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1772U -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1772U
CN208201772U CN201820604096.6U CN201820604096U CN208201772U CN 208201772 U CN208201772 U CN 208201772U CN 201820604096 U CN201820604096 U CN 201820604096U CN 208201772 U CN208201772 U CN 208201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lantation
plantation platform
barricade
tidal 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40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剑波
彭勃
阮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Engineering Design Studies Total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Engineering Design Studies Total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Engineering Design Studies Total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06040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1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1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1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结构包括河床、挡墙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河床具有压脚平台和斜坡面,挡墙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结合典型潮位特点,营造河岸湿地,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城市河道修建改造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河道修建改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中心城区的大量河段提防,即城市河段,多采用挡墙防御潮、洪的威胁。感潮河段指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即高潮位和低潮位经常转换,河面高度经常起伏。挡墙由堤脚平台直立式上升至堤顶的防洪标高,侧面不设放坡和中间平台。虽然挡墙提供了宽阔平坦的堤顶平台作为市民活动的空间,但是河岸带是刚硬的混凝土的垂直面,植被难以生长,生态景观效果差,生态系统不稳定;也不利于落水人员救护。需要对直立式河岸进行结构改造、生态修复和景观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堤岸生态质量,利于人员站立或攀爬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用于感潮河段的防洪防潮,包括河床、挡墙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河床具有压脚平台和斜坡面,挡墙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感潮河段的单位长度内种植平台布置两个,最高的种植平台的高度低于感潮河段的高潮位均值,最低的种植平台低于感潮河段的低潮位均值,最高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最低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最低的种植平台为格宾石笼,沉水植物位于格宾石笼的上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最高的种植平台包括石料、填土以及收纳石料和填土的基槽,石料处于填土的下侧,挺水植物位于填土的上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基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基槽在靠近挡墙的一侧设有若干孔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基槽的高度为2m,基槽的直径为1~1.5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基槽的上端设有围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结构上来说,首先种植平台能够通过植被改善生态系统,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植被错落有致、水流消长自如,结合典型潮位特点,可以为目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营造河岸湿地,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直立式堤岸改造后的整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用于感潮河段的防洪防潮,包括河床1、挡墙2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挡墙2的上端为L形,其左侧铺设有堤顶地坪21。图1右侧的最上端波浪线表示感潮河段的高潮位均值31,下一条波浪线表示感潮河段的低潮位均值32,最下端的三条线表示感潮河段的淤泥高度33。河床1具有压脚平台11和斜坡面12,挡墙2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11上。多个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2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2的一侧,各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
侧视地看,种植平台布置两个,作为一组;但是俯视地看时,每一组种植平台会沿着感潮河段的长度而分布,具体是每2m设置一组。最高的种植平台的高度低于感潮河段的高潮位均值31,最低的种植平台低于感潮河段的低潮位均值32但高于淤泥。优选地,最高的种植平台包括石料5、填土6以及收纳石料5和填土6的基槽4,基槽4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材,石料5处于填土6的下侧,挺水植物91位于填土6的上侧。优选地,最低的种植平台为格宾石笼8,沉水植物92位于格宾石笼8的上侧。最高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挺水植物91,最低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沉水植物92。格宾石笼8为钢丝覆塑料防腐的网笼,内有石料5,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尺寸为1x1m的规格。
考虑到现有的堤岸的压脚平台11与感潮河段水位的高潮位均值31的距离为2.3~2.7m,故选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中常见的2m长度规格,如此可以使得基槽4的上端位于高潮位均值31下方约0.5m的位置,刚好作为挺水植物91的种植基面。为了基槽4自身的稳定,不会因波浪推力即波浪吸力倾覆,基槽4的尺寸不宜太小;而基槽4尺寸太大又会过多地占用压脚平台11的面积,考虑到现有的堤岸的压脚平台11宽度一般为2.5~3m,所以基槽4的直径选取1~1.5m。综上所述,基槽4的尺寸为高2m,外径为1~1.5m,这个规格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也较为常见,价格经济实惠。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而敏感的基础性自扰要素,对生态系统功能维护、变化及稳定起决定性作用。植被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反映了植物群落在生产能力,也是生态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参数。挺水植物91可以采用以下品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再力花、芦苇、旱伞草等,由于生长宽度充足,高度不受限,以高杆的再力花、芦苇景观效果为好。而为了防止高杆的挺水植物91倒伏,基槽4的内壁四周插入围栏7并通过土壤固定。沉水植物92可以采用以下品种中的一种或多种,苦草、鸭舌草、金鱼藻、靖西海菜花等,不过苦草有耐污染、耐冲刷等优点,优先选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基槽4在靠近挡墙2的一侧设有若干孔洞,用于增加基槽4的透水性,本实施例中成孔直径为30mm,孔距为30x30cm,孔位呈正方形或梅花形分布。
一种改造方法,制作上述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清理压脚平台11上的淤泥,整平压脚平台11;
b、安装高的种植平台,选取基槽4,然后在基槽4的背面钻孔,之后把基槽4放入压脚平台
11,靠着挡墙2,往基槽4内放入石料5和填土6并压实,石料5用于基槽4下部透气透
水,而填土6夯实可以避免涨潮后填土6过稀和沉陷;
c、安装低的种植平台,制作格宾石笼8并将其放入压脚平台11,靠着基槽4;
d、分别在高的种植平台和低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挺水植物91和沉水植物92,然后在基槽4的
内插入围栏7,用于避免挺水植物91倾倒。
从结构上来说,首先种植平台能够通过植被改善生态系统,若干个种植平台阶梯分布能够适应经常涨落的感潮河段,结合典型潮位特点,可以为目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营造河岸湿地,植被错落有致、水流消长自如,为河流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地,改善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此外,若干个种植平台还可作为临时的多级施救平台,便于落水人员和救援人员站立和攀爬,提高感潮河段的安全性;从改造方法来说,不需要直接改造挡墙2,而是在原来的挡墙2的基础上扩建,整个改造方法简单高效,效果突出。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用于感潮河段的防洪防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床(1)、挡墙(2)和若干个高度不同的种植平台,所述河床(1)具有压脚平台(11)和斜坡面(12),所述挡墙(2)和各个种植平台均处于压脚平台(11)上,多个所述种植平台呈阶梯状顺序分布,最高的种植平台位于靠近挡墙(2)的一侧,最低的种植平台位于远离挡墙(2)的一侧,各所述种植平台上均种植有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感潮河段的单位长度内所述种植平台布置两个,最高的种植平台的高度低于感潮河段的高潮位均值(31),最低的种植平台低于感潮河段的低潮位均值(32),最高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挺水植物(91),最低的种植平台上种植有沉水植物(9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低的种植平台为格宾石笼(8),所述沉水植物(92)位于格宾石笼(8)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最高的种植平台包括石料(5)、填土(6)以及收纳石料(5)和填土(6)的基槽(4),所述石料(5)处于填土(6)的下侧,所述挺水植物(91)位于填土(6)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4)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所述基槽(4)在靠近挡墙(2)的一侧设有若干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4)的高度为2m,所述基槽(4)的直径为1~1.5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4)的上端设有围栏(7)。
CN201820604096.6U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Active CN208201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4096.6U CN20820177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4096.6U CN20820177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1772U true CN208201772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4096.6U Active CN20820177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1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389A (zh) * 2018-04-25 2018-08-07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及改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389A (zh) * 2018-04-25 2018-08-07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及改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75221A1 (en) Fluctuation zone state slope protection system that responds to hydrological changes
CN103643654B (zh) 植物篱河堤护坡生态治理的方法
CN109811776B (zh) 一种装配式格构框架梁
CN111395259B (zh) 水利工程防汛护坡
CN207619930U (zh) 一种高稳态生态景观护坡结构
CN208201772U (zh)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
CN103061310B (zh) 生态栖息地护岸
CN203583499U (zh) 一种水土流失区崩岗生态治理系统
CN20577608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108867668B (zh) 生态挡土板结构
CN201187058Y (zh) 道路边坡生态防护构造
CN105484225A (zh) 冲沟沟头消能沟岸稳固方法
CN108374389A (zh) 一种感潮河段直立式堤岸的生态化结构及改造方法
KR100664875B1 (ko) 소하천 조경용 식생구조물
KR20090129617A (ko) 개량 형 친환경 돌망태의 시공방법
CN107869134A (zh) 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及其建构方法
CN207244556U (zh) 一种隐堤于路的河岸结构
CN204782130U (zh) 一种景观微地形构建结构
CN207331613U (zh) 水利工程护坡防护加固装置
CN2061738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110761382A (zh) 生态护坡排水沟结构
CN217870311U (zh) 一种生态大坝
CN219478629U (zh) 拼装植生槽护坡
CN104818731A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挡土墙砌块及其施工工艺
CN205399209U (zh) 一种立体绿化景观桥栏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60 East seat, No. 348 East Ring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60 3 building, East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 348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ity Engineering Design studies total institute