向帽体10的顶端与帽体10的底端间可以通过粘结胶连接;或者,在帽体10的底端向内部开设螺钉孔,防风套20顶端的边缘上设置有连接凸缘,连接凸缘上开设有安装孔,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后旋入螺钉孔内,进而实现防风套20与帽体10间的连接;优选地,为了提高防风套20与帽体10间的连接强度,可在帽体10上间隔的设置多个螺钉孔,相应的,在连接凸缘上间隔的开设多个安装孔,每一紧固螺钉穿设在一个安装孔内、且旋入一个螺钉孔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窗口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窗口可以呈圆形、椭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或者第一窗口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优选地,第一窗口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第一窗口为一个时,需使第一窗口罩设在工人的双眼外侧;当第一窗口为两个时,两个第一窗口间隔设置、且每一第一窗口对准工人的一只眼睛,以免第一窗口影响工人的视野范围。
本实施例中透明片201的材质可以有多种,例如:透明片201可以为透明的塑料片。透明片201可以通过粘结胶与防风套20的侧壁连接。或者在防风套2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部,且安装部位于第一窗口的边缘,在安装部上开设有插槽,透明片201插设在插槽内;合理的设置插槽的位置,可以使透明片201插设在插槽后,透明片201罩设在第一窗口上;以便在透明片201损坏时,将透明片201由插槽上拔出,进而更换透明片201。
优选地,透明片201上设置有颜色层,颜色层具有预设颜色,颜色层可以阻止部分波长的光透过,进而减少透过透明片201的光线,以免工作场地的阳光强度过大,对工人眼部造成损伤。例如:颜色层的预设颜色为红色,此时,与红光波长相同的光线可以透过颜色层进而被工人的眼部接收,与红光波长不同的光想均不允许透过颜色层,进而减小了工人眼部接收到的光线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的使用过程为,工人将头部和面部穿设在佩戴通道内,并且使头顶容置容纳腔101内,调节防风套20和帽体10的位置以使第一窗口正对工人的眼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通过在帽体10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101,防风套20的顶端与帽体10的底端连接,防风套20内的佩戴通道的顶端与容纳腔101连通,防风套20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并且防风套20上朝向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透明片201罩设在第一窗口上;防风套20可以阻止风沙吹到工人的面部和颈部,进而避免风沙影响工人工作。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安全帽还包括口罩202;防风套20上位于第一窗口的下部设置有呼吸口,口罩202罩设在呼吸口上。口罩202可以阻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佩戴通道内,进而避免工人吸入灰尘,影响工人的健康。
口罩202主要由纱布和过滤棉,过滤棉贴附在纱布上,空气流经纱布和过滤棉时,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会背阻挡在纱布和过滤棉上,进而起到过滤空气的目的。
优选地,口罩202的边缘可以通过粘结胶与第一窗口边缘的防风套20连接,以保证口罩202与防风套20间的气密性。
具体地,口罩202可拆卸的与防风套20连接。以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口罩202,进而避免口罩202内积累的灰尘等颗粒物过多,使部分灰尘等颗粒物进入到佩戴通道内,进而导致口罩202的过滤效果较差。
本实施例中口罩202与防风套20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口罩2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绳,在防风套20上位于呼吸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柱,两个连接绳分别捆绑在两个连接柱上,以实现口罩202与防风套20间的可拆卸连接。或者,在呼吸口边缘的防风套20外侧面上间隔的设置有两个压片,压片的一端与防风套20铰接,压片与防风套20之间还设置有按压弹簧,按压弹簧分别与压片和防风套20连接,按压弹簧用于驱动压片的另一端顶在防风套20上;口罩202夹设在压片和防风套20之间,也可实现口罩202与防风套20间的可拆卸连接。
继续参照图2。具体地,安全帽还包括耳罩203,耳罩203上设置有过滤孔2031;防风套20上朝向工人耳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窗口,耳罩203罩设在第二窗口上。工人的耳部可以通过第二窗口和过滤孔2031听到外界的声音,以免防风套20影响工人的听力,进而对工人的工作造成影响。
优选地,过滤孔2031为多个,多个过滤孔2031间隔的设置在耳罩203上。需要说明的是,合理的设置过滤孔2031的孔径,以免沙土和或灰尘经过滤孔2031进入到佩戴通道内。
耳罩203可以呈板状,耳罩203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防风套20连接,或者,耳罩203通过粘结胶与防风套20连接;另外,耳罩203也可以通过铸造或者注塑的工艺一体成型。
继续参照图5。具体地,安全帽还包括反光条30,反光条30贴附在帽体10的外表面上。在夜晚工作时,反光条30可以反射灯光或者月光,以便于知晓工人的位置,避免发生事故。
反光条30包括基层、设置在基层上的反光层以及设置在反光层外侧的保护层,基层可以为塑料片或者纸片,反光层为贴附在纸片上的多个玻璃珠或者微棱镜,保护层为设置在反光层外侧的玻璃片或者透明塑料片;当外界光线经保护层射入后,会在玻璃珠或者微棱镜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后的光线经保护层射出,并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基层上背离反光层的一侧上设置有粘结胶,粘结胶用于粘接在帽体10的外表面上。
在夜晚,作业场地内的车辆需开启车灯,由车灯发出的光线射入反光条30内,经反射层全反射后生成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沿与车灯光线平行的方向射向车辆,进而使车辆内的驾驶员接收反射光线,以便于驾驶员发现工作场地内的工人,以免车辆与工人发生碰撞。
继续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还包括照明灯40、电池以及开关;照明灯40设置在帽体10的前端,电池和开关设置在帽体10上;照明灯40与开关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电池与开关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开启照明灯40,以方便工作人员工作。
优选地,照明灯40可以为白炽灯,或者照明灯40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优选地,在帽体10的前端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反光槽50,反光槽50的中心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并且反光槽50的侧壁上设置有反光镜,照明灯40设置在反光槽50的顶点处;照明灯40发光时,由照明灯40上发出的光线可以在反光镜上发生反射,进而使由反光槽50内射出的光线均平行于反光槽50的中心线,实现光线的汇聚。
优选地,电池为蓄电池。当蓄电池内的电量耗尽时,可将蓄电池由帽体10上拆卸下来,进行充电,以实现蓄电池的重复利用。
具体地,安全帽还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贴附在帽体10的外表面上,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阳光照射太阳能板后,太阳能板产生电能,进而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以供照明灯40使用,节约能源。
太阳能板上设置有多个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与蓄电池电连接;当阳光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上形成空穴和电子对,进而形成电流,以对蓄电池充电。
具体地,防风套20为橡胶套。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安全帽的佩戴。
优选地,橡胶套可以主要由硅胶构成;硅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可以吸附皮肤上的汗液,起到干燥的作用,进而提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性;另外,硅胶的硬度较小,可进一步提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性。
具体地,透明片201为玻璃片。玻璃片的硬度较高,以免外界物体划伤透明片201,进而影响工人获取外界景象的清晰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的使用过程为:工人将头部和面部穿设在佩戴通道内,并且使头顶容置在容纳腔101内,调节防风套20和帽体10的位置以使第一窗口正对眼部、呼吸口正对口部或鼻部、并且第二窗口正对耳部;工作时,工人可以透过罩设在第一窗口外的玻璃片观察外部景象;通过罩设在第二窗口外侧的耳罩203获取外部声音;同时通过罩设在呼吸口外部的口罩202呼吸空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帽,通过使防风套20的顶部与帽体10的底端连接,防风套20内的佩戴通道的顶端与容纳腔101连通,防风套20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防风套20上朝向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透明片201罩设在第一窗口上;第一窗口的下部开设有呼吸口,口罩202罩设在呼吸口上;朝向工人耳部的侧壁上开设第二窗口,耳罩203罩设在第二窗口上;防风套20可阻止风沙与工人的脸部和颈部接触,与此同时,防风套20还可以避免阳光照射到工人的脸部和颈部,避免工人晒伤;另外,口罩202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以免工人吸入灰尘等颗粒物。另外,当工人从事易喷溅的作业时,防风套20可以避免喷溅物与工人的脸部和颈部接触,以免工人受伤。例如:在从事浓硫酸的稀释作业时,浓硫酸容易发生喷溅,防风套20可以阻挡喷溅出的浓硫酸与工人的脸部和颈部接触,对工人形成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防风套以及透明片;所述帽体的底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容纳腔;所述防风套的顶端与所述帽体的底端连接,所述防风套上具有佩戴通道,所述佩戴通道的顶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防风套用于套设在工人的头部和颈部上;所述防风套上朝向所述工人眼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透明片罩设在所述第一窗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口罩;所述防风套上位于所述第一窗口的下部设置有呼吸口,所述口罩罩设在所述呼吸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可拆卸的与所述防风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耳罩,所述耳罩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防风套上朝向所述工人耳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耳罩罩设在所述第二窗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反光条,所述反光条贴附在所述帽体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照明灯、电池以及开关;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所述电池和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帽体上;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开关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开关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蓄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贴附在所述帽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套为橡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片为玻璃片。
CN201820533003.5U 2018-04-13 2018-04-13 安全帽 Active CN20821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3003.5U CN208211567U (zh) 2018-04-13 2018-04-13 安全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3003.5U CN208211567U (zh) 2018-04-13 2018-04-13 安全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1567U true CN208211567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2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3003.5U Active CN208211567U (zh) 2018-04-13 2018-04-13 安全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1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413A (zh) * 2020-03-18 2020-06-05 智均安(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全封闭智能安全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413A (zh) * 2020-03-18 2020-06-05 智均安(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全封闭智能安全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11567U (zh) 安全帽
CN202313926U (zh) 环保节能舒适的电焊面罩
CN109658575A (zh) 一种智能型防护门禁机器人
CN205077428U (zh) 一种具有吸尘及警示功能的城市护栏
CN204763607U (zh) 一种光纤发光和led照明的穿戴设备
US11543107B1 (en) Intelligent wearing device with LED lamps
CN209749921U (zh) 一种保护性能好的海绵防撞头盔
CN210184628U (zh) 一种设有照明装置的安全帽
CN212647197U (zh) 带防护罩的照明眼镜
CN208237728U (zh) 利于行车安全的光伏路灯
CN218483845U (zh) 一种带探照灯的物业维修安全头盔
CN209609969U (zh)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建筑工地用安全帽
CN210942064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巡逻警示灯
CN210666428U (zh) 一种智能化环境保护设备用电在线实时监控装置
CN108836629A (zh) 一种电焊安全帽
CN109222312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安全帽
CN208889268U (zh) 防水防爆型三角疏散指示灯具
CN203705739U (zh) 发光眼镜
CN209762876U (zh) 一种雷达智能感应灯
CN1778215A (zh) 透明帽沿安全帽
CN21102113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摩托车防护头盔
CN212901320U (zh) 一种塑制环保汽车雾灯保护罩
CN213955220U (zh) 一种拖拉机集前位置转向照地功能一体信号灯
CN209821979U (zh) 一种警示标示牌
CN209462458U (zh) 一种提高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眼睛识别率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