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1818U -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1818U
CN208201818U CN201820381579.4U CN201820381579U CN208201818U CN 208201818 U CN208201818 U CN 208201818U CN 201820381579 U CN201820381579 U CN 201820381579U CN 208201818 U CN208201818 U CN 208201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pacing
drainage
rhon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1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桥伟
黄正新
贾靓
徐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olden Earth S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olden Earth S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olden Earth S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olden Earth S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1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1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1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18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包括:过滤层和排水层;排水层包括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排水槽和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相对于排水槽倾斜设置,过滤层设置于排水槽的顶壁;排水槽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一间距,第三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第一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小距离设置为第三间距,第三间距大于第二间距。该装置能够实现均匀排水,且其排水效率高,避免出现根系腐烂等情况,有利于土壤改良的顺利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壤改良技术中,为了提高植物根系的透气性以及提高植物生存率,常常会使用到内部结构更加疏松的新土方,而新土方的使用存在以下几点弊端:由于新土方改变了土壤内部结构,更加疏松,所以容易积水;有些新土方为强粘性土,该类土方的透水性差,使水分无法及时排走,产生积水;春季为苗木种植的适宜季节,但春季雨水也多,是产生积水的外部原因。苗木根部积水,土壤空隙全为水分所占据,根系因得不到氧气而腐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失绿,植株死亡。
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装置存在着排水不均匀,排水效率低下,速度慢等缺点。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排水装置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该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能够实现均匀排水,避免造成部分区域积水过多,部分区域又产生缺水,且其排水效率高,避免出现根系腐烂等情况,有利于土壤改良的顺利实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包括:过滤层和排水层;排水层包括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排水槽,相邻两个排水槽之间设置有排水管道,连接于同一排水槽的相邻两根排水槽的轴线垂直设置,排水槽与排水管道可拆卸连接;排水槽具有底壁和顶壁,顶壁朝向底壁的方向设置为预设方向,顶壁朝向预设方向开设有槽口,过滤层设置于顶壁,排水管道的轴线与预设方向成锐角或钝角;排水槽的侧壁靠近自身底壁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排水槽的侧壁靠近自身顶壁的位置开设有与排水管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一间距,第三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第一通孔的孔壁距离顶壁的最小距离设置为第三间距,第三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排水槽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连通,排水管道的相对两端的端口边沿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凹部与第一凸部配合,第二凹部与第二凸部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排水槽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环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凸部垂直于排水管道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第一凸部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排水管道的内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凸部垂直于排水管道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第二凸部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排水管道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凸部的内壁距离顶壁的距离设置为第四间距,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第四间距。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排水管道靠近过滤层的侧壁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包括过滤层和排水层;其中,过滤层用于过滤掉上层泥土,使水顺利地流进排水层中;排水层包括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排水槽,相邻两个排水槽之间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槽和排水管道的设置方式,有利于起到均匀排水的作用,避免排水不均造成的部分区域积水;排水管道相对于排水槽倾斜设置,更加有利于进一步排水;通过上述设计方式,上层水可直接落入排水糟和排水管道中进行排水,积累过多的地下水也可以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排水槽,再有排水槽进入排水管道进行排水。采用上述设计,排水更加方便,均匀,排水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200-过滤层;300-排水层;310-排水槽;320-排水管道;311-底壁;312-顶壁;313-槽口;314-第一通孔;315-第二通孔;316-第三通孔;317-第一凹部;318-第二凹部;321-第一凸部;322-第二凸部;323-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100,包括:过滤层200和排水层300。
其中,过滤层200用于过滤掉上层泥土,使水顺利地流进排水层300中,避免泥土在排水层300中沉积,造成堵塞。
排水层30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能够起到均匀排水的作用,进一步地,排水层300包括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排水槽310,相邻两个排水槽310之间设置有排水管道320。为了能够同时实现纵向和横向排水,进一步地,连接于同一排水槽310的相邻两根排水槽310的轴线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排水槽31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排水槽310具有底壁311和顶壁312,顶壁312朝向底壁311的方向设置为预设方向;排水槽31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考虑到积水地容易性,进一步地,排水槽310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环形。顶壁312朝向预设方向开设有槽口313,过滤层200设置于顶壁312,通过过滤层200的积水可通过槽口313直接落入排水槽310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能够有效排除有下而上的地下水,进一步地,排水槽310的侧壁靠近自身底壁31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4;地下水可通过第一通孔314进入排水槽310,并通过排水槽310与排水管道320的连接将积水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安装方便,排水槽310与排水管道32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排水槽310的侧壁靠近自身顶壁312的位置开设有与排水管道32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二通孔315和第三通孔316,第二通孔315的孔壁(图中为标注)距离顶壁312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一间距(图中为标注),第三通孔316的孔壁(图中为标注)距离顶壁312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二间距(图中为标注),第一通孔314的孔壁(图中为标注)距离顶壁312的最小距离设置为第三间距,第三间距大于第二间距和第一间距。
排水槽31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考虑到安装方便,进一步地,排水槽310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部317和第二凹部318,第二通孔315和第三通孔316分别与第一凹部317和第二凹部318连通,排水管道320的相对两端的端口边沿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321和第二凸部322,第一凹部317与第一凸部321配合,第二凹部318与第二凸部322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排水过程中发生积水倒流以及为了加快排水速度,进一步地,排水管道320的轴线与预设方向成锐角或钝角。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制,考虑到简化设计,进一步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道320靠近过滤层200的侧壁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通孔323,以方便上层积水直接落入排水管道320中进行排水。
该设计方式有利于由第一通孔314进入排水槽310的积水在达到第二通孔315高度时能够自动流入排水管道320实现排水,并由第三通孔316顺利排出到下一个排水管道3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排水槽310与排水管道320的连接强度,第一凸部321垂直于排水管道320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第一凸部32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排水管道320的内径。第二凸部322垂直于排水管道320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第二凸部322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排水管道320的外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避免水倒流造成的排水管道320中形成积水,进一步地,第二凸部322的内壁(图中未标注)距离顶壁312的距离设置为第四间距(图中未标注),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第四间距。
本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100是这样工作的:上层积水通过过滤层200分别通过槽口313进入排水槽310,以及通过第四通孔323进入排水管道320,进入排水管道320的积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向下一个排水槽310中,排水槽310中的水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地下水,当排水槽310中的水的高度达到第二通孔315时,积水进入排水管道320排出,该设计方式既有利于排水也有利于排水槽310储水,避免积水也避免缺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100,该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100能够实现均匀排水,避免造成部分区域积水过多,部分区域又产生缺水,且其排水效率高,避免出现根系腐烂等情况,有利于土壤改良的顺利实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层和排水层;
所述排水层包括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排水槽,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槽之间设置有排水管道,连接于同一所述排水槽的相邻两根所述排水槽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管道可拆卸连接;
所述排水槽具有底壁和顶壁,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底壁的方向设置为预设方向,所述顶壁朝向所述预设方向开设有槽口,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顶壁,所述排水管道的轴线与所述预设方向成锐角或钝角;
所述排水槽的侧壁靠近自身所述底壁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排水槽的侧壁靠近自身顶壁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排水管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距离所述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距离所述顶壁的最大距离设置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距离所述顶壁的最小距离设置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相对两端的端口边沿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垂直于所述排水管道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所述第一凸部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垂直于所述排水管道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水管道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内壁距离所述顶壁的距离设置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靠近所述过滤层的侧壁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通孔。
CN201820381579.4U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1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579.4U CN20820181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1579.4U CN20820181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1818U true CN208201818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15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1818U (zh) 2018-03-20 2018-03-20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18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413A (zh) * 2019-03-19 2019-05-10 农安隆兴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防排水蓄水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413A (zh) * 2019-03-19 2019-05-10 农安隆兴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防排水蓄水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16596U (zh) 海绵城市用透水砖
CN209897740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屋顶结构
CN208201818U (zh)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CN207645999U (zh) 一种居民生活区初期雨水径流拦截、净化装备
CN206061748U (zh) 城市绿地自动浇灌设备
CN211621629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保持结构
CN205124601U (zh) 一种自动灌溉绿化装置
CN211090814U (zh) 一种市政绿化用绿化带
CN209723187U (zh) 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
CN204781082U (zh) 一种绿地水循环装置
CN110226494B (zh) 消落带植物滴灌设备
CN210782415U (zh) 室外绿化用无土栽培智能种植机
CN209787979U (zh) 一种盐碱地立体栽培装置
CN205993259U (zh) 一种园林蓄水灌溉装置
CN207647052U (zh) 建筑雨水系统
CN206407976U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多方位布水装置
CN218278144U (zh) 一种植物墙灌溉系统
CN213682319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储水结构
CN218861654U (zh) 地表水保温降温结构
CN219437813U (zh) 一种节水灌溉渗水装置
CN21100734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218337260U (zh) 一种绿化灌溉盆
CN214833092U (zh) 一种建筑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427212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防旱的绿化式挡土墙
CN215346036U (zh) 一种复合材料市政工程用景观花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