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9551U -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9551U
CN208209551U CN201820242097.0U CN201820242097U CN208209551U CN 208209551 U CN208209551 U CN 208209551U CN 201820242097 U CN201820242097 U CN 201820242097U CN 208209551 U CN208209551 U CN 208209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ype metal
semiconductor
connect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20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20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9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9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955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131 priority patent/WO201915411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烟,属于电路技术领域。所述充电电路中: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二N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二N型MOS管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二N型MOS管源极接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一P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一P型MOS管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P型MOS管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二P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二P型MOS管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P型MOS管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一N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一N型MOS管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N型MOS管源极接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用户安装电池的操作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可安装电池进行使用。
现有技术中,用户安装电池时,必须先查看电池盒中指示的正电极安装位置以及负电极安装位置,按照电池盒中的指示进行电池的安装,用户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必须按照电池盒中的指示进行电池的安装,用户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P型MOS管、第二P型MOS管、第一N型MOS管、第二N型MOS管、第一电极连接端和第二电极连接端,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中至少一个电阻的电阻值为1000欧姆。
可选的,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芯片,所述充电芯片的供电引脚为所述电压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输出引脚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保护芯片的电源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芯片的VM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中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二N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二N型MOS管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二N型MOS管源极接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一P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一P型MOS管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P型MOS管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二P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二P型MOS管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P型MOS管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一N型MOS管栅极电性连接,第一N型MOS管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N型MOS管源极接地;由于在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电池的负电极相连接、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电池的正电极相连接的情况下,以及在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电池的正电极相连接、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电池的负电极相连接的情况下,充电芯片都能够给电池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用户必须按照电池盒中的指示进行电池的安装,用户操作繁琐的问题;达到了简化用户电池的安装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包括第一P型场效应晶体管(MOS)管Q1、第二P型MOS管Q2、第一N型MOS管Q3、第二N型MOS管Q4、第一电极连接端M1和第二电极连接端M2,其中:
在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电池的正电极、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电池的负电极相连接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第二N型MOS管Q4的栅极电性连接,使第二N型MOS管Q4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为正电压,从而触发第二N型MOS管Q4的漏极与源极导通;由于第二N型MOS管Q4的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M2电性连接,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使第二电极连接端M2接地,也即使电池的负电极接地;
由于第二电极连接端M2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使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为负电压,从而触发第一P型MOS管Q1的漏极与源极导通;由于第一P型MOS管Q1的源极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电性连接,第一P型MOS管Q1的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M1电性连接,使得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电性连接,也即使电池的正电极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
在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电池的负电极、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电池的正电极相连接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极连接端M1第二P型MOS管Q2的栅极电性连接,使第二P型MOS管Q2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为负电压,从而触发第二P型MOS管Q2的漏极与源极导通;由于第二P型MOS管Q2的源极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电性连接,第二P型MOS管Q2的漏极与第二电极连接端M2电性连接,使得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电性连接,也即使电池的正电极与电压输入端(也即,充电芯片U1的供电引脚VIN)。
由于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第一N型MOS管Q3的栅极电性连接,使得第一N型MOS管Q3的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为正电压,从而触发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与源极导通;由于第一N型MOS管Q3的漏极与第一电极连接端M1电性连接,第一N型MOS管Q3的源极接地,使得第一电极连接端M1接地,也即使电池的负电极接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使用户随意安装电池均可使充电电路给电池充电。
可选的,该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芯片U1。
可选的,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第二N型MOS管Q4的栅极之间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电阻和/或其他元器件。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第一电阻R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N型MOS管Q4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之间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电阻和/或其他元器件。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第二电阻R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第二P型MOS管Q2的栅极之间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电阻和/或其他元器件。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连接端M1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P型MOS管Q2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第一N型MOS管Q3的栅极之间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电阻和/或其他元器件。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电极连接端M2与第四电阻R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N型MOS管Q3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第一电阻R4、第二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2中的至少一个电阻的电阻值为1000欧姆。
可选的,充电芯片U1的电源BAT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充电芯片U1的充电状态输出CHRG引脚电性连接。
可选的,充电芯片U1的电源BAT引脚与保护芯片U2的电源VDD引脚电性连接,充电芯片U1的电源VDD引脚与第一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C3的第二端与BAT-相连接;充电芯片U1的电源BAT引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保护芯片U2的VM引脚电性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BAT-可以是第一电极连接端M1、第二电极连接端M1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充电电路中。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P型MOS管、第二P型MOS管、第一N型MOS管、第二N型MOS管、第一电极连接端和第二电极连接端,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源极与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P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芯片,所述充电芯片的供电引脚为所述电压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中至少一个电阻的电阻值为1000欧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输出引脚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保护芯片的电源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端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引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芯片的VM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7.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1820242097.0U 2018-02-09 2018-02-09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Active CN208209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097.0U CN208209551U (zh) 2018-02-09 2018-02-09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PCT/CN2019/073131 WO2019154116A1 (zh) 2018-02-09 2019-01-25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097.0U CN208209551U (zh) 2018-02-09 2018-02-09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9551U true CN208209551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3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2097.0U Active CN208209551U (zh) 2018-02-09 2018-02-09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9551U (zh)
WO (1) WO20191541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4116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973A (zh) * 2008-05-19 2009-11-25 杨邦照 便携式usb读卡万能充电器
CN202749866U (zh) * 2012-08-23 2013-02-20 青岛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极性自适应系统
CN203562792U (zh) * 2013-08-29 2014-04-23 深圳市倍音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极性电池盒装置的移动电源万能充电器
CN103441548A (zh) * 2013-08-29 2013-12-11 深圳市倍音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极性电池盒装置的移动电源万能充电器
CN208209551U (zh) * 2018-02-09 2018-12-07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4116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4116A1 (zh) 2019-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8539B (zh) 可防止充电电源反接的充电电路及方法
CN209132654U (zh) 电压输出电路及电子烟
CN105472821A (zh) 一种灯具的移动电源电路及灯具
CN205751476U (zh) 一种oled显示屏的供电电路
CN205485902U (zh) 一种自动开机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202663092U (zh) 一种电池过充电保护电路
CN202050235U (zh) 一种电池反接保护电路及灯具
CN208209551U (zh) 充电电路和电子烟
CN206076997U (zh) 移动电源的电池保护激活电路及移动电源
CN205693386U (zh) 新型太阳能板延迟过充保护电路
CN205584005U (zh) 电源开关电路和供电系统
CN203722263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充电电路
CN206743103U (zh) 一种dc输入电源防反接与抗浪涌典型电路
CN204028765U (zh) 一种电脑开机电路
CN204118791U (zh) 移动电源的控制保护电路
CN104079020B (zh) 电脑及其充电电路
CN106786985A (zh) 一种用电设备的电池保护方法及电路和配套的充电器
CN208571915U (zh) 一种快速放电电路及装置
CN202005027U (zh) 充电指示灯的控制电路
CN205753518U (zh) 一种电池欠压保护电路
CN205430711U (zh) 一种灯具的移动电源电路及灯具
CN103972939A (zh) 手持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101425697B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209119838U (zh) 带0v充电功能的电动工具智能充电电路
CN210183037U (zh) 单电池充电保护电路以及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Room 401, workshop 6, modern enterprise accelerator, No. 24, Gongye East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Viv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2 room 2, building 213022, Chen garden, Xinbei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PAT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5

Address after: Room 2207, Building 3, No. 1590 Longjin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PAT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6, Modern Enterprise Accelerator, No. 24 Gongye East Road,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Viv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