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3788U -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3788U
CN208203788U CN201820792414.6U CN201820792414U CN208203788U CN 208203788 U CN208203788 U CN 208203788U CN 201820792414 U CN201820792414 U CN 201820792414U CN 208203788 U CN208203788 U CN 208203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jacket
damped ring
damping uni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24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辰
左双全
陈群
肖彪
林康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7924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3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3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37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其中,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阻尼装置包括内芯、外壳罩和阻尼圈,内芯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外壳罩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阻尼圈贴合设置于外壳罩空腔内,内芯能够贯穿阻尼圈、且套设于外壳罩空腔内,在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内芯的摩擦件与阻尼圈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克服了现有的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不佳的缺陷,通过增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空腔内的阻尼圈,内芯贯穿阻尼圈、且套设于外壳罩空腔内,因此,获得的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能够在内芯和外壳罩间产生足够的摩擦阻力,以使得煲具的煲盖平稳地打开或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所使用的阻尼装置,都存在缺陷,下面以煲具为例,对应用于煲具上的阻尼装置存在的缺陷进行说明。
目前,使用的煲具开盖结构主要由弹簧和橡胶阻尼块进行控制。在煲具开盖结构处,通过橡胶阻尼块进行控制。现有的应用于煲具上的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不好,内芯和外壳罩间无法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无法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不好,无法在内芯和外壳罩间产生足够的摩擦阻力,无法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内芯、外壳罩和阻尼圈,所述内芯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所述外壳罩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阻尼圈贴合设置于所述外壳罩空腔内,所述内芯能够贯穿所述阻尼圈、且套设于所述外壳罩空腔内,在所述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
可选地,所述外壳罩空腔内布设有条形筋条,以将所述外壳罩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
可选地,所述阻尼圈为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与所述摩擦阻力的大小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形变量与所述阻尼圈的形状、所述阻尼圈的厚度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外壳罩空腔的形状与所述阻尼圈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阻尼圈的外侧周壁布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凹槽,所述阻尼圈的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罩的所述筋条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筋条能够插设于所述凹槽中;和/或,所述阻尼圈的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外壳罩的所述筋条的数量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为凸出于所述内芯外表面的凸块。
可选地,所述内芯通过铰链轴固定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内芯具有与所述铰链轴形状相匹配的D形孔。
可选地,在所述盖体开盖的过程中,所述内芯的起始装配位置对应于所述外壳罩空腔的空心区域,在所述内芯的起始装配位置,所述内芯的所述凸块与所述阻尼圈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避开与所述阻尼圈的凹槽对应的区域,其中,在所述起始装配位置,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间的摩擦阻力为零。
可选地,在所述盖体开盖的过程中,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间的挤压摩擦区域对应于所述外壳罩空腔的非空心区域,在所述内芯的所述挤压摩擦区域,所述内芯的所述凸块与所述阻尼圈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所述凸块与所述阻尼圈的凹槽相对的区域,其中,在所述挤压摩擦区域,所述内芯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间的摩擦阻力大于零。
可选地,所述外壳罩两端开口设置有端盖。
与上阻尼装置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煲盖,包括:以上所述的阻尼装置。
可选地,所述煲具还包括煲体和固定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煲盖通过铰链轴固定在所述煲体上,所述内芯固定于所述铰链轴上。
可选地,所述铰链轴为D形轴。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阻尼装置包括内芯、外壳罩和阻尼圈,内芯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外壳罩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阻尼圈贴合设置于外壳罩空腔内,内芯能够贯穿阻尼圈、且套设于外壳罩空腔内,在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内芯的摩擦件与阻尼圈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这样,通过增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空腔内的阻尼圈,内芯贯穿阻尼圈、且套设于外壳罩空腔内,能够增大内芯的摩擦件与阻尼圈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因此,获得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尤其相对于弹片结构而言,增加了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能够使得内芯和外壳罩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外壳罩空腔内布设有条形筋条,以将外壳罩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这样,将外壳罩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以将阻尼圈更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空腔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阻尼圈为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由于阻尼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增加内芯的摩擦件与阻尼圈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以及,内芯和外壳罩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相对于现有的弹片结构而言,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各个部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外壳罩空腔的空心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外壳罩空腔的非空心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内芯;2、外壳罩;3、阻尼圈;4、凸块;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各个部件的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内芯,2为外壳罩,3为阻尼圈,4为凸块,5为端盖。
如图1所示,所述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内芯1、外壳罩2和阻尼圈3,内芯1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外壳罩2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阻尼圈3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内芯1能够贯穿阻尼圈3、且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在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这样,通过增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的阻尼圈3,内芯1贯穿阻尼圈3、且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能够增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因此,获得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尤其相对于弹片结构而言,增加了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能够使得内芯1和外壳罩2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
为了将阻尼圈3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外壳罩2空腔内布设有条形筋条,以将外壳罩2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这样,将外壳罩2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以将阻尼圈3更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获得更好的阻尼效果,阻尼圈3为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由于阻尼圈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增加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以及,内芯1和外壳罩2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相对于现有的弹片结构而言,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
在实际应用中,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与摩擦阻力的大小相匹配。具体而言,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越大,则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也越大;反之,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越小,则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也越小。
在实际应用中,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与阻尼圈3的形状、阻尼圈3的厚度相匹配。
具体而言,为了加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可以改变现有的阻尼圈3的形状,通过改变阻尼圈3的形状以增加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形变量的常规方法均在本实用新型阻尼装置所提供的方案中,在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为了加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还可以改变现有的阻尼圈3的厚度,例如,增加阻尼圈3的厚度,将增加厚度的阻尼圈3替换为现有的阻尼圈3。
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中,阻尼圈3安装在外壳罩2上,外壳罩2空腔布设有条形筋条,将外壳罩2分割成多个空腔单元,外壳罩2空腔的形状与阻尼圈3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1所示,阻尼圈3的外侧周壁布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凹槽,阻尼圈3的凹槽的形状与外壳罩2的筋条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得筋条能够插设于凹槽中;这样,阻尼圈3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除了阻尼圈3的凹槽形状与外壳罩2筋条的形状相匹配外,阻尼圈3的凹槽的数量与外壳罩2筋条的数量也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中,为了加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将内芯1的摩擦件设置为,凸出于内芯1外表面的凸块4。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内芯1外表面设置多个凸块4,且凸块4对称、且均匀地布设于内芯1外表面上。
内芯1通过铰链轴固定在盖体上,内芯1具有与铰链轴形状相匹配的D形孔;这样,内芯1与铰链轴配合运动,在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内芯1跟着盖体同步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装置中,在盖体开盖的过程中,内芯1的起始装配位置对应于外壳罩2空腔的空心区域,在内芯1的起始装配位置,内芯1的凸块4与阻尼圈3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避开与阻尼圈3的凹槽对应的区域,其中,在起始装配位置,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摩擦阻力为零。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罩2除了包括空心区域外,还包括非空心区域。在盖体开盖的过程中,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区域对应于外壳罩2空腔的非空心区域,在内芯1的挤压摩擦区域,内芯1的凸块4与阻尼圈3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凸块4与阻尼圈3的凹槽相对的区域,其中,在挤压摩擦区域,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摩擦阻力大于零;这样,当盖体开启或盖体关闭时,内芯2跟着盖体做同步运动,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产生接触摩擦,并根据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不同大小的摩擦阻力,相应地改变阻尼圈3的形状,以及改变外壳罩2的形状。
为了将内芯1贯穿阻尼圈3、且稳固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外壳罩2两端开口设置有端盖5。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内芯,2为外壳罩,3为阻尼圈,4为凸块,5为端盖。具体描述烦请参见对图1的描述,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外壳罩空腔的空心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为外壳罩。外壳罩2结构的具体描述烦请参见对图1的描述,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的外壳罩空腔的非空心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为外壳罩。外壳罩2结构的具体描述烦请参见对图1的描述,不再赘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阻尼装置包括内芯1、外壳罩2和阻尼圈3,内芯1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外壳罩2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阻尼圈3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内芯1能够贯穿阻尼圈3、且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在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这样,通过增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的阻尼圈3,内芯1贯穿阻尼圈3、且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能够增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因此,获得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尤其相对于弹片结构而言,增加了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能够使得内芯1和外壳罩2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外壳罩2空腔内布设有条形筋条,以将外壳罩2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这样,将外壳罩2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以将阻尼圈3更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阻尼圈3为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由于阻尼圈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增加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以及,内芯1和外壳罩2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相对于现有的弹片结构而言,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煲具。本实用新型的煲具包括:以上所述的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煲具还包括煲体和固定在煲体上的煲盖,煲盖通过铰链轴固定在煲体上,内芯1固定于铰链轴上;其中,铰链轴为D形轴;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煲具不仅结构简单,通过增加贴合设置于外壳罩2空腔内的阻尼圈3,内芯1贯穿阻尼圈3、且套设于外壳罩2空腔内,能够增大内芯1的摩擦件与阻尼圈3间因挤压摩擦所生成的摩擦阻力,因此,获得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好,尤其相对于弹片结构而言,增加了阻尼装置的阻尼效果,能够使得内芯1和外壳罩2间生成足够的摩擦阻力,以平稳开启或关闭煲具的煲盖,减少了现有的煲具的煲盖所存在的驼背、起跳问题的出现,提高了用户体验。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设置于盖体和主体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内芯(1)、外壳罩(2)和阻尼圈(3),
所述内芯(1)的外侧壁上设有摩擦件,所述外壳罩(2)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阻尼圈(3)贴合设置于所述外壳罩(2)空腔内,所述内芯(1)能够贯穿所述阻尼圈(3)、且套设于所述外壳罩(2)空腔内,在所述盖体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3)间发生挤压摩擦,以生成相应的摩擦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罩(2)空腔内布设有条形筋条,以将所述外壳罩(2)空腔分割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圈(3)为弹性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所对应的形变量与所述摩擦阻力的大小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量与所述阻尼圈(3)的形状、所述阻尼圈(3)的厚度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罩(2)空腔的形状与所述阻尼圈(3)的形状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圈(3)的外侧周壁布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凹槽,所述阻尼圈(3)的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罩(2)的所述筋条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筋条能够插设于所述凹槽中;和/或,所述阻尼圈(3)的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外壳罩(2)的所述筋条的数量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为凸出于所述内芯(1)外表面的凸块(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1)通过铰链轴固定在所述盖体上,所述内芯(1)具有与所述铰链轴形状相匹配的D形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开盖的过程中,所述内芯(1)的起始装配位置对应于所述外壳罩(2)空腔的空心区域,在所述内芯(1)的起始装配位置,所述内芯(1)的所述凸块(4)与所述阻尼圈(3)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避开与所述阻尼圈(3)的凹槽对应的区域,其中,在所述起始装配位置,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3)间的摩擦阻力为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开盖的过程中,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3)间的挤压摩擦区域对应于所述外壳罩(2)空腔的非空心区域,在所述内芯(1)的所述挤压摩擦区域,所述内芯(1)的所述凸块(4)与所述阻尼圈(3)内侧壁的抵接位置为,所述凸块(4)与所述阻尼圈(3)的凹槽相对的区域,其中,在所述挤压摩擦区域,所述内芯(1)的摩擦件与所述阻尼圈(3)间的摩擦阻力大于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罩(2)两端开口设置有端盖(5)。
13.一种煲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具还包括煲体和固定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煲盖通过铰链轴固定在所述煲体上,所述内芯(1)固定于所述铰链轴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轴为D形轴。
CN201820792414.6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3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2414.6U CN2082037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2414.6U CN2082037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3788U true CN208203788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1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241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37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3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886A (zh) * 2018-05-25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886A (zh) * 2018-05-25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108691886B (zh) * 2018-05-25 2020-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03788U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108691886A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09185842U (zh) 化妆品容器
CN208330979U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08203789U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09023424U (zh) 滑轨式双门酒盒
CN204177070U (zh) 冰箱
CN210663554U (zh) 一种冰箱门体减摩装置
CN209445685U (zh) 一种可更换面板的冰箱门
CN209360281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07234899U (zh) 新型移动通讯终端结构装置
CN203861005U (zh) 连体式电压力锅
CN205107398U (zh) 一种电饭煲开盖阻尼结构
CN205912106U (zh) 一种可旋转式手机指环支架
CN211559709U (zh) 底座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8691887A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19928196U (zh) 一种摇摆盖
CN210121065U (zh) 烹饪器具
CN207707425U (zh) 伞中碟固定回线结构
CN209252299U (zh) 一种防漏的新型环保纸质汤碗
CN202843168U (zh) 杯盖
CN203563834U (zh) 便携式眼影棒
CN210960786U (zh) 一种新型粉扑
CN209789532U (zh) 烹饪器具
CN211767473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