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7411U -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7411U
CN208207411U CN201820888797.7U CN201820888797U CN208207411U CN 208207411 U CN208207411 U CN 208207411U CN 201820888797 U CN201820888797 U CN 201820888797U CN 208207411 U CN208207411 U CN 208207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s
sub
main leaf
doubl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87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亮亮
王传宝
严清波
黄添鸟
曹根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NGNAITE OPTICS CO Ltd
Jiangsu Kang Naite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NGNAITE OPTICS CO Ltd
Jiangsu Kang Naite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NGNAITE OPTICS CO Ltd, Jiangsu Kang Naite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NGNAITE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87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7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7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7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包括主片、子片与二级子片,所述主片、子片与二级子片均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子片置于主片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主片的圆弧面设置,二级子片置于子片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子片的圆弧面设置,主片和子片是同心圆,子片的直径小于主片的直径;二级子片为半圆形,二级子片的直径小于子片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子片为圆形,且与主片为同心圆,改变传统平顶双光的结构,在帮助白内障患者术后过渡期眼睛矫正的同时提高美观度。二级子片的设置兼顾近视和老花的双重需求,镀膜层的设置在白内障矫正的基础上增加镜片的功能性,满足佩戴者的多种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脂镜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以CR39为代表的热固性树脂眼用镜片发展迅速,其中生产平顶双光镜片的玻璃模具也较为成熟。而作为第二代的PC镜片由于其高折射,安全,轻便,100%抗UV等特点正逐步发展。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老年人是白内障的多发人群,在60到89岁的老年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达80%,9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90%以上。
然而,从目前的文件来看,专利一种两个或三个部件的眼内晶状体系统(公开号101031257)中,第一部件是在白内障手术后植入囊袋(CAPSULAR BAG)的环状支撑部件。第一部件是不校正任何折射误差的非光学部件,且其可包含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后囊乳浊化PCO的特征。仍然是术后对眼内晶状体的植入,不符合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矫正。
现有的双光眼镜主要为矫正视力,并非为白内障患者设计,传统的平顶双光眼镜美观度不够,而且普通的白内障患者矫正双光镜片只能为平光镜片或近视镜片,对于既近视又有老光的患者,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白内障患者术后过渡,提供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既能够帮助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眼睛的矫正又能提高美观度,且兼顾近视和老光双重需求,还能增加镜片的功能性,满足佩戴者的多种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包括主片、子片与二级子片,所述主片、子片与二级子片均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子片置于主片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主片的圆弧面设置,二级子片置于子片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子片的圆弧面设置,主片和子片是同心圆,子片的直径小于主片的直径;二级子片为半圆形,二级子片的直径小于子片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片和子片为近视镜片,二级子片为老光镜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子片投影面的直径为35~45mm,子片边缘至主片边缘的最短距离为6~8mm。二级子片投影面的直径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片、子片及二级子片为一体成型,没有胶合分界线,提高美观度,且光学性能比融合形式的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片、子片与二级子片凸出的圆弧面上可以设有镀膜层。镀膜层可以为加硬层,增加眼镜片的耐磨性,同时增加光源的透过率;也可以为防蓝光膜层或防紫外线膜层,增加防蓝光以及防紫外线等功能。镀膜层的设置在白内障矫正的基础上增加镜片的功能性,满足佩戴者的多种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主片和子片的设计帮助白内障患者术后过渡期眼睛矫正,子片为圆形,且与主片为同心圆,改变传统平顶双光的结构,提高美观度。二级子片的设置兼顾近视和老花的双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主片,2-子片,3-二级子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包括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所述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均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子片2置于主片1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主片1的圆弧面设置,二级子片3置于子片2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子片2的圆弧面设置,主片1和子片2是同心圆,子片2的直径小于主片1的直径;二级子片3为半圆形,二级子片3的直径小于子片2的直径。
本实施例所述主片1和子片2为近视镜片,二级子片3为老光镜片。
本实施例所述子片2投影面的直径为40mm,子片2边缘至主片1边缘的距离为8mm。二级子片3投影面的直径为20mm。
本实施例所述主片1、子片2及二级子片3为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所述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凸出的圆弧面上设有防紫外线膜层。

Claims (8)

1.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所述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均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子片(2)置于主片(1)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主片(1)的圆弧面设置,二级子片(3)置于子片(2)凸出的圆弧面上且凸出子片(2)的圆弧面设置,主片(1)和子片(2)是同心圆,子片(2)的直径小于主片(1)的直径;二级子片(3)为半圆形,二级子片(3)的直径小于子片(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1)和子片(2)为近视镜片,二级子片(3)为老光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片(2)投影面的直径为35~4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片(2)边缘至主片(1)边缘的最短距离为6~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子片(3)投影面的直径为2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为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1)、子片(2)与二级子片(3)凸出的圆弧面上均设有镀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为加硬膜层、防蓝光膜层或防紫外线膜层。
CN201820888797.7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Active CN208207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797.7U CN208207411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797.7U CN208207411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7411U true CN208207411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8797.7U Active CN208207411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7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4169U (zh) 近视渐进离焦矫正眼镜
CN201804168U (zh) 近视全离焦矫正眼镜
US20180180903A1 (en) Increased stiffness center optic in soft contact lenses for astigmatism correction
CN104136964A (zh) 多焦点光学镜片
CN201673335U (zh) 一种矫正视网膜周边离焦眼镜
WO1987000299A1 (en) Contact lens
TW201350963A (zh) 用於散光之多軸鏡片設計
TWI636296B (zh) 視力矯正用光學鏡片
CN110275317A (zh) 一种GovernMyo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3792681A (zh) 具有改善的贴合特性的接触镜片
CN103969848A (zh) 具有周边高模量区的接触镜片
CN103197436A (zh) 一种矫正视网膜周边离焦的压贴镜片
CN202149983U (zh) 渐进多焦点眼镜
CN208207411U (zh) 一种供白内障患者使用的圆顶双光树脂镜片
CN207557599U (zh) 一种全焦棱透镜组合防控近视树脂镜片
CN208255563U (zh) 一种复合三棱镜片
CN107627635A (zh) 用于具有非旋转对称边沿或边缘的接触镜片的模具
CN208756305U (zh) 用于老花矫正的角膜塑形镜
CN208334811U (zh) 一种白内障术后矫正树脂镜片
CN103235421A (zh) 一种全离焦矫正眼镜片
CN105572901B (zh) 矫正近视和老视的非球面衍射型隐形眼镜
CN201537209U (zh) 一种眼外肌睫状肌锻练眼镜
CN201654353U (zh) 近视理疗眼镜
CN209803477U (zh) 一种基于眼调节集合的鼻颞侧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03250078U (zh) 一种矫正视网膜周边离焦的压贴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